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处理装置及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7723发布日期:2019-04-16 22: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电缆处理装置及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079868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紧凑结构以低成本容易地执行高可靠性记录介质输送操作的电缆处理装置以及记录介质更换器。

在相关技术中,记录介质更换器被用于存储内容(例如,图像、音乐、文本或其组合信息)数据、各种程序等。在记录介质更换器中,记录介质或容纳记录介质的卡盘(下文中,简称为“记录介质”)被容纳在壳体中所设置的多个插槽(小区)中。在记录介质更换器中,期望的记录介质通过传送块被传送给驱动块,并且被安装在驱动块中。此外,在这种记录介质更换器中,为了在传送块中执行期望的传送操作,连接用于进行电源供给以及与设置在壳体中的控制块进行通信的电缆。

在控制块被固定地附接到壳体的情况中,电缆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使得传送块处于离控制块最远的位置处。因此,当控制块和传送块彼此靠近时,电缆有大量剩余。因此,例如公开号为2003-30913的日本专利申请(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折叠电缆。在专利文献1中,电缆随着传送块远离控制块而延伸,并且随着传送块接近控制块而折叠。

附带提一下,在如专利文献1使用折叠电缆的情况中,如果使用较长电缆,当折叠电缆进行延伸或者当延伸电缆进行折叠时,电缆位置的波动可能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引导机构来对电缆位置进行引导,以便防止例如电缆被壳体中的其它部分绊住。

此外,在使用滑环的情况中,这种装置变得非常昂贵。另外,在使用滑环的情况中,有必要执行常规检查和更换,以便防止由磨损等引起的接触点处的连接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环境,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紧凑结构以低成本容易地执行高可靠性电缆处理的电缆处理装置和记录介质更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电缆。第一滑轮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电缆包括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固定区域。第一滑轮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绕着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电缆的固定区域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固定区域例如是通过在电缆的纵向方向是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的条件下弯曲电缆以使其在旋转轴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区域。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设有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延伸的电缆插入部,并且固定区域被插入到电缆插入部中,以使得电缆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

第一滑轮例如具有大于第二滑轮的直径的直径,以使得期望电缆长度的卷入或卷出在旋转范围内被执行,其中第二滑轮在此旋转范围内执行重新卷绕或收紧。

第一滑轮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此外,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例如,电缆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卷绕,并且第二滑轮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可选地,电缆沿着相反的方向绕着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卷绕,并且第二滑轮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更换器,包括多个插槽、驱动器、传送机构、电缆以及电缆处理机构。在多个插槽中容纳记录介质。驱动器被构造成使用记录介质执行操作。传送机构被构造成在多个插槽和驱动器之间传送记录介质。电缆被构造成将壳体电连接到传送机构。电缆处理机构被构造成处理电缆。电缆处理机构包括:第一滑轮,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以及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电缆包括在预定位置处的固定区域。固定区域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被构造成随着传送机构沿电缆的纵向方向的移动而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即传送机构和壳体其中之一的一侧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即传送机构和壳体其中另一个的一侧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绕着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滑轮、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的第二滑轮以及包括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固定区域的电缆。第一滑轮随着传送机构沿着电缆纵向方向的移动而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方向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方向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从而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因此,即使通过第一滑轮来执行电缆的卷入或卷出,例如也可保持从第二滑轮拉出的电缆长度不变。因而能够使用简单结构以低成本容易地执行高可靠性的电缆处理。请注意,这里所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性的,还可提供附加效果。

结合下文对附图中示出的最佳模式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基本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插槽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驱动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基本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6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插槽扩展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7是示出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以及驱动扩展单元(当传送块位于驱动扩展单元的位置处)时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的内侧视图;

图8是示出(从前侧观看时)传送块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从后侧观看时)传送块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0A-10C是示出(当轨道部处于收缩状态时)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

图11A-11C是示出(当轨道部处于伸展状态时)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

图12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后侧观看时记录介质输送块的支撑部的视图;

图13是用于解释传送块的操作的视图;

图14A-14C是示出电缆处理块的结构的视图;

图15A-15B是用于解释将电缆附接到电缆处理块的视图;

图16A-16B是示出传送块的位置及电缆处理块中的处理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17A-17B是示出设置有波动吸收机构的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请注意将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说明。

