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81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ー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ー种连接软性电路板或是排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木请參阅图 I及图2,为ー种现有的软性电路介面的电连接器(可连接软性电路板或是软排线),其包括有一座体10、复数的端子16、及ー掀盖23 ;其中该座体10是藉由分隔片11分隔成复数的端子槽12及一连接槽13 ;该端子16是设有接脚部17、第一弹臂18、及第ニ弹臂19,该第一弹臂18设有ー凸出至连接槽13的接点20,第二弹臂19接近末端设有ー凹槽21 ;该掀盖23上对应每一端子16设有ー开孔24及一迫紧片25,该各端子16的第二弹臂19穿过掀盖23的开孔24使该迫紧片25为凹槽21所卡勾;藉此,当掀盖23向下枢转时,该迫紧片25可呈直立而迫紧ー插入的软性电路介面。现有构造有以下缺点I.掀盖23对应每一端子设有开孔24,在制造上的精密度需求极高,不容易制造。2.端子16的第二弹臂19直接抵压于该掀盖23上,故该掀盖23的材质无法采用金属材质,其強度并非甚佳。(若掀盖23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则会与各端子的第二弹臂19导接,因而形成短路)3.塑胶材质的掀盖23为了有较强的结构,其厚度需加大,如此相对缩小座体10的空间而减弱了结构强度。4.端子16在制造上为金属片板面下料方式形,故无法依端子间距加工成连续端子排列,故制造上甚为粍料且组装上较为费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设有ー金属壳固定于ー塑胶座体,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底面为ー连接面,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达到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设有与端子分开的抵紧构造,可达到端子易于以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制造,且掀盖或滑片皆可以金属材质,不会造成短路。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且各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藉由断面接触达到较佳的电连接。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中,包括有[0013]一塑胶座体,其设有ー开ロ向前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底面为ー连接面,该连接槽可插入ー排线,该排线设有ー排接点;至少ー排端子,其是固定于该塑胶座体,每ー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一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点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伸出该塑胶座体外;—金属壳,其固定于该塑胶座体,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及一抵紧构造,其可抵紧该排线,该ー排端子的弹臂及抵紧构造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的弹臂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接点为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与板面连接的一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抵紧构造为ー排抵紧片,每ー抵紧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该ー排抵紧片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的固定部及弹臂向连接槽的开ロ延伸,该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ロ且该弹臂末端凸出至连接槽,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弾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还设有一滑片,该滑片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该抵紧构造抵压该滑片而间接抵紧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的侧边设有焊板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ー排端子包括有ー排第一端子及ー排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的弹臂往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第二端子的弹臂远离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イ申,该ー排第一端子的接点及ー排第二端子的接点呈交错排列。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凸形定位结构,该端子的固定部成绕曲状且卡合该凸形定位结构。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的凸形定位结构内侧底面设有穿孔供该至少ー排端子的固定部陷入该穿孔。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塑胶座体设有至少ー排端子槽,该至少ー排端子组装于该至少ー排端子槽。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ー排端子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卡定。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的顶面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抵紧构造为ー排抵紧片,每ー抵紧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该ー排抵紧片与该金属壳是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该ー排抵紧片设有ー凸部由该至少一开孔伸入该连接槽。