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300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或电子器件比如手机和数码相机中的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这种类型的普通电缆连接器,在图11A至11C中示出的电缆连接器是公知的(见美国专利US5766027)。
如图11A所示,该电缆连接器101包括多个触点110,容纳所述多个触点110的壳体120,通过钎焊连接于相应的触点110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缆160的导体161的电路板130,以及覆盖壳体120的金属外壳140。
而且,每一触点110具有接触在一端部(与配接连接器配接的一侧的端部)的配接触点的接触部分111,且具有通过钎焊连接于另一端部的电路板130的钎焊部分112。
而且,如图11A、11B和11C所示,壳体120包括与设置于前侧(即图11A和11B中的左侧)的配接连接器配接的配接部分121,和从配接部分121的两端向后延伸的电路板支撑部分122。而且,在电路板支撑部分122上形成电路板接纳沟槽125。而且,在配接部分121上形成单排形式的触点接纳槽123,且形成从配接部分121的上表面向后倾斜延伸的锁定臂124。
该电缆连接器101如下制成具体而言,在电路板130由电路板支撑部分122支撑之后,相应触点110的钎焊部分112和电缆160的导体161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130;然后,绝缘外模制(overmoulding)部件170在电缆160和覆盖壳体120的金属外壳140周围外模制。而且,在图11A中,附图标记171指示溢流冒口。

发明内容
然而,在普通的电缆连接器101中遇到了下述问题
具体而言,随着外模制部件170的外模制,抗扭强度,即,当电缆连接器101沿图11A中箭头所示的竖直方向扭转时,支撑电路板130的所述部分的机械强度较低。因此,如果电缆连接器101从配接的连接器中拔出,同时沿竖直方向被扭曲,那么在电路板130和触点110的钎焊部分112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施加非常大的应力,从而不能总是确保触点110和电路板130之间的电连接。
因此,本发明根据上述问题进行设计,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减小所述触点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产生的应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包括触点,容纳这些触点的壳体,通过钎焊连接于相应的触点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缆的电路板,其中,每个触点在一端具有接触配接触点的接触部分,和通过钎焊于另一端连接于电路板的钎焊部分,且壳体具有与设于前面的配接连接器配接的配接部分,以及用于支撑电路板并从所述配接部分的两端向后延伸的电路板支撑部分,其中锁定臂与配接连接器锁定,沿配接部分的两侧延伸,并且沿电路板支撑部分延伸,而设于所述壳体中,且这些锁定臂具有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上的钎焊部分。
而且,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其中锁定臂的钎焊部分形成截面为反C形状,并且包封该电路板的侧面部分的结构。
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中,沿配接部分的两侧延伸且沿电路板支撑部分延伸,并且锁定于配接连接器的锁定臂设于该壳体上,且这些锁定臂具有通过钎焊连接在电路板上的钎焊部分。因此,电路板固定于锁定臂上,从而可以提高随着外模制件的外模制的抗扭强度,即,当电缆连接器沿竖直方向扭转时,支撑电路板的该部分的机械强度,可以增加。结果,即使电缆连接器从配接连接器中拉出,同时沿竖直方向扭转,在电路板和触点的钎焊部分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上产生的应力也被降低,从而可以可靠地确保触点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而且,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其中锁定臂的钎焊部分形成反C形状的截面,且具有包封该电路板的侧面部分的结构。因此,支撑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可以加强,从而在电路板和触点的钎焊部分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上产生的应力得到进一步降低。


图1A和1B示出了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图1A是平面图,而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1B-1B的剖面图;图2A至2C示出了图1A和1B中的电缆连接器,图2A是前视图,图2B是左侧视图,而图2C是后视图;图3A和3B示出了电路板从图1A和1B中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中移去的状态,图3A是平面图,而图3B是沿图3A中的线3B-3B的剖面图;图4A至4C示出了电路板从图3A和3B中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中移去的状态,图4A是前视图,图4B是左侧视图,而图4C是后视图;图5A和5B示出了设于所述壳体左侧的左锁定臂,图5A是前视图,而图5B是左侧视图;图6A至6C示出