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12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端子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简便置换连接装置所需的组 件及其连接单元与其外部导体稳固结合且不易松动,而于使用时达到良电气传输特性者。
背景技术
每一发电单元,例如太阳能板模块等(但不以此为限,亦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为一种可将能量转化为电力输出并予以连接至一端子固定结构之后,再以一导线串接 其它发电单元或传输至一用电负载,该端子固定结构除了必须具有避免连接线因为受到雨 水蚀洗而容易造成腐蚀导致接触不良问题的功能外,也必须提供发电单元的间连接的便利 性。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为一种已知技术,由一壳体1、多数连接单元2、多数压抵 部3以及多数接头4所构成。上述所提的壳体1至少包含有一底座11、及一设于底座11上的封盖12,且该底座 11的内面上系具有多数相邻设置的卡接部13,各卡接部13的一端系分别具有支撑部14,且 各支撑部14上系对接有限位部15,而各限位部15上系设有多数穿孔151。各连接单元2其一端分别具有设于各卡接部13上的穿套部21,各穿套部21至少 于一端面及顶面上分别设有开口 22与嵌接孔23,各嵌接孔23内缘的顶角系分别设有凸块 231,并于各连接单元2的另端具有设于支撑部14与限位部15间的弯折段24,各弯折段24 上系具有分别与各穿孔151对应的挟持部25。各压抵部3系分别具有一穿过嵌接孔23并抵靠于穿套部21内面的弧形压板31, 且该弧形压板31 二端缘中央处系横向延伸有抵靠于嵌接孔23外侧面上的横板32,使各弧 形压板31与横板32之间系分别形成有一缺口 33,而各缺口 33系分别与嵌接孔23内缘的 凸块231嵌接,使各弧形压板31的二端外侧分别与凸块231的内面抵靠。各接头4系分别设于壳体1 一侧且与连接单元2的一端挟持部25连接。如是,藉 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改良式太阳能板连接装置。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使用时(请同 时配合参阅图1及图3),可使各接头4的端子41分别与其中两个连接单元2 —端面的挟持 部25插接,且可于各连接单元2 —顶面的挟持部25中插设有所需的二极管5,之后再将太 阳能板(图未示)上的外部导体6直接由穿套部21 —端面的开口 22进行插接,使该外部 导体6挟持于压抵部3的弧形压板31与穿套部21内面之间,而由于该压抵部3的弧形压 板31为利用其二端的外侧分别与凸块231的内面抵靠,因此,可使弧形压板31受力时产生 相关的弹力,待受力后即产生向下的压迫力,所以当外部导体6穿设于弧形压板31与穿套 部21内面之后,该弧形压板31则会利用其向下的压力压迫于外部导体6上而使所需的外 部导体6与连接单元2结合,而于使用时可将外部导体6加以挟持,藉以达到电气传输。然而,前揭示的已知技术不仅结构复杂,且在连接单元2的挟持部25中插设或置 换二极管5时,必须借助工具推移连接单元2或限位部15,常造成使用、安装不便;因此,有必要针对该已知技术来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端子固定结构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连接模 块所设的端子固定结构来挟持组件的端子,可简便置换连接装置所需的组件,且可使所需 的外部导体与连接模块稳固结合,藉以传输电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端子固定结构,主要 包括有至少一框体,前述框体设有至少一固合部;该框体的一侧延伸弯折有一扣合部,前述 扣合部设有至少一接合孔,且该扣合部具有一终端与所述框体保持有一间隙。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包括一主体,其中扣合部为定位于一主体而构成一 连接模块。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主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刚性壁界定有收纳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刚性壁局部撕裂朝内延伸有一基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扣合部定位于所述基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固合部卡合与前述基部相连的刚性壁所设的一 定位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刚性壁开设有一止挡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包括一弹片结构,其中止挡部匹配一弹片结构所设 的一抵制部,而定位该弹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弹片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前述本体为一弯折 的弹性片体,该本体两端具有一间距而形成其可往复移动的缓冲区,其中所述本体的一端 延伸有一第一横板,而上述本体的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二横板。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其中第二横板为该本体弯折延伸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使端子固定结构 简单化,模块化简化所需构件,有利于物料管理,使用、安装、施工简便。

