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端子盒的电路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749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端子盒的电路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带有端子盒的电路接线端子,其具有一个带 有用于支承导轨的凹处的下侧,还有一个对置的上侧以及至少一个置 于下侧和上侧之间的、带有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的连接侧,这些孔对 应第一个接触点和第二个接触点,这两个接触点由金属部分构成并相 互电连通。
背景技术
这样的接线端子例如由DE 199 34 550 Al已知。已知的接线端 子构造成安全模块,在其中,设置在连接侧上的孔以及与其对应的、 用于电导体接触点使用不同的横断面构造。两个孔相叠地设置在连接 侧的同一个壁上。穿过第一个孔到第一个接触点的接入路径平行于从 第一个孔到第二个接触点的接入路径。上面的接触点构造成弹力夹紧 连接以夹持小直径的导体,而下面的接触点构造成螺丝接触连接以夹 持大直径的导体。装配孔从端子盒的上侧通到螺丝接触连接处。可以 使用螺丝刀或类似工具将接入螺丝接触连接处的导体固定在装配孔 上或从其上面松开。
电路接线端子通常这样装配在开关盒或保险盒中,即仅有端子 盒的连接侧可自由触及,而例如通过装置的壁或面板控制台相应的保 险盒来阻挡其余侧的接入。
相应地,已知接线端子的缺点在于,螺丝接触连接处不是从连 接侧接入,而是裸露在电路接线端子的上侧。

发明内容
鉴于已知的接线端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始所描 述的接线端子,其中电导体可以连接并固定在连接侦lj 。在开始所描述的接线端子中,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目的, 即两个接触点构造成弹力夹紧连接。因此,电导体可以非常简单地通 过两个设置在连接侧的孔到达接触点并在那里通过弹力夹紧。除了该 优点之外,在使用硬质导体时,完全不需要辅助手段就夹住电导体。 本发明有利的改进方案在附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的一个尤为有利的改进方案是,在连接侧设置通向两个 夹紧弹簧支承脚中之一的装配孔。因此,可以通过在装配中插入螺丝 刀松开夹紧弹簧支承脚,使得柔性导体接入到松开的接触点并可以通 过夹紧支承脚夹住。
在一个尤为有利的实施例中,为两个用于夹住导体的接触点共 同配置一个单一的夹紧弹簧或分别配置一个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 具有两个为两个接触点配置的夹紧弹簧支承脚,其中,两个夹紧弹簧 支承脚中的第一个构造成拱形并通过其中部位置夹住接入到其上第 一个接触点的导体,而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这样设计,即第二个夹 紧弹簧支承脚对于接入到其对应的第二个接触点的导体则通过第二
个夹紧弹簧支承脚的端部压住电导体。
在应用本发明的原理时,可以手动而不需使用工具,通过背离 其插入方向拉动接入到第一个接触点的电导体来松开它,因为第一个 夹紧弹簧支承脚通过其拱形结构按切向压住电导体。当电导体仅是要 求临时的,例如用于测试目的,连接并经常要松开,第一个支承脚的 这种结构显得尤为有利。这种情况可以例如是使用测试插头来测试镊 子或电桥。
此外,因为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通过其端部夹住电导体,电 导体可以连接有效地固定在第二个接触点上。因此夹紧弹簧支承脚比 电导体硬的顶端在电导体上产生效果。因此在拉动电导体时,夹紧弹 簧支承脚端部楔入并安全的阻止非常不期望的、电导体从接触点上的 松开。当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与接入到第二个接触点的电导体形成 一个关于其插入方向的尖角时,这显得尤为有利。因此在拉动电导体 时,产生一个与拉动方向反向的最大机械阻力。因此,通过前述的实 施例达到,使用按本发明的电路接线端子, 一方面可以安全并坚固地
6固定电导体。另一方面使用简单的方式,不需要工具就可以松开连接 上的电导体。
在本发明另一个尤为有利的实施例中,两个接触点的一个通过
由金属部分构成的、v型贮槽以及两个夹紧弹簧支承脚中的一个来构
成,其中,该夹紧弹簧支承脚置于贮槽之中并将接入到贮槽中的导体 朝两个贮槽支承脚中的一个夹紧。贮槽支承脚形成长的、用于电导体 的接触面,使得电流可以好而且安全地从接入到贮槽中的电导体传输 到与其接触的贮槽支承脚。除此之外,两个贮槽支承脚的切口区域构 成贮槽的底部。其形成了电导体在插入方向的限制,使得可以通过夹 紧的贮槽支承脚的长度而无需额外的零件就可以确定电导体的插入 深度。
V型的贮槽可以生产技术很简单,使用弯曲的方式并使用一步流 程生产。必须仅一次弯曲金属部分的支承角,以形成V型的贮槽。反 之,为了生产非V型形状的的贮槽,必须要再一次弯曲(流程步骤) 获得贮槽的底部。
除此之外,V型的贮槽在端子盒中只需要很小的空间。


接下来以一个实施例说明并通过图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模块。 图中示出
图1按本发明的带有端子盒的电路接线端子剖视图的侧视图, 其中,包含了电导体,
图2 带有如图1中所包含的电导体而不包括端子盒的接线端 子的透视图,
图3不带电导体和端子盒的、图l中的接线端子。
附图标记
1 端子盒
2 上侧 2. 1 凹处3 下侧
4 连接侧
5 第一个孔 7 第二个孔
9 第一个接触点
11 第二个接触点
13 电导体
15 金属部分
17 夹紧弹簧
19 第一个夹紧弹簧支承脚
