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双滤波型触发式行地址寄存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827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升压双滤波型触发式行地址寄存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寄存器电路,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触发式行地址寄存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寄存器是CPU里不可缺少的存储单元,其容量的大小和运行速度直接决定了 CPU的性能。目前,较为先进的是行地址寄存器和列地址寄存器,而无论是何种寄存器,其都需要通过电路来作为驱动。但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行地址寄存器因其电路结构较为复杂而使得其能耗较高,运算速度较慢,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低能耗、高运算效率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行地址寄存器所存在的能耗较高、运算速度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触发式行地址寄存电路。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升压双滤波型触发式行地址寄存电路,主要由直流转换芯片U,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PlO管脚相连接的行地址寄存器阵列,以及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Cl管脚和C2管脚相连接的触发电路组成;所述触发电路由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以及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无源π型滤波电路组成,在直流转换芯片U的C2管脚与C3管脚之间还串接有串联设置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和升压双滤波电路;所述升压双滤波电路由运算放大器P101,运算放大器P102,运算放大器P103,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P极作为输入端、N极与三极管VTlOl相连接的二极管DlOl,正极与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2后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lOl,正极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一端与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感L101,一端与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lOl,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容ClOl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03,P极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3,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5后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08,串接在三极管VT10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06,负极经电阻R107后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06,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8后与电容C10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07,一端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6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09,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llO后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104,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05,一端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12,一端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11,以及一端与电容C10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102的负极和电容C106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13组成;其中,稳压二极管D103的P极还同时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和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08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lOl的正输入端接地,电容C107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106的正极还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103的正输入端接地,电容C102的负极作为输出端且与C3管脚相连接;
[0006]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与非门ICl,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l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2后接地的电阻R13,正极与电阻R13和二极管D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8,一端与与非门ICl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9,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0,一端与与非门ICl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ll,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7,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与非门ICl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的同相端则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C2管脚相连接,与非门IC3的输出端则与二极管DlOl的P极相连接。
[0007]所述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由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串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的一级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7,串接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二级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三级滤波器,以及串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2和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无源型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6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
[0008]所述无源型滤波电路由电容Cl、电容C2,以及串接在电容Cl的正极与电容C2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8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则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l的正极和负极则形成输出端。
[0009]为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的电容Cl、电容C2均为贴片电容,而所述行地址寄存器阵列则由6个行地址寄存器组成,且这6个行地址寄存器均经过开关S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PlO管脚相连接。
[0010]所述直流转换芯片U为ZXLD1320降压型芯片。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2](I)本发明的整体结构非常简单,在采用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作为触发电路后,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行地址寄存器的能耗,能有效防止电流脉冲对寄存器的击穿。
[0013](2)本发明采用直流转换芯片来作为降压芯片,在结合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后,能使得行地址寄存器的存取速度较传统提供20%以上。
[0014](3)本发明设置有升压双滤波电路,能够很好的对杂波进行过滤,同时还能提升电路电压,提高了电路判断与运行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升压双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升压双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触发式行地址寄存电路主要由直流转换芯片U,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PlO管脚相连接的行地址寄存器阵列,与直流转换芯片U的Cl管脚和C2管脚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以及串接在直流转换芯片U的C2管脚与C3管脚之间的串联设置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和升压双滤波电路10组成。
[0021]在本申请中,该直流转换芯片U优先采用ZXLD1320降压型芯片来实现。该ZXLD1320降压型芯片为ZETEX公司设计的专用恒定电流转换电路,其输入电源电压VCC为4?18V直流电压,其输出电流为1.5A。
[0022]如图2所示,所述升压双滤波电路10由运算放大器PlOl,运算放大器P102,运算放大器P103,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阻R105,电阻R106,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电阻R110,电阻R111,电阻R112,电阻R113,电感L101,电容C101,电容C102,电容C103,电容C104,电容C105,电容C106,电容C107,电容C108,二极管D101,二极管D102,稳压二极管D103组成。
[0023]连接时,二极管DlOl的P极作为输入端、N极与三极管VTlOl相连接,电容ClOl的正极与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2后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102的正极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电感LlOl的一端与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lOl的一端与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103的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4后与电容ClOl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102的P极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103的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108的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5后与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106串接在三极管VT10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容C106的负极经电阻R107后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107的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8后与电容C106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109的一端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6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104的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llO后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05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12的一端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5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lll的一端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113的一端与电容C105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同时与电容C102的负极和电容C106的正极相连接;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