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还设有ー滑片,该滑片两侧与该金属壳ニ侧相互卡合滑动,使两者可相互前后滑动,藉由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而可抵紧或放松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弯折设有上、下板,上、下板之间形成ー套接空间,上板较下板长,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上板贴合于金属壳的顶面,该下板套入该连接槽抵紧该排线,该ー排抵紧片套入该套接空间并抵压该下板。[003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前滑动至最前端吋,该滑片可向上倾斜翅起。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的下板末端是具有向上的预压使末端靠向上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弯折设有上、下板,上、下板之间形成ー套接空间,上板较下板长,下板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上板贴合于金属壳的顶面,该下板套入该连接槽,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套入该套接空间且由该下板的至少一开孔凸出直接抵压该排线,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前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被该下板顶起而不抵压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设有ー顶面位于该金属壳的顶面上,该滑片的顶面 设有ー开孔,该金属壳的顶面由后向前反折形成该ー排抵紧片,该ー排抵紧片套入该开孔,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直接抵压该排线,当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被该滑片的顶面顶起而不抵压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还设有一滑片可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该滑片一体设有该ー排抵紧片,藉由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而可抵紧或放松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金属壳的顶面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滑片设有ー顶面位于该金属壳的顶面上,该ー排抵紧片设有ー凸部由该金属壳的至少ー开孔伸入该连接槽直接抵压该排线,当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被该金属壳的顶面顶起而放松该排线。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ー排抵紧片可上下弹动。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ー排端子与该塑胶座体是埋入射出成型,该至少一排端子的固定部埋入固定于该塑胶座体内。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滑片与金属壳间设有卡片和滑槽而可相互卡合滑动,该滑槽前段呈向上倾斜而后段呈水平且口径略大,且该卡片亦配合该滑槽前段呈向上傾斜。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至少ー排端子组装于该至少ー排端子槽后,更进ー步将端子槽固定端子部位的塑胶热溶而形成一固持部卡定或包覆该端子的固定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连接面中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活动槽,该至少一端子活动槽四周皆为连接面。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达到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2.本实用新型设有与端子分开的抵紧构造,可达到端子易于以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制造,且掀盖或滑片皆可以金属材质,不会造成短路。3.本实用新型的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且各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藉由断面接触达到较佳的电连接。4.本实用新型设有ー金属壳固定于塑胶座体,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底面为ー连接面,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參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滑片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滑片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滑片立体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6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37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38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86]图3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0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6是本实用新型第i^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第i^一实施例的抵紧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8是本实用新型第i^一实施例的放松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金属壳立体图。图5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掀盖转平的侧视剖面图。图5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掀盖掀起的侧视剖面图。图5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滑片塞入连接槽的侧视剖面图。图5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滑片滑出连接槽的侧视剖面图。图5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i^一实施例的端子侧视图。