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以及拾光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7740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装置以及拾光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CD播放器等光盘装置,特别涉及有关出现聚焦偏离时的导入动作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图7表示现有技术的聚焦导入方法的流程图,图8表示现有技术的聚焦动作的时序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如果检测到聚焦偏离(在SZ1为Yes),为了等待在拾光器中支承透镜的弹簧的振动平息,在等待给定时间之后(SZ2),为了搜寻拾光器和光盘之间的焦点重合(对准焦点),实施使拾光器以一定频率上下振动的再次导入动作(SZ3)。由于聚焦误差只能在焦点重合附近检测出来,所以当通过聚焦误差信号的产生而确认检测到焦点重合后,就进入伺服动作。通过这样的动作,结束聚焦的再次导入。
近年来,例如对于便携式CD,即使在慢跑中也不产生跑音(声音中断)的可晃动型的开发,各企业均在活跃进行。在现有技术的便携式CD中,搭载有临时保存播放数据的防震功能。然而,在慢跑那样以一定周期施加振动的状况下,即使搭载有防震功能,从跑音到复归之间的时间如果不高速化,在保存播放数据之前下一次跑音又会发生,其结果还是会出现断音的现象。
因此,在出现聚焦偏离时,快速实施聚焦的再次导入、在将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播放数据播完之前可以保存新的播放数据,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即,为了实现可晃动型,聚焦再次导入的高速化就成为必须条件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在光盘装置中出现聚焦偏离时可以比现有技术更高速实现聚焦的再次导入。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在具有拾光器的光盘装置中,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作为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在检测到聚焦偏离后、不设置等待时间而立即进行上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依据该发明,在导入动作中,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在检测到聚焦偏离后在没有等待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因此,和设置了等待时间的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焦点重合,可以实现高速聚焦导入。
另外,本发明,在具有拾光器的光盘装置中,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作为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采用第1振幅进行给定次数的上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如果通过该振动幅度的驱动没有检测到焦点重合时,采用比上述第1振幅大的第2振幅进行上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依据该发明,在导入动作中,采用第1振幅进行给定次数的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如果这样没有检测到焦点重合时,采用比第1振幅大的第2振幅进行振动幅度的驱动。当出现聚焦偏离时,由于焦点重合在拾光器的附近的可能性比较高。因此,即使第1振幅设定成比较小,检测到焦点重合的概率足够高。因此,在最初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如果没能检测到焦点重合时通过增大振幅值,不会招致导入错误,可以平均缩短聚焦的再次导入所需要的时间。即可以实现高速聚焦导入。
另外,本发明,在具有拾光器的光盘装置中,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作为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当该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按照和上述拾光器所有的透镜的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设定最初的振动方向,进行上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依据该发明,在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和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焦点重合的位置,在从透镜观察和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可能性高。因此,可以更快检测到焦点重合,可以实现高速的聚焦导入。
另外,本发明,在具有拾光器的光盘装置中,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作为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根据过去的聚焦误差信号推测焦点重合处于现在的拾光器的位置的那一侧上,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所推测的方向上,进行上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依据该发明,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最初的振动方向由于设定在焦点重合存在的概率高的一方上,可以实现高速的聚焦再次导入。


图1表示一般的光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功能模块图。
图2表示有关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聚焦导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聚焦导入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4表示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聚焦导入动作的另一例的时序图。
图5表示利用软弹簧的拾光器的示意图。
图6表示利用硬弹簧的拾光器的示意图。
