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579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用的箱体装填式盘装置(デイスクチエンジヤ),在框体内机器本体借由弹簧弹性支撑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不同受力形式的状态时,能稳定支撑机器本体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
车载用机器,在其框体内弹性地支撑着机器本体,当车体振动作用于框体时,可以防止振动直接作用于该机器本体上,使得机器本体内例如盘驱动机构的动作可以稳定。
图5为车载用机器的一实施例,其是从端面看箱体装填式盘装置的概略示意图。
在框体1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2。在机器本体2内沿A方向插入有收置复数片盘的箱体。在机器本体2内搭载有沿Y方向移动的盘驱动部3。该盘驱动部3在机器本体2内沿Y方向移动,而选择箱体内的任意一片盘。盘驱动部3为装填驱动机构,当该盘驱动部3相对选择箱体内的盘后即停止,再从箱体内取出盘。
机器本体2设置于框体1的内部,其借助于复数根弹簧(伸张弹簧)4a、4b支撑着。在如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实施例中,弹簧4a、4b与机器本体2的连接点用符号2a表示,二个弹簧4a与框体1的连接点用符号1a表示,同时,二个弹簧4b与框体1的连接点用符号1b表示。即,从机器本体2的端面看,该机器本体2在框体1内借由四根弹簧4a、4b支撑着。从图5看到的端面与另一端面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借由四根弹簧4a、4b支撑着机器本体2。
在图5中,四根弹簧4a、4b通过机器本体2的重心G的轴线Xg成对称地张设在轴线Xg的各自两侧。在图5、图6中二根弹簧4a的伸张力Fa,其在轴线Xg方向的分力为Fa1,在轴线Yg方向的分力为Fa2。另外二根弹簧4b的伸张力Fb,其在轴线Xg方向的分力为Fb1,在轴线Yg方向的分力为Fb2。
图5所示为该盘装置在轴线Yg的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图6所示为该盘装置在轴线Xg的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该二种受力形式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受力方向。
如图5、图6所示,在夹着轴线Xg两侧的二根弹簧4a、4b成对称设置,在图5所示的第一种受力形式时,其水平方向的分力Fa1与水平方向的分力Fb1大致呈平衡状态,垂直方向的分力Fa2与垂直方向的分力Fb2大致呈平衡状态。在图6所示的第二种受力形式时,其水平方向的分力Fa2与水平方向的分力Fb2大致呈平衡状态,垂直方向的分力Fa1与垂直方向的分力Fb1大致呈平衡状态。
即,用户在如图5所示设置的第一种受力形式的场合下使用时,与在如图6所示设置的第二种受力形式的场合下使用时,其弹簧的张设方向和张设位置没有什么变化。
上述图5和图6所示现有的箱体的选择式盘装置其支撑装置存在有以下的缺陷1、上述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其连接机器本体2的二根弹簧4a的伸张力在垂直方向的分力Fa2(如图5所示)或者垂直方向的分力Fa1(如图6所示),与连接机器本体2的二根弹簧4b的伸张力在垂直方向的分力Fb2(如图5所示)或者垂直方向的分力Fb1(如图6所示),在垂直方向大致互相平衡,亦即,在如图5所示和如图6所示的两种受力形式中,该弹簧抵抗悬吊机器本体2重量的弹簧支撑力较弱,使得机器本体2在框体1内会沿着其重力方向下沉。当框体1在垂直方向有强烈振幅的振动时,机器本体2有可能与框体1的底部相接触,而使该机器本体2受到损伤。
2、如图6所示的第二种受力形式,其各弹簧4a、4b与机器本体2的连接点2a、2a固定在通过重心G的垂直线(轴线Xg)上,由于机器本体2的弹簧4a、4b的支撑点固定在通过重心G的垂直线即轴线Xg上,故在图6所示的形式中,使得机器本体2在α、β回转方向不稳定。例如,当机器本体2内的盘的驱动部3向盘的Y方向移动时,机器本体2的重心则会在相对轴线Xg的左右任意方向移动,使得机器本体2的重心即会向偏向α或者β方向倾斜。因此位于框体1内的机器本体2也就会倾斜,当外部有振动时,机器本体2则会很容易与框体1的内壁相接触,或者在从A方向装填箱体时,造成机器本体2的插入口倾斜,而使箱体装填很困难。
3、如图5和图6所示,当将箱体从A方向装填进入于机器本体2内时,在A方向各弹簧的分力Fa1与分力Fb1大致互相平衡。亦即,箱体相对于机器本体2在A方向进行装填时,机器本体2借由该插入力会沿轴线Xg转动,而使得箱体的插入操作困难。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使其框体不论在第一种受力形式或是在第二种受力形式时,机器本体的支撑都很稳定,不会发生机器本体重心移动及倾斜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定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和与该第一种受力形式的重力方向成交叉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设置有框体;上述框体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上述机器本体其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各自配置有对于上述框体具有弹性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复数根弹簧;上述框体设置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复数根弹簧中的至少二根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的结构状态,位于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的两侧的位置。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至少二根弹簧在伸张方向上各自向斜上方伸张,同时使上述的至少二根弹簧在伸张力水平方向的分力成互相相反的方向。
