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169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制电子卡使用状态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77644号,其揭示的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一开关端子、一防写端子及一共用端子。该绝缘本体定义有一电子卡的插置空间,开关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端子具有一主体、一拱形体、一延伸臂、一连接于主体与拱形臂前端之间的弹性臂及一连接于彼此并排的拱形臂后端与延伸臂后端之间的弯折部,而拱形臂与延伸臂间的相对外侧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接触部,共用端子也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其具有与开关端子达成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及与防写端子达成电性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当电子卡插入插置空间时,电子卡侧缘会向外抵推开关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在第一接触部弹性变形的作用力下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共用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上述卡连接器虽然能在卡插入力作用下使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共用端子的接触部相互搭接达成二端子的电性连接,并籍此导通卡连接器电路,然而,由于两端子之间通过搭接实现电性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关端子及共用端子会因端子接触部出现弹性疲劳的状况而造成彼此接触不良从而不能导通卡连接器电路,且开关端子与共用端子需要精确定位对准才能搭接并电性导通,对端子的精确定位的要求使生产难度提高了。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有效的控制电子卡使用状态的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卡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其包括具有插置空间的绝缘本体、若干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的第一端子、退卡机构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退卡机构具有可在电子卡插入后的第一位置及电子卡退出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一金属片,该金属片可随所述滑块的滑动而在电子卡的插入及退出方向上移动,当滑块位于电子卡插入后的第一位置时金属片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二端子,当沿电子卡的插入方向进一步按压电子卡使滑块位于电子卡退出后的第二位置时金属片便断开与第二端子间的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卡连接器中起开关作用的若干第二端子通过与一连续金属片的完全接触或部分接触来实现卡连接器电路的导通与断开,同时由于金属片面积较端子而言较大,所述开关端子不需要精确的定位对准即可以金属片为桥梁实现导通,开关端子分别与金属片接触来控制电路通断比借助独立的两导电端子搭接来控制电路通断的效果更加方便和稳定,同时可有效降低生产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刚插入电子卡状态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未包括遮蔽壳体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部分拆分图。
图6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电子卡插入状态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6,其包括绝缘本体1、组装在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退卡机构4及包覆在绝缘本体1外部的遮蔽壳体5。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座11及左、右二侧臂12、13,该二侧臂12、13一体成型的连接于基座11二侧,并籍此构成一插置空间10,该插置空间可供电子卡6插置于其中。该基座11上分两排对称间隔设置有若干端子槽道111,可用于容置若干第一端子2,该左、右侧臂12、13外侧上间隔设置有扣持遮蔽壳体5的倒刺121,基座11在靠近上述右侧臂13处设有一用于容纳退卡机构4之滑块41的狭长凹槽14,所述凹槽14沿侧壁13延伸且与收容空间10相邻并相通,所述凹槽14的约略中部位置处设有一端子收容槽141,若干第二端子3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141内,同时凹槽14具有与侧壁13相连的第一、第二端壁15、16,所述第一端壁15在朝向凹槽14的一侧设有通孔151以收容退卡机构4的导引件42,所述第二端壁16在朝向凹槽14的方向上凸伸出一用以定位退卡机构之弹性体的固持杆161。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第一端子2是由分两排设置且收容于绝缘本体基座上对应端子槽道11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组成,其中任一导电端子均包括倾斜向上弯折延伸而成的用以与电子卡6导电路径(未图示)接触的接触部21及向后伸出的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的焊接部23,所述接触部21与焊接部23通过固持部22连为一体,所述固持部22收容于端子槽道111之收容槽(未标号)内以定位所述第一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2之若干导电端子的焊接部23可以排布在绝缘本体基座11的同侧也可以排布在基座相对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仅以焊接部排布在基座11同侧为例进行说明。
起开关作用的第二端子3是由可电性导通或断开连接器电路的若干开关端子组成。所述第二端子3之对应的若干开关端子结构相同且并排收容于凹槽14上的收容槽141内,所述开关端子均具有抵接部31和导通部33,所述抵接部31与导通部33由连接部32连为一体,所述开关端子的导通部33可与连接器对应之电路板电性导通。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所述退卡机构4包括滑块41、导引件42、与滑块41相抵接的弹性体及组装于所述滑块41上的金属片44。所述滑块41可在绝缘本体1之凹槽14内沿卡插入或退出的方向上自由滑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为一大致方形的纵长结构),该滑块41具有上表面(未标号)及下表面410,所述上表面向滑块内部开设相互连通的大致呈心形的导引槽411及一槽孔412,自所述下表面410凹陷形成有凹陷部415及自该下表面开设而穿透滑块的凹孔413、414,自所述下表面410向所述凹陷部415凸伸有一凸出部416。
枢接于滑块的导引件42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弯折端421及第二弯折端422,所述第一弯折端421固定于绝缘本体凹槽14的第一端壁15上的通孔151内实现定位,所述第二弯折端422随滑块41在卡插入及退出方向的滑动在心形导引槽411内滑动,通过导引件42在心形槽内的滑移实现对所述退卡机构的锁固与解锁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退卡机构的弹性体为一弹簧,所述弹簧43的一端被凹槽14之第二端壁16上的固持杆161固定,其另一端则收容在滑块41后端开设的槽孔412内,所述弹簧43通过固持杆161和槽孔412的限定使其能随滑块41沿电子卡的插入和退出方向滑动而弹性压缩和弹性回弹。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所示,组装在退卡机构4之滑块41上的金属片44包括收容于退卡机构滑块41下表面凹陷部415的本体部441、从本体部441两端分别延伸形成锁扣部442、443的竖直壁(未标号),在本体部441一端形成一与滑块凸出部416相配合的缺口440,靠近卡收容空间10的竖直壁上同时还设有一抵推部445及一按压部446,该本体部441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凹陷部415的深度,将金属片44组装于滑块41后,锁扣部442、443嵌入滑块上的凹孔413、414内实现金属片与滑块的定位配合,所述抵推部445可承受卡插入时的抵推力及在退卡时对卡施加推动力,所述按压部446可对插入的电子卡6施加一按压力以确保电子卡6与第一端子之间良好的电性接触。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5包括顶面51、由顶面51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延伸而成的两侧面52、53及由顶面51后端向下延伸形成遮覆绝缘本体1后端的后壁54。其中所述顶面51上设有一用以抵压退卡机构4导引件42的扣持片511及一向上翘曲的弹片510,所述侧面52上设有若干用以与绝缘本体1左侧臂12上的若干倒刺121相配合的缺口522,侧面52底端弯折延伸设有若干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的焊接脚521,侧面53与所述侧面52结构相似也具有若干与侧壁13上倒刺(未图示)相配合的缺口(未图示),及若干用以焊接于电路板的焊接脚531,所述遮蔽壳体5通过所述缺口与对应倒刺的配合使其组装于绝缘本体1后被稳固定位。
