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09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拾波器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聚焦搜索动作及聚焦引入动作,该光拾波器为了从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的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信息,具有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分别对应的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波长的光束光源。
背景技术
在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将从光束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照射到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上,根据其反射光来读取信息。为此设有聚焦伺服装置,根据从上述反射光中提取出的聚焦误差信号来施加聚焦伺服,使光束的焦点跟踪上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信息面。此外,设有聚焦引入装置,进行聚焦搜索并起动聚焦伺服。
近年来,在信息记录媒体多样化、且紧致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蓝光光盘(BD)等被实用化的过程中,要求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具有再现各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功能。
例如,在1个光拾波器上搭载CD用和DVD用的两种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并根据要再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选择所使用的激光二极管来再现CD和DVD两者的光拾波器已实用化。然而,在信息再现装置上安装了信息记录媒体之后,该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会发生试图以DVD用光束的波长来再现CD、或者试图以CD用光束的波长来再现DVD的不匹配的情况。此外,也可以在进行再现前进行聚焦搜索,根据此时得到的反射光的状态来推定所安装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但是如果考虑到装置的误差、信息记录媒体的偏差、污渍、以及推定时间的制约等,则不能确定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能完全避免上述不匹配的情况。而在使用的波长和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一致时,即使进行聚焦搜索也不能得到理想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所以频繁发生聚焦引入失败的情况。
这里更大的问题是,为了用一个光拾波器来再现CD和DVD这样的、从盘的表面到信息记录面的厚度不同的信息记录媒体,如果考虑到光拾波器的物镜的机械可动范围、和信息记录媒体的翘曲、盘面摆动的容许范围,则两者有可能碰撞或者接触,如果聚焦引入失败,则有时会划伤信息记录媒体、或者损伤物镜,避免该课题非常重要。
作为避免该问题的方法,已知有下述方法始终只在将物镜向远离信息记录媒体的方向驱动的聚焦搜索中才进行聚焦引入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下面说明该现有例。
图7是现有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方框结构图。在图7中,1是信息记录媒体,2是光拾波器,3是物镜,6是聚焦致动器,7是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9是聚焦伺服单元,16是控制部,17是光束光源,18是聚焦搜索单元,19是伺服切换开关,20是聚焦引入单元,21是聚焦过零检测单元。
以下说明如上构成的现有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动作。
首先,光拾波器2具有物镜3、聚焦致动器6以及光束光源17,通过物镜3,将从光束光源17发出的光束会聚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上,并且检测其反射光。然后,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7从上述反射光中提取聚焦误差信号,并供给到聚焦伺服单元9。上述聚焦伺服单元9根据上述聚焦误差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
聚焦搜索单元18产生使上述物镜3接近或者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聚焦搜索信号。伺服切换开关19按照聚焦引入单元20的指令来选择上述聚焦搜索信号和上述聚焦伺服信号并供给到上述聚焦致动器6,上述聚焦致动器6按照施加的驱动电压来驱动上述物镜3,使光束的焦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被安装到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后,上述控制部16首先使上述聚焦搜索单元18产生聚焦搜索信号,并经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9施加到上述聚焦致动器6上,进行所谓的聚焦搜索。上述聚焦过零检测单元21检测上述聚焦搜索中得到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是否已过零,并将聚焦过零信号传送给上述控制部16。此时,上述控制部16判断出光束的焦点已到达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上,向上述聚焦引入单元20发出到达指令,上述聚焦引入单元20切换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9,将向上述聚焦致动器6施加的信号从上述聚焦搜索信号切换到上述聚焦伺服信号,进行聚焦引入,起动聚焦伺服。然而,如图8所示,对上述光拾波器2的种类和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的有些组合,有时产生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在准确聚焦点以外也进行过零的伪信号,如果按照该伪信号进行聚焦引入,则不仅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且会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因此,只在进行上述聚焦引入动作时的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为不产生上述伪信号的方向时,即在图8所示的情况下,只在沿上述光束的焦点位置从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近的状态远离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时才进行上述聚焦引入,由此稳定地起动聚焦伺服,避免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
用图9来说明该情况下的上述聚焦引入动作的处理过程。在图9中,光束的焦点位置按照上述聚焦致动器6的聚焦搜索动作、随着时间沿光轴方向移动。此时检测出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如图所示。首先使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使上述光束的焦点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接着,反转上述聚焦搜索方向,沿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的方向进行驱动。此时,无法根据上述聚焦过零检测单元21的输出来判断光束的焦点是准确聚焦点还是伪信号,但是能够检测出已越过聚焦过零的邻域。此后,进一步在规定的时间内(ΔT)沿上述物镜3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方向进行驱动。此后,反转上述聚焦致动器6的上述聚焦搜索方向,这次沿上述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方向进行驱动。沿该方向进行上述聚焦搜索时得到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在到达上述准确聚焦点之前不产生上述伪信号,所以如果按照上述聚焦过零检测单元21输出的聚焦过零检测信号进行上述聚焦引入,则能够稳定地起动聚焦伺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2632号公报(第7页、图3)但是,在这种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为了不依赖于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和光束光源的波长而始终在使物镜远离信息记录媒体的聚焦搜索中进行聚焦引入动作,新产生了下述问题。
