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487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防松脱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影音处理技术的演变,不同的影音规格不断推陈出新。为了搭配各种不同的多媒体播放格式,许多不同类型的连接线也应运而生。为此,当使用者的影音播放装置(如:DVD播放器)与电视机既有的传输线不同时,经常需要通过连接端子来连接。举例来说,将数字视讯界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简称为dvi)接头转换为高解析多媒体界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为HDMI)的连接端子,或是将SCART的连接端子连接于AV端子的输出。请参照图1A,其绘示两种连接端子彼此相连接的示意图。在理想状态下,第一连接端子11与第二连接端子13应该彼此牢固以嵌合方式连接于彼此。当使用者观看影音节目时,可能会需要调整位置而搬动播放装置与电视的位置。然而,这些彼此相连接的转接头若经过搬移时,很容易因为晃动而松脱。请参照图1B,其绘示两种连接端子彼此松脱时的示意图。承上,在搬移影音装置的时候,连接端子之间容易因不小心拉扯或摇晃脱落。当然,一旦连接端子未能妥善的连接在一起时,影音资讯便无法正常的由显示器来播出。除了家庭使用外,配置许多电脑设备的机房等,可能会因为搬迁的需要而移动内部的仪器或设备,这些主机所连接的接线可能更多,也更容易产生松脱的情形。以往这些连接端子是否脱落均须由人工逐一检视,但是这样的作法相当费时。再者,若连接端子的外部仍保持连接,而其内部已经松脱时,较不专业的使用者也可能遗漏而未发现这样的情形。因此,目前连接端子间的连接方式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应用于固定一第一连接端子与一第二连接端子的连接,该防松脱结构包含:一第一嵌合件,环绕于一第一连接端子的外缘;一第二嵌合件,环绕于一第二连接端子的外缘;以及一连接件,具有可挠性,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嵌合件。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两种连接端子彼此相连接的不意图;图1B为两种连接端子彼此松脱时的示意图;图2A、图2B为本发明的构想而应用于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的示意图;图3A、图3B为本发明较佳 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连接件的夹角变化示意图3C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在尚未连接于连接端子时的正视图;图4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的左侧视图;图4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的右侧视图;图5A为本发明构想的较佳实施例,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防松脱结构的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搭配连接端子使用的仰视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出的防松脱结构中,另一种连接件外观构造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连接端子11、21 第二连接端子13、23连接件的第一侧边30a连接件的第二侧边30b防松脱结构3连接件30、31第一嵌合件32第二嵌合件34孔径32a、34a顶端部位 21a、23a连接部位21b、23b 第一连接线22第二连接线2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2A、图2B,其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想而应用于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的示意图。此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何将防松脱结构应用于固定一第一连接端子21与一第二连接端子23的连接。根据图2A可以看出,防松脱结构3包含:第一嵌合件32、第二嵌合件34以及连接件30。其中,连接件30连接于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之间。再者,嵌合件均具有一 C型断面32a、34a。将连接端子由C型断面32a、34a的缺口套入后,便可将其夹住于嵌合件之中而予以固定。图2B则进一步说明连接端子如何搭配防松脱结构3的使用而彼此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由图2B可以看出,各连接端子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与另一个连接端子相连接的顶端部位21a、23a,以及与连接线22、24相连的连接部位21b、23b。其中,顶端部位21a、23a的截面积较连接部位21b、23b的截面积更大。当然,随着连接线所采用的数据格式不同,连接端子的顶端部位21a、23a与连接部位21b、23b的外观也不需要与图2B的附图一致。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将防松脱结构3中的第一嵌合件32环绕于第一连接端子21的连接部位21b的外缘;以及将其中的第二嵌合件34环绕于第二连接端子23的连接部位23b的外缘。再者,利用外力来让连接件30产生形变,更可调整该等嵌合件32、34的相对距离。由于连接部位21b、23b的截面积较小,因此嵌合件将被截面积较大的顶端部位21a、23a所顶住,使得第一连接端子21与一第二连接端子23紧密结合。换言之,由于两侧的连接端子21、23分别有其对应的嵌合件与以固定,即便连接线受到拉扯时,连接端子仍将受到嵌合件的锁固而避免接触不良现象的产生。请参见图3A、图3B,其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中,连接件的夹角变化及嵌合件相对距离变化的示意图。 连接件具有两翼30a、30b,两翼的其中一端连接至第一嵌合件32,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嵌合件34。而在连接件30两翼之间的夹角Θ将因应连接端子的尺寸,与施于两端的外力而产生变化。根据本发明的构想,连接件30采用一具可挠性的材质,而其两翼将因应外力而屈伸。当嵌合件尚未套入连接端子时,连接件30两翼间的夹角Θ可能呈现180度。由于各种连接端子的尺寸大小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应用中,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21b、23b与顶端部位21a、23a的长度与截面积也可能不同。因此,若本发明所设计的防松脱结构以一标准长度的连接端子为对象,而实际应用时的连接端子却可能较长或较短时。当连接端子的顶端部位21a、23a较为短小时,此时便可如图3A所示,将第一外力(Fll)与第二外力(F12)分别由左而右施于第一嵌合件32,以及由右而左施于第二嵌合件34,使连接件30两翼之间的夹角Θ将因应该等外力而变小。