21 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
23 中部位置
25 jt槽
25. 1 贮槽支承脚
25. 2 贮槽支承脚
27 装配孔
29 螺丝刀
31 第一个侧壁
33 第二个侧壁
35 支承脚
37 脊
39 凹槽
41 两个夹紧弹簧支承脚端部
43 定位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电路接线端子的侧视图。其具有随其已知 因此只是部分描述的端子盒1。该端子盒1包括用于支承导轨的凹处 2. 1的下侧2, 一个对置的上侧3以及至少一个置于下侧和上侧之间 的、带有第一个孔5和第二个孔7的连接侧4。连接侧4也可以构造
8在上侧3上。
为第一个孔5配置了第一个接触点9,而为第二个孔7配置了第 二个接触点11。据此,如图2中所示,电导体13可以通过孔5、 9 接入到接触点9、 11,其中,这里所有的电子零件如电桥,二极管, 测试镊子等可以作为电导体13。
接触点9、 11优选由导电特别好的金属部分15,例如铜构成, 并且相互通电。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部分15用于两个接触点9、 11 的电路连接。接触点9、 11的另一个构件是夹紧弹簧17,其与两个 接触点9、 11分别构成夹紧弹簧连接。夹紧弹簧17,根据图2,将电 导体13压在金属部分15上。
根据本实施例,夹紧弹簧17具有第一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和 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21,通过它们将导体13夹在接触点9、 11上。 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夹紧弹簧夹住导体13。
如图2所示,如此设置夹紧弹簧17和金属部分15,使得电导体 13以其侧面,通过夹紧弹簧17的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平整地夹 在金属部分15的平面部分。在这里,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主要在 同个方向,即连接侧4的方向起作用。
第一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配置给第一个接触点。其在横断面上 实质上构造成拱形并通过其中部位置23夹住接入到接触点9上的导 体13。接触点9通过由金属部分15构成的贮槽25以及置于该贮槽 中的夹紧弹簧支承脚19构成,在接入导体13到贮槽25中时,该支 承脚19支承在贮槽支承脚25. 1上,并朝对置的贮槽支承脚25. 2的 方向夹住导体13。贮槽优选构造成V型,从而通过两个贮槽支承脚 25.1、 25.2的切口区域构成贮槽25的底部。
由图1清晰的示出,夹紧弹簧17在夹住导体13时在其横断面 构成数字8的形状。图1中进一步示出,可以通过设置在连接侧4 上的装配孔27,使用螺丝刀29或类似工具接触到到达第二个夹紧弹 簧支承脚21并将其旋开,从而松开接触点11。
为了使连接端子在宽度方向狭长,由下侧2朝上侧3的方向观 察,相叠设置了用于将电导体接入到接触点9、 11的孔5、 7以及装
9配孔27,并优选孔5、 7和装配孔27同中心相互对齐。并且为孔9、 11配置的接触点9、 ll以不同的高度设置。
为了可以将电导体13通过孔5, 7没有相互阻碍地接入到设置 的接触点9、 11,将第一个孔5设置在连接侧4的第一个侧壁31上, 而第二个孔7设置在另一个相对于第一个侧壁31倾斜的、连接侧4 的第二个侧壁33上。
如图3中所示,夹紧弹簧17在邻近夹紧弹簧支承脚21的第二 个接触点11的区域内具有一个支承脚35以及一个连接夹紧弹簧支承 脚21和支承脚35的脊37。
夹紧弹簧17的装置支承脚35实质上垂直于要接入电导体13的 插入方向,设置在端子盒1上。在夹紧弹簧17的装置支承脚35内构 造了用于插入要接入电导体13的凹槽39。如果通过凹槽39插入电 导体13,则由夹紧弹簧支承脚21的端部41将电导体13的顶端压在 金属部分15上,从而实现导体13和金属部分15的电接触。同理, 如果还没有通过凹槽39将电导体13插入到夹紧弹簧17中,则夹紧 弹簧支承脚21的端部41延伸到凹槽39中。为了将夹紧弹簧17装配 到金属部分15上,金属部分15至少具有一个定位部分43,其相反 于要接入电导体13的插入方向穿过凹槽39延伸,使得夹紧弹簧17 可以通过其凹槽39卡在金属部分15上。
由图1和图2可见,在连接侧4上设置了两个并排设置的、第 二个孔7,两个电导体13通过它们接入到两个连接点11上。两电导 体13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夹紧弹簧支承脚21压在金属部分15上。
两个并排设置的夹紧弹簧支承脚19也在贮槽25中延伸(见图 3)。也可以仅仅单独的第一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延伸到贮槽25中。 出于制造的原因,这是合适的。然而为了降低夹紧弹簧17的材料花 费,推荐第一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仅在要插入电导体(尤其是电桥) 的宽度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带有端子盒(1)的电路接线端子,所述端子盒具有一个带有用于支承导轨的凹处(2.1)的下侧(2),还有一个对置的上侧(3)以及至少一个置于所述下侧(2)和所述上侧(3)之间的、带有第一个孔(5)和第二个孔(7)的连接侧(4),所述这些孔对应第一个接触点(9)和第二个接触点(11),所述这两个接触点由金属部分(15)构成并相互电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接触点(9,11)构成弹力夹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 个用于夹住电导体(13)的接触点(9、 11)共同配置一个单一的夹 紧弹簧(17)或分别配置一个所述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具有两个 为所述两个接触点(9、 11)配置的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中的第一个构造成拱形并通过其中部位置(23)夹住接入到其对应的第一个接触点(9)中的导体(13),而 所述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21)这样设计,即所述第二个夹紧弹簧 支承脚(21)对于接入到其对应的第二个接触点(11)的导体(13) 则通过所述第二个夹紧弹簧支承脚的端部(41)压住所述电导体(13)。