前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设置框体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通过复数根弹簧中的至少二根给与机器本体向上的弹性力。即在二种受力形式时,通过弹簧在重力方向能稳定地支撑机器本体。通过重心垂线的两侧,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旋转方向上的力也平稳。例如,箱体装填式盘装置等,在机器本体内部移动盘驱动机构等或重心象水平方向移动时,机器本体都不会发生倾斜。
前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至少二根弹簧各自向斜上方方向伸张,上述至少二根弹簧的伸张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呈相互相反的方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能够被稳定的支撑。
前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复数根弹簧横切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的水平线或者垂直线。在该结构中,在高度尺寸短时的方向,弹簧可设置得长,其结果,例如可以设定出对机器本体变位量的弹性力变化少且最合适的弹簧定数。
前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器本体上设有插入记录媒体的插入部,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总和比上述复数弹簧伸张力在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总和设计得大。该种结构中,例如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与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弹簧的数目相同的场合时,后者的弹簧分力比前者的弹簧分力设计的大。或者,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与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弹簧的数目设计得要多。
通过上述的结构,记录媒体插入机器本体时,借由插入力机器本体不会移动,插入机器本体的操作稳定。在机器本体中插入单独记录媒体或者插入复数记录媒体都可以收置在箱体内。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载用机器的一实施例,箱体装填式盘装置的支撑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方向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种受力形式时机器本体的支撑状态概略说明图。
图4是第二种受力形式时机器本体的支撑状态概略说明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第一种受力形式的端视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第二种受力形式的端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车载用机器的一实施例,车载用的箱体装填式盘装置(デイスクチエンジヤ)支撑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沿图1中II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第一种受力形式时机器本体的支撑状态概略说明图,图4是第二种受力形式时机器本体的支撑状态概略说明图。
请参阅图1所示,符号11为外装的框体,该框体11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12。机器本体12设有比框体11内容积的体积稍小的本体底座13,在该本体底座13上搭载设有各种机构。
本体底座13上开设有插入口13a,在框体11上设有与上述插入口13a相连通的开口11a,该开口11a可以借由图中未示的盖门开闭。当该盖门处在开启的状态时,将箱体M从图中所示A方向插入,经过开口11a、插入口13a装填到本体底座13上。箱体M内收置有复数个盘(例如小型盘),在其插入方向A的右侧的侧面设有箱体M的开口部Ma,在箱体M的该开口部Ma的相对方向设置有盘选择·驱动部14。该盘选择·驱动部14借由图中未示的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其可沿Y方向移动。借由该盘选择·驱动部14沿Y方向的升降移动,可以选择箱体M内的任意一个盘D,且该盘选择·驱动部14可停止在要选择的盘D的位置上。当盘选择·驱动部14一停止,从箱体M的开口部Ma将该被选择的盘抽出盘的大半部分,盘D的重心部夹紧在盘选择·驱动部14内的回转台上。在这种状态下,盘D被旋转驱动,借由盘选择·驱动部14内的光头读取盘D上记录的信号。
请参阅图1所示,机器本体12的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与框体11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支撑机器本体12的弹性支撑装置B1。本体底座13另一侧端的端面13c与框体11的另一侧端的侧端面11c之间设有图中省略的与上述弹性支撑装置B1同样构造的弹性支撑装置B2。端面13b侧的弹性支撑装置B1与端面13c侧的弹性支撑装置B2借由弹簧而具有相同方向的支撑力。
图2中,在机器本体12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的中心部设与符号G。如图2所示的符号G,其为通过机器本体12内部中心位置的重心,且为与端面13b相垂直的重心线,以下简单说明图2所示的符号G作为机器本体12的重心G。如图2所示,通过重心G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线为轴线Xg,通过重心G与上述轴线Xg相垂直且沿纵方向延伸的线称为轴线Yg。