图7表示现有技术的聚焦导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8表示现有技术的聚焦导入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其中1-光盘、3-拾光器、4-驱动器、10-LSI(拾光器控制装置)、11-DSP、12-微处理器、31-透镜、33-弹簧、33A-弹簧、A1、A2-第1振幅、B1、B2-第1振幅、d1、d2-自重下垂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采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一般的光盘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功能模块图。在图1中,1表示光盘,2表示驱动光盘转动的电机部、3表示拾光器,4表示利用驱动信号SD驱动电机部2以及拾光器3的驱动器,5表示对拾光器3的输出信号SIN进行放大的RF放大器。RF放大器5,输出声音信号SAD的同时,还输出表示拾光器3与焦点重合之间的距离的聚焦误差信号SFE、以及根据信号SIN检测的表示驱动系的状态的第1控制信号SC1。
10是作为拾光器控制装置的LSI,包括DSP11以及微处理器12。DSP11接收声音信号,输出声音。另外,在与微处理器12之间进行控制信号SC2、SC3的传送,并且根据微处理器12的控制,向驱动器4输出使拾光器3上下移动的聚焦驱动信号SFD。驱动器4根据聚焦驱动信号SFD的指示,驱动拾光器3。由驱动器4、DSP11以及微处理器12构成导入装置。
图2表示有关本实施例的聚焦导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首先如果出现聚焦偏离,根据拾光器3输出的信号SIN,RF放大器5检测聚焦偏离。RF放大器5利用第1控制信号SC1将出现聚焦偏离的事情向DSP11通知(在ST1为Yes)。
DSP11利用第2控制信号SC2将出现聚焦偏离的事情向微处理器12通知,微处理器12设定第1振幅值和重复次数,通过第3控制信号SC3向DSP11指示导入动作的执行(ST2)。DSP11接收微处理器12的指示,向驱动器4输出、立即以第1振幅值驱动拾光器3的聚焦驱动信号SFD(ST3)。这样,当聚焦导引结束后,结束处理(在ST4为Yes)。
另一方面,当聚焦导入没有结束时,根据所设定的次数,重复执行振动幅度的驱动。如果重复给定次数后仍没有结束时(在ST5为Yes),微处理器12,设定比第1振幅值要大的第2振幅值,通过第3控制信号SC3向DSP11指示导入动作的执行(ST6)。DSP11接收微处理器12的指示,向驱动器4输出、立即以第2振幅值驱动拾光器3的聚焦驱动信号SFD(ST3)。这样,当聚焦导引结束后,结束处理(在ST4为Yes)。如果聚焦导入仍没有结束时,进一步增大振幅值,进行同样的处理。
图3表示有关本实施例的聚焦导入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在伺服动作中,聚焦误差信号SFE和聚焦驱动信号SFD,均在一恒定值附近微小变动。在此,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为了再次施加伺服,必须检测出焦点重合。为了检测焦点重合,输出三角波作为聚焦驱动信号SFD,用该三角波上下振动幅度的驱动拾光器3。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检测到聚焦偏离后,不设置等待时间,立即振动幅度的驱动拾光器3是特点之一。聚焦偏离基本上是由于施加到光盘装置上的振动所引起的,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认为在聚焦偏离后支承拾光器3的透镜的弹簧发生振动,因此,设置为等待该弹簧的振动平息的等待时间。然而,该弹簧的振动,通过采用例如比现有技术硬的弹簧,可以短时间内平息。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不设置等待时间,而立即执行拾光器3的振动幅度的驱动,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聚焦导入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中,「立即」是指4ms以下的时间,优选在100μs左右。在实际装置中,如果考虑到微处理器的任务处理,例如用于时间显示的信号每隔13.3ms输出,该时间,倍速时为1/2,3倍速时为1/3。由于构成为使各任务在该时间内结束,所以通常在4.4ms左右以内执行。因此,即使是「立即」执行,由于微处理器控制的关系,也要花费4ms左右。换言之,当花费了超过4ms的时间时,也可以推测为有意设置有等待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拾光器3的最初的振幅振动中,其振幅设定成比较小的值,在重复给定次数后,如果没有能检测到焦点重合,增大振幅值,进行拾光器3的振动幅度的驱动。即,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可以认为拾光器3在焦点重合的附近的可能性比较高。因此,即使最初的第1振幅设定成比较小,也能预见检测到焦点重合的概率足够高。
因此,在最初的振动幅度的驱动重复给定次数后,如果没能检测到焦点重合时通过增大振幅值,不会招致导入错误,可以平均缩短聚焦的再次导入所需要的时间。在图3的例中,重复给定次数设定成3次,利用第1振幅A1的振动幅度的驱动由于在重复3次后也没能检测到焦点重合,利用第2振幅B1进行振动幅度的驱动,这时检测到焦点重合。焦点重合的检测,可以通过原本为零的聚焦误差信号SFE出现大的振幅(E)进行确认。
在确认焦点重合的检测后,采用聚焦误差信号SFE,执行再次导入。再次导入成功后,再次进入伺服动作,聚焦误差信号SFE以及聚焦驱动信号SFD均在一恒定值附近开始微小变动。
图4表示有关本实施例的聚焦导入动作的另一例的时序图。在图4的例中,重复给定次数设定成1次,由于第1振幅A2时和第2振幅B2时,都没能检测到焦点重合,所以设定更大的第3振幅C2,这时检测到焦点重合。
此外,同一振幅下的重复次数,也可以是3次和1次之外的次数,例如也可以是2次。但是,如果焦点重合的检测精度足够高时,重复次数为1次就足够了。
另外,对于便携式CD,垂直放置的情况也不会稀奇。因此,考虑到光盘装置垂直放置的情况,在拾光器3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也可以设定第1振幅和最初的振动方向。对于这一点在以下进行说明。
图5表示利用软弹簧的拾光器的示意图,图6表示利用硬弹簧的拾光器的示意图,并且(a)均为水平放置的情况,(b)均为垂直放置的情况。31表示透镜,32表示拾光器一侧,33、33A表示弹簧。此外,在光盘装置中,将来,为进一步实现高倍速播放以及低耗电,具有采用弹簧硬的拾光器的倾向。
对图5和图6进行比较表明,装置水平放置时,在利用软弹簧33的拾光器中,由于透镜31的重量产生自重下垂量d1,对此,在利用硬弹簧33A的拾光器中,由于向上方向吊拉透镜31,自重下垂量较少。然而,当装置垂直放置时,在利用软弹簧33的拾光器中,基本上不产生自重下垂量,相反,在利用硬弹簧33A的拾光器中,透镜31向外方向飘出因弹簧33A所吊拉的量,而产生自重下垂量d2。这时,如果出现聚焦偏离,透镜31向外方向飘出。