首先第1,有下述问题在能得到没有伪信号的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情况下和在能得到图8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对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和上述光束光源的波长的有些组合,有时在上述物镜3比上述准确聚焦点更靠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地方产生上述伪信号,在此情况下不仅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且会发生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上安装了信息记录媒体之后该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所以容易发生试图以DVD用光束的波长来再现CD、或者试图以CD用光束的波长来再现DVD的不匹配的情况。
下面举具体的例子。在光拾波器具有用于分别再现DVD类/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650纳米/约780纳米的两种光束光源的情况下,在用于再现DVD的光束被照射到DVD盘上、或用于再现CD的光束被照射到CD盘上这样的信息记录媒体种类和光束种类一致的情况下,往往能得到如图2所示没有伪信号的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或者对于光拾波器的有些构造,有时也能得到如图8所示在离信息记录媒体远的一侧、在聚焦误差信号的附近沿与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相反的方向有伪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但是,在用于再现DVD的光束被照射到CD盘上、或用于再现CD的光束被照射到DVD盘上这样的信息记录媒体种类和光束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前者例如图3所示在离信息记录媒体远的一侧、在聚焦误差信号的附近沿与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相同的方向产生伪信号,后者例如图5所示在离信息记录媒体近的一侧、在聚焦误差信号的附近沿与聚焦误差信号的输出相同的方向产生伪信号。
因此,在始终使物镜远离信息记录媒体的聚焦搜索中进行聚焦引入动作的系统中,如果试图在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时,用与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光束光源来引入聚焦伺服,则伪信号不仅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且会发生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的事情。
此外,这种信息记录媒体种类和光束种类不同的不匹配的情况下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或其他信号,对光拾波器来说是原来设想以外的使用方法,不但没有光拾波器的输出信号的标准值,而且在生产时大多不进行任何检查。因此,有下述大的课题即使在向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上安装了信息记录媒体之后预先进行聚焦搜索,在推定所安装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后,据此选择所使用的光束光源的波长来避免上述不匹配的情况,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的误检测,在最坏的情况下不仅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且会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
第2,有下述课题即使在能得到没有上述伪信号的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情况下,也暂时使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并越过上述准确聚焦点后,再沿远离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来进行聚焦引入,所以上述聚焦伺服的起动始终需要多余的时间。
第3,有下述课题沿使物镜接近信息记录媒体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时,即使检测出准确聚焦点,也进一步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进行聚焦搜索、并越过准确聚焦点使物镜接近信息记录媒体后,反转聚焦搜索的方向,所以如果使聚焦搜索的速度很快,则物镜和信息记录媒体过度接近,在最坏的情况下两者会碰撞。
另一方面,如果为了降低两者碰撞的危险性而使聚焦搜索速度很慢,则不仅聚焦伺服的起动所需的时间变长,而且聚焦搜索速度跟不上信息记录媒体的盘面摆动引起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面的上下运动,不能进行聚焦引入而不能起动聚焦伺服的可能性增大。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确时起动聚焦伺服所使用的光束光源的波长与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即使在聚焦误差信号中产生伪信号,也不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划伤信息记录媒体或者损伤物镜,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此外,在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明确时,能够据此迅速地进行最佳的聚焦引入动作。再者,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在聚焦搜索时,不增加物镜和信息记录媒体碰撞的危险性,就能够提高聚焦搜索的速度,缩短聚焦引入所需的时间。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包括光拾波器,为了从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的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信息,具有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分别对应的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波长的光束光源、将从各个上述光束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后照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物镜、以及沿上述光束的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物镜的聚焦致动器;聚焦伺服单元,控制上述物镜的位置,使上述光束的焦点位于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吻合的准确聚焦点上;第1聚焦搜索单元,使上述物镜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第2聚焦搜索单元,使上述物镜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第1聚焦引入单元,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丛上述第1聚焦搜索动作切换到聚焦伺服动作;以及第2聚焦引入单元,在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从上述第2聚焦搜索动作切换到聚焦伺服动作;在用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用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引入聚焦伺服。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从上述第1聚焦搜索到上述第2聚焦搜索的切换,是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检测出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后,上述聚焦致动器的驱动电压增加规定值,上述物镜比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规定距离后,切换到上述第2聚焦搜索。
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能得到下述效果,即,在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时起动聚焦伺服所使用的光束光源的波长与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即使聚焦误差信号产生伪信号,也不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划伤信息记录媒体或者损伤物镜,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此外,在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明确时,能够据此迅速地进行最佳的聚焦引入动作。再者,在聚焦搜索时,不增加物镜和信息记录媒体碰撞的危险性,就能够提高聚焦搜索的速度,缩短聚焦引入所需的时间。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用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照射第1种信息记录媒体时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理想的没有伪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图。