图6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热加工后立体图。图6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热加工后立体图。图7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热加工后立体图。图7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图7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体埋入射出立体图。[0125]图7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七实施例的端子立体图。图7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七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体埋入射出立体图。塑胶座体30连接槽31连接面32端子弹动槽33顶面34平台35导入斜面36卡块37卡接滑槽38端子槽39端子卡定槽301端子卡定槽302 端子卡定槽303 凹槽310固持部311接合槽312沟槽313向上倾斜段314 抵紧片槽315掀盖317凸轮318滑片319金属壳320固定孔321焊板部322凸肋323第一端子槽326 第二端子槽327 凸形定位结构328穿孔329枢接部335卡接部342迫紧片341金属壳40顶面41侧面42后面43底面44开孔45滑槽46焊板部47凸肋48卡孔49凸圆410卡片412开孔413卡片421该滑片50上板51下板52侧板53套接空间54卡片55手持部56开孔57滑槽58斜面510定位卡槽512 开孔513凸部514斜面515切开沟516弹片517凸部518凸圆521端子60弹臂61固定部62接脚63接点64第一端子615 第二端子616料带650凸包651抵紧片120弹臂121固定部122枢接部123凸部124导入斜面125凸圆126顶起弹片135 抵紧凸肋140胶膜160
具体实施方式
、[0157]请參阅图3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该塑胶座体30设有ー开ロ向前的连接槽31,该连接槽31可插入ー软性电路板或是ー排线,该排线设有ー排接点,该连接槽的底面为ー连接面32,该连接面32中间设有一端子弹动槽33,该端子弹动槽33四周均有该连接面32,该塑胶座体30后段设有ー较顶面34略低的平台35,该连接槽31的入口设有导入斜面36,该塑胶座体30两侧各设有ー卡块37,底面ニ侧各设有一前后向的沟槽313。该金属壳40设有ー顶面41、ニ侧面42、一后面43及一底面44,其前端为ー套入ロ,其顶面41中段设有ー排开孔45且后段设有向下冲压呈横向的凸肋48,其两侧面42由前而后设有、ー卡孔49、ー滑槽46及ー凸圆410,该滑槽46前段呈向上倾斜而后段呈水平且口径略大,该底面44仅有两侧缘及后缘,而中间为透空,如此可防止端子弹动时碰触,该底面44两侧更弯折有竖立的卡片421,该金 属壳40的ニ侧底面各设有一向外凸出的焊板部47,该ニ焊板部47是可焊接于ー电路板上,加强整体电连接器的固定。该塑胶座体30由前而后套入该金属壳40内定位,该塑胶座体30两侧的卡块37卡定该金属壳40的卡孔49,使该塑胶座体30不会退出,该金属壳40的凸肋48抵靠该塑胶座体30的平台35,该卡片421卡定沟槽313,该金属壳的顶面41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32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31。该ー排端子60与该塑胶座体30是埋入射出成型,每ー端子6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向前延伸并埋入固定于该塑胶座体30内,该弹臂61可于该端子弹动槽33上下弹动,该弹臂61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ロ,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ー边而呈ー尖点且凸出该连接面32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后端伸出。该ー排抵紧片120—体成型于该金属壳40的顶面411且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每ー抵紧片12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且可上下弹动,该ー排抵紧片皆设有一向下的凸部124由该ー排开孔45伸入该连接槽31,该凸部124前端设有导入斜面125。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ニ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该滑片50为金属板片弯折设有上、下板51、52及ニ侧板53,上、下板51、52之间形成ー套接空间54,上板51较下板52长,该ニ侧板53前端弯折设有一手持部56、中段设有一向内的凸圆521及靠近后端设有一定位卡槽512及向内弯折—^片55,该卡片55稍向上倾斜对应该滑槽46前段的倾斜作卡接,该下板52向下冲压ー凸部514,该滑片50组装于该金属壳40上,该滑片50 ニ侧的卡片55卡接于该金属壳40 ニ侧的滑槽46,该滑片50可相对该金属壳40前后滑动。请參阅图6及图7,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上板51贴合于金属壳40的顶面41,该下板52套入该连接槽31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抵紧片120套入该套接空间54并抵压该下板52而呈间接抵紧该排线130,此时滑片50的定位卡槽512卡定金属壳40的凸圆410且凸圆521卡于滑槽46前段,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请參阅图8及图9,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由于该滑片50的卡片55沿该金属壳40的滑槽46倾斜向上,故该滑片50不再抵压排线130且向上升起而让出空间,可方便排线130取出。本实施例的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皆为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在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由以上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达到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2.本实用新型设有与端子分开的抵紧构造,可达到端子易于以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制造,且掀盖或滑片皆可以金属材质,不会造成短路。3.本实用新型的至少ー排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且各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藉由断面接触达到较佳的电连接。