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驱动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67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铁驱动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铁驱动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例如,作为多极型电磁继电器,已知的结构有,通过电磁铁部件的激磁和消磁,使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上的可动部件正反转动,与在前后方向可直线移动地支承在上述底座的作为移动体的插件接合,通过可动部件的正反转动使插件前后往复移动,并切换操作组装在底座上的接点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如图24所示,与电磁铁部件41对向地在支点q周围自由转动地被配置的可动部件42的上端,突设平板状的突片43作为接合部,该突片43与形成在插件44的前端的作为接合部的接合孔45接合。并且,在构成可动部件42的树脂制部件主体46的左右外侧面整体地突设支轴47,同时可转动地支承在未图示的底座上。
可动部件42的结构是,通过电磁铁部件41的激磁或消磁,在支点q周围正或反方向转动,由此,插件44在直线方向移动,并切换未图示的接点机构。
可动部件42的结构是,通过磁屏蔽突起48与轭铁49接触,使该可动部件42的铁片50和轭铁49形成规定间隔。
还有,在该图24中,用实线表示可动部件42的复位状态,用假想线表示动作状态。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如图25所示,在可动部件42相对电磁铁部件42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相对于和插件44的接合部的突片43,向电磁铁部件41侧仅偏移距离W而设置支轴47。
日本专利特开平2000-285782号公报在这样构成的电磁继电器中,可动部件42相应于激磁、消磁进行在支点周围的圆弧运动,与此相对,插件44进行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而且可动部件42的插件44的接合部的圆弧运动方向(圆弧的切线方向)和插件44的直线运动方向不一致,因此,可动部件42和插件44之间的位置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在可动部件42和插件44的接合部或可动部件42的转动支点q发生不希望的应力或滑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实情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的电磁铁驱动装置及电磁继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如以下那样地构成。
即,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部件、可动部件、移动体以及接点机构;该电磁铁部件具有被线圈卷绕的铁芯;该可动部件具有被该电磁铁部件的磁极部吸引、背离的铁片,并通过上述电磁铁部件的激磁和消磁,以转动支点为中心正反转动;该移动体与该可动部件接合,并相应于上述正反转动,在直线方向往复移动;该接点机构根据上述移动体的移动而被切换操作,其特征是在上述可动部件相对于上述电磁铁部件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连接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和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的假想线,以相对于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
这里,所谓可动部件相对于电磁铁部件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是指,可动部件相对于在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在正方向或反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都没有倾斜,且相对于电磁铁部件呈平行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中立状态中,由于可动部件的转动支点相对于该可动部件与移动体的接合部没有偏移,所以可动部件与移动体的接合部的圆弧运动方向(圆弧的切线方向)和移动体的直线运动方向成为大致一致的。由此,在可动部件从中立状态正反转动时,降低与在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体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能够抑制上述接合部及转动支点部中不均匀磨损的发生,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上述接合部设定在以该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的假想圆周上的上述正反的转动路径的大致中间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从可动部件的中间位置向正方向及反方向的动作行程变为均匀,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可动部件通过金属制支轴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树脂制的底座上。