因此,在采用图6所示的拾光器时,通过将最初的振幅振动中第1振幅、在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设定成透镜31的自重下垂量d2以上的值,可以在最初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使检测到焦点重合的可能性足够高。这样,可以在平均上高速结束聚焦的再次导入。
另外,在采用图6所示弹簧硬的拾光器时,当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由于透镜31的自重下垂方向是向外飘出,焦点重合的位置,在从透镜31观察和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可能性高。因此,在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通过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和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可以更快检测到焦点重合。这样,可以在平均上高速结束聚焦的再次导入。
另外,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其偏离前一瞬的聚焦误差信号SFE,可以认为在偏离方向上振幅大。利用该现象,在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中,可以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在存在焦点重合的概率高的一方上。
即,使DSP11构成为始终保存聚焦误差信号SFE的N个样本(N为任意自然数),然后,当检测到聚焦偏离时,通过对所保存的过去N个样本的聚焦误差信号SFE的极性进行识别,可以检测出拾光器3对焦点重合是在上方向上偏离,还是在下方向上偏离。换言之,DSP11可以推测焦点重合在现在的拾光器3的位置的那一侧上。然后,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所推测的方向上,进行拾光器3的振动幅度的驱动。这样,可以高速进行聚焦再次导入。
依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可以实现高速聚焦导入。这样,例如对于便携式CD播放器,可以实现可晃动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装置,包括拾光器、和当出现聚焦偏离时、进行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的导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入装置,在检测到聚焦偏离后、不设置等待时间而立即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2.一种光盘装置,包括拾光器、和当出现聚焦偏离时、进行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的导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入装置,作为所述导入动作,当该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按照与所述拾光器所具有的透镜的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设定最初的振动方向,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3.一种光盘装置,包括拾光器、和当出现聚焦偏离时、进行用于检测焦点重合的导入动作的导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入装置,作为所述导入动作,根据过去的聚焦误差信号推测焦点重合处于现在的拾光器的位置的那一侧上,并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所推测的方向上,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4.一种拾光器控制装置,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当检测到出现聚焦偏离后、不设置等待时间而立即指示所述拾光器的驱动器,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5.一种拾光器控制装置,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当检测到出现聚焦偏离时、当该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按照与所述拾光器所具有的透镜的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设定最初的振动方向,指示所述拾光器的驱动器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6.一种拾光器控制装置,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当检测到出现聚焦偏离时、根据过去的聚焦误差信号推测焦点重合处于现在的拾光器的位置的那一侧上,并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所推测的方向上,指示所述拾光器的驱动器进行所述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
7.一种拾光器控制方法,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在检测到聚焦偏离后,不设置等待时间立即使所述拾光器进行振动幅度的驱动。
8.一种拾光器控制方法,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当该光盘装置垂直放置时,按照与所述拾光器所具有的透镜的自重下垂方向相反的方向,设定最初的振动方向,使所述拾光器进行振动幅度的驱动。
9.一种拾光器控制方法,是在光盘装置中,控制拾光器的驱动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出现聚焦偏离时、根据过去的聚焦误差信号推测焦点重合处于现在的拾光器的位置的那一侧上,并将最初的振动方向设定成所推测的方向上,使所述拾光器进行振动幅度的驱动。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装置,当出现聚焦偏离时,不进行时间等待,而立即进行拾光器的振动幅度的驱动。从而可以实现当出现聚焦偏离时可以比现有技术更高速实现聚焦的再次导入。
文档编号G11B7/09GK1831965SQ20051013168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石川良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