4.本实用新型设有ー金属壳固定于塑胶座体,该塑胶座体的连接槽底面为ー连接面,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请參阅图10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40的底面44大致为完整,且ニ侧的滑槽46呈水平,该滑片50的卡片55亦呈水平,该滑片的下板52末端是具有向上的预压使末端靠向上板51,该下板52设有开孔513藉以减低刚性易于弹动。请參阅图13,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上板51贴合于金属壳40的顶面41,该下板52套入该连接槽31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抵紧片120套入该套接空间54并抵压该下板52而呈间接抵紧该排线130,此时滑片50的定位卡槽512卡定金属壳40的凸圆410,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请參阅图14,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是呈水平向前移动,然而下板52向上弹起,故该滑片50不再抵压排线130且向上升起而让出空间,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15、图16及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一抵紧构造,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抵紧构造为一横向的抵紧凸肋140,该抵紧凸肋140不弹动仅抵紧滑片50的下板52,该下板52设有开孔513藉以减低刚性易于弹动。请參阅图18、图19、图20及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塑胶座体30两侧设有卡接滑槽38,该卡接滑槽38设有向上倾斜段314,该金属壳40 ニ侧不设滑槽,该滑片50呈π形状,其上板51设有ー排开孔57,其两侧板53配合该卡接滑槽38卡接,且设有斜边515配合该向上倾斜段314,该滑片50是套设于该塑胶座体30上而位于该金属壳40内。[0181]另外,由于该滑片50是套设于该金属壳40内,该金属売40顶面不平整,为了易于吸盘吸附,该金属壳40顶面可贴上ー层胶膜160。请參阅图20,当该滑片50相对该塑胶座体30向后滑动时,该滑片60的上板51为该ー排抵紧片120抵压而可抵紧该排线130 ;请參阅图21,当该滑片50相对该塑胶座体3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 ニ侧板53沿该向上倾斜段314而向上升起,该ー排抵紧片120可落入该ー排开孔57,故该滑片50不再抵压排线130且向上升起而让出空间,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22、图23及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塑胶座体30两侧设有卡接滑槽38,该金属売40 ニ侧不设滑槽,该滑片50呈Π 形状,其上板51接近两侧各设有一切开沟516而形成一可上下弹动的弾片517,该弹片517设有一向上的凸部518,且设有一排开孔513藉以减低刚性易于弹动,其两侧板53配合该卡接滑槽38卡接,该滑片50是套设于该塑胶座体30上而位于该金属壳40内。请參阅图23,当该滑片50相对该塑胶座体30向后滑动时,该滑片50的弹片517为该ー排抵紧片120抵压而向下弹动,故可抵紧该排线130 ;请參阅图24,当该滑片50相对该塑胶座体3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的弾片517脱离该ー排抵紧片120抵压而向上弹起,故不再抵压排线130,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25至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40 ニ侧的滑槽46呈水平,然前段口径较大,该滑片50的卡片55亦呈水平,该金属壳40的底面44仅有周边而大部份面积透空,如此可防止端子弹动时碰触,且顶面两侧各设有ー凸出顶面41的顶起弹片135。请參阅图28,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上板51贴合于金属壳40的顶面41,该下板52套入该连接槽31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抵紧片120套入该套接空间54并抵压该下板52而呈间接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请參阅图29,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是呈水平向前移动,该滑片50不受ー排抵紧片120抵压且该顶起弾片135可顶起滑片50,故该滑片50不再抵压排线130且呈倾斜翘起而让出空间,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30至图3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仍呈水平不会翘起,故该滑片50的卡片可设计较长稳定的卡接于金属壳40的滑槽46,该滑片50的下板52设有ー排开孔57。请參阅图32,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上板51贴合于金属壳40的顶面41,该下板52套入该连接槽31并与该排线130呈宽松状态,该ー排抵紧片120套入该套接空间54并由该开孔57穿过而直接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请參阅图33,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是呈水平向前移动且将该ー排抵紧片120顶起而不再抵压排线130,此时即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34至图3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40顶面前段设有ー排开孔45,顶面ニ侧各有一前后向且向下凸出的卡片412,该滑片50为金属材质且呈ー板片状,其前端为向上翘起的手持部56,其设有ー排开孔57,该ー排开孔57两侧各设有ー滑槽58,该ー排抵紧片120 —体成型于该滑片50且位于该ー排开孔57,该抵紧片120可上下弹动且末端设有ー凸圆126,该滑片50是置于该塑胶座体30上的接合槽312而位于该金属壳40,该金属壳的卡片412卡接于滑片的滑槽58。请參阅图36,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120向下弹动,其凸圆126可抵紧该排线130 ;请參阅图37,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吋,该凸圆126由该开孔45弹起,故该凸圆126不再抵压排线130,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38至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売40顶面前段设有ー排开孔45,该滑片50为金属材质且呈Π形状,其上板51设有一手持部56,其两侧板53各向内设有ー卡片55,该ー排抵紧片120 —体成型于该滑片50,该抵紧片120可上下弹动且设有一向下的凸部124,该滑片50是置于该金属壳40上,该滑片50的卡片55卡接于该金属壳的滑槽46。