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52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线防水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 接头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电源或电子讯号的电缆线连接器构造(如图4与图5所示),主要包括 有一公插接头40与一母插接头50所组成,是以模造成型方式固定在传输电源或 电子讯号的缆线30的端部,用来续接电缆或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插接头40包含有一公胶芯41、 一连结螺帽42与数公插端子43,所 述的公插端子43是插置固定在公胶芯41内并与缆线30的导电铜芯相导接,所述 的连结螺帽42是由公胶芯41后端套入,而使其卡设在公胶芯41与以模造成型的 握线器32之间,并可自由旋转;所述的母插接头50包含有一母胶芯51、 一金属 管52与数母插端子53,所述的母插端子53是插置固定在母胶芯51内并与缆线 30的导电铜芯相导接,所述的金属管52是固设在母胶芯51的外壁面,其前端具 有外螺纹521而可与上述连结螺帽42相螺合。如上述的现有构造的缺点在于对接组合后,公插接头40与母插接头50相 对接合时,是凭借公插接头40上的连结螺帽42锁紧在母插接头50的金属管52 上,以防止脱落与使二对插的公胶芯41上的止胶环44 (设在连结螺帽内部的公 胶芯外缘,如图5所示)与母胶芯51端缘相顶抵密接,以产生紧密的防水效果, 但是,上述现有构造的缺失在于上述以连结螺帽42螺合在金属管52上的动作 较为吃力,且有时候并不易使螺纹相对合,而引响工作的流程与时间;其次,工 作人员如在一天只锁几个连接器的时候,其影响尚可被接受,但如果一个人一天. 要锁紧或拆卸上百个上述连接器构造时,单纯就这个旋转连结螺帽的动作,都不 是一般人所能负荷的。因而,对上述的现有构造实有再研究创新的必要。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线防水连接器的 快速接头构造,改善现有缆线连接器构造在实际对接连结时,须以连结螺帽螺合 在母插接头的金属管上所引起的不便与缺失。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其在公插 接头与母插接头之间对应的设有兼具防水功能的快速接头构造,而能快速、简便 的完成电源或讯号的连接或拆卸工作。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主要包括有 一公插接头与一母插接头所组成,是以模造成型方式固定在传输电源或电子讯号 的缆线端部,用来续接电缆或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公插接头包含有一公胶芯、 一结合帽与数公插端子,所述的公胶芯是呈圆柱状, 在其内部设有数个端子孔,在其前段外壁面设有一纵槽,并在所述的纵槽后缘设 有一止漏胶环与一凸环,且在所述的凸环后缘至少设有一凹槽与一凸块,而在所 述的凸块对应于凹槽的一侧面横设有一小孔,与在所述的凹槽在远离凸块的一侧 边垂直设有一小孔,再在上述二小孔之间设有一C形导轨,以及在所述的导轨上 套设有一抗压弹簧;所述的结合帽的内壁面环设有二道凹环,与在其后端向内设 有一内缘,是由公胶芯后端套入以使其内缘受阻在凸环后方并可自由旋转,而在 二凹环内分设有一E形扣环,所述的E形扣环向内形成有三个具有弹性的扣合点, 又,所述的结合帽在内壁面上的二相对应位置,沿其内缘向上设有二的凸块,其 中的一凸块的高度与公胶芯上的凸块高度相同,另一凸块高度较高且在其上具有 一切缝;所述的公插端子后端分别与缆线内的导电铜芯相接,是插置固定在公胶 芯的端子孔内,最后在公胶芯后段与缆线端部以模造成型方式设 -握线器将其结 合固定;所述的母插接头包含有一母胶芯与数母插端子,所述的母胶芯是呈圆柱 状并一体向前延伸有一套管而形成容室,以及在所述的母胶芯内部设有数个端了 孔,lfrj所述的套管的内径对应于公插接头的公胶芯前段外径,与在其内壁而上纵 设有一凸肋与公胶芯的纵槽相对应,所述的套管的外壁面为略向前倾斜的推拔面, 并在所述的外壁面上环设有三个与上述E形扣环的扣合点相对应的扣合槽,与在 各扣合槽之间设有三个通道;所述的母插端子后端分别与缆线内的导电铜'[i;相接, 是插置尚定在母胶芯的端子孔内并向前突伸至套管前端,最后在母胶芯后段与缆 线端部上以模造成型方式设 一 梶.线器将其结合固定。
如上述的构造对接组合使用时,首先使公插接头的公胶芯上的凹槽与母插接 头的母胶芯内的凸肋相对后插接,即可使公插端子与母插端子自动对应而便于插 接结合,同时,所述的公插接头的公胶芯前段插入母插接头的母胶芯前段套管所 形成的容室内,且在插入到达定位时,母插接头的套管前端的开口缘恰顶抵在公 插接头的内缘前方设置的止漏胶环上,且所述的公插接头的结合帽内的一个E形 扣环的三个扣合点恰卡扣在母插接头的套管外的三个扣合槽上,而具有防水与快 速的完成公插接头与母插接头连接的功效;当要拆卸分离时,仅需将结合帽旋转 -一个角度,使E形扣环的三个扣合点离开套管外的三个扣合槽而对应到三个通道, 即可轻轻向外拉而达到快速拆卸分离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据上 述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由于其中的公插接头与母插接头连结锁扣时,是凭借结合 