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与应用其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29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与应用其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及其应用装置,且特别 是有关于一种运用卡固部与卡扣部将塑料壳与金属壳相互卡合的组合结构及 应用其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装置USB (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的组装制程是(1)利用 超音波方式将USB连接器的铁壳与胶壳结合,或(2)在USB连接器的铁壳 与胶壳结合后,利用压合治具压合固定铁壳,使铁壳部分凹陷后产生扣件而扣 合于胶壳中。
然而上述方法均可能造成铁壳与胶壳外观的影响及USB连接器偏位的问 题,况且超音波治具及压合治具亦需消耗添购成本及维修成本,对于提升USB 连接器产品的效能与产能不大。故,若能提出一种设计,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又可达到加速组装的目的,即为本业界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揭露一种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及应用其的电 子信号传输装置,以供降低整体组装时间、增加产品组装的效能与产能,进而 减少成本的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揭露一种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及应用其的 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可同时强化金属壳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保持外型结 构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包括一金属壳体及二塑料壳体。 金属壳体包括一贯穿通道、至少一凸出部。贯穿通道贯通金属壳体的两对应端。 凸出部自金属壳体一侧末端伸出,其上具有第一卡固部。塑料壳体分别具有一 可相互叠合的延伸部,至少其中一塑料壳体具一狭长开口及一卡扣部,卡扣部
5与第一卡固部相互匹配。如此,当这些塑料壳体相盖合,并与金属壳体相组合 时,这些延伸部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贯穿通道,凸出部经过狭长开口而伸入塑料 壳体中,且第一卡固部于其中一塑料壳体中与卡扣部相互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一电路板; 一金属壳体,其包括: 一贯穿通道,贯通该金属壳体的两对应端; 一凸出部,自该金属壳体的一侧末 端朝外伸出,该凸出部具有一第一卡固部; 一第二卡固部,设于该金属壳体相 同于该凸出部的一侧;以及二塑料壳体,容纳该电路板,并分别具一延伸部, 其中 一塑料壳体具一狭长开口及一卡扣部,该狭长开口与该凸出部相互对应及 匹配,该卡扣部与该第一卡固部相互对应及匹配;其中当该些塑料壳体相盖合 而叠合该些延伸部,且相叠合的该些延伸部共同伸入该贯穿通道后,该凸出部 伸入该狭长开口 、该第一卡固部于相盖合的该些塑料壳体中与该卡扣部相互卡 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及应用此组合结构的电子 装置连接器,可降低整体组装时间、增加产品组装的效能与产能,进而减少成 本的提供。而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强化金属壳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保 持外型结构的美观。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 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2A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2B是绘示图2A中第二塑料壳体于另一面的立体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2A结构的立体示意图4A是图3中的A-A剖面图4B是图3中的B-B剖面图5A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5B是图5A中第二塑料壳体的另一侧的立体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5A结构的立体示意图7A分别为图6的E-E剖面图;图7B分别为图6的F-F剖面图8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8结构的立体示意图10为图9的G-G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跳金属壳体331:第一延伸部
101:金属壳体的一侧332、333:狭长开口
110:贯穿通道334:滑槽
130:凸出部335:第二延伸部
132、134、 136:片体340、341:卡扣部
140:第一卡固部342:第二卡块
142:第一开槽344:第三开槽
144:第三卡块346:第六卡块
146:第五开槽350:第三卡固部
跳第二卡固部352:第二开槽
162:第一卡块354:第四开槽
164:第四卡块356、358:斜坡
166:第五卡块360:第一连接部
310:第一塑料壳体370:第二连接部
