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26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特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
目前,断路器合、分闸机构主要有电磁和弹簧机构获得应用。但为其配套的电磁和弹簧这种锁扣装置,均都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如结构复杂、零件多、稳定性差、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维护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机构提出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真空断路器配套的永磁电控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占用空间小、耗能少、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长期运行免维护。
本实用新型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由电控1、静铁芯2、动铁芯3、导向环4、永磁体5、合闸线圈6、分闸线圈7、驱动杆8组成,其特征是静铁芯2的中部安装着两个永磁体5对称结构,两个永磁体5的同名磁极向着中心,永磁体5的上下方分别安装着分闸线圈7和合闸线圈6,其中静铁芯2和动铁芯3之间通过导向环4连接,固定导向环4对动铁芯2上驱动杆8穿过静铁芯2与分闸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拐臂固定铰连带动灭弧空动角头。但磁路有电子控制驱动断路器作合、分闸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各类真空断路器配套,与已有电磁机构和弹簧机构相比,不再需要其它锁机装置,合、分闸采用永磁电控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占用空间小、耗能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寿命长、长期运行免维护,为真空断路器领域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永磁电控机构。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附图电子控制电路原理,图中U为直流电压,C为充放电电容,为操动机构提供缴磁能量,VT1、VT2、VT3为三个晶闸管开关,控制电路的导通和电流的流向,VD1、VD2为续流二极管,为提供线圈电感续流通路。
当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此时VT1处于导通状态,VT2、VT3均于截止状态。直流电压U经过VT1向电容充电。当给晶闸管VT3的基极施加触发信号使之导通时,放电回路导通,电容C经VT3向合闸线圈7放电,机构动铁芯2经由驱动杆8连接拐臂固定铰连。触头弹簧带动断路器运动完成合闸动作。此时去掉VT3的触发信号使之截止,续流二极管VD2为线圈中电感的能量提供续流通路。同理,当VT2导通时,电容C对分闸线圈6放电,使断路器完成分闸动作。
权利要求1.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由电控、静铁芯、动铁芯、导向环、永磁体、合闸线圈、分闸线圈、驱动杆组成,其特征是,静铁芯的中部安装着两个水磁体对称结构,两个永磁体的同名极向着中心,永磁体的上下分别安装着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其中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通过导向环对动铁芯上的驱动杆穿过静铁芯与分闸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拐臂固定铰连带动灭弧室动触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永磁电控机构,由电控、静铁芯、动铁芯、导向环、永磁体、合闸线圈、分闸线圈、驱动杆组成,其特征是,静铁芯的中部安装着两个永磁体对称结构,两个永磁体的同名极向着中心,永磁体的上下分别安装着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其中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通过导向环对动铁芯上的驱动杆穿过静铁芯与分闸弹簧相连,另一端与拐臂固定铰连带动灭弧室动触头。优点合、分闸操作机构采用永磁电控机构,广泛适用于制造真空断路器配套,结构简单,零件少,占用空间小,耗能少,稳定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免维护。
文档编号H01F7/122GK2678102SQ0325531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
发明者南志远 申请人:浙江森源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