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79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线生产的复绕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铝包钢线的张力机 构。
背景技术
铝包钢绞线的生产过程是先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将铝杆包覆在钢丝上,而后经双 金属同步变形拉丝技术后成为铝包钢单线,最后将特定股数的铝包钢单线绞合后而成为成 品绞线。由于铝包钢杆拉拔后长度一般较大,因此上机绞合前需要将长度较大的铝包钢单 线复绕在绞线机用的特定盘具上。然而现有的复绕机大多是由收线的张力带动放线盘具 放线的(被动放线方式),一般只能适用于重量较轻,长度较小的铝包钢单线的复绕工序。 对于长度大,重量较重的整盘铝包钢单线的复绕时,会出现把单线拉伤、拉断等其它不良现 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盘具较重,而收线时的张力过大,当超过单线的最大拉力时,就会造成 这种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复绕后铝包钢单线的生产效率及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解决现有对于长度大,重量 较重的整盘铝包钢单线的复绕时,出现的把单线拉伤、拉断的问题,使卷绕成的线盘轮缠绕 紧致,规则,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张力轮和下张力 轮,下张力轮由气压缸和下张力轮支架共同支撑实现调节,张力机铝包钢进线绕过上张力 轮后经下张力轮再经上张力轮后送出。本实用新型设置张力机构通过使下张力轮随铝包钢进线张力大小而上下移动以 缓冲张力过大的情况,避免了因瞬间受力过大引起断线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保证复绕过 程中铝包钢单线受力均勻,有效对因收线机和放线机瞬间速度不一致时起到了缓冲作用, 保证了铝包钢单线在复绕过程中所受张力均勻,使卷绕成的线盘轮缠绕紧致,规则,在生产 过程中不会出现坍塌等不良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张力机铝包钢进线;13、上张力轮;14、下张力轮;15、气压缸支架;16、气 压缸;17、下张力轮支架;18、张力机铝包钢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其是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张力轮13和下张力轮14,上张力轮13和下张 力轮14最好上下设置节约空间,上张力轮13通过传动轴固定在机架上部的任意适当位置,下张力轮14通过下张力轮支架17支撑在机架下部,在机架下部还设置有气压缸支架15,气 压缸16安装在气压缸支架15上,气压缸16与下张力轮通过轮轴上焊接的螺母固定,下张 力轮14由气压缸16和下张力轮支架17共同支撑,下张力轮14在气压缸16及铝包钢线张 力的共同作用下上下移动以调节张力大小,张力机铝包钢进线12首先绕过上张力轮13后 经下张力轮14后再经上张力轮13后经张力机铝包钢出线18进入收线机装置。为了方便 计数,可在上张力轮13的传动轴上设置计米器,通过记录旋转圈数而达到计米的作用,计 米器为公知的常规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张力轮(13)和下张力轮 (14),下张力轮由气压缸(16)和下张力轮支架(17)共同支撑实现调节,张力机铝包钢进线 绕过上张力轮后经下张力轮再经上张力轮后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上张力轮(13)的 传动轴上设置计米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铝包钢线的张力机构是在机架上设置有上张力轮(13)和下张力轮(14),下张力轮由气压缸(16)和下张力轮支架(17)共同支撑实现调节,在气压缸及铝包钢线张力的作用下,张力轮(14)通过上下移动以调节铝包钢线张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设置张力机构通过使下张力轮随铝包钢进线张力大小而上下移动以缓冲张力过大的情况,避免了因瞬间受力过大引起断线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保证复绕过程中铝包钢单线受力均匀,有效对因收线机和放线机瞬间速度不一致时起到了缓冲作用,保证了铝包钢单线在复绕过程中所受张力均匀,使卷绕成的线盘轮缠绕紧致,规则,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坍塌等不良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1886834SQ2010205712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徐自超, 曲松治, 李振峰, 李高杰, 蔡朝辉 申请人: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