320:第二塑料壳体600:容置空间
322:塑料壳体的侧壁7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是使金属壳与胶壳相结合之处隐藏 于胶壳中,并通过金属壳与胶壳的卡扣设计,以达成快速组装、强化组合结构
及美观其外形的目的。请参阅图1及图2A所示,图1为本新型金属壳与胶壳 的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 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此组合结构包括一金属壳体100及二可相叠合的塑料壳体 310、 320。金属壳体100位于塑料壳体310、 320的一侧,包括一贯穿通道110 及至少一凸出部130。贯穿通道110是贯通金属壳体100,而使金属壳体100
7呈中空状。金属壳体100可具有由边缘向塑料壳体310、 320延伸一或多个凸 出部130,且凸出部130上具有第一卡固部140 (例如卡块或开槽)。
塑料壳体310具有一第一延伸部331,此第一延伸部331是自塑料壳体310 面对金属壳体100的一侧壁322伸出,塑料壳体320具有一'第二延伸部335, 此第二延伸部335是由塑料壳体320面对金属壳体100的一侧壁322伸出,第 一延伸部335与第二延伸部331伸出的方向相同。
在后续的图中,具较长的第一延伸部331的塑料壳体,后续可称第一塑料 壳体310,而较短的第二延伸部335的塑料壳体后续可称第二塑料壳体320, 当第一塑料壳体310与第二塑料壳体320相盖合时,第一延伸部331、第二延 伸部335可相互叠合。然而这些延伸部331、 335可等长或不等长,端视实际 运用而定。需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上,塑料壳体310或320亦可不具有延 伸部。
另外,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图2B是绘示图2A中第二塑料壳体320 于另一面的立体视图。至少其中一塑料壳体(即第一塑料壳体310、第二塑料 壳体320,或第一塑料壳体310及第二塑料壳体320)具一狭长开口 332及一 卡扣部340 (例如开槽或卡块),狭长开口 332开设于塑料壳体310、 320具 有延伸部331的侧壁322上,且例如是邻近此延伸部331,而且每一狭长开口 332均对应一凸出部130。卡扣部340设于第二塑料壳体320面对第一塑料壳 体310的内壁,而且每一卡扣部340均对应一第一卡固部140并具有与第一卡 固部140相互匹配的结构。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A所示,当第一塑料壳体310、第二塑料壳体320 相盖合而叠合第一延伸部331及第二延伸部335后,再使第一塑料壳体310、 第二塑料壳体320与金属壳体100相组合时,相叠合的第一延伸部331及第二 延伸部335共同伸入贯穿通道IIO,而凸出部130伸入对应的狭长开口 332时, 此时凸出部130的第一卡固部140便可与卡扣部340 (见图2B)相互卡合, 通过卡扣部340与第一卡固部140的卡合,使得金属壳体100可稳固地与第一 塑料壳体310、第二塑料壳体320相互结合,而提升了第一塑料壳体310、第 二塑料壳体320与金属壳体100的组装速度。
另外,为了进一步强化金属壳体100与各塑料壳体310、 320相互结合的 结构,金属壳体100具有凸出部130的一侧101表面还设置有一/多个第二卡固部160 (例如卡块或开槽)。而其中第二延伸部335可于贯穿通道110中面 对第二卡固部160的位置,还设置有一/多个第三卡固部350 (例如卡块或开 槽),第三卡固部350与第二卡固部160具有相互对应及匹配的结构。如此, 当第一延伸部331与第二延伸部335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贯穿通道110时,第三 卡固部350便可与第二卡固部160相互卡合。故,除了卡扣部340与第一卡固 部140卡合后的结合能力外,第二卡固部160与第三卡固部350的卡合便可提 供更强大的结合能力。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2A结构的立体 示意图。图4A是图3中的A-A剖面图。此组合结构例如可应用于电子信号传 输装置上(例如具USB连接器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等)。第一塑料壳体310 及第二塑料壳体320间的容置空间600可用以放置一电路板700 (例如符合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连接器等规格的电路板,见图4A),以成为一电子 信号传输装置。
根据以上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将揭露数个实施例以进一步阐明本案的技术 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图4B是图3中的B-B剖面图。请参见图2A 至图4B所示,金属壳体IOO仅具有一凸出部130,凸出部130可为沿金属壳 体100 —侧101的平面,自金属壳体100末端朝第二塑料壳体320伸出的一片 体132,片体132对应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狭长开口 332,且其截面积相符 狭长开口 332的空间尺寸,恰可伸入对应的狭长开口 332。第一卡固部140为 片体132上的第一开槽142。第二卡固部160为金属壳体100 —侧101表面朝 贯穿通道IIO冲压所形成的两个第一卡块162,这些第一卡块162与片体132 位于金属壳体100的同侧,且相对地排列于第一开槽142平行贯穿信道110 方向的假想延长线的两对应侧。