请參阅图40,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120可由该开ロ 45伸入连接槽31内,其凸部124可抵紧该排线130 ;请參阅图41,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120抵靠金属壳40顶面而使凸部124弹起而不再抵压排线130,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42至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的顶面41由后向前反折形成该ー排具弹性的抵紧片120,其两侧面42各设有ー卡片412 ;该滑片50为金属材质且呈π形状,其上板51设有ー开孔57,该开孔57前缘设有向下的斜面510,其两侧板53设有ー滑槽58,该滑片50置于该金属壳40,其上板51接合于该金属壳40的顶面,该滑槽58与卡片412卡接,该ー排抵紧片120套入该开孔57,该ー排抵紧片120的凸部124直接抵压该排线,当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被该滑片的顶面顶起而不抵压该排线。 请參阅图44,当该滑片50与该金属壳40齐平时,该ー排抵紧片120可由该开ロ510伸入连接槽31内,其凸部124可抵紧该排线130 ;请參阅图45,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滑片50的斜面510接抵该ー排抵紧片120的导入斜面125而使凸部24弹起不再抵压排线130,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46至图4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一金属壳40、ー滑片5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40顶面两侧各设有ー开孔413,该塑胶座体30对应该开孔413设有凹槽310,该滑片50上板51两侧各向下设有ー凸部520。请參阅图47,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后滑动时,该上板51贴合于金属壳40的顶面41,该下板52套入该连接槽31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抵紧片120套抵压该下板52而呈间接抵紧该排线130。请參阅图48,当该滑片50相对该金属壳40向前滑动时,该滑片50可倾斜上升向前移动,该滑片50不受ー排抵紧片120抵压且该凸部520抵于金属壳40顶面,故该滑片50不再抵压排线130且呈倾斜翘起而让出空间,可方便排线130取出。请參阅图4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大致与第十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金属壳40的底面44为半包式,其前段只有两侧缘而中间透空,如此可防止端子弹动时碰触。请參阅图50及图5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实施例,其为ー掀盖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该塑胶座体30设有ー开ロ向前的连接槽31且枢接有ー掀盖317,该连接槽31可插入ー排线130,该排线设有ー排接点,该连接槽31上方设有ー排抵紧片槽315且下方设有ー排端子槽39,该掀盖317设有ー枢接部335及ー凸轮318,当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与该排线130呈抵紧或放松。该ー排端子60是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ー排端子槽39,姆ー端子60为金属片弯折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水平向前延伸并与该塑胶座体30固定,该弹臂61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ロ,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130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后端伸出。 该ー排抵紧片120设于该塑胶座体的ー排抵紧片槽315,每ー抵紧片120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且设有ー弹臂121及一固定部122,该固定部122呈水平向前延伸并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121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且设有一枢接部123枢接并弹性抵紧该掀盖317的枢接部335,该掀盖317的凸轮318可抵紧该排线130,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一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分别抵紧于该排线130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0的弹臂61及一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受排线130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ニ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本实施例的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皆为板面弯折冲压成型者,有别于现有板片下料而成C形状的端子,在制造上可冲压成连续端子,在制造上较为节省成本。请參阅图52及图5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塑胶座体30设有ー滑片319,该滑片319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31,该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各设有ー凸向连接槽31的凸部124抵压该滑片319而间接抵紧该排线130。请參阅图5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实施例,其为ー排线连接器,其包括ー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塑胶座体30不设有掀盖或滑片,该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末段反折向下而成ー凸至连接槽31的凸部124,该凸部124直接抵紧该排线130。