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变为金属和树脂间的滑动,所以与树脂相互间的滑动比较,能够降低在转动支点的滑动阻力,能够谋求转动特性的稳定化,同时能够降低磨损,并进一步提高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可动部件将上述铁片安装在树脂制的部件主体上,同时,将穿插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的金属制的上述支轴,以其两端从上述部件主体突出的方式贯通安装在该部件主体上,在形成于上述支轴的凹部嵌入上述铁片的对向部位。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连接可动部件与移动体的接合部和转动支点的假想线,以相对于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所以,即使在支轴和铁片上产生重复部分,也由于在金属制支轴形成凹部并在上述凹部中嵌入铁片,所以即使在与铁片重复的状态下,也能在部件主体上贯通安装支轴,不用变更为了得到所需的吸引特性而必要的铁片位置等以前的尺寸规格,能够构成提高了机械耐久性的规格的电磁继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的内面,突设有可与上述树脂制的部件主体滑动接触的肋条。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可动部件正反转动时,成为可动部件的部件主体侧面和轴支承部在肋条的顶点部分线接触,与没有设置肋条、部件主体的侧面和轴支承部面接触的情况比较,降低摩擦阻力并提高滑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上,形成穿插上述支轴的穿插孔,上述穿插孔的上述轴支承部的外侧形成为大径,而该轴支承部的内侧被制成台阶而形成为小径。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穿插支轴的穿插孔在轴支承部的内侧被制成台阶而缩小成小径,所以来自外侧的尘埃等夹杂物在台阶部被收集,并能够防止浸入到支轴的滑动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铁片形成有与上述支轴的凹部配合的沟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制成将支轴的凹部和设置于铁片的沟部配合的结构,在铁片和支轴的重复量大的情况下,也能根据铁片沟部的深度和形成于支轴的凹部的深度而对应,而且,由于能够将形成于支轴上的凹部的深度制成只有铁片沟部的深度那样浅,所以能够确保支轴自身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用具有圆弧状的外周面并与上述支轴平行延伸的接合突起,构成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并且在上述移动体上形成接合孔,在该接合孔的对向的内平面之间插入上述接合突起。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在接合孔的内平面从前后接合支承接合突起的圆弧状外周面,所以接合突起和接合孔内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同时能够降低滑动阻力,提高该接合部位的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磁极部及上述铁片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设置有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该磁屏蔽板用于规定在上述铁片被上述磁极部吸引时的两者之间的磁屏蔽间隔。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所以与以前的树脂制的磁屏蔽突起比较,能够减少磁屏蔽间隔的偏差,同时由反复接触而引起的打灭不容易发生,使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稳定。
此外,通过准备有厚度不同的多种磁屏蔽板,能够对应于吸引力特性不同的各种规格,而选择并组装使用适当的磁屏蔽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磁屏蔽板以与上述磁极部对向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铁片上,在上述磁极部形成有上述磁屏蔽板接触的边缘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安装在铁片上的磁屏蔽板总是在形成于磁极部的边缘部接触,所以不会因接触位置的偏差而使磁屏蔽间隔偏差,磁屏蔽间隔、从而吸引力特性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磁屏蔽板具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被铆接固定在上述铁片上,上述磁屏蔽板通过上述铆接以与上述铁片贴紧的方式,被弯曲加工。
根据该实施方式,磁屏蔽板由于预先被实施有弯曲加工,根据铆接固定在铁片上时施加的应力,被弯曲加工了的部分沿着铁片而延长并贴紧,因此,不会产生磁屏蔽板的端部从铁片浮起来,而不能确保充分的磁屏蔽间隔这样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磁屏蔽板具有调整上述磁屏蔽间隔的调整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因零件的偏差等得不到所希望的吸引力特性的情况下,通过用调整部调整磁屏蔽间隔,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上述调整部是设置于上述磁屏蔽板的磁极部对向部位的不同台阶的弯曲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调整不同台阶的弯曲部的不同台阶的高度,能够调整磁屏蔽间隔,由此,能够调整所希望的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磁屏蔽板形成有用于识别其厚度的识别用孔。