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905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的光盘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将光盘搭载于从装置壳体内导出的托盘而连托盘一起导入装置壳体内的托盘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光盘驱动装置的以往技术,有在日本特开2002-269961号公报(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2430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是以将隐藏装置壳体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的挡板相对于光盘托盘可装卸地容易固定为目的的。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结构通过形成在挡板上的挂钩片与形成在托盘上的挂钩承受部的卡合,将挡板卡定在托盘上,进而通过形成在挡板上的锁定片与形成在托盘上的锁定承受部的卡 合,将挡板与托盘保持为锁定状态。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是以防止在施加了外部负载时产生的托盘与托盘盖的嵌合偏离、因光盘安装方向的冲击等引起的托盘与托盘盖的变形,抑制托盘难以收纳在壳体内为目的的。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结构至少具备装置壳体、收纳或拉出自由(导入、导出自由)地设置在装置壳体上的托盘、设置在托盘上的托盘盖,在托盘和托盘盖接触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了接触固定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6996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243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上述的托盘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中,是在搭载在装置本身上的电子设备、零件的薄型小型化、轻量化相辅相成地谋求装置整体的薄型小型化、轻量化。与此相伴,为了搭载光盘向装置壳体内部搬送的光盘托盘也轻量化、低成本化,一般由树脂成型品构成。例如,光盘托盘的形状,为了轻量化、低成本化,是以光盘的一部分从托盘露出的方式作为光盘托盘的横向宽度尺寸比光盘外径小的薄壁构造的树脂成型品形成的(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3、专利文献2的图I)。另外,它的表面形状,为了安装搭载了向光盘记录信息并进行重放的光拾取器、使光盘旋转的主轴马达等单元机构,也形成与开口部、凹凸部对应的局部的薄壁部及厚壁部等,是复杂的形状。因此,在作为这样的薄壁构造的树脂成型品被形成的表面形状也复杂的光盘托盘中,在其注塑成型时,例如,由于基于各部分的壁厚的差的各部分的冷却、固化速度的不同、成形收缩率的不同等,作为初期变形容易产生大的翘曲变形。而且,在光盘托盘作为初期变形产生了翘曲变形的情况下,由卡定组件安装在光盘托盘上的挡板,由于其托盘侧的卡合位置也因此光盘托盘的初期变形的影响而变化,所以相对于光盘托盘的安装状态倾斜。变得不能与光盘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可靠地一致,存在给光盘托盘的相对于装置壳体内部的圆滑的导出、导入带来障碍等的问题。另外,即使在将光盘托盘向装置壳体内部导入的状态下,如果作为光盘托盘的上述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在装置壳体内部没有被抑制,则例如也存在着在动作时的振动、噪音这样的对装置性能也带来影响的危险。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安装在光盘托盘上的挡板的倾斜、谋求抑制在成形时作为初期变形产生的光盘托盘的翘曲变形的光盘驱动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作为光盘驱动装置,其光盘托 盘是将露出地搭载光盘的托盘主体部和向托盘主体部的光盘露出侧突出的翼部进行了一体成型的,将该光盘托盘经开口部相对于壳体内部导出及导入自由地构成,同时,将光盘托盘为导入状态的开口部由安装在光盘托盘上的挡板隐蔽,在这样的结构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为了相对于壳体内部经开口部使光盘托盘导出或导入,不仅设置了滑动自由地支承托盘主体部的导向机构,而且设置了在光盘托盘经导向机构导入壳体内部时,在壳体内部支承光盘托盘的翼部的支承构造,谋求抑制光盘托盘的初期变形,特别是翼部的翘曲变形。由此,在光盘托盘的相对于壳体内部的导入状态下,光盘托盘的翼部能够承受对作为来自该支承构造的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进行抑制那样的推压力。按照本发明,关于作为挡板的安装侧的光盘托盘的翼部,在将光盘托盘经开口部导入壳体内部的导入状态下,光盘托盘的翼部能够从支承构造承受推压力,抑制作为其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由此,能够降低安装在光盘托盘上的前挡板的倾斜。另外,也能够由光盘托盘的翼部从此支承构造承受的推压力抑制在光盘驱动装置的记录重放动作时在光盘托盘与导向机构之间产生的振动、噪音。此结果,能够防止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观性能劣化,进而通过解决振动、噪音的问题,能够提供一种信赖性高的光盘驱动装置。


图I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关于图I所示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着眼于光盘托盘的导向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光盘托盘的变形抑制构造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图4是表示作为变形抑制构造的翼部的变形抑制作用的模式图。图5是表示将光盘托盘导入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对于在各图间相同或同样的构成部,附加相同符号,关于其基本的结构及动作的重复说明省略。图I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关于图I所示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着眼于光盘托盘的导向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光盘驱动装置1,是对直径 120mm、厚度 I. 2mm 的⑶(Compact Disc)、DVD (DigitalVersatile Disc)、BD(Blu_ray Disc)这样的作为圆盘状记录介质的光盘的记录面,光学性地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的装置。图示的光盘驱动装置1,是装置壳体I’的大小、形状大约为宽130mm、进深130mm、高度(厚度)12. 7mm(或者9. 5mm)的薄型箱体形状、装备在移动型个人计算机上的被称为细长型驱动器或者超细长型驱动器的光盘驱动装置。在图I及图2中,光盘驱动装置I的装置壳体I’,成为将顶壳2和底壳3 —体地进行了紧固连结的薄型箱体形状。顶壳2和底壳3分别是将薄板钢板进行压力成型而构成。