1.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

2.传送块的结构

3.传送块的操作

4.电缆处理块

4-1.电缆处理块的结构

4-2.电缆的附接

4-3.电缆处理块的操作

4-4.设置有波动吸收机构的情况

〈1.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更换器的外观。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多个插槽(小区)、驱动块、传送块、控制块、电源块等。此外,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表面上,设有操作部101和显示部102。操作部101包括用于对记录介质更换器等执行设定和开关操作的开关等。显示部102显示记录介质更换器的操作状态、各种类型的信息等。请注意,在将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横向方向称为X方向、深度方向称为Y方向、高度方向称为Z方向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基本单元10、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记录介质更换器10被构造为使得插槽和驱动块能被扩展。例如,可通过将插槽扩展单元12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而使记录介质更换器10附加地设有插槽。此外,可通过将驱动扩展单元13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而使记录介质更换器10附加地设有驱动块或者插槽和驱动块。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包括:多个插槽,在多个插槽中容纳记录介质;驱动块(驱动器),被构造成使用记录介质执行操作;传送块(传送机构),被构造成在多个插槽和驱动块之间传送记录介质;电缆,被构造成将壳体电连接到传送块;以及后文将描述的电缆处理机构,被构造成处理电缆。

图2是示出基本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基本单元11包括门111、记录介质中继部112、插槽15、驱动块16、控制块17、电源块18、传送块20等。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释放时,门11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1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1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1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1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在相应的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将传送块20设置为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在后文将描述的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

相对于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的插槽15,驱动块16被设置在后侧的位置处。此外,将驱动块16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被定向到前侧(传送块20这侧)。

传送块20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50。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15与驱动块16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特别是,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将记录介质90从插槽15中取出并暂时保持记录介质90的处理,以及执行将保持的记录介质90安装在驱动块16上的处理。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还执行将从驱动块16释放的记录介质90取出并暂时保持记录介质90的处理,以及执行将保持的记录介质90安装到插槽15中的处理。

传送块20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并将记录介质输送块50设置在期望插槽15的位置处或者与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对应的位置处。此外,当添加插槽扩展单元12或者驱动扩展单元13时,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从而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能够位于与那些单元的期望插槽15或驱动块16对应的高度处。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在插槽方向(X方向)上的移动以及以上下方向(Z方向)为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方向(X方向)上移动,从而改变距插槽15、记录介质90等的距离。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50执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定向在插槽15或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的方向上。请注意,图2示出了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侧沿着驱动块16的方向观看时,外侧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位于左手侧的情况。

控制块17控制传送块20的操作,并且执行从插槽15中取出期望记录介质90并将期望记录介质90安装在驱动块16上的处理,以及执行使从驱动块16释放的记录介质90返回到原始插槽15中的处理。电源块18向基本单元11的驱动块16、传送块20等提供电力。

请注意,基本单元11设有轨道支撑部115,当后文将描述的轨道部被伸展开时,轨道支撑部115对轨道部的前端进行支撑。

图3是示出插槽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插槽扩展单元12包括门121、记录介质中继部122、插槽15等。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释放时,门12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2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2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2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2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以格状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到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设置有空间,当插槽扩展单元12被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时,此空间使得传送块20能够在垂直于插槽方向的方向(上下方向,即Z方向)上可移动。

请注意,插槽扩展单元12设有轨道支撑部125,当后文将描述的轨道部被伸展开时,轨道支撑部125对轨道部的前端进行支撑。

图4是示出驱动扩展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驱动扩展单元13包括门131、记录介质中继部132、插槽15、驱动块16以及电源块18。

当记录介质90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或者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时,门131被打开关闭,从而使得记录介质中继部132能被拉出。

记录介质中继部132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对记录介质进行中继。特别是,当记录介质被容纳在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时,记录介质中继部132保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内部。另一方面,当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释放记录介质时,由记录介质中继部132保持的记录介质被移动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外部。

例如,插槽15被构造成以格状布置在壳体的两侧表面上。记录介质被安装到插槽中。将每个插槽15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90的插入和移除方向是相对于壳体的侧表面垂直的方向(X方向)。此外,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设置有空间,当驱动扩展单元13被添加到基本单元11上时,此空间使得传送块20能够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移动。