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用目视或光学传感器监视识别用孔的数目或位置,能够辨别是否为所希望的厚度的磁屏蔽板。从而,容易将选择使用多种磁屏蔽板时的组合差错防患于未然,而对生产率的提高有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磁极部的轭铁被加工成相应于与该电磁继电器规格对应的吸引力特性的长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加工轭铁并调整其长度,能够得到相应于规格的、所希望的吸引力特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驱动装置具有电磁铁部件、可动部件以及移动体;该电磁铁部件具有被线圈卷绕的铁芯;该可动部件具有被该电磁铁部件的磁极部吸引、背离的铁片,并通过上述电磁铁部件的激磁及消磁,以转动支点为中心正反转动;该移动体与该可动部合接合,并相应于上述正反转动,在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在上述可动部件相对于上述电磁铁部件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连接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和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的假想线,以相对于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中立状态中,由于可动部件与移动体的接合部的圆弧运动方向和移动体的直线运动方向大致一致,所以在可动部件从中立状态正反转动时,能够降低与在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体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并抑制在上述接合部及转动支点部中不均匀磨损的发生,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上述接合部,设定在以该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的假想圆周上的上述正反转动路径的大致中间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从可动部件的中立位置向正方向及反方向的动作行程变为均一,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磁极部及上述铁片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设置有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该磁屏蔽板用于规定在上述铁片被上述磁极部吸引时的两者之间的磁屏蔽间隔。
根据该实施方式,与以前的树脂制的磁屏蔽突起比较,能够减少磁屏蔽间隔的偏差,同时由反复接触引起的打灭不容易发生,使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中立状态中,由于能够使可动部件与移动体的接合部的圆弧运动的方向和移动体的直线运动方向大致一致,所以在可动部件正反转动时,能够降低与在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体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可动部件和移动体的接合部及可动部件的转动支点部中不均匀磨损的发生,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磁继电器在消磁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动作中立状态中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激磁状态中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要部放大图。
图5是可动部件的纵剖视图。
图6是电磁铁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可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可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可动部件和与此接合驱动的插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磁屏蔽板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安装了其它实施例的磁屏蔽板的情况下的要部的纵剖视图。
图12是构成接点机构的固定接触片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0的磁屏蔽板的部分放大图。
图14是表示吸引力特性的图。
图15是表示电磁铁部件的轭铁长度的图。
图16是表示可动接触片的上端及插件的固定突起的部分放大图。
图17是其它实施例的对应于图16的图。
图18是从前侧看自由转动地支承支轴的底座的轴支承部附近的部分放大图。
图19是表示底座轴支承部的内面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底座轴支承部的外侧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将磁屏蔽板铆接固定在铁片的前后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5的主视图。
图23是沿图2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以前的电磁继电器要部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图24的中立状态的侧视图。