了设于所述壳体右侧的右锁定臂,图6A是前视图,图6B是右侧视图,而图6C是平面图;图7A和7B示出了电路板,图7A是平面图,而图7B是左侧图;图8A和8B示出了所述电缆通过钎焊连接于图1A至1C示出的电缆连接器的电路板的状态,图8A是平面图,而图8B是左侧剖面图;图9A和9B示出了从图8A和8B示出的状态进行内模制的状态,图9A是示出了被切除的所述内模制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而图9B是左侧剖面图;图10A和10B示出了完整的单元,其中从如图9A和9B所示的实施内模制的状态实施外模制,图10A是平面图,而图10B是左侧剖面图;以及图11A和11C示出了电缆连接器的常见示例,图11A是侧面图,图11B是在所述电缆连接器中使用的所述壳体的底面图,而图11C是在所述电缆连接器中使用的所述壳体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和1B示出了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图1A是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1B-1B的剖面图。图2A至2C示出了图1A和1B中的电缆连接器,图2A是前视图,图2B是左侧视图,图2C是后视图。图3A和3B示出了电路板从图1A和1B中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中去除的状态,图3A是平面图,图3B是沿图3A中的线3B-3B的剖面图。图4A至4C示出了电路板从图3A和3B中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中去除的状态,图4A是前视图,图4B是左侧视图,图4C是后视图。图5A和5B示出了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左锁定臂,图5A是前视图,图5B是左侧视图。图6A至6C示出了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右锁定臂,图6A是前视图,图6B是右侧视图,图6C是平面图。图7A和7B示出了电路板,图7A是平面图,图7B是左侧视图。
在图1A和1B,和图2A至2C中,电缆连接器1包括多个触点10,容纳所述多个触点10的壳体20,通过钎焊于相应的触点10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缆40(见8A和8B)的电路板30,一对锁定于所述配接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的左、右锁定臂27A和27B。例如,该电缆连接器1用于数码相机的直流电源。
在此,如图1A和1B,和图3A和3B所示,每个触点10包括压力配合在壳体20中的固定部分11,从固定部分11向前(即,向图1B的右侧)延伸且接触配接触点(图中未示出)的接触部分12,和从固定部分11向后延伸且通过钎焊于电路板30而连接的钎焊部分13。相应的触点10通过对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制成。
此外,如图3A和3B,4A至4C所示,壳体20容纳排成两排的多个触点10(上排和下排),且包括基本上矩形的基部21,从基部21经过台阶部分22向前延伸且与配接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相配接的配接部分23,和一对从基部21的每一端向后延伸且用于支撑电路板30的左、右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壳体20通过模制绝缘树脂形成。配接部分23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以两排(上排和下排)设置的触点10容纳在壳体20中,以便使每个触点10的固定部分11从壳体的后面压力配合在基部12上,且上排和下排触点互相面对。此外,每个触点10的接触部分12定位于所述配接部分23内,而钎焊部分13定位于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之间。所述上排和下排的钎焊部分13之间的间隙是使电路板30可插入并夹持的间隙。而且,在所述配接部分23的上表面上形成锚固台阶部分25,当所述配接连接器的配接部分23配接时,在所述配接连接器上形成的突出部锚固在该锚固台阶部分上。此外,在配接部分23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沿配接部分23的左、右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锁定臂容纳槽2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配接部分”由配接部分23,台阶部分22和基部21组成。
此外,如图3A和3B,4A至4C所示,接纳左、右锁定臂27A和27B(稍后详细描述)的相应支撑板部分27Af和27Bf、钎焊部分27Ag和27Bg的锁定臂接纳凹槽24Aa和24Ba形成于壳体20的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的相应内表面上。每个锁定臂接纳凹槽24Aa和24Ba从对应的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的后端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至基部21。而且,与所述锁定臂接纳槽24Aa和24Ba连通的锁定臂紧固通孔(图中未示出)这样形成,即这些通孔沿前后方向贯穿壳体20的基部21。