帽内具弹性的E形扣环卡扣在母插接头的扣合槽,即可完成连接器的锁扣;另外, 当将结合帽旋转一个角度后拉出,即可完成连接器的分离;是以,本实用新型可 达到兼具防水与快速连接或拆卸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插接头与母插接头插接组合剖面图;图4为现有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现有构造的插接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公插接头;20-母插接头;30-缆线;ll-公胶芯;12-结合 帽;13-公插端子;14-C形导轨;15-抗压弹簧;16-E形扣环;21-母胶芯;22-母 插端子;31-导电铜芯;32-握线器;lll-端子孔;112-纵槽;113-止漏胶环;114-凸环;115-凸块;116-凹槽;117、 118-小孔;121、 122-凹环;123-内缘;124、 125-凸块;126-位置指针;127-方向指标;161-扣合点;211-套管;212-端子孔;213-凸肋;214-扣合槽;215-信道;216-位置指针;1251-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及其特征有更进 一 歩的i人识与了
解,兹举其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主要 包括有一公插接头10与一母插接头20所组成,是以模造成型方式固定在传输电 源或电子讯号的缆线30端部,用来续接电缆或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接头构造;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公插接头IO包含有一公胶芯11、 一结合帽12与数公插端子13,所述的公胶芯ll是呈圆柱状,在其内部设有数个端子孔111,在其前段外壁面设有--纵槽112,并在所述的纵槽112后缘设有一止漏胶环113与一凸环114,且在所述 的凸环114后缘至少设有一凸块115与一凹槽116,而在所述的凸块115对应于 凹槽116的一侧面横设有一小孔117,与在所述的凹槽116在远离凸块115的- 侧边垂直的设有一小孔118,再在上述的二小孔117、118之间设有一C形导轨14, 以及在所述的导轨14上套设有一抗压弹簧15;所述的结合帽12的内壁面环设有 二道凹环121、 122,与在其后端向内设有--内缘123,是由公胶芯ll后端套入以 使其内缘123受阻在凸环114后方并可自由旋转,而在二凹环121、 122的内分设 有一E形扣环16,所述的E形扣环16向内形成有三个具有弹性的扣合点161, 又,所述的结合帽12在内壁面上的_相对应位置,沿内缘123向上设有—个凸块 124、 125,其中的一凸块124的高度与公胶芯11上的凸块115高度相同,组合时 可维持组合后旋转时的稳定度,另一凸块125高度较高,组合时可置入公胶芯ll 的凹槽116内以限制其可旋转的角度(行程),且在所述的凸块125上具有一切 缝1251,凭借所述的切缝1251供C形导轨14穿过,并使所述的凸块125 —侧与 抗压弹簧15前端相顶抵,以使所述的一结合帽12在旋转一个角度后可利用弹力 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所述的公插端子13后端分别与缆线30内的导电铜芯31相接, 是插置固定在公胶芯11的端子孔111内,最后在公胶芯11后段与缆线30端部以 模造成型方式设一握线器32结合固定;所述的母插接头20包含有一母胶芯21与数母插端子22,所述的母胶芯21 是呈圆柱状并一体向前延伸有一套管211而形成容室,以及在所述的母胶芯21 内部设有数个端子孔212,而所述的套管211的内径对应于公插接头10的公胶芯 11前段外径,与在其内壁面上纵设有一凸肋213与公胶芯11的纵槽112相对应, 所述的套管211的外壁面为略向前倾斜的推拔面,并在所述的外壁面上环设有三 个与上述E形扣环16的扣合点161相对应的扣合槽214,与在各扣合梢214之间
设有三个通道215;所述的母插端子22后端分别与缆线30内的导电铜芯31相接, 是插置固定在母胶芯21的端子孔212内并向前突伸至套管211前端,最后在母胶 芯21后段与缆线30端部以模造成型方式设一握线器32结合固定。如上述的构造对接组合使用时,首先使公插接头IO的公胶芯11上的纵槽112 与母插接头20的母胶芯21内的凸肋213相对后插接,即可使公插端子13与母插 端子22自动对应而便于插接结合,同时,所述的公插接头10的公胶芯11前段插 入母插接头20的母胶芯21前段套管211所形成的容室内,且在插入到达定位时, 母插接头20的套管211前端恰顶抵在公插接头10的凸环114前方的止漏胶环113 上,且所述的公插接头IO的结合帽12内的一个E形扣环16的三个扣合点161 恰卡扣在母插接头20的套管211外的三个扣合槽214上,而具防水与快速的完成 公插接头与母插接头的锁扣(如图3);当要拆卸分离时,仅需将结合帽12旋转 一个角度,使E形扣环16的三个扣合点161离开套管211外的三个扣合槽214 而对应到三个纵向通道215,此时,即可轻轻向外拉而快速拆卸分离;又,本实 用新型中的结合帽12是利用其中具有一切缝1251的凸块125与设置在公胶芯1] 上的C形导轨14与抗压弹簧15的作用,使其依指示方向旋转而使连接器分开后, 所述的结合帽12可自动弹回原位(各个扣合点161与各个扣合槽214相对应的状 态),而便于下次再进行连接器的对接工作。