1 底座2 接点机构3 插件4 电磁铁部件5 可动部件16轭铁21部件主体22铁片24磁屏蔽板25支轴26插件接合部(接合突起)27接合部(接合孔)28铆接销 30识别用孔31凹部32浅沟60轴支承部61穿插孔A 插件移动方向e 边缘部p 支点s 圆柱状外周面L 假想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图1表示着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磁继电器的纵剖侧视图。
该电磁继电器由树脂成形的底座1;组装在底座1的多极型接点机构2;在前后方向可直线往复移动地引导支承在底座上部的作为接点切换用的移动体的插件3;组装固定在底座1的前端部(图中左端部)的电磁铁部件4;以横向支点p为中心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底座1并与电磁铁部件4对向配备的插件驱动用的可动部件5;从上方外嵌安装在底座1的保护罩6等构成,下面说明各部分的详细构造。并且,在以后的说明中,图中的左右方向称为前后方向,纸面的表面和背面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在上述底座1的左右中央立设有隔壁1a,在该隔壁1a的两侧分别配备有接点机构2。由于在隔壁1a的左右两侧配备的上述接点机构2是同一规格,所以仅说明图1所示的眼前侧的接点机构2。该例的接点机构2由构成1组的常闭电路的固定接触片7和可动接触片8,以及构成2组的常开电路的固定接触片9和可动接触片10构成,分别向上悬臂状地压入固定在底座1,同时从各接触片7、8、9、10伸出的端子7a、8a、9a、10a从底座1的下面突出。
还有,构成常闭电路的固定接触片9,如图12所示,在其上下分别形成有压入突起9b和锻造压入肋条9c,以2点支承状态较稳定地在规定姿势而且具有大的支承强度压入固定在底座1上。这样地,固定接触片9由于在前后错开上下方向的位置而设置有压入突起9b和压入肋条9c,所以在将固定接触片9插入到底座1时,没有倾斜且提高组装性。
插件3可滑动移动地被引导支承在隔壁1a的上端部中的前后,在左右不一致地突设一对固定突起3a而构成的固定部11上固定支承接点机构2中的各可动接触片8、10的上端,通过插件3的前后往复移动,使各可动接触片8、10在前后位移,并进行接点切换。
各可动接触片8、10的上端的结构是,如图16的部分放大图所示,比固定突起3a的上面更向上方突出一些,通过插件3的前后往复移动,固定突起3a按压各可动接触片8、10的正反面。
由此,例如如图17所示,各可动接触片8、10的上端也比固定突起3a的上面更低,通过插件3的前后往复移动,固定突起3a按压各可动接触片8、10上端的边缘部,如这样的结构,通过金属制的各可动接触片8、10上端的边缘部,不会有树脂制的固定突起3a磨损的情况。
并且,在插件3,如图1所示,固定有从底座1立设的复位弹簧12的上端,通过该复位弹簧12的弹性力,总是给予插件3向电磁铁部件4的某方向(前方)的复位力。
上述电磁铁部件4是,也如图6所示的那样,在外嵌在铁心13的树脂制的绕线管14上卷绕线圈15,同时在铁心13的上下两端铆接连接两极的轭铁16的结构,在各轭铁16的弯曲端部对向配备上述可动部件5。
从底座1的下面突设有与线圈15连接的一对端子17,在截断向线圈15通电的非激磁时,如图1所示,可动部件5中的上部在前方复位转动,在向线圈15通电的激磁时,如图3所示,可动部件5的上部在后方转动,并进行接点切换。
可动部件5,如图7和图8所示,由树脂成形的部件主体21、由被嵌入固定在其前面的厚壁铁板构成的铁片22、吸着固定在铁片22的前面中央的角块状的永久磁铁23、由安装在铁片22的前面上下的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24、从左右穿插在部件主体21的金属制的支轴25构成,在图2和图3所示的底座1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60上自由转动地插入支承从可动部件5的左右突出的支轴25的两端。
由于如上述那样由金属构成支轴25,所以可动部件5转动时的支轴25和底座1的轴支承部60之间的滑动是金属和树脂间的滑动,与树脂相互间的滑动比较,降低滑动阻力,能够减少磨损,并提高机械耐久性。
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可动部件5的部件主体21和底座1的轴支承部60之间的滑动性,如下那样构成。
即,图18是从前侧观看底座1的轴支承部60附近的部分放大图,该底座1的轴支承部60自由转动地支承支轴25,图19是表示底座1的轴支承部60的内侧的图。
在轴支承部60形成有支轴25穿插的穿插孔61,在该轴支承部60内面的穿插孔61的上下突设有在前后方向延长的一对肋条62,由此,在可动部件5正反转动时,可动部件5的部件主体21的侧面和轴支承部60在肋条62的顶点部分线接触。
从而,与没有设置肋条,可动部件5的部件主体21的侧面和轴支承部60面接触的情况比较,降低摩擦阻力,并提高滑动性。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底座1的轴支承部60外侧的穿插孔61周围形成有台阶,在内外贯通轴支承部60的穿插孔61,轴支承部60的内侧由于台阶,所以缩小成小径,另一方面以大径形成有外侧。
由于该外侧的台阶部63,来自外面的尘埃等的夹杂物被收集,而抑制侵入到支轴25的滑动部分,由此,能防止滑动性恶化。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铁片22及支轴25配置在成形金属模而能够镶嵌成形,所以提高装配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构成可动部件5的部件主体21的上端部,整体地形成有成为插件接合部的接合突起26。在该接合突起26朝着前后形成有与支点p平行延长并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圆弧状外周面s,该接合突起26嵌入在图9所示的上述插件3的前端作为接合部形成的左右细长的角形接合孔27内,通过可动部件5的正反转动使插件3前后往复移动。
