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硬盘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484发布日期:2019-08-07 01:29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外接硬盘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外接硬盘存放架。



背景技术:

外接硬盘作为数据存储的主要介质,其安全性与重要性问题对于数据交换频繁及数据存储量大的企业来说尤为凸显;目前,对于传统台式机外接硬盘而言,外接硬盘的管理与存放没有较为安全以及规范的装置,使得外接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面临杂乱无序存放的问题以及面临丢失的问题,极易导致外接硬盘混淆以及外接硬盘内部数据丢失,大大降低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外接硬盘存放架,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能够提高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板,提供外接硬盘存放架,包括与机箱适应、可扣设在机箱上的倒置U型凹槽,两个凹槽式放置架,以及若干个隔板;其中,所述倒置U型凹槽包括与机箱顶板抵接的顶板、允许机箱进入所述倒置U型凹槽的底部开口、以及夹持在机箱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板;

所述顶板位于所述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板垂直连接;

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夹持板上以与所述夹持板形成存放外接硬盘的存放区;

若干个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内,且与所述夹持板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存放区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式放置架为长方形,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包括支撑板,前挡板,左挡板以及右挡板;

所述支撑板、所述左挡板以及所述右挡板均与所述夹持板垂直连接以使所述前挡板、所述左挡板、所述右挡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夹持板形成存放区。

进一步地,沿所述左挡板至所述右挡板的方向,若干个所述隔板依次设置在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内;

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前挡板、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夹持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左挡板至所述右挡板的方向,若干个所述隔板均匀设置在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内。

进一步地,沿所述夹持板至所述前挡板的方向,所述隔板呈逐渐降低的阶梯状。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夹持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隔板适应的凹槽;

所述隔板插设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沿所述左挡板至所述右挡板的方向,所述子存放区的一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出弹性片;

所述弹性片的一端部与所述子存放区的一侧壁定位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子存放区的另一侧壁接触。

进一步地,沿所述前挡板至所述夹持板的方向,所述弹性片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子存放区一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出两个所述弹性片;

两个所述弹性片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以及两个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包括与机箱适应、可扣设在机箱上的倒置U型凹槽,两个凹槽式放置架,以及若干个隔板;其中,所述倒置U型凹槽包括与机箱顶板抵接的顶板、允许机箱进入所述倒置U型凹槽的底部开口、以及夹持在机箱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板垂直连接;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夹持板上以与所述夹持板形成存放外接硬盘的存放区;若干个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式放置架内,且与所述夹持板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存放区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对于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而言,在使用时,倒置U型凹槽扣设在机箱上,其中,两个夹持板夹持在机箱的两侧,确保该外接硬盘存放架在机箱上的稳定性,顶板与机箱的顶板抵接,使得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能够承受所存放的外接硬盘的重量;凹槽式放置架可拆卸地安装在夹持板上,外接硬盘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内,使得外接硬盘具有存放的地方,外接硬盘得到安全地存放,不易丢失,从而使得外接硬盘内部数据不会丢失;隔板将凹槽式放置架与夹持板形成的存放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每个子存放区可有序存放分类好的外接硬盘,外接硬盘得到有序存放,不易出现硬盘混淆,因此,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较少了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麻烦,能够提高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板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板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接硬盘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接硬盘存放架中凹槽式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倒置U型凹槽;101-顶板;102-底部开口;103-夹持板;20-凹槽式放置架;201-支撑板;202-前挡板;203-左挡板;204-右挡板;30-隔板;40-存放区;401-子存放区;50-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板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接硬盘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接硬盘存放架中凹槽式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外接硬盘存放架,包括与机箱适应、可扣设在机箱上的倒置U型凹槽10,两个凹槽式放置架20,以及若干个隔板30;其中,倒置U型凹槽10包括与机箱顶板抵接的顶板101、允许机箱进入倒置U型凹槽10的底部开口102、以及夹持在机箱左右两侧的两个夹持板103;

顶板101位于两个夹持板10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夹持板103垂直连接;

凹槽式放置架20可拆卸地安装在夹持板103上以与夹持板103形成存放外接硬盘的存放区40;

若干个隔板30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且与夹持板103可拆卸连接以将存放区40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4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对于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而言,在使用时,倒置U型凹槽10扣设在机箱上,其中,两个夹持板103夹持在机箱的两侧,确保该外接硬盘存放架在机箱上的稳定性,顶板101与机箱的顶板抵接,使得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能够承受所存放的外接硬盘的重量;凹槽式放置架20可拆卸地安装在夹持板103上,外接硬盘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使得外接硬盘具有存放的地方,外接硬盘得到安全地存放,不易丢失,从而使得外接硬盘内部数据不会丢失;隔板30将凹槽式放置架20与夹持板103形成的存放区40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401,每个子存放区401可有序存放分类好的外接硬盘,外接硬盘得到有序存放,不易出现硬盘混淆,因此,该外接硬盘存放架较少了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麻烦,能够提高数据生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对于顶板101与夹持板103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可为:顶板101与夹持板103一体成型、顶板101与夹持板103固定不可拆卸、或者顶板101与夹持板103固定可拆卸;