使用时,将电子卡6插入卡连接器内,请参阅图1和图6所示,此时退卡机构4处于电子卡插入的初始状态,导引件42的第二弯折端422也处于初始位置(未标示),此时第二端子3中的一根或二根导电端子的抵接部31与滑块底侧面410上的凸出部416相抵接而未与组装在滑块41上的金属片44导通,当电子卡6进一步向后抵推金属片44之抵推部445时,由于滑块41的滑移使弹簧43受力压缩,在滑块41沿凹槽14向卡收容空间10后端滑移的同时,导引件42的第二弯折端422随滑块41的移动而在导引槽411内运动,当电子卡推不动且滑块41停止移动后,第二弯折端422卡持至导引槽411的卡持位置(未标号),此时退卡机构4连同金属片44处于电子卡插入时的第一位置(未标示),此时金属片44的按压部446按压在已插入的电子卡之上确保电子卡与第一端子稳定的电性接触,同时侧壁后端形成的斜面123与电子卡上的斜角(未图示)相配合以防止电子卡的误插入。请参阅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电子卡6的导电路径(未图示)接触第一端子2的接触部21,第二端子3的若干开关端子之抵接部31同时抵接于金属片44的本体部441上,从而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若干开关端子不必相互接触而以金属片主体部441为桥梁达成电性接触,最终将电子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路导通。
需要取出电子卡6时,只需再次沿卡插入方向顶推电子卡6,导引件42的第二弯折端422便脱离与滑块41导引槽上卡持位置的卡扣,在弹簧54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滑块41沿着与电子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抵推部445抵推电子卡的前端带动电子卡随滑块一同移动,请参阅图6所示,当退卡机构4处于电子卡退出的第二位置时,导引件42的第二弯折端442运动至滑块41导引槽411的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电子卡6的导电路径与第一端子2的接触部21相分离,同时第二端子3之若干开关端子的抵接部31不同时与金属片44的本体部441相抵接,其中一些所述开关端子的抵接部抵靠于滑块下表面的凸出部上(与电子卡在插入的最初状态时相同),诚然,若干开关端子在电子卡退出的第二位置时,亦可同时不与所述金属片接触,使所述若干开关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被阻断,从而将电子卡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断开。
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通过若干开关端子与组装在退卡机构滑块上的金属片本体部的导通与断开实现对卡连接器电路导通与断开的控制,与借助开关端子之间的接触及断开对连接器电路的控制相比,以接触面积较大的金属片为桥梁控制开关端子的导通与断开准确度更高,同时可降低生产难度。
权利要求1.一种卡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其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若干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的第一端子、退卡机构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对应的端子收容槽内,所述退卡机构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金属构件,当随着电子卡的插入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金属构件与若干第二端子同时接触以导通连接器电路,当沿卡的插入方向继续推压电子卡使滑块处于电子卡退出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金属构件阻断若干第二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而断开连接器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处于电子卡退出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金属构件只与若干第二端子中的部分端子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构件为一组装于所述滑块的金属片,其可随滑块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具有与若干第二端子相抵接的本体部及由所述本体部弯折延伸形成的竖直壁,所述竖直壁一端设有抵推电子卡前端的抵推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壁上设有锁扣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锁扣部配合的凹孔及与本体部相配合的凹陷部,在朝向所述凹陷部的位置处凸伸有一凸出部,所述金属片之本体部一端形成一缺口与所述滑块之凸出部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分两排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端子均具有接触部及焊接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对应的焊接部可排布在绝缘本体的同侧也可排布在绝缘本体相对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体及一具有第一弯折端与第二弯折端的导引件,所述滑块上设有定位弹性体一端的槽孔及供导引件第二弯折端滑移的导引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基座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基座两侧的侧壁,所述基座在靠近其中一侧壁的位置处设有收容所述滑块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设有收容第二端子的若干端子收容槽,同时所述凹槽具有与对应侧壁相连的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上设有定位导引件第一弯折端的通孔,所述第二端壁上设有固定弹性体另一端的固定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还设有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部的遮蔽壳体。
专利摘要一种卡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电子卡,包括具有插置空间的绝缘本体、若干与电子卡电性接触的第一、第二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若干第一、第二端子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所述退卡机构具有一可在电子卡插入后的第一位置及电子卡退出时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连接有一金属片,该金属片可随所述滑块的滑动而在电子卡插入及退出方向上移动,当滑块位于电子卡插入的第一位置时金属片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二端子,当滑块位于电子卡退出的第二位置时金属片断开与第二端子间的电性连接,如此设置,可快速准确的控制卡连接器电路的通断。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840377SQ200520074310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许长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