在这里,插件3的接合孔27,如图1~图3所示,将前后的内面构成平行地对向的平面,同时具有一些余量地将接合突起26中的圆弧状外周面s嵌入在其内平面之间。
这样,由于通过插件3的细长角形的接合孔27的内平面,从前后接合支承沿支点p平行地延伸的接合突起26的圆弧状外周面s,所以与用板状突片接合的图24的以前例比较,能够使接合突起26和接合孔27内平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并降低滑动阻力,能够提高在该接合部位的机械耐久性。
而且,在接合突起26的圆弧状外周面s的上端,为了使成形时的树脂流动圆滑而制成正圆的圆弧,形成有左右延伸的凸部26a。由此,圆弧状的外周面s更接近正圆的圆弧,所以和插件3的接合孔27的滑动稳定,并降低摩擦。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p,如图2及图5所示,在可动部件5相对于电磁铁部件4成为平行的中立姿势的中立状态时,将构成插件接合部的接合突起26的中心和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p连接的假想线L设定成相对于插件移动方向A正交。
这样,中立状态时,由于将构成插件接合部的接合突起26的中心和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p连接的假想线L设定成相对于插件移动方向A正交,所以能够使可动部件5的接合突起26的圆弧运动方向(圆弧的切线方向)和插件3的直线运动方向一致,能够使可动部件5从中立状态在正反方向转动时的接合突起26的上下方向位移量小于以前例。
并且,将可动部件5相对于电磁铁部件4成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的可动部件5的作为和插件3的接合部的接合突起26的中心,如图5所示,设定在将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作为中心的假想圆周u上的正反转动路径的中间位置。由此,从可动部件5的中立状态向正方向及反方向的转动行程成为相同。
还有,在中立状态中,可动部件5的铁片22的前面相对于电磁铁部件4的轭铁16的对向面成为平行。
这样,在中立状态中,由于可动部件5的接合突起26的圆弧运动方向(圆弧的切线方向)和插件3的直线运动方向一致,所以与图24的以前例比较,能够使可动部件5正反转动时的接合突起26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量变小,由此,能够减少在前后方向直线移动的插件3之间产生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抑制在可动部件5和插件3的接合部及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部中的不均匀磨损的发生,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
如以上那样设定转动支点P1时,在以前的转动部件的尺寸规格中,从支点中心轴方向看,铁片22和支轴25成为重复。在此,如图5及图8所示,在与铁片22背面对向的部位中,凹入加工支轴25,通过在支轴25的凹部31上嵌入铁片22的背部,使铁片22和支轴25重复的同时,使支轴25左右贯通地安装。
还有,在该例中,由于转动支点P、即支轴25的中心轴成为比铁片22的背面稍微进入到前方的位置,以其进入量的深度在铁片22的背面形成浅沟32,并将该浅沟32配合在支轴25的凹部31,由此,将因凹入而切口的支轴部位的剖面形状制成半圆形,而确保支轴25的强度。
确认了即使这样地在铁片22形成浅沟32,也不损坏性能。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铁片22的上下2个部位,通过从背面的锻造冲压加工,突设有铆接销28,通过安装孔29将上述磁屏蔽板24安装在铆接销28并铆接固定。
由于这样从铁片22的背面锻造形成铆接销28,所以例如,不需要在铁片22形成前后贯通的孔并插入作为其它零件的铆接销,且加工及装配操作性优良。
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图21(a)所示,磁屏蔽板24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实施有“ㄑ”字状的弯曲加工,且在铆接固定之前,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从铁片22稍微浮起,从而使得在将磁屏蔽板24铆接固定在铁片22时,磁屏蔽板24的端部不从铁片22浮起而可靠地贴紧。
若在该状态下铆接固定,则如图21(b)所示,通过那时施加的应力,弯曲加工的磁屏蔽板24沿着铁片22延伸而贴紧,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磁屏蔽间隔。
该磁屏蔽板24,如图4所示,在可动部件5转动到行程结束时的、铁片22和作为磁极部的轭铁16之间,给予所希望的磁屏蔽间隔,并设定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
在以前,由于通过树脂制的磁屏蔽突起48而得到磁屏蔽间隔,所以磁屏蔽间隔容易偏差,并且,通过随着反复的接触动作的磁屏蔽突起48的打灭,而磁屏蔽间隔逐渐容易变小,稳定地确保希望吸引力峰值及吸引力特性是困难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24而得到磁屏蔽间隔,因此,磁屏蔽间隔的偏差小,并且,由反复接触而引起的打灭难以发生,能够稳定地确保吸引力特性、特别是吸引力峰值。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在轭铁16的外面形成有边缘部e,总是使磁屏蔽板24的前面与该边缘部e接触,因此能够稳定确保一定的磁屏蔽间隔。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构成规格不同的电磁继电器时,由于吸引力特性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安装厚度不同的磁屏蔽板24来变更磁屏蔽间隔,并形成相应于规格的吸引力特性。