装置壳体I’,其与光盘驱动装置I的正面相当的薄型箱体的一个侧面被开放,成为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图中箭头表不的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与以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为正面看的装置壳体I’,即光盘驱动装置I的宽度方向、进深方向、高度 (厚度)方向相当。底壳3,其形成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底面的部分的形状具有沿着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的台阶部3S,成为具有下台阶侧底面部和上台阶侧底面部的带台阶的2台阶底面形状。由此,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沿着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看的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形状,成为第二空间部S2将相互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一侧端部彼此对齐地在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被层叠在第一空间部SI上并被进行了连接一体化的空间形状,该第一空间部SI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尺寸由比光盘外径小的下台阶侧底面部的宽度尺寸大致规定,高度方向由台阶部3s的高度尺寸大致规定,该第二空间部S2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尺寸由比光盘外径稍微大的下台阶侧及上台阶侧底面部的合计宽度尺寸大致规定。在将第二空间部S2 —体地连接层叠在这样的第一空间部SI上的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搭载光盘的光盘托盘4被配设成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沿着装置壳体I’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可以滑动。光盘托盘4,由树脂成形品构成,成为将托盘主体部4a和翼部4b —体地进行了成型的结构。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尺寸成为如下的尺寸以被搭载的光盘的一部分从一方侧露出的方式形成得比光盘外径小,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向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一空间部SI可以缓慢插入。在关于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面即托盘主体部4a的表面上,由圆弧状周壁部划分成凹陷地设置了比光盘的外径稍微大的直径的光盘搭载部4c。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一方侧的沿着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的侧面,成为连结光盘搭载部4c的圆弧状周壁部的端部之间的弦部,成为搭载在光盘搭载部4c上的光盘的露出的一侧的光盘托盘4的侧面。另外,在托盘主体部4a的表面上,位于光盘搭载部4c,在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形成了贯通托盘主体部4a的安装孔部4d。安装孔部4d,包含光盘搭载部4c的圆弧状周壁部的直径中心部在内,成为在光盘搭载部4c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扇状的开口形状。在关于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面即主体部4a的背面上,安装单元机构7。单元机构7,经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图中未表示的多个绝缘件,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的背面安装固定。由这些多个绝缘件衰减从装置外部传到单元机构7的振动、冲击或者从单元机构7传到装置外部的振动、冲击。单元机构7,是在成为基座的图中未表示的单元机构底座上配置旋转驱动光盘的主轴马达5、重放光盘记录面的信息并向光盘记录面记录信息的光拾取器6和使光拾取器6沿着光盘直径方向移动的图中未表示的驱动机构而构成。另外,在单元机构底座上,安装可以与托盘主体部4a的安装孔部4d嵌合的盖7a,将主轴马达5的与光盘卡合的卡合轴部周边、沿着光盘直径方向移动的光拾取器6的移动领域周边的单元机构部分,与托盘主体部4a的安装孔部4d的开口形状一致地覆盖。盖7a防止与驱动机构等的接触、将它们的相对于附设电路的电气性的噪音遮断。单元机构7,在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的安装状态下,将盖7a与托盘主体部4a的安
装孔部4a嵌合,使主轴马达5的卡合轴部位于光盘搭载部4c的圆弧状周壁部的直径中心部,将由驱动组件移动的光拾取器6在光盘搭载部4c的圆弧状周壁部的直径方向保持成可以移动,从安装孔部4d与光盘搭载部4c的搭载面对地安装。另一方面,翼部4b,在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看的托盘主体部4a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面4f侧部分上,从托盘主体部4a的光盘露出侧向装置壳体I’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突出地配置。翼部4b成为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的前面4f侧部分而言在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厚度尺寸小的薄壁的板状部。翼部4b,与搭载在光盘托盘4上的光盘一起,可以从装置壳体I’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向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严密地说是第二空间部S2的相对于第一空间部SI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延伸设置部分中缓慢插入。将托盘主体部4a和翼部4b合在一起的光盘托盘4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全部宽度尺寸,变得比光盘直径大以便被搭载的光盘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侧壁不接触,相对于装置壳体I’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的全部宽度尺寸而言变小。翼部4b,在光盘驱动装置I的记录重放动作时,与搭载在光盘搭载部4c上的光盘(实际上因为搭载在主轴马达的旋转台上,所以与该光盘搭载部4c不接触,存在间隙)一起,通过被缓慢插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中,谋求了对由于光盘托盘4的轻量化而从托盘主体部4a露出地旋转的光盘的保护等。