图3是用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照射第2种信息记录媒体时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聚焦引入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用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照射第1种信息记录媒体时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聚焦引入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现有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方框结构图。
图8是现有的有伪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波形图。
图9是现有的聚焦引入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具有光拾波器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为例,用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该光拾波器为了从第1和第2的两种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信息而设有分别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对应的第1和第2的两种波长的光束光源。
(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方框结构图。在图1中,1是信息记录媒体,2是光拾波器,3是物镜,4是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5是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6是聚焦致动器,7是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8是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9是聚焦伺服单元,10是第1聚焦搜索单元,11是第2聚焦搜索单元,12是搜索切换开关,13是伺服切换开关,14是第1聚焦引入单元,15是第2聚焦引入单元,16是控制部。
以下说明如上构成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的动作。首先,光拾波器2具有物镜3、聚焦致动器6、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以及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通过物镜3,将从上述第1及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4、5发出的光束会聚照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上,并且检测其反射光。然后,聚焦误差信号生成单元7从上述反射光中提取聚焦误差信号,供给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8和聚焦伺服单元9。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8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来检测从上述光拾波器2照射到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上的光束的焦点位于准确聚焦点的邻域的状态,将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6。上述聚焦伺服单元9根据上述聚焦误差信号产生聚焦伺服信号,供给到伺服切换开关13。第1聚焦搜索单元10产生使上述物镜3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聚焦搜索信号,第2聚焦搜索单元11产生使上述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聚焦搜索信号。搜索切换开关12根据控制部16的指令切换上述第1和第2聚焦搜索单元10、11的信号后,供给到伺服切换开关13。第1聚焦引入单元14,按照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根据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的输出来引入聚焦伺服时从控制部16输出的控制信号,将聚焦开(ON)信号送至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3。第2聚焦引入单元15,按照在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根据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的输出来引入聚焦伺服时从控制部16输出的控制信号,将聚焦开信号送至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3。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3根据上述聚焦开信号选择上述聚焦搜索信号或上述聚焦伺服信号,并供给到上述聚焦致动器6,上述聚焦致动器6按照施加的驱动电压驱动上述物镜3,使光束的焦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在如上构成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假定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是用于再现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650纳米的光束光源,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是用于再现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780纳米的光束光源,以下说明其动作。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被安装到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盘、还是CD类盘不明,所以上述控制部16首先使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点亮。当然,这里也可以使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点亮,但是以后的步骤不同。然后,使上述第1聚焦搜索单元10或第2聚焦搜索单元11产生聚焦搜索信号,经上述搜索切换开关12和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3施加到上述聚焦致动器6上,进行所谓的聚焦搜索。如果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盘,则正在使用的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的波长和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一致,所以此时能得到图2所示的理想波形的聚焦误差信号。在此情况下,不管聚焦搜索的方向如何,都能够稳定地起动聚焦伺服。
另一方面,如果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CD类盘,则光束光源的波长和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符,所以得到图3所示的叠加了伪信号的非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该伪信号是上述光拾波器2试图用DVD再现用的波长来再现CD类盘的、以本来未设想的组合产生的信号,所以一般对伪信号的波形和大小的偏差、是否过零等没有任何保证。只是,该伪信号是由光束的波长和信息记录媒体的基片厚度的不符而产生的,所以在上述物镜3的位置比准确聚焦点离信息记录媒体更远时产生。尽管如此,在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上有可能带有划痕或污渍,所以不能根据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来完全识别所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盘还是CD类盘。因此,尽管使用了用于再现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65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在安装于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有可能是CD类的信息记录媒体的期间内,也只在进行上述聚焦引入动作时的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为不产生上述伪信号的方向时,即只在沿图3所示的、上述物镜3的位置从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近的状态向远离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时,才进行上述聚焦引入。