请參阅图5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实施例,其为ー排线连接器,其大致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ー排抵紧片槽315设于连接槽31下方,该ー排端子槽 39设于连接槽31上方,该ー排端子60的该弹臂61末段反折向下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ロ,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弹性且设有最向下凸出的接点64,该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末段反折向上而成ー凸至连接槽31的凸部124,该凸部直接抵紧该排线130。请參阅图5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实施例,其为ー排线连接器,其包括ー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是为弹臂61板面弯折向上凸出者,该弹臂61末端抵靠塑胶座体30,该接点64凸出至该连接槽31且是弹臂61板面挤压成较小的R角而呈尖点,如此可有较佳的刮擦效果。请參阅图5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实施例,其为ー排线连接器,其包括ー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端子60的接点64是为弹臂61板面弯折向上凸出者,该弹臂61末端抵靠塑胶座体30该接点64凸出至该连接槽31且是弹臂61板面挤压成较小的R角而呈尖点,如此可有较佳的刮擦效果。请參阅图58、图59、图60及图6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实施例,其为ー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第一端子615、ー排第二端子616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该塑胶座体30的前段上方设有ー掀盖317且后段上方套设ー金属壳320,该掀盖317和该塑胶座体30间形成一开ロ向前的连接槽31,该连接槽31可插入ー排线,该排线设有ー排接点,该金属壳320的ニ侧各设有一固定孔321及一焊板部322,该塑胶座体30的后段设有ー排第一端子槽326且前段设有ー排第二端子槽327,该第一、ニ端子槽326、327皆设有ー凸形定位结构328,该第二端子槽327的凸形定位结构328内侧的底面设有ー穿孔329,该掀盖317设有ー枢接部335及ー凸轮318,该掀盖317可相对该塑胶座体30枢转,当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与该排线呈抵紧或放松。该金属壳320的ニ侧固定孔321是与该塑胶座体30 ニ侧的卡块324卡定,该ニ焊板部322是可焊接于ー电路板上,加强整体电连接器的固定。该ー排第一端子615是由上而下组装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ー排第一端子槽326,每ー第一端子615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绕曲状而与该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该弹臂61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且末段反折向上而远离连接槽31的开ロ,该弹臂41的反折部位不具弾性且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6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后端呈水平伸出。该ー排第二端子616是由上而下组装设于该塑胶座体30的ー排第二端子槽327,姆ー第二端子616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61、一固定部62及一接脚63,该固定部62呈绕曲状而与该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且陷入该穿孔329,如此该固定部62卡定该凸形定位结构328的长度较长,该弹臂61远离连接槽31的开ロ延イ申,该弹臂61设有最向上凸出的接点64,该接点64为该弹臂61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一边而呈一尖点且凸出至该连接槽31,当该接点64受挤压时该弹臂41自板面方向弹动,该接点64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63由该塑胶座体30前端伸出。该ー排第一端子615的接点61及ー排第二端子616的接点61呈交错排列。该ー排抵紧片120与该金属壳320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的,该ー排抵紧片120设·于该金属壳320的前端,每ー抵紧片120设有ー弹臂121,该弹臂122向连接槽31的开ロ延伸且设有一枢接部123枢接并弾性抵紧该掀盖317的枢接部335,该掀盖317枢转时该凸轮318可抵紧该排线,该ー排第一、ニ端子615、616的弹臂61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2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615、616的弹臂61及ー排抵紧片120的弹臂121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本实施例的第一、ニ端子615、616的接点64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另外连接该接点64的弹臂末段ニ侧亦为冲切时所形成的自然R角或是去毛边的导角,如此在电连接时不致因高低不平的毛边而造成接触不良。藉由以上构造,本实施例更具有以下优点I.该ー排抵紧片120与该金属壳一体成型,可使该塑胶座体30厚度更薄,更能符合轻薄短小的产品需求。2.第一、ニ端子615、616成前、后排设置,如此端子间距小的产品可易于设置。3.第一、ニ端子与该塑胶座体30的凸形定位结构328卡定可增加固定效果。4.第一、ニ端子由上而下与该塑胶座体30卡定,第一、ニ端子可受到该塑胶座体30支撑,而第一、ニ端子受挤压时皆是向下弹动的,故稳固性更佳。5.藉由该ー排抵紧片120枢接并弹性抵压该掀盖317,可令该掀盖317的定位和枢转皆甚为平稳。6.该金属壳320的ニ侧各设有一焊板部322作为焊接固定,故该金属壳320更能承受该掀盖317枢转时的应力。上述实施例第十三、十七及十九实施例中的掀盖317皆与ー排抵紧片120枢接,然而在设置上亦可采掀盖317与塑胶座体30枢接,而该ー排抵紧片120仅弹性抵压而未枢接。请參阅图6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金属壳320设有ニ条凸肋323更加强板面强度,且仅设有ー排第一端子615。