一体地安装单元机构7的光盘托盘4,经导向机构12a、12b,相对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沿着其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被保持为可以滑动。导向机构12a、12b,分别夹设配置在分别包含光盘露出侧的侧面在内的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两侧和分别形成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的第一空间部SI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两端侧的底壳3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各端部内壁之间。在图2中,是为了容易理解此导向机构12a、12b,成为从装置壳体I’拆下了顶壳2,从光盘托盘4拆下了单元机构7及后述的前挡板8的状态。如图2所示,导向机构12a、12b,具有作为树脂成型品形成的导向齿条13a、13b和由金属部件形成的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而构成。导向齿条13a、13b,由延伸设置导向面的在作为其延伸设置方向的长度方向看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字形状或L字形状的框架部件构成。导向齿条13a、13b以如下的方式配置使截面-字形状或L字形状的框架部件的外轮廓部与形成第一空间部SI的底壳3的下台阶侧底面部及其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对应的一侧的侧面内壁抵接,使相互的导向面的开放面彼此相向,导向面沿着底壳3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因此,导向齿条13a、13b当中的固定配置在光盘露出侧的导向齿条13a,其截面口字形状或L字形状的框架部件外轮廓部抵接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台阶部3s。在该状态下,框架部件外轮廓部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与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尺寸比光盘外径稍微大的第二空间部S2面对。另外,关于导向齿条13a、13b,是作为沿着作为光盘的搬入搬出方向的装置壳体I’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看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或L字形状的框架部件进行了说明,但其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形成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面的截面形状即可,进而,沿着长度方向即使不是单一的相同截面形状,也可以是连接了多个不同的截面形状的结构。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是导向面沿着作为光盘的搬入搬出方向的装置壳体I’ 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的由沿着进深方向看的截面例如为2字形状的框架部件构成。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其2字形状的槽状导向面能够与光盘托盘4的包含光盘露出侧在内的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两侧的各端部卡合,同时,其截面2字形状的框架部件外轮廓部滑动自由地卡合于导向齿条13a、13b的导向面。如果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在各自的槽状导向面上被卡合包含光盘露出侧在内的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对应的一侧的端部,则托盘主体部4a及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沿着导向面的延伸设置方向遍及规定长度地被保持成可以相对移动。由此,光盘托盘4在其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遍及规定长度地由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支承成可以滑动。另外,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如果其截面-字形状的框架部件外轮廓部与导向齿条13a、13b的导向面卡合,则作为滑块,在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遍及规定长度地由导向齿条13a、13b支承成可以滑动。光盘托盘4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 —起,由具备了此导向齿条13a、13b、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的导向机构,沿着作为光盘的搬入搬出方向的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相对于导向齿条13a、13b支承成可以滑动,同时,相对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也支承成可以滑动,能够将搭载在其光盘搭载部4c上的光盘相对于装置壳体I’的内外搬入搬出。在包含托盘主体部4a的前面4f及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在内的光盘托盘4的前面(正面)上,安装固定前挡板8,该前挡板8在光盘托盘4被收纳在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的状态下,隐蔽装置壳体I’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将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与外部隔绝。前挡板8,成为其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尺寸比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的宽度尺寸稍微大,其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尺寸也比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的高度尺寸稍微大的矩形板形状。前挡板8也与光盘托盘4同样,由树脂成型品构成。而且,在前挡板8的背面即与光盘托盘4的前面的相向面上,在其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离开间隔地突出形成了第一、第二钩片9a、9b。与此相对,在包含托盘主体部4a的前面4f及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在内的光盘托盘4的前面上,与前挡板8的第一、第二钩片9a、9b对应位置地形成了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10a、10b。前挡板8,通过将其第一、第二钩片9a、9b嵌入光盘托盘4的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10a、IOb的卡合孔中而卡定在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10a、10b上,一体地安装固定在光盘托盘4的前面上。