在这对左、右锁定臂27A和27B中,左锁定臂27A安装在壳体20的左侧(图3A的下侧和图4A的左侧)。如图5A和5B所示,左锁定臂27A包括在上方和下方具有多个锚固突出部27Ab的紧固板部分27Aa,从紧固板部分27Aa向前延伸的延伸板部分27Ac,和设于延伸板部分27Ac的前端的锚固突出部分27Ae,且其宽度由于上、下切口27Ad而变窄。而且,左锁定臂27A还包括从紧固板部分27Aa向后延伸,宽度比紧固板部分27Aa更大的支撑板部分27Af,和从支撑板部分27Af向后延伸的钎焊部分27Ag。而且,左锁定臂27A通过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左锁定臂27A的紧固板部分27Aa从壳体20的后侧压力配合在锁定臂固定通孔(在基部21上形成)内。结果,延伸板部分27Ac和锚固突出部分27Ae定位于沿配接部分23的左侧部分的锁定臂接纳凹槽24Aa内,而支撑板部分27Af和钎焊部分27Ag定位于沿电路板支撑部分24A的内表面的锁定臂接纳凹槽24A内。进而,锚固突出部分27Ae设置成使得当所述电缆连接器配接到所述配接连接器时,该部分锁定在位于配接连接器上的锁定突出部(图中未示出)。而且,锚固突出部分27Ae设置成当所述电缆连接器配接所述配接连接器时,该部分锁定在位于配接连接器上的锚固突出部(图中未示出)上。而且,支撑板部分27Af设置成该部分接触电路板30的左侧部分,且限制电路板30的左向运动。而且,钎焊部分27Ag形成有反C形截面,包括接触电路板30的左侧部分,并且限制电路板30的左向运动的调整板部分27Ah,和一对从矩形板部分27Ah的上下边缘向内弯曲(向右),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上、下表面的钎焊件27Ai。具体而言,钎焊部分27Ag形成有反C形的截面,且具有包封电路板30的左侧部分的结构。
同时,所述右锁定臂27B安装在壳体20的右侧(图3A的下侧和图4A的右侧),且具有与左锁定臂27A镜面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6A至6C所示,右锁定臂27B包括在上方和下方具有多个锚固突出部27Bb的紧固板部分27Ba,从紧固板部分27Ba向前延伸的延伸板部分27Bc,和设于延伸板部分27Ac的前端的锚固突出部分27Be,其宽度由于上、下切口27Bd而变窄。而且,右锁定臂27B还包括从紧固板部分27Ba向后延伸,宽度比紧固板部分27Ba更大的支撑板部分27Bf,和从支撑板部分27Bf向后延伸的钎焊部分27Bg。而且,右锁定臂27B通过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右锁定臂27B的紧固板部分27Ba从壳体20的后侧压力配合于锁定臂紧固通孔(在基部21上形成)内。结果,延伸板部分27Bc和锚固突出部分27Be定位于沿配接部分23的右侧部分的锁定臂接纳凹槽26内,而支撑板部分27Bf和钎焊部分27Bg定位于沿电路板支撑部分24B的内表面的锁定臂接纳凹槽24Ba内。而且,锚固突出部分27Be设置成当所述电缆连接器配接所述配接连接器时,该部分锁定在设于配接连接器上的锁定突出部(图中未示出)上。而且,支撑板部分27Bf设置成该部分接触电路板30的右侧部分,并且限制电路板30的右向运动。而且,钎焊部分27Bg形成有反C形截面,包括接触电路板30的右侧部分,并且限制电路板30的右向运动的调整板部分27Bh,和一对从调整板部分27Bh的上、下边缘向内弯曲(向右)且通过钎焊连接到电路板30的上、下表面的钎焊件27Bi。具体而言,钎焊部分27Bg形成有反C形截面,且具有包封电路板30的右侧部分的结构。
而且,如图7A和图7B所示,电路板30是矩形平板,其中在所述后端(图7A和7B左端)的中心形成切口31。多个导电垫(或焊盘)32形成于上、下表面的前部(在图中仅示出了形成于上表面的导电垫32),且在切口31的两侧的上、下表面上形成紧固垫33。上排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和电缆40的电线41通过钎焊连接上表面上的导电垫32,左、右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通过钎焊连接到紧固垫33上。而且,下排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和电缆40通过钎焊连接下表面的导电垫32。
下面,将参照图1A和1B,图2A至2C,图3A和3B,图4A至4C,图5A和5B,图6A至6C,图7A和7B,图8A和8B,图9A和9B,图10A和10B描述电缆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图8A和8B示出了通过钎焊将所述电缆40连接到图1A至1C示出的电缆连接器的电路板上的状态,图8A是平面图,图8B是左侧剖面图。图9A和9B示出了从图8A和8B示出的状态执行内模制工艺的状态,图9A是示出了被切除的所述内模制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9B是左侧剖面图。图10A和10B示出了完整单元,其中已经从图9A和9B示出的执行了内模制工艺的状态执行了外模制工艺,图10A是平面图,图10B是左侧视图。
如图3A和3B所示,在电缆连接器1的组装中,多个触点10和左、右锁定臂27A和27B首先在指定的位置连接到壳体20。然后,电路板30从图1A和1B所示壳体20的后部插入壳体20的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电路板30的前端定位于上、下排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之间,且电路板30的后端的两侧部分被调整板部分27Ah和27Bh以及构成左、右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的上、下钎焊件27Ai和27Bi包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电路板30的前端面接触壳体20的基部21,而限制电路板30的向前运动。而且,电路板30的左向运动受到限制,因为电路板30的左侧部分接触支撑板部分27Af和左锁定臂27A的调整板部分27A,且电路板30的右向运动受到限制,因为电路板30的右侧部分接触右锁定臂27B的支撑板部分27Bf和调整板部分27B。而且,电路板30沿上、下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因为电路板30的前端定位于上、下排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之间,且电路板30的后端的两侧部分被钎焊部分27Ag和27Bg的上、下钎焊件27Ai和27Bi包封。