在图1至图3中,上述轴线Yg为向着重力方向(垂直方向),框体11被设置为图3所示的第一种受力形式。这时,箱体M对机器本体12内的装填方向A为水平方向。在图4中,上述轴线Xg为向着重力方向(垂直方向),框体11被设置为第二种受力形式。这时,箱体M对机器本体12内的装填方向A为从上方向下方的垂直方向。
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固设有一对支撑轴21a、21b,在上述的框体11的侧端面11b的内面,固定有阻尼部件22a、22b。该阻尼部件22a、22b借由橡胶等的弹性体形成在袋内封住硅油等高粘性流体的油压减振器,上述支撑轴21a、21b插入该阻尼部件22a、22b内,使机器本体12在框体11内被弹性地支撑着。
上述的支撑轴21a、21b及阻尼部件22a、22b在重心G斜方向的两侧方夹着该重心G。即,轴线Yg为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的状态时,如图2所示,垂直轴线为夹着轴线Yg的垂直轴线,阻尼部件22a、22b的弹性支撑点(支撑轴21a、21b)被分配在轴线Yg两侧同等距离L1的位置;如图4所示,轴线Xg为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的状态时,垂直轴线为夹着轴线Xg的垂直轴线,上述阻尼部件22a、22b的弹性支撑点(支撑轴21a、21b)被分配在轴线Xg两侧同等距离L2的位置。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支撑轴21a、21b在端面13b上借由二个阻尼部件22a、22b夹着重心G均匀地支撑在水平方向的两侧,不论选择哪一种受力形式,借由阻尼部件22a、22b都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效果。该阻尼部件22a、22b的支撑构造与在另一侧的端面13c上设置的弹性支撑装置B2相同。
在该弹性支撑装置B1中设有三个伸张弹簧23、24、25。该各伸张弹簧23、24、25的连结点23a、24a、25a挂设在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上,各连结点23b、24b、25b连结在框体11的侧端面11b上。上述的各伸张弹簧23、24、25的连结点23a、24a、25a作为机器本体12的弹性力的作用点,给予机器本体12以伸张力。再者,该弹簧23、25给予机器本体12伸张力的作用点(连结点23a、25a)位于夹着轴线Yg两侧均等距离La的位置,上述各弹簧23、24、25的连结点23a、24a、25a挂设在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上,上述的各连结点23b、24b、25b连结在框体11的侧端面11b上。各弹簧23、24、25与机器本体12的伸张力的作用点(连结点23a、24a、25a)位于夹着轴线Xg两侧均等距离Lb的位置。
请参阅图3、图4所示为弹簧23、24、25的各自伸张力和在该方向的向量Fc、Fd、Fe,以及各伸张力的向量Fc、Fd、Fe在轴线Xg方向的分力Fc1、Fd1、Fe1,和各伸张力的向量Fc、Fd、Fe在轴线Yg方向的分力Fc2、Fd2、Fe2。
请参阅图3所示,在通过重心G的轴线Yg向重力方向(垂直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借由左右两侧的弹簧23、25,机器本体12在斜上方也就是在与轴线Xg方向互相不同的方向伸张。即,在离开通过重心G的轴线Yg两侧均等距离La的位置,弹簧23、25的伸张力Fc、Fe的分力Fc2、Fe2给予机器本体12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再者,在通过重心G的轴线Yg的近旁,弹簧24的伸张力Fd的分力Fd2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机器本体12分力的总和(Fc2+Fe2-Fd2)受到一向上方的伸张力,该向上的伸张力位于与夹着轴线Yg距离La均等的位置,向下的伸张力几乎作用于轴线Yg的位置,对于该机器本体12则呈平衡状态。机器本体12分力的总和(Fc2+Fe2-Fd2)为正值,借由该分力的总和对机器本体12总是作用有一个向上的力,故使得机器本体12的自重不会向底部方向下沉。
向上的分力Fc2、Fe2的作用点(连结点23a、25a)分配在通过重心G的夹着垂直轴线Yg的左右两侧,故机器本体12不容易向α或者β的旋转方向转动,使得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机器本体12不会倾斜。
请参阅图4所示,在通过重心G的轴线Xg向重力方向(垂直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弹簧23与弹簧24具有将机器本体12向斜上方的力,其伸张力Fc、Fd为向斜上方的方向,但对于轴线Yg的方向成相反的方向。
弹簧23与弹簧24的伸张力Fc、Fd的分力Fc1、Fd1对于机器本体12作用有向上的力。在如图4所示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机器本体12在下方位置,通过弹簧25的伸张力Fe的分力Fe1向下作用。向上的分力Fc1、Fd1的作用点(连结点23a与24a)通过重心G的垂直轴线Xg作用于左右相等距离Lb的位置,向下的分力Fe1通过弹簧25的作用点(连结点25a)为离开轴线Xg不大的距离,在第二种受力形式中,对于机器本体12的分力总和(Fc1+Fd1-Fe1)为经常作用有一向上的平衡力。上述的分力总和(Fc1+Fd1-Fe1)为正值,一般情况下作用于机器本体12为一向上的力,使得在第二种受力形式中的机器本体12不会因自重而向框体11方向下沉。
在图4所示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机器本体12具有一向上的分力作用点的连结点23a、24a,其在通过重心G的重力方向而延伸的夹着轴线Xg的水平方向以间隔Lb被分开配置有间隔Lb。即,该机器本体12不容易向α或β的旋转方向转动、倾斜,使得机器本体12成稳定支撑的状态。当图1所示的盘选择·驱动部14在机器本体12内向Y方向上下移动,机器本体12的重心G沿轴线Yg的左右方向动作时,此时的重心G位于弹簧23、24作用点的连结点23a、24a之间的位置,故该盘选择·驱动部14移动时,使得机器本体12在框体11内不会倾斜。