这些第一、第二钩片9a、9b及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10a、10b,构成用于将前挡板8安装固定在光盘托盘4的前面上的卡定组件11。这时,通过将第一钩片卡合部IOa设置在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将前挡板8的第一钩片9a安装固定在此翼部4b的第一钩片卡合部IOa上,能够谋求从托盘主体部4a突出的成为薄壁的板状部的翼部4b自身的强度的提高。另外,在前挡板8的表面上,配置了将处于被收纳在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的状态的光盘托盘4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导出,使光盘搭载部4c成为暴露状态的 弹射开关(省略图示)。在相对于光盘搭载部4c装卸光盘时,通过弹射开关的操作,能够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导出光盘托盘4,能够将搭载在光盘搭载部4c上的光盘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搬出地暴露。在重放光盘的记录面的信息或向记录面上记录信息时,通过将光盘托盘4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导入,能够将搭载在光盘搭载部4c上的光盘搬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顺便说一下,形成了安装单元机构7的安装孔部4d、与局部的薄壁部、厚壁部对应的凹凸部、突出形状的翼部4b等的光盘托盘4,其表面形状复杂,如果考虑到低成本化、小型、轻量化等,则通常由树脂的注塑成型一体地制作。而且,在注塑成型具有这样的复杂形状的树脂制的光盘托盘4时,在托盘主体部4a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面4f侧部分中,向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光盘露出侧突出的翼部4b,因为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成为薄壁的板状部,所以作为初期变形容易产生大的翘曲变形。此翼部4b的初期变形,是在塑料树脂的成型中特有的,起因于进行成型的各部分的冷却和固化速度的不同、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具体地说,在成型部分为薄壁的情况下,在板厚方向和面内方向收缩性能不同。另外,在由纤维强化的树脂的注塑成型品中,在面内方向的树脂的流动方向和与此流动成直角的方向,各收缩性能不同。因此,在光盘托盘4的树脂的注塑成型中,在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突出并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成为薄壁的板状部的翼部4b上,容易出现大的初期变形。在图示的光盘托盘4中,关于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翼部4b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面以与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面在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连接成一个面的方式成型,与此相对,翼部4b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面从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侧面突出,与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面经此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侧面部分连接,在托盘主体部4a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看的光盘托盘4的形状成为阶梯形状。因此,在图示的光盘托盘4中,初期变形是在比托盘主体部4a薄壁的翼部4b上,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作为向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方侧的翘曲变形而出现。另一方面,关于在光盘托盘4的导入导出时被进行推动拉出操作的前挡板8的卡定组件11,为了防止相对于光盘托盘4的前面的晃荡,也谋求从托盘主体部4a突出的翼部4b的强度提高,最好将第一钩片卡合部IOa与托盘主体部4a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面4f相比设置在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因此,如果相对于翼部4b作为光盘托盘4的初期变形进行了翘曲变形的光盘托盘4的前面组装前挡板8,则前挡板8成为相对于光盘托盘4的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在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倾斜的安装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I中,将以下所述的那样的变形抑制构造设置在光盘托盘4上,谋求作为光盘托盘4的初期变形的翼部4b的翘曲变形的抑制,谋求一体地安装在光盘托盘4上的前挡板8的倾斜降低。图3是光盘托盘的变形抑制构造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图。图3 (a)是从光盘搭载面的里侧看图I及图2表示的光盘托盘的斜视图。图3 (b)是在图3(a)中用点线围着表示的翼部部分的放大图。 在本实施例中,翼部4b的变形抑制构造由突起部21构成,该突起部21在翼部4b的背面上与翼部4b —体成型,沿着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朝向下方即底壳3侧突出。突起部21,在光盘托盘4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就翼部4b的延伸设置方向(图中,X方向)而言,与前端侧相比靠近根部侧,即与第一钩片卡合部IOa相比靠近托盘主体部4a侧地被配置在翼部4b的根部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突起部21,在翼部4b被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中的情况下,就光盘托盘4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而言,被配置在光盘托盘4的与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相向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位置,或与固定配置在光盘露出侧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相向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位置。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突起部21是将光盘托盘4的与托盘导出导入方向相当的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后分别由从托盘主体部4a延伸的肋包围,被配置在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中央位置。