然后,在这种状态下,上、下排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上、下表面的导电垫32,而左、右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的上、下钎焊件27Ai和27Bi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紧固垫33。
接着,在这种状态下,电缆40的电线41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上表面的导电垫32,如图8A和8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电缆40通过电路板30上形成的切口31向后延伸。
随后,如图9A和9B所示,内模制主要通过壳体20的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电路板30,电缆40等周围的内部模制件50完成。结果,触点10和电路板30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与电缆40和电路板30之间的所述钎焊部分得到保护。
最后,如图10A和10B所示,通过所述内模制件50和电缆40的一部分周围的外模制件60完成外模制。结果,在电缆40周围形成溢流冒口61,且完成电缆连接器1。而且,在图10A和10B中,附图标记62指示由在外模制过程中用于支撑内模制件的圆形销形成的孔。而且,附图标记63指示用于与配接的连接器前、后(上、下)对准的三角标记。
这样完成的电缆连接器1通过配接部分23与配接连接器配接。结果,触点10和所述配接触点是电连续,从而完成配接连接器和电缆40的电连接。同时,如果电缆连接器1从所述配接连接器中拔出,配接连接器和电缆40之间的电连接就被解除。
在此,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紧固垫33上,从而使电路板30紧固在锁定臂27A和27B上。因此,随着外模制部件60的外模制,电缆连接器1的抗扭强度,即,当将电缆连接器1沿竖直方向扭转时,支撑电路板30的所述部分的机械强度,得到提高。结果,即使电缆连接器1从所述配接的连接器中拔出,同时沿竖直方向被扭转,在电路板30和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之间的所述钎焊连接部分上产生的应力得以减小,从而可以可靠地确保触点10和电路板30之间的电连接。
而且,因为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形成有反C形的截面,且具有包封所述电路板的侧面部分的结构,所以支撑电路板30的机械强度得到加强,从而在电路板30和触点10的钎焊部分13之间的所述钎焊连接部分上产生的应力得到进一步减小。
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实施例,可以作出多种修改和变化。
例如,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可以直接从配接部分23的两端,而不是从基部21的两端直接向后延伸。
另外,只要锁定臂27A和27B的钎焊部分27Ag和27Bg具有能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的结构,那么这些部分不必具有反C形截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连接器,它包括触点;容纳所述触点的壳体;和通过钎焊连接于相应的触点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缆的电路板;其中,每个所述触点在一端具有接触配接触点的接触部分,和通过钎焊在另一端连接于电路板的钎焊部分,且所述壳体具有与设于前面的配接连接器配接的配接部分,和用于支撑电路板,且从所述配接部分的两端向后延伸的电路板支撑部分;其中,与所述配接连接器锁定,且沿所述配接部分的两侧延伸,并且沿所述电路板支撑部分延伸的锁定臂设于所述壳体中;以及这些锁定臂具有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的钎焊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臂的所述钎焊部分具有形成反C形截面,且包封所述电路板的侧面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可以降低触点和电路板之间的钎焊连接部分产生的应力。电缆连接器(1)包括触点(10),容纳触点(10)的壳体(20),和通过钎焊连接于相应的触点(10)且通过钎焊连接于电缆(40)的电路板(30)。触点(10)具有接触部分(12),在一端接触配接触点,在另一端,钎焊部分(13)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壳体(20)具有与设于前部的配接连接器配接的配接部分(23),沿配接部分(23)的两侧向后延伸的电路板支撑部分(24A和24B),设于壳体(20)内。具有钎焊部分(27Ag和27Bg)的锁定臂(27A和27B)通过钎焊连接于电路板(30)。
文档编号H01R12/71GK1591985SQ20041006873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
发明者笹目直孝, 辻淳也, 梶沼修二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