相对于在布置于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与布置于另一侧表面上的插槽15之间的插槽15,驱动块16被设置在后侧的位置处。此外,将驱动块16设置为,使得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被定向到前侧(传送块20这侧)。电源块18向驱动扩展单元13的驱动块16等提供电力。

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设有用于使传送块20在各单元上可移动的引导机构19,例如齿条191以及引导板192。记录介质更换器10采用引导机构19来使传送块20不仅可移动到基本单元11中的位置,还可移动到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中的位置。因此,记录介质更换器10能够将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中任一个中的一个插槽15中安装的记录介质90传送到基本单元11和驱动扩展单元13中的一个驱动块16。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能使从驱动块16上释放的记录介质返回到原始插槽15。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插槽15与记录介质中继部112、122和123之间传送记录介质90。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将记录介质安装到记录介质更换器10中以及释放安装的记录介质。

图5-7是内侧视图,分别示出了当使用基本单元、插槽扩展单元和驱动扩展单元时记录介质更换器的结构。请注意,图5示出了传送块位于基本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图6示出了传送块位于插槽扩展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图7示出了传送块位于驱动扩展单元的位置处的情况。

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基本单元11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5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15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15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插槽扩展单元12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6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15相对的位置处。请注意,轨道部31能够被伸展和收缩,以使得传送块20能够将记录介质传送块50移动到与期望插槽相对的位置处。这里,如图6所示,当轨道部31被伸展和收缩时,轨道部31的前端由轨道支撑部125支撑。

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在驱动扩展单元13的插槽15和记录介质输送块50之间输送记录介质90。在这种情况中,如图7所示,通过使用齿条191,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一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处于期望插槽的高度。此外,记录介质更换器10沿着深度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得记录介质输送块50位于与期望插槽15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传送块20通过电缆81连接到基本单元11的控制块17和电源块18。通过电缆81实现通信及电力供给。

请注意,记录介质更换器10并不限于使用如上所述的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以及驱动扩展单元13来构造。例如,记录介质更换器10可使用具有预定尺寸的壳体来构造,并且在壳体中可设置与基本单元对应的区域以及与插槽扩展单元和/或驱动扩展单元对应的区域。

<2.传送块的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传送块20的结构。图8和图9是分别示出传送块20的结构的透视图。请注意,图8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前侧观看传送块20时的透视图,图9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后侧观看传送块20时的透视图。图10A-10C和11A-11C分别是示出传送块的结构的视图。图10A-10C示出了轨道部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图11A-11C示出了轨道部处于伸展状态的情况。请注意,图10A和11A是平面图,图10B和11B是右侧视图,图10C和11C是下视图。图12是从记录介质更换器10的后侧观看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支撑部的视图。

传送块20的传送块底盘21设有传送块移动机构、轨道部以及轨道移动机构。

传送块移动机构包括传送块移动马达221、驱动传输部222F和222R、引导辊223F和223R等。

传送块移动马达221产生用于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传送块20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222F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222Fg被设置为与为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而设置的引导部19F的齿条191F啮合。例如驱动传输部222R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222Rg被设置为与为基本单元11、插槽扩展单元12和驱动扩展单元13而设置的引导部19R的齿条191R啮合。因此,通过传送块移动马达221使驱动传输部222F和222R的从动齿轮(小齿轮)222Fg和222Rg旋转,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一对引导辊223F夹置引导部19F的引导板192F。此外,其它引导辊223F在引导板192F的引导槽内移动。引导辊223R在引导部19R的引导板192R的引导槽内移动。因此,当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通过引导辊223F和223R将传送块20置于正确的位置。

在轨道部31的侧表面中,形成用于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驱动轨道部31的齿条311。在记录介质输送块侧的轨道部31的表面上,形成用于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移动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齿条312和导轨313。在轨道部31的相反表面侧,形成导轨接收部(未示出)。导轨接收部被装配到为传送块底盘21而设置并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延伸的滑轨211上,以保持滑轨211,且导轨接收部保持轨道部31以使其能够在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上伸展和收缩。齿条311与构成轨道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驱动传输部32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啮合。此外,齿条312与构成后文将描述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驱动传输部40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402g啮合。