另如上述的构造(请再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使公插接头IO与母插接头 20对接连结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可在公插接头IO的结合帽11上标示有一位置 指针126与一方向指标127,以及在母插接头20的套管211后方的外凸环上设有 一位置指针216,当上述二位置指针126、 216相对应时,即为公插接头10的凹 槽112与公插端子13同时对应于母插接头20的凸肋213与母插端子22的状态, 而可便于插接结合;另要拆卸所述的连接器时,则依结合帽12上的方向指标127 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到底时,即为结合帽12内所设置的E形扣环16的三个扣合点 161对应到三个通道215,而可以方便于解开连接器的分离工作。据上述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由于其中的公插接头10与母插接头20连结锁扣 时,是凭借结合帽12内具弹性的E形扣环16卡扣在母插接头20的扣合槽214, 即可完成连接器的锁扣;另外.当将结合帽12旋转一个角度后拉出,即可完成连 接器的分离;据而,可达到兼具防水与快速连接或拆卸的功效。如以上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形状、构造,是本实用新型诸多可行实施例中的一 个实施例,实施时的端子数不限,可为二支或二支以上的型态,故本实用新型的 申请专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各组件可用 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组件来替换。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l.一种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包括有一公插接头与一母插接头, 是以模造成型方式固定在传输电源或电子讯号的缆线端部,用来续接电缆或电子 设备的连接器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插接头包含有一公胶芯、 一结合帽与数公插端子,所述的胶芯是呈 圆柱状,在其内部设有数个端子孔,在其前段外壁面设有一纵槽,并在所述的凹 槽后缘设有一止漏胶环与一凸环,且在所述的凸环后缘至少设有一凹槽与一凸块, 而在所述的凸块对应于凹槽的一侧面横设有 一小孔,在所述的凹槽远离凸块的一 侧垂直设有一小孔,再在上述二小孔之间设有一C形导轨,在所述的导轨上套设 有一抗压弹簧;所述的结合帽的内壁面环设有二道凹环,与在其后端向内设有一 内缘,是由公胶芯后端套入以使其内缘受阻在凸环后方并可自由旋转,而在—凹 环内分设有一E形扣环,所述的E形扣环向内形成有三个具有弹性的扣合点,又, 所述的结合帽在内壁面上的二相对应位置,沿内缘向上设有二个凸块,其中的一 个凸块的高度与公胶芯上的凸块高度相同,另一凸块高度较高且在其上具有--切 缝;所述的公插端子后端分别与缆线内的导电铜芯相接,是插置固定在公胶芯的 端子孔内,在公胶芯后段与缆线端部以模造成型方式设一握线器将其结合固定;所述的母插接头包含有一母胶芯与数母插端子,所述的母胶芯是呈圆柱状并 --体向前延伸有一套管而形成容室,在所述的母胶芯内部设有数个端子孔,而所述的套管的内径对应于公插接头的公胶芯前段外径,在其内壁面上纵设有一凸肋 与公胶芯的纵槽相对应,所述的套管的外壁面为向前倾斜的推拔面,并在所述的 外壁面上环设有三个与上述E形扣环的扣合点相对应的扣合槽,在各扣合槽之间 设有三个通道;所述的母插端子后端分别与缆线内的导电铜芯相接,是插置固定 在母胶芯的端子孔内并向前突伸至套管前端,最后在母胶芯后段与缆线端部上以 模造成型方式设一握线器将其结合固定;公插端子与母插端子插接结合,所述的公插接头的公胶芯前段插入母插接头 的母胶芯前段套管所形成的容室内,公插接头的结合帽内的一个E形扣环的三个 扣合点卡扣在母插接头的套管外的三个扣合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库特征在于所 述的公插接头的结合帽上标示有一位置指针与一方向指针,在母插接头的套管后 方的夕卜凸环上设有 一 位置指争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缆线防水连接器的快速接头构造,主要包括有一公插接头与一母插接头所组成,是固定在传输电源或电子讯号的电缆线的端部,用来续接电缆或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的接头构造;所述的公插与母插接头上对应设有兼具防水的快接构造,与可快速、简便的完成电源或讯号的连接或拆卸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52GK201038441SQ20072000570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郭国安 申请人:郭国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