用图4说明使用用于再现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65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且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CD类的信息记录媒体的情况下的上述聚焦引入动作。在图4中,光束的焦点位置按照上述聚焦致动器6的聚焦搜索动作且随着时间沿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此时检测出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如图4所示。首先,用上述第2聚焦搜索单元11使上述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使上述光束的焦点比准确聚焦点更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接着,切换上述搜索切换开关12,用上述第1聚焦搜索单元10反转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沿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的方向进行驱动。上述光束的焦点到达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附近后,聚焦误差信号变动,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8输出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信号。但是,在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情况下,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信号由上述伪信号来输出,所以上述第1聚焦引入单元14不工作,以便不进行聚焦引入。进而,继续上述第1聚焦搜索,直至上述聚焦搜索信号变化规定的电压(ΔV),即,直至上述物镜3以与上述规定的电压(ΔV)相对应的规定距离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与之对应上述光束的焦点在超过信息面后移动为止。此后,切换上述搜索切换开关12,将聚焦搜索信号从上述第1聚焦搜索单元10切换到上述第2聚焦搜索单元11,沿上述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且与之相应地上述光束的焦点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方向进行驱动。此时,通过在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使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15工作,利用根据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的输出从控制部16输出的控制信号,将聚焦开信号送至上述伺服切换开关13,引入聚焦伺服。由此,尽管正在使用用于再现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65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在因安装于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CD类的信息记录媒体而在聚焦误差信号中产生图3所示的伪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
当然,如果安装于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的信息记录媒体,则如上所述地能得到图2所示的没有伪信号的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所以用该方法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这样,在使用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时,不管上述安装的信息记录媒体1是CD类盘还是DVD类盘,在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准确聚焦点之前,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得到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都不产生伪信号,所以不管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如何,都能够稳定地进行上述聚焦引入。
上述规定的电压(ΔV)设定为,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与上述光束的焦点位置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而过分经过的距离相当的电压。即,设定成在聚焦搜索中上述物镜3不会碰撞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且过分经过的距离不会过短即可。这样,通过用与其相当的电压的值来设定上述过分经过的距离,不管上述聚焦搜索的速度如何,或者即使改变速度,也不增加上述物镜3碰撞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危险性,就能够稳定地反转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其次,尽管使用了用于再现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78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在安装于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情况下,得到图5所示的叠加了伪信号的非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与上述同样,该伪信号一般没有任何保证。而且,同样地,该伪信号是由光束的波长和信息记录媒体的基片厚度的不符而产生的,所以,在上述物镜3的位置比准确聚焦点离信息记录媒体更近时产生。因此,尽管使用了用于再现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78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在安装于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中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有可能是DV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期间内,也只在进行上述聚焦引入动作时的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为不产生上述伪信号的方向时,即只在沿图5所示的、上述物镜3的位置从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状态向接近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时,才进行上述聚焦引入。
用图6说明该聚焦引入动作。在图6中,光束的焦点位置根据上述聚焦致动器6的聚焦搜索动作随着时间沿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此时检测出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如图6所示。首先,用上述第2聚焦搜索单元11使物镜3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使上述光束的焦点比准确聚焦点更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接着,用上述第1聚焦搜索单元10反转上述聚焦搜索的方向,沿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的方向进行驱动。上述光束的焦点到达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的邻域后,聚焦误差信号变动,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8输出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信号。在使用用于再现CD类信息记录媒体的波长约780纳米的光束光源即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时,不管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是DVD类盘还是CD类盘,在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准确聚焦点之前,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得到的上述聚焦误差信号都不产生伪信号,所以,如果用此时得到的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信号来进行聚焦引入,则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要读取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是上述第1种还是上述第2种的情况不明时用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来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通过必须用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来引入聚焦伺服,不会将伪信号误检测为聚焦误差信号,能够始终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所以能够解决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和物镜3碰撞而划伤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或者损伤物镜的现有的问题。