请參阅图6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i^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九实施例及第二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第一端子615的弹臂61末段板面是刺破反向凸出ー接触段617,其接点64设于该接触段617末端断面与弹臂板面连接的ー边。请參阅图64至图6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二实施例,其为ー掀盖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仅设有后排的第一端子,即该ー排端子60。本实施例在制造上,该塑胶座体30成型有ー排端子卡定槽301,接着将该ー排端子60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该固定部62卡于该端子卡定槽301,接着经热加工,图64所示的假想线为热熔区域,如图65及图66所示,使塑胶座体30的端子卡定槽301旁的塑胶稍为热熔而形成固持部311卡定或包覆该端子的固定部62。藉由上述方法,在制造上塑胶座体30成型端子卡定槽301包容性可较大,不需很精密准确,如此在体积甚小的排线连接器可达到制造上的方便性。请參阅图68至图7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三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是设有滑片319,该滑片319两侧设有卡接部342与塑胶座体30卡接滑动,其中间设有一迫紧片341。本实施例在制造上,同样是采热熔方式,该塑胶座体30成型有ー排端子卡定槽301,接着将该ー排端子60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该固定部62卡于该端子卡定槽301,接着经热加工,图68所示的假想线为热熔区域,如图69及图70所示,使塑胶座体30的端子卡定槽301旁的塑胶稍为热熔而形成固持部311卡定或包覆该端子的固定部62。请參阅图72及图7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四实施例,其为ー掀盖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端子60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二十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ー排端子60与该塑胶座体30是埋入射出成型,该ー排端子60的固定部埋入固定于该塑胶座体30内,该弹臂61可于该端子弹动槽33上下弹动。请參阅图74及图7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五实施例,其为ー滑片式排线连接器,其包括一塑胶座体30、ー排第一端子615、ー排第二端子616及ー排抵紧片120,其中大致与第十九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是设有滑片319且采用如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热熔方式制造。本实施例在制造上,该塑胶座体30成型有ー排第一端子卡定槽302及ー排第二端子卡定槽303,接着将该ー排第一端子615及ー排第二端子616组装于该塑胶座体30,第一端子615的固定部62卡于该第一端子卡定槽302,第二端子616的固定部62卡于该第二端子卡定槽303,接着经热加工,图74所示的假想线为热熔区域,如图75所示,使塑胶座体30的第一、ニ端子卡定槽302、303旁的塑胶稍为热熔而形成固持部311卡定或包覆端子的固定部62。请參阅图76及图7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六实施例,其中大致与第十九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ー排第一端子615及ー排第二端子616是为一片铜片一次冲压且与该塑胶座体30是埋入射出成型,请參阅图76,将一片铜片一次冲压使该ー排第一端子615及ー排第二端子616交错排列直接成正常端子间距排列连接于料带650,请參阅图77,接着与该塑胶座体30埋入射出成型后,再将该料带650取下。 请參阅图78及图7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七实施例,其中大致与第二十六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为了易于冲压,冲压时该ー排第一端子615及ー排第二端子616先不要交叉,当ー排第一端子615及ー排第二端子616冲压成型后再二次加工将料带650拉近而成正常端子间距排列,使料带650形成ー凸包651。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 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塑胶座体,其设有ー开ロ向前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底面为ー连接面,该连接槽可插入ー排线,该排线设有ー排接点; 至少ー排端子,其是固定于该塑胶座体,每ー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ー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ー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点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伸出该塑胶座体外; 一金属壳,其固定于该塑胶座体,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及 一抵紧构造,其可抵紧该排线,该ー排端子的弹臂及抵紧构造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ー排端子的弹臂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点在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点为该端子的弹臂的一末端断面与板面连接的ー边。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紧构造为ー排抵紧片,每ー抵紧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该ー排抵紧片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固定部及弹臂向连接槽的开ロ延伸,该弹臂末段反折而远离连接槽的开ロ且该弹臂末端凸出至连接槽,该弹臂的反折部位不具弾性,该接脚向该塑胶座体后端伸出。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ー滑片,该滑片可滑动塞入该连接槽,该抵紧构造抵压该滑片而间接抵紧该排线。