在图3所示的第一种受力形式及在图4所示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各弹簧23、24、25的伸张力在向箱体插入方向A方向的分力仅有分力Fe1,而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分力为Fc1与Fd1。即,机器本体12在沿插入方向A插入箱体M时,其在受挤压时的抵抗力大。因此箱体M插入时机器本体12不会动作,而使得箱体M装填时操作感触良好。
对于框体11的侧端面11b及本体底座13的端面13b的宽度尺寸的短方向(轴线Yg的方向)的弹簧23、24、25的配置,其可横切通过重心G的轴线Xg,上述各弹簧23、24、25在机器本体12侧的连结点23a、24a、25a与在框体11侧的连结点23b、24b、25b位于夹着轴线Xg的两侧。即,在框体11的侧端面11b宽度尺寸的短方向延伸的各弹簧23、24、25的长度要确保十分的长。
以下进一步说明上述各点,例如,如图2所示,弹簧23、24以连结点23a、24a为起点,其可以沿着图中I、II的方向延伸配置。但是在此种场合,各弹簧23、24的框体11侧的连结点必须配置在接近顶面与底面的位置。框体11在图2所示上下方向高度尺寸小的场合,该弹簧23、24必须要短。但如图2所示,弹簧23、24及25设置为横切轴线Xg,故可使该弹簧23、24、25可以设置得长。其结果,例如可以设定出对机器本体12变位量的弹性力变化少且最合适的弹簧定数。再者,弹簧的框体侧的连结点接近顶面与底面,可以容易地在框体11上安装弹簧。
设置在本体底座13另一方的端面13c上的弹性支撑装置B2,与上述弹性支撑装置B1各弹簧的配置方向相同。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结构,使得设置框体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该框体内的机器本体都会被稳定地支撑。在上述两种受力形式中,其弹簧力的作用点通过机器本体重心的延伸垂直方向夹着轴线的位置,使得机器本体不会倾斜,保持稳定状态。再者,其对于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机器本体的抵抗力可设置得大,可使向机器本体插入记录媒体时防止机器本体产生大的动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定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和与该第一种受力形式的重力方向成交叉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设置有框体;上述框体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上述机器本体其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各自配置有对于上述框体具有弹性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复数根弹簧;上述框体设置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复数根弹簧中的至少二根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的结构状态,位于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的两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位于设置在通过机器本体的重心与垂直线等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至少二根弹簧各自向斜上方方向伸张,上述至少二根弹簧的伸张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呈相互相反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数根弹簧横切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的水平线或者垂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器本体上设有插入记录媒体的插入部,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总和比上述复数弹簧伸张力在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总和设计得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设有收置在箱体内的复数个盘,在上述机器本体内设有选择驱动箱体内一个盘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可自由地在盘的选择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本体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通过上述的复数弹簧的协动,分别设有复数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设置在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两侧的位置。
8.一种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定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和与该第一种受力形式的重力方向成交叉方向相对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设置有框体;上述框体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上述机器本体的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各自配置有对于上述框体具有弹性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复数根弹簧;上述框体设置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复数根弹簧中的至少二根