而且,突起部21,与包含这些肋、第一钩片卡合部IOa在内的翼部4b的背面各部分相比,是沿着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朝向底壳3侧突出地形成的。其突起高度(突出长度),例如,如果设想没有作为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的翼部4b被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中的情况,则在与划分成第二空间部S2的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相向地配置的情况下,成为与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相向的部位可以滑动接触的突起高度(突出长度),与此相对,在与固定配置在光盘露出侧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相向地配置的情况下,成为与导向齿条13a的上端部分可以滑动接触的突起高度(突出长度)。进而,在此突起部21上,为了在将翼部4b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导入到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内配置时,为了防止将突起部21钩挂地卡定在形成了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的装置壳体I’中的内部空间部的上台阶侧面底面部,即形成第二空间部S2的底面部的底壳3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固定配置在光盘露出侧的导向齿条13a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并且此突起部21进一步进入第二空间部S2内,在前端侧形成了容易坐在底壳3的光盘露出侧的上台阶侧底面部、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上的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I中,在要将光盘托盘4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时,在翼部4b存在作为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的情况下,通过此突起部21与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面底面部、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滑动接触,突起部21承受的阻力与没有作为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的情况相比增大。此结果,在翼部4b存在作为初期变形的翘曲变形的情况下,承受此阻力的突起部21,通过相对于底壳3的光盘露出侧的上台阶侧底面部、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立起,并使翼部4b向与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成为能够在第二空间部S2内抑制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翘曲变形的结构。图4是由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进行的表示翼部的变形抑制作用的模式图。 图4(a)是组装了前挡板的光盘托盘从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部被导出的状态下的光盘托盘的支承构造的模式图,图4(b)是组装了前挡板的光盘托盘被导入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部的状态下的光盘托盘的支承构造的模式图。图中箭头所示的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相当于图I 3所示的以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为正面看的装置壳体I ’及光盘驱动装置I的宽度方向、进深方向、高度方向。另外,在光盘托盘4的前面的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10a、10b上卡合地安装了第一、第二钩片9a、9b的前挡板8的安装姿势,在图中由虚线表示。在图4(a)表示的组装了挡板8的光盘托盘4经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被导出的状态下,光盘托盘4由分别配置在底壳3的第一空间部SI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两侧的导向机构12a、12b沿着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滑动自由地支承托盘主体部4a。这时,翼部4b由于经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从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导出,所以在产生了树脂成型时的初期变形的情况下,如在图中用箭头所示的那样,成为在光盘托盘4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向下方翘曲地变形不变的状态,即初期变形没有被抑制的非抑制状态。因此,配备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前端的第一钩片卡合部10a,也与此光盘托盘4的初期变形相伴,相对于没有产生初期变形的正常状态向光盘托盘4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方偏离。与此相对,配备在光盘托盘4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相反侧的托盘主体部4a的第二钩片卡合部10b,因为几乎不出现托盘主体部4a的初期变形的影响,所以不会相对于正常状态偏离。如果在此状态下前挡板8被安装固定在光盘托盘4的前面上,则通过由翼部4b的初期变形引起的第一钩片卡合部IOa的偏离位移,前挡板8如在图4(a)中用箭头所示的那样,就光盘托盘4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而言,必然地成为光盘托盘4的翼部4b侧即光盘露出侧相对于相反侧的托盘主体部4a侧向下倾斜的安装固定方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I中,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背面上,在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朝向底壳3的光盘露出侧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地突出的突起部21,抑制(矫正)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初期变形,作为用于使前挡板8的姿势适合于光盘托盘4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的变形抑制构造发挥作用。