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的侧边设有焊板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ー排端子包括有ー排第一端子及ー排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的弹臂往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第二端子的弹臂远离该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该ー排第一端子的接点及ー排第二端子的接点呈交错排列。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设有凸形定位结构,该端子的固定部成绕曲状且卡合该凸形定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的凸形定位结构内侧底面设有穿孔供该至少ー排端子的固定部陷入该穿孔。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体设有至少ー排端子槽,该至少ー排端子组装于该至少ー排端子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ー排端子是由上而下组装于该塑胶座体,该至少ー排端子的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卡定。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的顶面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抵紧构造为ー排抵紧片,每ー抵紧片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该ー排抵紧片与该金属壳是为金属一体冲压成型,该ー排抵紧片设有ー凸部由该至少一开孔伸入该连接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ー滑片,该滑片两侧与该金属壳ニ侧相互卡合滑动,使两者可相互前后滑动,藉由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而可抵紧或放松该排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弯折设有上、下板,上、下板之间形成ー套接空间,上板较下板长,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上板贴合于金属壳的顶面,该下板套入该连接槽抵紧该排线,该ー排抵紧片套入该套接空间并抵压该下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前滑动至最前端吋,该滑片可向上倾斜翘起。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的下板末端是具有向上的预压使末端靠向上板。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弯折设有上、下板,上、下板之间形成ー套接空间,上板较下板长,下板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上板贴合于金属壳的顶面,该下板套入该连接槽,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套入该套接空间且由该下板的至少ー开孔凸出直接抵压该排线,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前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被该下板顶起而不抵压该排线。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设有ー顶面位于该金属壳的顶面上,该滑片的顶面设有ー开孔,该金属壳的顶面由后向前反折形成该ー排抵紧片,该ー排抵紧片套入该开孔,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直接抵压该排线,当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的凸部被该滑片的顶面顶起而不抵压该排线。
2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滑片可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该滑片一体设有该ー排抵紧片,藉由该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前后滑动而可抵紧或放松该排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的顶面设有至少ー开孔,该滑片设有ー顶面位于该金属壳的顶面上,该ー排抵紧片设有ー凸部由该金属壳的至少ー开孔伸入该连接槽直接抵压该排线,当滑片相对该金属壳向后滑动时,该ー排抵紧片被该金属壳的顶面顶起而放松该排线。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ー排抵紧片可上下弹动。
2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ー排端子与该塑胶座体是埋入射出成型,该至少ー排端子的固定部埋入固定于该塑胶座体内。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滑片与金属壳间设有卡片和滑槽而可相互卡合滑动,该滑槽前段呈向上倾斜而后段呈水平且口径略大,且该卡片亦配合该滑槽前段呈向上傾斜。
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ー排端子组装于该至少ー排端子槽后,更进ー步将端子槽固定端子部位的塑胶热溶而形成一固持部卡定或包覆该端子的固定部。
2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中间设有至少一端子活动槽,该至少一端子活动槽四周皆为连接面。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塑胶座体,其设有一开口向前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底面为一连接面,该连接槽可插入一排线,该排线设有一排接点;至少一排端子,其是固定于该塑胶座体,每一端子为金属片板面弯折成形,其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设有一弹臂、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体固定,该弹臂设有一接点位于该连接槽,该接点与该排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伸出该塑胶座体外;一金属壳,其固定于该塑胶座体,该金属壳设有一顶面对应位于该塑胶座体的连接面上方而遮盖该连接槽;及一抵紧构造,其可抵紧该排线,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及抵紧构造分别抵紧于该排线的上、下面,该一排端子的弹臂受排线挤压时皆自板面方向弹动。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2434735SQ20112040396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日
发明者蔡周贤 申请人:蔡闳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