4. 根据权利要求2到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金属部分(15)既是所述第一个接触点(9)也是所述 第二个接触点(11)的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两个用于夹住所述电导体(13)的接触点(9、 11)共 同配置一个单一的夹紧弹簧(17)。
6. 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17)和所述金属部分(15)如此构造,即所述电导体(13)可以以其侧面通过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平 整地夹在所述金属部分的平面部分,其中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按切向抵靠在所述电导体(13)上。
7. 根据权利要求2到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对于接入到其接触点(9、 11)上的所述导体(13)基本上以相同的方向起作用。
8. 根据权利要求2到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对于接入到其接触点(9, 11)上的所述导体(13)基本上以所述连接侧(4)的方向起作用。
9. 根据权利要求2到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19)的中部位置(23)直线地延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2到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 征在于,所述夹紧弹簧(17)的横断面为8字形构造。
11. 根据权利要求2到10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 特征在于,由所述下侧(2)朝所述上侧(3)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一 个和第二个接触点(9; 11)被相叠地设置。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个孔(5)设置在所述连接侧(4)的第一个侧壁(31) 上,而所述第二个孔(7)设置在所述连接侧(4)的另一个相对于所 述第一个侧壁(31)倾斜的第二个侧壁(33)上。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到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侧(4)上至少设置一个通到所述两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其中之一的装配孔(27)。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到1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接触点(9、 11)的一个通过由所述金属部分(15)构成的V型贮槽(25)以及所述两个夹紧弹簧支承脚(19、 21) 中的一个来构成,其中所述夹紧弹簧支承脚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贮槽(25)之中并将接入到所述贮槽(25)中的所述导体(13)朝所述两 个贮槽支承脚(25.1、 25.2)中的一个夹紧。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导体(13)接入到所述贮槽(25)中时,插入到所述贮槽(25)中 所述的夹紧弹簧支承脚(19)支承在所述贮槽支承脚(25.1)上,并 朝对置的所述贮槽支承脚(25.2)的方向夹住所述导体(13)。
16. 在保险盒的保险装置中使用到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 所述的电路接线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端子盒(1)的电路接线端子,该端子盒具有一个带有用于支承导轨的凹处(2.1)的下侧(2),还有一个对置的上侧(3)以及至少一个置于下侧(2)和上侧(3)之间的、带有第一个孔(5)和第二个孔(7)的连接侧(4),这些孔对应第一个接触点(9)和第二个接触点(11),这两个接触点包含金属部分(15)并相互电连通。为了接线端子可供使用,电导体(13)可以装配到由壁或类似结构锁止的上侧上,从而使两个接触点(9,11)构成弹力夹紧连接。
文档编号H01R4/48GK101454944SQ20078001947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贝恩德·威林斯基 申请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