此外,在要读取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是上述第1种还是上述第2种的情况不明时用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通过必须用上述第1聚焦引入单元来引入聚焦伺服,也能够同样解决现有的问题。
再者,在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明确后,如果按照该种类选择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或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则如上所述地能得到没有伪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所以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使上述第1聚焦引入单元工作,进行聚焦引入。这样,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的第2中所述的下述问题即使在能得到没有伪信号的理想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情况下,也暂时使上述光束的焦点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信息面并越过上述准确聚焦点后,沿远离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来进行聚焦引入,所以上述聚焦伺服的起动始终需要多余的时间。
再者,也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的第3中所述的下述问题即使在沿物镜接近信息记录媒体的方向进行聚焦搜索时检测出准确聚焦点,也进一步以一定时间继续进行聚焦搜索,越过准确聚焦点使物镜接近信息记录媒体后,反转聚焦搜索的方向,所以如果使聚焦搜索的速度很快,则物镜和信息记录媒体过度接近,在最坏的情况下两者会碰撞。
当然,本实施方式充其量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上文中第1种信息记录媒体为DVD盘、第2种信息记录媒体为CD盘,但是即使颠倒过来本发明也有效。第1和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也同样。此外,也能够应用于CD盘、DVD盘、BD盘等其它种类的信息记录媒体,能够按照使用的光拾波器的特性改变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是根据上述聚焦误差信号的变化来检测上述光束的焦点位于准确聚焦点的邻域的状态的部件,但是也可以是检测上述聚焦误差信号穿过基准点而变动的状态的聚焦过零检测单元。或者,也可以利用从上述光拾波器输出的反射光量的变化检测准确聚焦点邻域。
此外,在上述安装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明确后,如果按照该种类来选择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或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5,则如上所述地能得到没有伪信号的聚焦误差信号,所以也可以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使上述第1聚焦引入单元工作,或者在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使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工作,进行聚焦引入。该方法例如在上述信息记录媒体1的种类是DVD类盘、即被称为双层盘的具有多个信息面的盘时,选择性地将聚焦伺服引入到某一个信息面等时特别有效。这里以光盘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同样能够应用于磁光盘或透射式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
如上所述,即使要读取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确,本发明涉及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也不会使聚焦伺服的起动失败而划伤信息记录媒体或者损伤物镜,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引入,所以除了紧致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蓝光光盘(BD)以外,在信息记录媒体进一步多样化的将来,对要求具有用1台装置来再现各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功能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将带来很大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拾波器,为了从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的信息记录媒体中读取信息,具有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分别对应的至少第1和第2的两种以上波长的光束光源、将从各个上述光束光源发出的光束会聚后照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物镜、以及沿上述光束的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物镜的聚焦致动器;聚焦伺服单元,控制上述物镜的位置,使上述光束的焦点位于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吻合的准确聚焦点上;第1聚焦搜索单元,使上述物镜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第2聚焦搜索单元,使上述物镜远离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第1聚焦引入单元,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从上述第1聚焦搜索动作切换到聚焦伺服动作;以及第2聚焦引入单元,在上述第2聚焦搜索中,从上述第2聚焦搜索动作切换到聚焦伺服动作;在用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用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引入聚焦伺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用上述第1聚焦引入单元引入聚焦伺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要读取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是上述第1种还是上述第2种明确时,在使用与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分别对应的第1或第2的光束光源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用上述第1或上述第2聚焦引入单元引入聚焦伺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的波长比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的波长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种信息记录媒体是所谓的DVD(数字多功能光盘),与其对应的上述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是用于再现所谓的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的波长约650纳米的光束光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种信息记录媒体是所谓的CD(紧致光盘),与其对应的上述第2波长的光束光源是用于再现所谓的CD(紧致光盘)的波长约780纳米的光束光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式信息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1聚焦搜索到上述第2聚焦搜索的切换,是在上述第1聚焦搜索中检测出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后,上述聚焦致动器的驱动电压增加规定值,上述物镜比上述准确聚焦点邻域接近上述信息记录媒体规定距离后,切换到上述第2聚焦搜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2种以上波长的光源来再现各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装置,由于使用的波长和再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不符而在聚焦误差信号中产生伪信号,如果试图施加聚焦伺服,则物镜有时会碰撞信息记录媒体而将其划伤。在要再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不明时,当用第1波长的光束光源(4)引入聚焦伺服的时候,在使物镜(3)远离信息记录媒体1的第2聚焦搜索单元(11)进行的搜索中、利用根据准确聚焦点邻域检测单元(8)的输出而切换到聚焦伺服动作的第2聚焦引入单元(15)来引入聚焦伺服。
文档编号G11B7/12GK1617241SQ20041009471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
发明者北野绘美, 中村正义, 中山义康, 植田泰雄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