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80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的电池盖,通常采用塑料注塑成型、金属板材冲压、金属锻造以及铣削等加工方式加工而成。通过上述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电池盖和电子产品的组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塑料注塑成型的电池盖,通常需要设计卡扣、叉骨等实现其与电子产品的固定定位;2、通过金属板材冲压加工而成的电池盖,通常需要设计点焊卡扣、叉骨等结构实现其与电子产品的固定定位;3、通过金属锻造以及铣削加工制成的电池盖,仍需要在制程中铣削卡扣、叉骨等用以实现与电子产品进行定位固定,由此可见,现有的电池盖结构设计复杂、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日趋更小更薄的环境下,该种电池盖的结构设计已经给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并且加工复杂, 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不需要额外设计将盖体与电池盖本体进行固定的卡固、卡扣、叉骨等干涉结构,结构设计简洁,体积小,不受电子产品空间设计的局限;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池盖结构包括电池盖本体、盖体和吸附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吸附部的吸附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所述电池盖本体是围挡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的电池仓周围的框体。所述吸附部通过模内注塑或胶粘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的内部或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盖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附部是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的多个磁棒。优选的,所述盖体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盖体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电池盖本体相对应的位置同时设置吸附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两吸附部间吸附作用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所述吸附部包括可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的多个磁条。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池盖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由于电池盖结构设置吸附部,电池盖结构的盖体通过吸附部的吸附紧密贴合在电池盖本体上,不需要额外设计将盖体与电池盖本体进行固定的卡固、卡扣、叉骨等干涉结构,结构设计简洁,体积小,不受电子产品空间设计的局限;易于加工,成本低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的电池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盖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 所述电池盖结构包括电池盖本体1、盖体2和吸附部3,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吸附部3的吸附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1上。电池盖本体1是设置在电子设备具有的电池仓9周围的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电池盖本体1围挡形成一具有一定纵深深度的电池仓9,其为方状环带结构。用于为该电子设备供电的供电电池设置在该由电池盖本体1围挡形成的电池仓9中。吸附部3是用于将盖体2吸附在电池盖本体1上的具有吸附性能的连接组件,其可以是由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构成的多种结构。其通过模内注塑工艺嵌接固定在电池盖本体1上。通过上述成型工艺制成的电池盖,磁棒31与电池盖本体1是一体成型的。当然, 磁棒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设置电池盖本体1上,如胶粘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吸附部3还可以是除上述磁棒结构外的其他结构,如磁条。若设置磁条,亦可通过模内成型工艺或胶粘工艺固定设置在电池盖本体1的内侧(不可见)或外侧 (可见)的位置上,其具体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置的结构设计进行调整。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池盖本体1是由塑胶材料制成,因而,置于其内部或外部的吸附部3 (磁棒或磁条)并不会对电子设备内部的元器件造成影响。盖体2是与电池盖本体1进行紧密贴合用于封闭电池仓9的结构部件,其尺寸通常设置为与上述电池盖本体1能够对应匹配的大小,本实施例中,由于电池盖本体1的内侧或外侧设置了上述具有吸附金属性能的吸附部3 (磁棒或磁条),因而,本实施例的盖体2使用金属材料,通过锻造和冼削的加工工艺制成。本实施例的电池盖结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的,电池盖本体1上通过模内注塑工艺或胶粘工艺在其内部或外部设置了对金属具有吸附能力的吸附部3,实施时,吸附部3能够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盖体2紧固的吸附在电池盖本体1上,由于设置在电池盖本体1内部或外部的吸附部3体积较小(尤指厚度较薄),盖体2被吸附部3吸附将由电池盖本体1 围挡形成的电池仓9封闭,并且紧密贴合,不需要额外设计将盖体2与电池盖本体1进行紧密贴合的卡固、卡扣、叉骨等干涉结构就可以实现上述两结构的连接。结合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盖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盖体2也可以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盖体2,该种实施方式只需要在盖体2的内侧表面上对应电池盖本体1上设置吸附部3的位置设置具有同样功能的吸附部3即可,盖体2上的吸附部3可以是通过模内成型工艺或胶粘工艺固定设置在盖体2的内部(不可见) 或表面(可见)的磁棒或磁条,由于盖体2上的吸附部3与电池盖本体1上的吸附部3可以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盖体2通过所述两吸附部3间吸附作用紧密贴合在电池盖本体1上, 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种实施方式中,盖体2设置吸附部3的位置和尺寸并不限定,其可以根据电池盖本体1具有的吸附部3的位置进行调整,满足两者设置的吸附部3能够相互作用,达到紧密贴合的效果即可。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了上述的电池盖结构,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与上述电池盖结构的实施方式相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由于电池盖结构设置吸附部,电池盖结构的盖体通过吸附部的吸附紧密贴合在电池盖本体上,不需要额外设计将盖体与电池盖本体进行固定的卡固、卡扣、叉骨等干涉结构,结构设计简洁,体积小,不受电子产品空间设计的局限;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结构包括电池盖本体、盖体和吸附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吸附部的吸附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本体是围挡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的电池仓周围的框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通过模内注塑或胶粘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的内部或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附部是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的多个磁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盖体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电池盖本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吸附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两吸附部间吸附作用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括可设置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的多个磁条。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盖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结构以及该电子设备。所述电池盖结构包括电池盖本体、盖体和吸附部,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吸附部的吸附贴合在所述电池盖本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池盖结构。由于电池盖结构设置吸附部,电池盖结构的盖体通过吸附部的吸附紧密贴合在电池盖本体上,不需要额外设计将盖体与电池盖本体进行固定的卡固、卡扣、叉骨等干涉结构,结构设计简洁,体积小,不受电子产品空间设计的局限;易于加工,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H01M2/10GK202013912SQ201120086739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侯永强, 刘传钦, 张键, 郑丹东 申请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