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55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极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交流接触器,用于空调机组内,起控制空调内的制冷压缩机,属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已有技术中,用于空调机组内控制制冷压缩机的交流接触器主要采用底板与躯壳连接,电磁系统安装在底板与躯壳之间,静触头固定于躯壳内腔,动触头装在触头支持上,上盖固定于躯壳上。该种为自然空气拉弧的灭弧结构,使电器产生较高的电磨损,从而不宜在AC-8b电路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能有效地使电弧熄灭,达到快速灭弧;也能有效减小飞弧距离避免触头烧损和熔焊,从而提高产品的通断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二极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底板1与躯壳3连接,电磁系统2装于底板1和躯壳3之间,静触头4固定于躯壳3内腔,动触头11安装在触头支持10上,其特征是在动触头11和静触头4断开处安装栅片6,栅片6采用横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由于隔弧片和栅片组成独立式灭弧室,使栅片灭弧室更接近触头的开断点,灭弧室效应能更快更有效地使电弧熄灭,达到快速灭弧的目的,有效减小了飞弧距离,避免触头烧损和熔焊,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通断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能有效阻止了电弧向接线端飞溅,还可防止杂物进入,提高了产品的电气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反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躯壳凹沿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板1、电磁系统2、躯壳3、静触头4、挡板5、栅片6,上盖7、铭牌8、自攻螺丝9、触头支持10、动触头11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底板1与躯壳3采用自攻螺丝9连接固定,由衔接、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系统2装于底板1和躯壳3之间,静触头4用自攻螺丝固定于躯壳3内腔,动触头11装于触头支持10上,在躯壳3内动触头11和静触头4断开处外围空间加装了1-10片栅片6组成的灭弧室,在触头开断一侧栅片带有多个齿形其平面和动触头的平面平行,整个灭弧室的栅片6采用横向均匀排列;在躯壳3边沿接线端子两端安装滑块式挡板5。在上盖的反面制有凸沿,使上盖7与躯壳3和挡板5配合采用凹凸边沿相配。
权利要求1.一种二极交流接触器,采用底板(1)与躯壳(3)连接,电磁系统(2)装于底板(1)和躯壳(3)之间,静触头(4)固定于躯壳(3)内腔,动触头(11)安装在触头支持(10)上,其特征是在动触头(11)和静触头(4)断开处安装栅片(6),栅片(6)采用横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片(6)采用1-10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躯壳(3)边沿滑槽内安装挡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7)反面制有凸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片(6)上制有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交流接触器,用于空调机组内,起控制空调内的制冷压缩机,属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底板与躯壳连接,电磁系统装于底板和躯壳之间,静触头固定于躯壳内腔,动触头安装在触头支持上,其特征是在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处安装栅片组成灭弧室,栅片采用横向排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由于隔弧片和栅片组成独立式灭弧室,使栅片灭弧室更接近触头的开断点,灭弧室效应能更快更有效地使电弧熄灭,达到快速灭弧的目的,有效减小了飞弧距离,避免触头烧损和熔焊,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通断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能有效阻止了电弧向接线端飞溅,还可防止杂物进入,提高了产品的电气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H50/54GK2686080SQ20042002416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8日
发明者孔军, 梁久俭, 陈红 申请人:Tcl国际电工(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