在这时,为了防止磁屏蔽板24的组合差错,在磁屏蔽板24上,对应于由安装而得到的磁屏蔽间隔,即厚度的差异,如图8所示地,形成有识别用孔30,考虑通过用目视或光学传感器监视该识别用孔30的有无、其个数、位置等,能够将所必要的规格以外的磁屏蔽板的组装防患于未然。
而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如图10及图11所示,由于在向边缘部e接触的部位,使用具有作为调整部的不同台阶的弯曲部24e的磁屏蔽板24,所以在没有得到与希望的吸引力特性对应的磁屏蔽间隔时,如图13的部分放大剖面图所示,通过调整台阶差的高度h来调整全体的厚度H,可以得到与希望的吸引力特性对应的磁屏蔽间隔。
这里,图14是表示吸引力特性的图,横轴表示行程,纵轴表示吸引力。
为了进行稳定的接点切换,有必要将包含复位弹簧12或可动接触片8、10等的弹簧负荷特性C1位于动作吸引力特性C2和复原吸引力特性C3之间。但是,由于零件的偏差,有时弹簧负荷特性C1不在动作吸引力特性C2和复原吸引力特性C3之间。
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磁屏蔽板24的不同台阶的弯曲部24a的台阶差高度h来改变磁屏蔽间隔,而改变吸引力特性C2、C3的吸引力峰值p2、p3,弹簧负荷特性C1调整在位于动作吸引力特性C2和复原吸引力特性C3之间。若使磁屏蔽间隔变宽,吸引力峰值降低,若变窄,则上升。并且,通过上下一对的磁屏蔽板24的另一个磁屏蔽板24,能够调整另一个吸引力峰值p2’、p3’。
这样,磁屏蔽间隔,主要是调整吸引力特性中的吸引力峰值。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加工电磁铁部件4的轭铁16,并调整其长度D,调整图14的吸引力特性中的特性曲线的倾斜。
具体地说,在不能得到希望的吸引力特性的情况下,将轭铁16切断得短,并使特性曲线的倾斜缓和。
该轭铁16的长度调整,相应于被要求的吸引力特性,可以对于一对轭铁16的双方进行,也可以只对于其中一个轭铁16进行。
通过该轭铁16的加工及磁屏蔽板24的磁屏蔽间隔的调整,能够容易地变更调整吸引力特性,能够容易地对应于规格不同的电磁继电器。
此外,在由于零件偏差等而得不到希望的吸引力特性的情况下,通过轭铁16的加工及磁屏蔽板24的磁屏蔽间隔的调整,由此也能得到希望的吸引力特性。
(其它的实施方式)图22是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5的主视图,图23是沿其A-A线的剖视图。
可动部件5如上述那样嵌入成形,但在该嵌入成形时,为了使因树脂钻入到铁片22和永久磁铁22之间而使磁力不稳定的不良情况不产生,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成形金属模,在铁片22和永久磁铁23的边界部分形成树脂不流入的中空部6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也能够在树脂制的部件主体21的左右外面整体突设并实施可动部件5的支轴25。由此,与组装了金属制的支轴25的情况比较,虽然耐磨损性差一点,但能够廉价地实施。
可动部件5和插件3的接合部的具体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用具有朝上方的沟的突片构成可动部件5的插件接合部,同时用左右方向的圆轴体构成插件3的接合部,以从下方使可动部件5的带沟的突片接合到该圆轴体的方式而实施。
也可以用金属构成可动部件5的接合突起26并对其表面进行镜面加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适用于电磁继电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驱动装置并不局限于电磁继电器,能适用于接触器或制动器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磁屏蔽板24虽然安装在铁片22侧,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安装在电磁铁可动部件4的轭铁16侧。
并且,磁屏蔽板24并不局限于磷青铜,当然也可以用铝、铜、银等其它非磁性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在轭铁16上形成突起,使磁屏蔽板24与该突起的边缘部接触。
此外,磁屏蔽板24能得到一定的磁屏蔽间隔就行,当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对于电磁继电器或制动器等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电磁铁部件、可动部件、移动体以及接点机构,该电磁铁部件具有被线圈卷绕的铁芯,该可动部件具有被该电磁铁部件的磁极部吸引、背离的铁片,并通过上述电磁铁部件的激磁和消磁,以转动支点为中心正反转动,该移动体与该可动部件接合,并相应于上述正反转动,在直线方向往复移动,该接点机构根据该移动体的移动而被切换操作,其特征是,在上述可动部件相对于上述电磁铁部件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连接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和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的假想线,以相对于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将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上述接合部,设定在以该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的假想圆周上的上述正反转动路径的大致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可动部件通过金属制的支轴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树脂制