图1是已知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已知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已知技术连接单元与压抵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A-A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70连接模块; 710弹片结构;711本体;712第一横板;713第二横板;714抵制部;720主体;721刚性壁;722止挡部;723切槽;724基部;725定位部;730端子固定结构;731框体;732固合部;733 扣合部;734接合孔;735终端;80连接装置;81壳体;810区间;811限位部;812底部;813 透槽;814导管;82盖体;90外部导线。请参阅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固定结构730,为可设于应用在一连 接装置80所装设折一连接模块70。上述连接模块70所包含的一主体720的两侧各具有一刚性壁721 ;此外,该主体 720中段系设有一基部724,可藉以提供所述端子固定结构730来结合定位。一弹片结构710,主要包括一本体711,前述本体711系为一弯折的弹性片体,该本 体711两端系具有一间距而形成其可往复移动的缓冲区,其中所述本体711的一端延伸有 一第一横板712,而上述本体711的另一端延伸有一第二横板713 (前述第二横板713由该 本体711弯折延伸而成,亦为可行的实施例),前述第一横板712或/及第二横板713可提 供组装上的便利性。该第一横板712至少局部撕裂并倾斜延伸有一抵制部714,而上述连接模块70所 包含的主体720的两侧刚性壁721系界定有可容置前述弹片结构710的收纳空间并分别设 有至少一止挡部722来匹配该抵制部714而定位所述弹片结构710。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止挡部722系可为前述主体720所具有的刚性壁721 所开设的一切槽723中的凹处;而该基部724亦可为所述刚性壁721局部撕裂朝内延伸 的部分,与前述基部724相连的刚性壁721设一定位部725 (例如为一定位口,但不以此为 限),且该端子固定结构730系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框体731来匹配所述刚性壁721、基部 724,上述框体731并设有至少一固合部732 (例如延伸为舌部,但不以此为限)来卡合前述 定位部725 ;此外,该框体731的一侧延伸弯折有一扣合部733来将其定位于所述基部724, 前述扣合部733亦设有至少一接合孔734来供一组件(例如二极管,惟不以此为限,且未 显示于图)插置,且该扣合部733具有一终端735与所述框体731保持有一间隙,在上述组 件的端子通过前述接合孔734顺势利用该间隙顶开所述终端735而被其挟持固定(由于上 述扣合部733的弹性回复力),前述组件亦可手工轻松加以取出置换,大幅提升组装与维护 的便利性。上述连接装置80系包含有一壳体81、一盖体82,前述壳体81可为任意型式,该壳 体81系可为一侧至少局部设有开口,呈开放状态,所述壳体81并包含有一底部812及复数 相邻设置的区间810来容置上述连接模块70 (前述弹片结构710、主体720、端子固定结构 730等的组合),各区间810的一侧系分别具有一限位部811来定位所述连接模块70。上述底部812亦可设有一透槽813,可于前述底部812贴合一发电单元(例如太 阳能板模块等,但不以此为限,亦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背面时,提供该发电单元的至少 一电连接线(未图示)穿入所述壳体81的透槽813而被上述连接模块70 —端所组设的前 述弹片结构710的本体711压迫;此外,上述壳体81的侧壁凸设至少一导管814 (本实施例 以两个导管814为例,但不以此为限),而所述导管814内缘与该壳体81的侧壁内缘相通, 藉此可供至少一外部导线90来被上述连接模块70另一端所组设的前述端子固定结构730 的本体711压迫,该外部导线90藉由所述连接模块70而与前述发电单元的电连接线互相 导通。综上所述,本案可改善已知技术而具有的以下优点[0039]1.模块化简化所需构件本实用新型由上述端子固定结构730、主体720、端子固 定结构730等组合的前述连接模块70,改善前述已知技术为离散式设计所需构件较多,且 物料管理不易的缺点。2.施工简便本实用新型生产施工时,不需要如前述已知技术必须借助工具方可 组装或更换构件,本实用新型可大幅降低作业时间。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端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框体(731),前述框体(731)设有至少一固合部(732)该框体(731)的一侧延伸弯折有一扣合部(733),前述扣合部(733)设有至少一接合孔(734),且该扣合部(733)具有一终端(735)与所述框体(731)保持有一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包括一主体(720),其中扣合部(733)为定位 于一主体(7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主体(720)的两侧各设有一刚性壁 (721)界定有收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刚性壁(721)局部撕裂朝内延伸有一基 部(7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扣合部(733)定位于所述基部(7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固合部(732)卡合与前述基部(724)相 连的刚性壁(721)所设的一定位部(72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刚性壁(721)开设有一止挡部(7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包括一弹片结构(710),其中止挡部(722)匹 配一弹片结构(710)所设的一抵制部(714),而定位该弹片结构(7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弹片结构(710)主要包括一本体(711), 前述本体(711)为一弯折的弹性片体,该本体(711)两端具有一间距而形成其可往复移动 的缓冲区,其中所述本体(711)的一端延伸有一第一横板(712),而上述本体(711)的另一 端延伸有一第二横板(7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固定结构,其中第二横板(713)为该本体(711)弯折延 伸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固定结构。所述端子固定结构主要包括有至少一框体,前述框体延伸有至少一固合部;该框体的一侧延伸弯折有一扣合部,前述扣合部设有一接合孔,且该扣合部具有一终端与所述框体保持有一间隙。本实用新型使端子固定结构简单化,模块化简化所需构件,有利于物料管理,使用、安装、施工简便。
文档编号H01R4/48GK201584507SQ20092020403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伦廷, 罗干豪 申请人: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