如图4(a)所示,如果将光盘托盘4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则在前挡板8隐蔽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之前,配置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背面上的突起部21,坐在装置壳体I’的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上,成为与这些部分抵接而推压的状态。这时,托盘主体部4a与翼部4b相比在光盘托盘4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成为壁厚构造,托盘主体部4a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两端侧由导向机构12a、12b等支承在装置壳体I’上的光盘托盘4,向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挠曲变形、移动被限制。因此,突起部21由从此进行抵接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承受的阻力,相对于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导向齿条13a的上端部分立起,将翼部4b以向与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的方式推压。 由此,光盘托盘4的翼部4b将以抑制(或矫正或相互抵消)翼部4b相对于托盘主体部4a初期变形的翘曲的方式进行挠曲变形,在光盘托盘4被搬入装置壳体内时,能够抑制由翼部4b的初期变形产生的翘曲。这时,形成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前端的第一钩片卡合部10a,也以相对于形成在托盘主体部4a的前面4f上的第二钩片卡合部IOb位于沿着托盘主体部4a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X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在盘托盘4的高度(厚度)方向(图中,Z方向)被抬起。由此,在将光盘托盘4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时,在前挡板8隐蔽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之前,配置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背面上的突起部21坐在装置壳体I’的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上,成为进行接触的状态,由此,由于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初期变形被抑制,第一钩片卡合部IOa的倾斜也被抑制,所以前挡板8在隐蔽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之前,其宽度方向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平行。因此,在本实施形式的光盘驱动装置I被组装于电子设备时,能够防止由于因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初期变形产生的翘曲而引起倾斜不变的前挡板8不适合于设置在电子设备壳体上的光盘装置用开口部的情况。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1,被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中的光盘托盘4,经与装置壳体I’的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抵接的突起部21,与导向机构12a、12b及装置壳体I’贴紧,所以也具有抑制在与光盘托盘4的翼部4b或托盘主体部4a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设置的各零件间(例如,在导向机构12a、12b中的导向齿条13a、13b和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之间,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和光盘托盘4之间等)的接触振动的效果。图5是表示在上述光盘驱动装置中将光盘托盘导入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部中的状态的斜视图。图5 (a)是以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为正面看的斜视图,图5(b)是在图5(a)中用虚线围着表示的翼部的根部侧部分的扩大图。
在图示的例子中,突起部21在翼部4b被导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的第二空间部S2中的情况下,就光盘托盘4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而言,被配置在与固定配置在光盘露出侧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相向的宽度方向(图中,X方向)位置。在光盘托盘4被搬入装置壳体I’的内部空间部内的状态下,在前挡板8隐蔽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之前,配置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背面上的突起部21坐在第一导向机构12a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上,成为与此上端部分接触而推压上端部分的状态。由此,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由从此进行抵接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承受的阻力,使突起部21相对 于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立起,突起部21将翼部4b以向与在成型时产生的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的方式推压。因此,就光盘托盘4的翼部4b而言,因为抑制由成型时的初期变形引起的翘曲,所以能够抑制安装在该光盘托盘4的前面上的前挡板8的倾斜。另外,这时,通过将翼部4b以向与在成型时产生的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的方式推压,光盘托盘4的托盘主体部4a在导向齿条滑动件14a的导向面内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侧(向上)移动,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的导向面朝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贴紧,进而,光盘托盘4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 —起在导向齿条13a的导向面内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侧(向上)移动。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导向齿条13a由从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突起部21承受的推压力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下侧(向下),相对于底壳3的下台阶侧底面部被推压。