其中,顶板101与夹持板103固定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为:顶板101与夹持板103粘接;顶板与夹持板103固定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为:顶板101与夹持板103螺接或插设连接;具体地,顶板101上开设有凹槽,夹持板103插设在凹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30将存放区40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存放区401,一方面是可存放分类好的硬盘,可以是每一个子存放区401对应一类硬盘,使得硬盘存放有序;另一方面是当存放硬盘个数较少时,硬盘放置在空间相对较大的存放区40内,硬盘易倒伏,因此,子存放区401的设置能够减少硬盘倒伏的情况。

此外,对于整个硬盘存放架而言,硬盘存放架采用的材料为塑料;优选地,两个凹槽式放置架20对称设置;这里面所述的机箱为台式机的机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2所示,凹槽式放置架20为长方形,凹槽式放置架20包括支撑板201、左挡板203、右挡板204、以及前挡板202;

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均与夹持板103垂直连接以使前挡板202、左挡板203、右挡板204、支撑板201与夹持板103形成存放区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由于凹槽式放置架20为长方形,因此,支撑板201分别与左挡板203、右挡板204以及前挡板202垂直连接,前挡板202分别与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垂直连接;

对于存放区40而言,存放区40是由支撑板201、前挡板202、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与夹持板103五部分连接形成的,因此,凹槽式放置架20相当于是具有两个底部开口的凹槽;

其中,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均与夹持板1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与夹持板103螺接,或者,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与夹持板103插设连接,对于上述插接的方式而言,具体地,夹持板103上设有与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对应的凹槽,支撑板201、左挡板203以及右挡板204插设在对应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2所示,沿左挡板203至右挡板204的方向,若干个隔板30依次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

隔板30分别与前挡板202、支撑板201以及夹持板103垂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沿左挡板203至右挡板204的方向,若干个隔板30依次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的方式包括:

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相等,但左挡板203和第一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以及右隔板30和最后一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左挡板203和第一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右隔板30和最后一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隔板30之间的距离相等,即沿左挡板203至右挡板204的方向,若干个隔板30均匀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

优选地,沿左挡板203至右挡板204的方向,若干个隔板30均匀设置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沿夹持板103至前挡板202的方向,隔板30呈逐渐降低的阶梯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沿夹持板103至前挡板202的方向,隔板30呈逐渐降低的阶梯状,即隔板30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的高度沿夹持板103至前挡板202的方向逐渐降低,使得放置在子存放区401内的硬盘高于部分隔板30的高度,便于将硬盘从子存放区401内取出;

其中,阶梯状隔板30的边缘可为光滑的圆弧状,可减少对手部的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前挡板202、支撑板201以及夹持板103上均开设有与隔板30适应的凹槽;

隔板30插设在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隔板30通过与支撑板201以及前挡板202连接实现隔板30安装在凹槽式放置架20内;

隔板30与支撑板201以及前挡板202连接的方式为:隔板30与支撑板201以及前挡板202螺接,或者隔板30与支撑板201以及前挡板202插设连接,对于上述插设连接的方式而言,前挡板202以及支撑板201上均开设有与隔板30适应的凹槽,隔板30插设在凹槽内;

隔板30与夹持板103连接的方式为:隔板30与夹持板103螺接,或者隔板30与夹持板103插设连接,对于上述插设连接的方式而言,夹持板103上开设有与隔板30适应的凹槽,隔板30插设在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沿左挡板203至右挡板204的方向,子存放区401的一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出弹性片50;

弹性片50的一端部与子存放区401的一侧壁定位连接,另一端部与子存放区401的另一侧壁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在将硬盘放置在子存放区401时,通过弹性片50与子存放区401的另一侧壁的夹持作用,弹性片50将硬盘压紧在子存放区401的另一侧壁上,保持直立状态,防止硬盘倒伏,保持硬盘井然有序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沿前挡板202至夹持板103的方向,弹性片50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为了保证放入硬盘的操作更容易进行,弹性片50沿前挡板202至夹持板103的方向倾斜设置,硬盘在由前挡板202至夹持板103的方向放置时,倾斜的弹性片50更容易被硬盘顶开;而且倾斜的弹性片50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放入子存放区401内的硬盘均是有序的紧贴排列,更整齐有序;

为了防止弹性片50对硬盘造成划伤损坏,弹性片50的另一端卷绕为曲面,圆滑的曲面与硬盘接触面积大,滑动摩擦小,因而在放入或取出过程中,能够避免划伤硬盘。

为了进一步增加对外接硬盘的压紧力,于是,子存放区401一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延伸出两个弹性片50;两个弹性片50具有高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接硬盘存放架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板101以及两个夹持板103上开设有散热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硬盘存放架,与机箱接触的顶板101以及两个夹持板103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可散去机箱产生的热量,避免顶板101以及两个夹持板103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温度中;

顶部以及两个夹持板103可为镂空状的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