轨道移动机构包括附接到传送块底盘21上的轨道移动马达、驱动传输部322、轨道部31的齿条311等。

轨道移动马达321产生用于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轨道部31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32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与轨道部31的齿条311啮合。因此,通过轨道移动马达321使驱动传输部32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322g旋转,轨道部31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此时,轨道部31的导轨接收部以被装配到滑轨211上的状态滑动。

轨道部31设有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在轨道上移动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设有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保持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使其以上下方向(Z方向)为轴可旋转。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还被设置为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可移动。

此外,传送块20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以及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

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包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和驱动传输部402,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和驱动传输部402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轨道部31的齿条311等。

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产生用于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驱动力。如图12所示,例如驱动传输部40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路(小齿轮)402g与如图8等所示的轨道部31的齿条312啮合。此外,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设有如图12所示的导轨接收部405。导轨接收部405被装配到轨道部31的导轨313上,以保持轨道部31的导轨313。因此,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马达401使驱动传输部402的从动齿轮(小齿轮)402g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在轨道部上移动。此时,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导轨接收部405以被装配到导轨313上的状态滑动。

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包括: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的保持部移动马达411、驱动传输部412和进给螺杆413;为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而设置的螺母451等。

如图12所示的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产生用于相对于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40沿着与轨道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41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与进给螺杆413一起设置,且它们的旋转轴彼此对应。因此,通过保持部移动马达411使驱动传输部412的从动齿轮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沿着进给螺杆413的轴方向移动。

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螺母451设有圆柱形轴承部452。此外,轴承部452的外圆周表面中形成齿部452g。

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旋转轴501被插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轴承部452中,并由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可旋转地支撑。

记录介质输送块50包括用于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旋转轴501为中心而旋转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包括:附接到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未示出)和驱动传输部502;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45的轴承部452等。

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产生用于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旋转的驱动力。例如,驱动传输部502包括多个齿轮。从动齿轮与轴承部452的齿部452g啮合。因此,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驱动马达使驱动传输部502的从动齿轮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50以旋转轴501为中心旋转。

此外,传送块20包括电缆处理块70。当传送块20通过传送块移动机构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通过电缆处理模块70来执行电缆81的卷入卷出。

请注意,传送块20中的轨道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以及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驱动传输部并不限于包括多个齿轮,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此外,马达也可以设置在其它部件侧等。

<3.传送块的操作>

图13是用于解释传送块的操作的视图。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轨道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A的方向移动轨道部31。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B的方向在轨道部31上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此外,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沿着箭头FC的方向移动记录介质输送块50。此外,传送块20能够通过上述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沿箭头FD的方向旋转记录介质输送块50。

因此,传送块20能够通过轨道移动机构和记录介质输送块基座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移动到期望插槽的位置。此外,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旋转机构,传送块20能够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沿着期望插槽15的方向或者沿着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的方向定向。另外,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561沿着期望插槽15的方向定向时,传送块20能够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沿着插槽15的记录介质插入和移除方向移动。此外,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和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彼此相对地定向时,传送块20能通过记录介质输送块保持部移动机构而使记录介质输送块50移动到期望驱动块16的记录介质插入端口161的位置。请注意,当记录介质输送块50通过传送块20被置于期望的位置时,记录介质输送块50在插槽15和驱动块16之间输送记录介质。

<4.电缆处理块>

附带提一下,为了执行传送块中的上述操作,通过电缆81来实现传送块20与控制块17之间的通信以及从电源块18到传送块的电力供给。

因此,在通过传送块移动机构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移动传送块20的情况中,根据传送块20的移动量,需要使用具有一定长度的电缆。例如,在控制块17和电源块18设置在最下级的基本单元11中的情况中,将电缆81的长度设定为,使得传送块20能够移动到最上级的扩展单元的位置。因此,随着传送块20的下降,在传送块20与控制块17等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电缆81的多余长度增加。

在使用折叠电缆的情况中,会担心例如电缆被壳体内的其它部分绊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引导机构来对电缆位置进行引导。此外,在使用滑环的情况中,这种装置变得非常昂贵。另外,有必要执行常规检查和更换,以便防止由磨损等引起的接触点处的连接松动。