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的结构状态,位于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的两侧的位置;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至少二根弹簧在伸张方向上各自向斜上方伸张,同时使上述的至少二根弹簧在伸张力水平方向的分力成互相相反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示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位于设置在通过机器本体的重心与垂直线等距离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数根弹簧横切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的水平线或者垂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器本体上设有插入记录媒体的插入部,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总和比上述复数弹簧伸张力在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总和设计得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设有收置在箱体内的复数个盘,在上述机器本体内设有选择驱动箱体内一个盘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可自由地在盘的选择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本体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通过上述的复数弹簧的协动,分别设有复数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设置在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两侧的位置。
14.一种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定方向向着重力方向的第一种受力形式中和与该第一种受力形式的重力方向成交叉方向相对重力方向的第二种受力形式中设置有框体;上述框体的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上述机器本体的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各自配置有对于上述框体具有弹性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复数根弹簧;上述框体设置在第一种受力形式与第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上述复数根弹簧中的至少二根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支撑上述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的结构状态,位于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的两侧的位置;上述的复数根弹簧横切通过机器本体的重心的水平线或者垂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示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上述机器本体的连结点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位于设置在通过机器本体的重心与垂直线等距离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借由至少二根弹簧各自向斜上方方向伸张,上述至少二根弹簧的伸张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呈相互相反的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器本体上设有插入记录媒体的插入部,抵抗记录媒体插入方向的分力总和比上述复数弹簧伸张力在记录媒体插入方向分力的总和设计得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设有收置在箱体内的复数个盘,在上述机器本体内设有选择驱动箱体内一个盘的驱动部,该驱动部可自由地在盘的选择方向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器本体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一方的侧端面之间,及上述机器本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与上述框体另一方的侧端面之间,通过上述的复数弹簧的协动,分别设有复数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在上述二种受力形式时,设置在通过上述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两侧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车载用机器的支撑装置,其设有框体,其内部收置有机器本体;在机器本体一方侧面与框体一方侧面间及机器本体另方侧面与框体另方侧面间,各配置有弹性支撑机器本体的复数弹簧;借由复数弹簧中至少二根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在重力方向支撑机器本体的二根弹簧与机器本体的连结点位于通过机器本体的重心夹着垂直线的两侧位置。其在受力时使机器本体的支撑很稳定,不会发生机器本体重心移动及倾斜现象。
文档编号G11B33/08GK1167986SQ97104270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25日
发明者铃木时夫 申请人:阿尔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