的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可动部件将上述铁片安装在树脂制的部件主体上,同时,将穿插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的金属制的上述支轴,以其两端从上述部件主体突出的方式贯通安装在该部件主体上,在形成于上述支轴的凹部嵌入上述铁片的对向部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的内面,突设有可与上述树脂制的部件主体滑动接触的肋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设置于上述底座的左右一对轴支承部上,形成穿插上述支轴的穿插孔,上述穿插孔的上述轴支承部的外侧形成为大径,而上述穿插孔的上述轴支承部的内侧被制成台阶并形成为小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上述铁片上形成有与上述支轴的凹部配合的沟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用具有圆弧状的外周面并与上述支轴平行延伸的接合突起,构成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并且在上述移动体上形成接合孔,在该接合孔的对向的内平面之间插入上述接合突起。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上述磁极部及上述铁片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设置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该磁屏蔽板用于规定在上述铁片被上述磁极部吸引时的两者之间的磁屏蔽间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磁屏蔽板以与上述磁极部对向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铁片上,在上述磁极部上形成有上述磁屏蔽板接触的边缘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磁屏蔽板具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被铆接固定在上述铁片上,上述磁屏蔽板通过上述铆接以与上述铁片贴紧的方式而被弯曲加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磁屏蔽板具有调整上述磁屏蔽间隔的调整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上述调整部是设置于上述磁屏蔽板的磁极部对向部位的不同台阶的弯曲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在上述磁屏蔽板上形成有用于识别其厚度的识别用孔。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是,作为上述磁极部的轭铁,被加工成相应于与该电磁继电器规格对应的吸引力特性的长度。
16.一种电磁铁驱动装置,具有电磁铁部件、可动部件以及移动体,该电磁铁部件具有被线圈卷绕的铁芯,该可动部件具有被该电磁铁部件的磁极部吸引、背离的铁片,并通过上述电磁铁部件的激磁和消磁,以转动支点为中心正反转动,该移动体与该可动部件接合,并相应于上述正反转动,在直线方向往复移动,其特征是,在上述可动部件相对于上述电磁铁部件呈平行姿势的中立状态中,连接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接合部和上述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的假想线,以相对于上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磁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将上述可动部件与上述移动体的上述接合部,设定在以该可动部件的上述转动支点为中心的假想圆周上的上述正反转动路径的大致中间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磁铁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磁极部及上述铁片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设置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磁屏蔽板,该磁屏蔽板用于规定在上述铁片被上述磁极部吸收时的两者之间的磁屏蔽间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确保稳定的机械耐久性的电磁继电器。一种电磁继电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以支点P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的可动部件(5)通过电磁铁部件(4)的激磁和消磁以转动支点为中心而正反转动,将在前后方向可直线移动地支承的插件(3)的接合部(27)和设置于可动部件(5)的端部的插件接合部(26)接合,并通过可动部件(5)的正反转动将插件(3)在前后往复移动而切换操作接点机构(2),同时,在可动部件(5)相对于电磁铁部件(4)成为平行姿势的中立情况下,连接可动部件(5)的插件接合部(26)和可动部件(5)的转动支点P的假想线L以相对于插件(3)的移动方向A大致正交的方式而设定。
文档编号H01H51/22GK2715327SQ200420065979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高山阳平, 武林泰弘, 古味谦二, 真崎贤一郎, 大山健一郎, 江岛和彦, 上田泰介, 井口裕司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