而卡扣部340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内壁可为一凸出的第二卡块342 (见 图2B)。回见图2A所示,第三卡固部350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第二延伸 部335上为两个第二开槽352,第二幵槽352分别对应其中一第一卡块162, 而且第二延伸部335远离第二塑料壳体320的边缘设置有分别对应第二开槽 352的斜坡356。
如此,回见图4A及图4B所示,当这些延伸部331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贯穿通道110时,片体132伸入狭长开口 332后,第一开槽142便与第二卡块 342相互扣合,同时,各第一卡块162分别沿上述的斜坡356而滑入第二开槽 352中,并与第二开槽352相互卡合,便完成了塑料壳体310、 320与金属壳 体100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图5A为本新型 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B是图5A中第二塑料 壳体320的另一侧的立体视图。凸出部130可为一片体134,片体134是沿金 属壳体100具第二卡固部160的一侧101末端朝塑料壳体310、 320的方向伸 出,片体134对应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狭长开口 332,且其截面积相符狭长 开口 332的空间尺寸,恰可伸入对应的狭长开口 332。而第一卡固部140为片 体134上朝外凸出的第三卡块144。第二卡固部160为金属壳体100—侧101 表面朝贯穿通道IIO冲压所形成的两个第四卡块164,这些第四卡块164与片 体134位于金属壳体100的同侧,且相对地排列于第三卡块144平行贯穿信道 110方向的假想延长线的两对应侧。
卡扣部340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内壁可为一第三开槽344。第三卡固部 350于第二塑料壳体320的第二延伸部335上为两个凹入的第四开槽354,第 四开槽354分别对应其中一第四卡块164,而且第二延伸部335远离第二塑料 壳体320的边缘设置有分别对应第四开槽354的斜坡358。另外,由于第一卡 固部140为凸出的第三卡块144,故,第二延伸部335设置有一正对狭长开口 332的滑槽334。
如此,图6为本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5A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 7A为图6的E-E剖面图。图7B为图6的F-F剖面图。当这些第一延伸部331 、 第二延伸部335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贯穿通道110时,片体134沿滑槽334 (见 图5A)带领第三卡块144通过狭长开口 332后,第三卡块144便与第三开槽 344相互扣合,同时,各第四卡块164分别沿上述的斜坡358而滑入第四开槽 354中,并与第四开槽354相互卡合,便完成了塑料壳体310、 320与金属壳 体100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图8为本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于第 三实施例的分解图。请参见图8所示,金属壳体100具有二凸出部130,这些 凸出部130为自金属壳体100的上、下两侧IOI、 102末端分别朝第一塑料壳体310及第二塑料壳体320伸出的一片体136,且这些片体136相互平行。第 一卡固部140各为片体136上的第五开槽146。第二卡固部160为金属壳体100 一侧101表面朝贯穿通道110冲压所形成的两个第五卡块166,这些第五卡块 166与片体136位于金属壳体100的同侧,且排列于第五开槽146平行贯穿信 道110方向的假想延长线的两侧。第一塑料壳体310及第二塑料壳体320均分 别具有一狭长开口 333及卡扣部341,卡扣部341可为一凸出的第六卡块346。 各狭长开口 333分别对应一上述的片体136,且其空间尺寸恰可供对应的片体 136伸入。然而,这些狭长开口 333的空间尺寸并不相等,可限制不符的片体 136伸入,以帮助组装者辨识第一塑料壳体310、第二塑料壳体320与金属壳 体IOO的真正组装方向。
如此,图9为本新型电子信号传输装置采用图8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 10为图9的G-G剖面图。参见图9及图10所示。当第一延伸部331、第二延 伸部335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贯穿通道110时,各片体136分别伸入对应的狭长 开口 333后,各第五开槽146便与对应的第六卡块346相互扣合,同时,待各 第二卡固部160与各第三卡固部350相互卡合后,便完成了塑料壳体310、 320 与金属壳体100的组合。
然而,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知,本案的凸出部130、第一卡固部140与卡扣 部341,以及第二卡固部160与第三卡固部350中,均具有许多变化及相互搭 配的例子。因此,上述实施例并非代表本案所有实施例的变化,其它沿用本案 的原理及精神者,亦位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另外,回见图2A、图2B及图4A,第一塑料壳体310亦具有多个第一连 接部360 (卡块或卡槽),第二塑料壳体320亦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370 (卡 槽或卡块),第一连接部360及第二连接部370相互对应及相互匹配,故,当 第一塑料壳体310、第二塑料壳体320相盖合时,第一连接部360与第二连接 部370相扣合,使第一塑料壳体310与第二塑料壳体320可相互扣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及应用此组合结构的电子 装置连接器,可降低整体组装时间、增加产品组装的效能与产能,进而减少成 本的提供。