考虑到此,传送块20包括根据传送块20的移动执行电缆处理的电缆处理块70。当传送块20下降时,电缆处理块70使电缆围绕第一滑轮卷入;当传送块上升时,电缆处理块70使围绕第一滑轮卷绕的电缆卷出,从而来吸收电缆的多余长度。此外,电缆的另一端预先围绕第二滑轮卷绕,并且根据由电缆的卷入或卷出所引起的第一滑轮的旋转,第二滑轮对电缆进行收紧或重新卷绕。通过以这种方式进行电缆的收紧或重新卷绕,使得即使第一滑轮旋转,从第二滑轮到为传送块而设置的电缆连接部之间的电缆长度仍可保持不变。

<4-1.电缆处理块的结构>

图14A-14C示出电缆处理块的结构。请注意图11A示出了电缆处理块70的前视图,图14B示出了平面图,图14C示出右侧视图。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电缆处理块(电缆处理装置)70可包括第一滑轮71、第二滑轮72以及电缆81,电缆81包括被固定到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的固定区域,第一滑轮71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81包括绕着第二滑轮72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72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

进一步地,电缆处理块70可包括第一滑轮71、第二滑轮72、旋转轴73、驱动传输单元74、电缆处理块底盘75、盖子76以及隔板77。

第一滑轮71绕着旋转轴73旋转,并对电缆81的一个端部进行卷入或卷出。

第二滑轮72与第一滑轮71一起绕着旋转轴73旋转,并对电缆81的另一端部进行收紧或重新卷绕。

旋转轴73可旋转地附接到电缆处理块底盘75,且旋转轴73的轴方向是与上下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在图8、11A-11C和12中,轴方向是轨道纵向方向(Y方向)。旋转轴73设有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由于旋转轴73的旋转,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旋转。旋转轴73还进一步设有驱动传输单元74。旋转轴73由于驱动传输单元74中的齿轮74g的旋转而旋转。

由于由传送块移动马达221所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传输单元74旋转齿轮74g。因此,当传送块移动马达221旋转以使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依靠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而旋转。

电缆处理块底盘75设有盖子76来覆盖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此外,隔板77设置在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之间。隔板77防止在围绕第一滑轮71卷绕的电缆与围绕第二滑轮72卷绕的电缆之间的干扰。

<4-2.电缆的附接>

图15A-15B是用于解释将电缆附接到电缆处理块的视图。请注意,图15A示出了电缆固定之前的状态,图15B示出了电缆固定之后的状态。

在电缆处理块70中,电缆81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到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在电缆81的一端部侧,电缆81的卷入或卷出由第一滑轮71执行。在电缆81的另一端部侧,电缆81的收紧或重新卷绕由第二滑轮72执行。

电缆81的一端连接到控制块17或电源块18。电缆81的另一端连接到传送块内的电路板等。请注意,连接到控制块17或电源块18的电缆81的一端侧的区域将称为固定块侧区域81ea,且连接到传送块20内的电路板等的电缆81的另一端侧的区域将称为传送块侧区域81eb。

在电缆8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被固定到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的固定区域81fa。例如,在电缆81是扁平电缆的情况中,固定区域81fa被设置为通过在电缆的纵向方向是与旋转轴73正交的方向的条件下弯曲电缆以使其在旋转轴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区域。

在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中设有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延伸的电缆插入部,例如形成连续的切槽71c和72c作为电缆插入部。通过将固定区域81fa插入到切槽71c和72c中,将电缆81固定到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此外,将固定区域81fa的长度设定为,使得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电缆的卷入或卷出由第一滑轮71实现,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电缆的收紧或重新卷绕由第二滑轮72实现。

将第一滑轮71的直径设定为,使得期望电缆长度(即,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卷入或卷出旋转范围内执行,其中第二滑轮72在该旋转范围内执行重新卷绕或收紧。电缆81的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长度被设定为这样的长度:使得传送块20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能够移动到与最上级的插槽对应的位置。此外,电缆81的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长度被设定为这样的长度:使得当传送块20在与最下级的插槽对应的位置和与最上级的插槽对应的位置之间移动时,传送块20的记录介质输送块50能够经由旋转轴73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或重新卷绕。