由此,只要导向齿条13a至少部分地也具有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朝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地可以抵接的导向面,则光盘托盘4与导向齿条滑动件14a —起与导向齿条13a的此导向面朝向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地贴紧。此结果,也具有防止在光盘驱动装置I动作时的零件间的狭窄间隙(例如,在导向机构12a、12b中的导向齿条13a、13b和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之间,导向齿条滑动件14a、14b和光盘托盘4之间等)中产生的接触振动的效果。进而,突起部21就光盘托盘4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而言形成在前面侧的翼部4b上,由于在前挡板8即将隐蔽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之前,成为坐在第一导向机构12a的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上的结构,所以能够使光盘托盘4的导入及导出中的突起部21和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的滑动接触期间为最小,而且也不会妨碍光盘托盘4的圆滑的导入及导出。本实施的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I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但关于其各部分的具体的结构等,是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例如,在图示的突起部21的实施例中,突起部21是以柱型形状进行了表示,但也可以是圆顶型形状、金字塔型形状等这样的其他的突出形状,只要是与光盘露出侧的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可以滑动接触的从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突出的形状,则能够期待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突起部21也可以是与光盘托盘4由不同零件构成,并安装固定在由树脂的注塑成型将托盘主体部4a和翼部4b —体地进行了成型的光盘托盘4上的结构。
进而,突起部21的突起前端部的构造也不被限定于倾斜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曲率形状等的其他的滑动性好的构造。进而,关于突起部21及其前端部的材质,例如通过由具备滑动性的弹性构件构成,也能够使从装置外部经装置壳体I’向单元机构7传递的振动、冲击或从单元机构7经装置壳体I’向装置外部传递的振动、冲击衰减。此外,关于突起部21的配置,也做成了向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侧突出地设置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上的结构,但也可以代替设置在光盘托盘4的翼部4b上,与光盘托盘4的翼部4b的下面可以滑动接触而且以使翼部4b向与在成型时产生的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的方式设置在底壳3的上台阶侧底面部或导向齿条13a的高度方向(图中,Z方向)的上端部分的进深方向(图中,Y方向)的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侦U。符号说明I :光盘驱动装置 I’ 装置壳体 2:顶壳
3 :底壳4 :光盘托盘 4a:托盘主体部 4b :翼部4c :光盘搭载部 4d :安装孔部 5 :主轴马达6:光拾取器7 :单元机构 7a:盖8 :前挡板9a,9b :第一、第二钩片10a、10b :第一、第二钩片卡合部 11 :卡定组件12a、12b:导向机构13a、13b:导向齿条14a、14b :导向齿条滑动件15 :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21 :突起部(抑制变形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光盘驱动装置具备壳体、光盘托盘、导向机构、挡板, 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 所述光盘托盘是将露出地搭载光盘的托盘主体部及向该托盘主体部的光盘露出侧突出的翼部进行了一体成型的光盘托盘, 所述导向机构为了使该光盘托盘经上述开口部相对于上述壳体内部导出或者导入,滑动自由地支承上述托盘主体部, 所述挡板被卡定在上述托盘主体部及上述翼部,安装在上述光盘托盘上,在上述光盘托盘的相对于上述壳体内部的导入状态下隐蔽上述开口部,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盘托盘的上述翼部形成了突起部,该突起部在上述光盘托盘的相对于上述壳 体部内部的导入状态下,与上述导向机构的上端部分、或者上述壳体内部的和上述翼部相向的底面部抵接,抑制上述翼部的初期变形。
2.一种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光盘驱动装置具备壳体、光盘托盘、导向机构、挡板, 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 所述光盘托盘是将露出地搭载光盘的托盘主体部及向该托盘主体部的光盘露出侧突出的翼部进行了一体成型的光盘托盘, 所述导向机构为了使该光盘托盘经上述开口部相对于上述壳体内部导出或者导入,滑动自由地支承上述托盘主体部, 所述挡板被卡定在上述托盘主体部及上述翼部,安装在上述光盘托盘上,在上述光盘托盘的相对于上述壳体内部的导入状态下隐蔽上述开口部,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盘托盘的相对于上述壳体内部的导入状态下,在上述光盘托盘的与上述翼部相向的上述导向机构的上端部分或者上述壳体内部的底面部形成了突起部,该突起部与上述翼部抵接,抑制上述翼部的初期变形。
全文摘要
光盘驱动装置,将经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15)相对于装置壳体(1’)内导入及导出自由地设置的光盘托盘(4)的支承构造,加到在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将托盘主体部(4a)在从托盘导出导入用开口部看的进深方向滑动自由地支承的导向机构上,在从托盘主体部向光盘露出侧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翼部(4b)的高度方向的下面上,直立设置了与导向机构(12a)的上端部分可以滑动接触的突起部。即使翼部因成型时的初期变形而进行翘曲变形,在将光盘托盘导入装置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下,通过突起部与导向机构的上端部分抵接,翼部也以与初期变形的翘曲方向相反方向挠曲的方式被推压,光盘托盘的初期变形被抑制,抑制了安装在托盘主体部的前面及翼部的前面上的前挡板的倾斜。
文档编号G11B17/02GK102855896SQ20121008519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山内良明, 滨家诚二, 西田育雄, 松本高路, 长峰秀行 申请人: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