而且,本新型可同时强化金属壳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结构,并保持外 型结构的美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壳体,包括一贯穿通道,贯通该金属壳体的两对应端;一凸出部,自该金属壳体的末端伸出,该凸出部具有一第一卡固部;以及二塑料壳体,分别具一延伸部,其中一塑料壳体具一狭长开口及一卡扣部,该狭长开口与该凸出部相互对应及匹配,该卡扣部与该第一卡固部相互对应及匹配,其中当该些塑料壳体相盖合而叠合该二延伸部,并与该金属壳体相组合时,相叠合的该二延伸部共同伸入该贯穿通道,该凸出部经过该狭长开口伸入该其中一塑料壳体中,且该第一卡固部于相盖合的该些塑料壳体中与该卡扣部相互卡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 延伸部分别自该塑料壳体的一侧壁伸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狭 长开口开设于该其中一塑料壳体的该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 扣部设于该其中一塑料壳体面对另一塑料壳体的一内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 扣部为一卡块;该第一卡固部为一开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 扣部为一卡槽;该第一卡固部为一卡块。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 伸部正对该狭长开口的位置设有一滑槽,以供该卡块沿该滑槽通过该狭长开 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 属壳体的一侧还包括一第二卡固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其中一塑料壳体的该延伸部还包括一第三卡固部,该第三卡固部与该第二卡固部 相互对应及匹配,其中,当该些延伸部相叠合并共同伸入该贯穿通道时,该第三卡固部与该 第二卡固部相互卡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 二卡固部为一开槽;该第三卡固部为一卡块。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 二卡固部为一朝该贯穿通道伸入的卡块;该第三卡固部为一开槽,该延伸部的 边缘设置有对应该开槽的一斜坡,该卡块经该斜坡伸入并卡固该开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 二卡固部与该第一卡固部位于该金属壳体相同的一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些第二卡固部相对地位于该第一卡固部的两对应侧。
14、 一种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路板;一金属壳体,包括一贯穿通道,贯通该金属壳体的两对应端;一凸出部,自该金属壳体的一侧末端朝外伸出,该凸出部具有一第一 卡固部;以及一第二卡固部,设于该金属壳体相同于该凸出部的一侧;以及 二塑料壳体,容纳该电路板,并分别具一延伸部,其中一塑料壳体具一狭长开口及一卡扣部,该狭长开口与该凸出部相互对应及匹配,该卡扣部与该第一卡固部相互对应及匹配;其中当该些塑料壳体相盖合而叠合该些延伸部,且相叠合的该些延伸部共同伸入该贯穿通道后,该凸出部伸入该狭长开口、该第一卡固部于相盖合的该些塑料壳体中与该卡扣部相互卡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其中一 塑料壳体的该延伸部上具一第三卡固部,该第三卡固部与该第二卡固部相互对 应及匹配,当相叠合的该些延伸部共同伸入该贯穿通道后,该第三卡固部与该 第二卡固部相互卡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 符合USB连接器的规格。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延伸 部分别自该塑料壳体的一侧壁伸出。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狭长开 口开设于该其中一塑料壳体的该侧壁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扣部 设于该其中一塑料壳体面对另一塑料壳体的一内壁。
2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 固部为一朝该贯穿通道伸入的卡块;该第三卡固部为一开槽,该其中一塑料壳 体的该延伸部的边缘设置有对应该开槽的一斜坡,该卡块经该斜坡伸入并卡固 该开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壳与胶壳的组合结构与应用其的电子信号传输装置,该组合结构包括金属壳体、二塑料壳体。金属壳体具一贯穿通道、凸出部及卡固部。塑料壳体各具有一延伸部,当金属壳体与塑料壳体相组合时,二延伸部共同叠合并伸入贯穿通道中,凸出部同时经过一狭长开口而伸入其中一塑料壳体中,且凸出部上的卡固部于此塑料壳体中与一卡扣部相互卡合,其中此狭长开口及卡扣部设于至少一塑料壳体上。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374441SQ20092000675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
发明者杨天皓 申请人: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