一种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236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交通信息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日益严重。对车辆进行高效精准的管理,更加显得日渐重要。

当前,交通领域的车辆管理技术主要以视频号牌识别为基础,识别的准确率和可靠性受环境影响较大,切实时性不强,数据量巨大,较难进行快速分析以供决策和服务。

针对该情况,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识别或标识方案的提出,但现有的识别方案普遍存在可靠性差,兼容性差无法有效与现有的交通管理系统进行融合,以及实施成本高等问题,造成该方案无法有效推广。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高效且精准的车辆管理方案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交通管理方案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车辆管理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成本低且运行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

车辆电子识别标签,所述车辆电子识别标签作为车辆的唯一身份设置在车辆上;

车辆信息采集基站,所述车辆信息采集基站用于读取道路车辆上车辆电子识别标签中的车辆基本信息;

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系统,所述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系统通过信息传输网络与车辆信息采集基站连接。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交通管理系统还包括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所述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与车辆电子识别标签耦合匹配。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包括基板、UHF芯片、UHF微带天线、HF芯片及HF段微带天线,UHF芯片连接UHF微带天线并设置在基板上;HF芯片连接HF段微带天线,并整体设置在基板上。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车辆电子识别标签包括外壳、陶瓷基板、芯片及微带天线,所述芯片及微带天线安置在陶瓷基板上,并整体安置在外壳内。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陶瓷基板上设置有若干的破碎记忆线。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交通管理系统还包括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集成移动通讯模块、近距离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和RFID读写模块。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包括标准信息源初装检验基站、信源和卡发行基站、技术检验管理基站、信息采集基站、监控管理基站、用户外挂基站、与用户对话基站、超速监控专用基站、便携基站、车载移动基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交通管理系统中,所述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系统对若干车辆信息采集基站之间进行联调和数据采集,对城市道路形成电子围栏。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管理系统,其整体组成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城市间的兼容识别,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融合移动通讯技术、RFID技术和近场通讯技术,技术成熟可靠,易于实现且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车辆电子识别标签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车辆电子识别标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车辆信息采集基站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例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作介质,为被识别车辆建设起以身份特征信息为核心的、终身的、可靠的、唯一对应的“电子镜像”。

在此基础上在基于移动通讯技术、RFID技术和近场通讯技术等系列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一“电子镜像”真实、可靠、完整地映射到应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上。通过对运行于这一信息平台上的“电子镜像”的监管服务,支持或实现对活动在实景现场的被识别车辆的物理实体的监管、服务。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提供的基于移动通信和RFID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由图可知,整个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源单元100、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单元200、信息传输网络单元300以及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

其中,信源单元100具体为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和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

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作为车辆的唯一身份,写入车辆的基本信息,并固定设置在相应的车辆上。

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作为驾驶员的身份识别标签,其与车辆上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通过相互偶合匹配,以实现车辆和当前驾驶员的等效识别。

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单元200,用于读取道路车辆上车辆电子识别标签中的车辆基本信息,形成车辆在交通路网中的运行状态数据。

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作为后台运行系统,其通过信息传输网络单元300与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单元200数据连接,获取车辆在交通路网中的运行状态数据。

参见图2和图3,本实例中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主要由外壳111、陶瓷基板112、芯片113及微带天线114配合构成。

外壳111用于承载标签的其它组成部件,并对其形成保护。

芯片113连接微带天线114,并整体安置在陶瓷基板112上,构成整个电子识别标签的主体,并整体安置在外壳111内。

为了避免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被拆移复用,该陶瓷基板112采用易碎结构,具体由陶瓷基板112上设置的破碎记忆线112a构成。

对于本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的具体尺寸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据此构成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作为车辆唯一身份识别标签,其内存储的辆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功能信息、特征信息、管理信息、工况信息、环境信息。

参见图4,本实例中的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具体由基板121、UHF芯片122、UHF微带天线123、HF芯片124及HF段微带天线125配合构成。

其中,UHF芯片122连接UHF微带天线123并设置在基板121上,用于与相应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偶合匹配。

HF芯片124连接HF段微带天线125,并整体设置在基板121上,具体位于UHF微带天线123围成的内部区域。

由于本实例中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和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需要应用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且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需要被有效的识别和传输信息。故本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和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以车辆电子识别标签性能为例):

1、标签灵敏度:等于或大于-18.5dbm;

2、静态识读距离:等于或大于25米;

3、静态“写”距离:等于或大于15米;

4、动态识读距离:(在车速180公里/小时的场景下)读取200字节的数据;

5、动态“写”距离:(在车速180公里/小时的场景下)可写入96字节的数据;

6、具有可靠的防“拆移复用”的结构设计;

7、具有在车辆事故下防止对司乘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的结构设计;

8、标签芯片对数据的保存时间大于20年;

9、标签芯片内存有支持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存储区功能分配规划;

10、“车辆标签”与“驾驶员标签”之间具有“偶合匹配技术”,可实现“车”和“当值驾驶员”的等效识别。

对于本系统中的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单元200,具体为基站集群,主要包括标准信息源初装检验基站、信源和卡发行基站、技术检验管理基站、信息采集基站、监控管理基站、用户外挂基站、与用户对话基站、超速监控专用基站、便携基站、车载移动基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这些相关基站都由相应的硬件设备构成。

对于其中用于识别或监控道路上车辆的相关基站,设置相应的道路、路口、道路关卡等位置。

为了便于信息的获取或监控,这些基站可通过相应的龙门架500架设相应的道路上(参见图5)。

相关的基站与车辆上的车辆电子识别标签110和\或驾驶员电子识别标签120之间基于射频技术进行通信。

对于本系统中的信息传输网络单元300主要用于高效、可靠、且安全完成车辆信息采集基站单元200与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具体由各种网络通信中间件、信息交换设备、传输物理通道及介质和通信接口设备来构成。

对于本系统中的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其为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由图1可知,本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主要包括系统运行管控平台、系统客户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运行管控平台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信息传输网络单元300获取车辆在交通路网中的运行状态数据。

在具体实现时,后台车辆信息管理及分析单元400由具有相应功能的硬件服务器来形成。

在上述方案构成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系统中,本实例还进一步增加装车载终端。该装车载终端安置在相应的车辆上,可以使用OBD、点烟器、USB等接口供电或电池供电。车载终端集成移动通讯模块、近距离通讯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和RFID读写模块等功能,用于对车辆身份进行识别、定位,这里的识别包括车辆的身份、位置、交通事件和工况的四种识别。

这里的交通事件可以为交通事故,交通事件的识别,基于视频识别等交通管理技术来实现。

本实例提供的交通管理系统在具体应用时,能够有效的优化车辆运行、消费、治理模式和提升提供资源(通道)服务、功能服务和信息服务能力。

再者,本实例使用车载终端来识别汽车电子识别标签或汽车电子标识,融合了汽车电子识别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实现了对车辆的移动识别,识别的信息是实时的,车辆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而视频号牌的识别率一般低于80%,识别的信息是数据化、可分析的,远小于视频识别的数据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