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926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属于电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俗称绕线治具,使用过程中,在绕线机转嘴位置安装此绕线治具,通过操作人员将漆包线缠绕于此绕线治具一端固定住漆包线,然后启动绕线机带动绕线治具转动,进而带动漆包线转动来回排线,当达到设定圈数即停止绕线,使产品成型,即可从绕线治具卸下,完成产品绕线过程。如图1至3所示,目前现有的绕线治具包括有一棒形主体1,所述棒形主体1的一端部为与绕线机转嘴传动配合的衔接部11,另一端部为缠绕线圈的绕线部12,绕线部12附带有一定位端头3,定位端头3利用自身的弹珠31与绕线部12的卡位122卡接配合实现定位端头3的锁紧固定。这种结构的绕线治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缺点,即定位端头位置固定导致绕线距离不可调、成型产品不易卸下、操作不便及定位端头卡接不牢容易脱落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绕线距离可调、脱模容易且牢固可靠的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有一棒形主体,所述棒形主体的一端部为与绕线机转嘴传动配合的衔接部,另一端部为缠绕线圈的绕线部;还包括有一封装端头,所述封装端头与棒形主体的绕线部插接定位配合且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进一步,所述棒形主体的绕线部为由至少两个弧线形薄壳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圆柱形体,相邻弧形线薄壳之间留有适当间隙。进一步,所述封装端头为一底部密闭的套筒,其中部设置有与圆柱形体内腔插接配合的柱体,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圆柱形体外壁顶抵锁紧配合的调节螺母。进一步,所述柱体的头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的锥形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容易,线圈脱模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不良率;2、线圈长度可以自由调节,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效益更好。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0015]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棒形主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棒形主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有一棒形主体1及一封装端头2。上述棒形主体1的一端部为与绕线机转嘴传动配合的衔接部11,另一端部为缠绕线圈的绕线部12,绕线部12为由三个弧线形薄壳121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圆柱形体,相邻弧形线薄壳121之间留有适当间隙。上述封装端头2与棒形主体1的绕线部12插接定位配合且通过调节螺母22锁紧固定,其为一底部密闭的套筒,中部设置有与圆柱形体内腔插接配合的柱体21,柱体的头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的锥形体,侧壁设置有一个与圆柱形体外壁顶抵锁紧配合的调节螺母22。利用调节螺母22可以实现封装端头2和棒形主体1的锁紧定位,且达到绕线距离自由调节的目的,而绕线部12利用弧线形薄壳121的弹性可以轻易脱落成型线圈,产品成型率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有一棒形主体,所述棒形主体的一端部为与绕线机转嘴传动配合的衔接部,另一端部为缠绕线圈的绕线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封装端头,所述封装端头与棒形主体的绕线部插接定位配合且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形主体的绕线部为由至少两个弧线形薄壳构成的具有中空内腔的圆柱形体,相邻弧形线薄壳之间留有适当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端头为一底部密闭的套筒,其中部设置有与圆柱形体内腔插接配合的柱体,其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圆柱形体外壁顶抵锁紧配合的调节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头端设置为便于插入的锥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棒形电感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有一棒形主体,所述棒形主体的一端部为与绕线机转嘴传动配合的衔接部,另一端部为缠绕线圈的绕线部;还包括有一封装端头,所述封装端头与棒形主体的绕线部插接定位配合且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容易,线圈脱模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不良率;2、线圈长度可以自由调节,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效益更好。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2120757SQ2011201858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张惠霞, 李有敏, 梁东爔, 王利萍, 肖永斌, 胡伍妹, 莫本尧, 董再勇, 蒋飞, 覃广荣, 邓继雄, 邱灵林, 郑忠源, 靳建东, 黎志彬 申请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