此外,通过将第一滑轮的直径设定得大于第二滑轮的直径,能够降低在进行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卷入或卷出时的旋转轴73的转速。因此,即使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长度减小,电缆的收紧或重新卷绕也能够依靠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卷入或卷出来实现。

<4-3.电缆处理块的操作>

图16A-16B示出传送块的位置及电缆处理块中的处理状态。请注意图16A示出了电缆81的卷绕方向在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中相同的情况,其中第二滑轮72被构造成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71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71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

当传送块20的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向上方向从位置Ha移动到位置Hb时,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实线箭头方向旋转。因此,随着传送块20沿着向上方向移动,固定块侧区域81ea从第一滑轮71卷出。此外,通过第二滑轮72沿着实线箭头方向旋转,由第二滑轮72执行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重新卷绕。以这种方式,从第二滑轮72的位置到电缆沿着传送块20内的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位置的电缆长度Lm保持不变。

此外,当传送块20的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向下方向从位置Hb移动到位置Ha时,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虚线箭头方向旋转。因此,随着传送块20沿着向下方向移动,固定块侧区域81ea由第一滑轮71卷入。此外,通过第二滑轮72沿着虚线箭头方向旋转,由第二滑轮72执行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收紧。以这种方式,从第二滑轮72的位置到电缆沿着传送块20内的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位置的电缆长度Lm保持不变。

图16B示出了关于电缆81的卷绕方向,第二滑轮72与第一滑轮71相反的情况,其中第二滑轮72被构造成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71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71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

当传送块20的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向上方向从位置Ha移动到位置Hb时,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实线箭头方向旋转。因此,随着传送块20沿着向上方向移动,固定块侧区域81ea从第一滑轮71卷出。此外,关于电缆81的卷绕方向,第二滑轮72与第一滑轮71相反。当第二滑轮72沿着实线箭头方向旋转时,执行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收紧。因此,从第二滑轮72的位置到电缆沿着传送块20内的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位置的电缆长度Lm保持不变。

此外,当传送块20的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向下方向从位置Hb移动到位置Ha时,第一滑轮71和第二滑轮72沿着虚线箭头方向旋转。因此,随着传送块20沿着向下方向移动,固定块侧区域81ea由第一滑轮71卷入。关于电缆81的卷绕方向,第二滑轮72与第一滑轮71相反。通过第二滑轮72沿着虚线箭头方向旋转,实现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重新卷绕。因此,从第二滑轮72的位置到电缆沿着传送块20内的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位置的电缆长度Lm保持不变。

以这种方式,由于绕着旋转轴73的旋转,通过第一滑轮71实现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卷入或者已卷入电缆的卷出。此外,传送块侧区域81eb的预定长度部绕着第二滑轮72卷入。电缆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者收紧是通过与第一滑轮71一起旋转的第二滑轮72实现的。因此,即使在随着传送块20沿着电缆纵向方向移动,由第一滑轮71执行电缆的卷入或卷出时,从第二滑轮72拉出的电缆的长度也能够保持不变。因此,与使用折叠电缆的情况不同,不必提供对电缆位置进行引导的引导机构。此外,不需要滑环就可以建立电连接。因此,例如能够利用紧凑结构以低成本容易地执行高可靠性的电缆处理。

<4-4.设置有波动吸收机构的情况>

附带提一下,当通过第一滑轮71执行电缆81(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时,电缆卷入部的直径根据第一滑轮71的旋转而波动。因此,当传送块2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预定距离时,如果旋转轴73的转速恒定,则第一滑轮71的电缆卷入量或者卷出量根据传送块21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位置而波动。特别是,如果大量的电缆81绕着第一滑轮71卷入,则电缆的直径在卷入或卷出时较大,因此相对于第一滑轮71的旋转,电缆的卷入量或卷出量较大。此外,如果少量的电缆81绕着第一滑轮71卷入,则电缆的直径在卷入或卷出时较小,因此相对于第一滑轮71的旋转,电缆的卷入量或卷出量较小。因此,为了吸收卷入量或卷出量的波动,设置波动吸收机构。即,波动吸收机构被构造成吸收当第一滑轮71随着传送块20沿电缆的纵向方向的移动而旋转时,由电缆卷入部的直径波动而在传送块20和壳体之间引起的电缆偏差。

图17A-17B示出了设置有波动吸收机构的情况时的结构。例如,波动吸收机构设置到基本单元11,并包括支撑台851、臂部852、张紧轮853以及转向轮854。请注意,图17A示出了传送块20位于底部的情况。图17B示出了传送块20沿着向上方向移动了的情况。

例如,支撑台851被固定到基本单元11。臂部852的一端由支撑台851可旋转地保持。

臂部852的一端由支撑台851可旋转地保持。张紧轮853可旋转地附接到臂部852的另一端。偏置元件(未示出)附接到臂部852。臂部852由偏置元件朝着箭头TE的方向偏置。

张紧轮853被可旋转地保持到臂部852的另一端。电缆81架在张紧轮853上。

转向轮854转变电缆81的角度,以使得即使张紧轮853的位置发生改变,电缆81也能定向在某一方向上。

在如此构造的波动吸收机构中,臂部852沿着箭头TE的方向被偏置。通过张紧轮853将张紧力施加到电缆81。因此,当卷入量或卷出量发生波动时,张紧轮853以臂部852的一端为中心而移动,使得由于卷入量或卷出量的波动所导致的电缆偏差被吸收。例如,当传送块20从图17A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17B所示的位置时,如果电缆81的卷出量与传送块20的移动量相比较大,那么张紧轮853沿着箭头TE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吸收电缆的偏差。

请注意,波动吸收机构并不限于设置到基本单元11,波动吸收机构也可以设置到传送块20。此外,只要波动吸收机构被构造成能够向电缆81施加张紧力,波动吸收机构就不限于图17所示的结构。

由于设置有上述波动吸收机构,卷入量或卷出量的波动能被吸收。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例如在传送块20移动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电缆被其它部件等绊住。因此,能够实现记录介质更换器的高可靠性操作。

请注意,本发明并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使传送块2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电缆处理装置可被设置在基本单元11中,并且电缆81的固定块侧区域81ea的一端可连接到传送块20。此外,电缆81并不限于扁平电缆,也可以是其它电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作为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条件下,很明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或替换。因此,为了确定本发明的主旨,应当考虑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请注意,本发明的电缆处理装置可以采用下述结构。

(1)一种电缆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滑轮,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及电缆,包括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固定区域,第一滑轮被构造成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被构造成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以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

(2)根据上述段落(1)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第一滑轮具有一直径,此直径被设定为使得期望电缆长度的卷入或卷出在旋转范围内被执行,其中第二滑轮在此旋转范围内执行重新卷绕或收紧。

(3)根据上述段落(2)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第一滑轮的直径大于第二滑轮的直径。

(4)根据上述段落(1)至(3)中任一段落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固定区域被构造成通过在电缆的纵向方向是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的条件下弯曲电缆以使其在旋转轴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区域。

(5)根据上述段落(1)至(4)中任一段落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设有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延伸的电缆插入部,并且固定区域被插入到电缆插入部中,以使得电缆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

(6)根据上述段落(1)至(5)中任一段落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电缆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卷绕,并且第二滑轮被构造成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

(7)根据上述段落(1)至(5)中任一段落的电缆处理装置,其中电缆沿着相反的方向绕着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卷绕,并且第二滑轮被构造成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入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重新卷绕,并且根据电缆在第一滑轮中沿卷出方向的旋转执行电缆的收紧。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处理装置和记录介质更换器中,使用绕着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滑轮、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的第二滑轮以及包括被固定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固定区域的电缆。第一滑轮随着传送机构沿着电缆纵向方向的移动而旋转,以执行从固定区域到一个端部方向的电缆卷入或已卷入电缆的卷出。电缆包括绕着第二滑轮卷入的从固定区域到另一端部方向的预定长度部。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一起绕着旋转轴旋转,从而执行电缆的已卷入的预定长度部的重新卷绕或收紧。因此,即使通过第一滑轮来执行电缆的卷入或卷出,例如也可保持从第二滑轮拉出的电缆长度不变。例如,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缆处理装置和记录介质更换器适用于通过根据传送机构等的移动改变电缆长度来进行操作的电子装置或电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其等效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作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