此时,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虽然同样套夹于第一连接端子21与第二连接端子23的外缘,但是夹角Θ将由180度变小为一个钝角,且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的相对距离也因此而缩短。因此,图3A的防松脱结构3可适用于组合后相对距离较短的连接端子。当连接端子的顶端部位21a、23a较长时,则如图3B所示,分别以由右而左的方向的第一外力(F21),以及以由左而右的方向的第二外力(F22)施于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使连接件30两翼之间的夹角Θ因应该等外力而变大。如此一来,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的相对距离将因此而增加,而可适用于结合后距离较长的连接端子。当然,若其中一边的连接端子较长、另外一边的连接端子较短时,连接件30的长度也可做类似的调整。此外,如果两端连接端子的长度总长均与连接件的长度相当时,连接件30也就不需要被弯折或拉伸使用。请参见图3C,其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在尚未连接于连接端子时的正视图。此处将连接件30绘式于下方,而连接件两翼间的夹角Θ为180度。需注意的是,连接件30可以是单片状,或为平行片状。接着说明在连接件30两端的嵌合件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构想,该等嵌合件具有一 C型断面。各该嵌合件可通过C型断面的缺口而将连接端子套入,此外,由于C型断面的缺口较小,因此连接端子的顶端部位也可被固定住。图4A,其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的左侧视图。此附图代表由防松脱装置左侧的第一嵌合件32的夹角来看,因此,可以清楚看出在第一嵌合件32的C型断面缺口。由于C型断面的缺口两侧以弯折方式形成,因此可以防止连接端子松脱。图4B,其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的右侧视图。此附图代表由防松脱装置右侧的第二嵌合件34的夹角来看,因此,可以清楚看出在第二嵌合件34的C型断面缺口。由于C型断面的缺口两侧以弯折方式形成,因此可以防止连接端子松脱。当然,无论是第一嵌合件32或第二嵌合件34,其C型断面的孔径可因应该等连接端子的直径而调整。再者,第一嵌合件32的孔径32a与第二嵌合件34的孔径34a也不必然相等。例如:第一嵌合件32的孔径32a较大,而第二嵌合件34的孔径34a较小。根据本发明的构想,防松脱结构3的制作方式与材质不需要受到限制。因此,无论是以不同材质分别制作嵌合件与连接 件30,或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制作等,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见图5A,其绘示根据本发明构想的较佳实施例,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作防松脱结构的示意图。此

可以利用一个大致呈现矩形外观的片状材质来实现,其中矩形的上、下侧边相当于连接件30的第一侧边30a、连接件的第二侧边30b。接着将第一连接端子21由矩形的左侧向中间穿过、矩形的左侧边;以及将第一连接端子21由矩形的右侧向中间穿过矩形的右侧边。将矩形的左、右侧边予以弯折,藉以环绕着第一连接端子21与第二连接端子23,而矩形的上下侧边则彼此重叠。当然,在裁切片状材质时,其裁减的轮廓也可以使用Π字型的外观。此种作法同样以左右两侧的条状来分别环绕第一连接端子21与第二连接端子23。此时由防松脱结构3的侧面观看时,将呈现类似阿拉伯数字「6」的外观,其中环状的部分被用来套设连接端子。请参见图5B,其绘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搭配连接端子使用的仰视图。第一连接线22通过第一连接端子21,与通过第二连接端子23的第二连接线24进行数据传输与转换。由上方开始,以顺时针方向的顺序来看,于附图中,环绕于连接端子的分别为连接件的第二侧边30b、第二嵌合件34、连接件的第一侧边30a、第一嵌合件32。亦即,当防松脱结构3安装于两侧的连接端子时,第一嵌合件32将位于第一连接端子21的顶端部位21a与连接部位21b之间;同理,第二嵌合件34将位于第二连接端子23的顶端部位23a与连接部位23b之间。请参见图6,其绘示本发明所提出的防松脱结构中,另一种连接件外观构造的示意图。如前所述,连接件31采用具可挠性的材质,而其两翼将因应在第一嵌合件32、第二嵌合件34两端的外力而弯曲或延伸。由附图中连接件31的侧面可以看出,连接件31的外观可以被调整而呈现弯曲状。例如:在中心部位为高起状,而其左右两侧则往下凹陷,之后再以连接件31的两翼连接至第一嵌合件32与第二嵌合件34。当然,此处的连接件30同样可以利用单片状或平行片状来实现。根据前述说明可以得知,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松脱结构,彼此相连的两个连接端子可以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即便受到外力的拉扯,连接件可以顺应外力而弯曲,但是因为嵌合件已经套入两端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而能避免连接端子松脱的情况。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应用于固定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连接,该防松脱结构包含: 第一嵌合件,环绕于该第一连接端子的外缘; 第二嵌合件,环绕于该第二连接端子的外缘;以及 连接件,具有可挠性,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嵌合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连接件可以一单片状,或为一平行片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连接件是采用一具可挠性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多个嵌合件的相对距离可因该多个连接端子的尺寸而改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 连接件可由中间区分为两翼,两翼之间呈现一夹角,且该夹角因应一外力而改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夹角为一钝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多个嵌合件具有一C型断面,而各该嵌合件通过该C型断面的缺口将各该连接端子套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C型断面的孔径可因应该多个连接端子的直径而调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端子与该第二连接端子以一嵌合方式连接于彼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通过一一体成型方式制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端子的防松脱结构,其应用于固定一第一连接端子与一第二连接端子的连接。该防松脱结构包含一第一嵌合件,环绕于一第一连接端子的外缘;一第二嵌合件,环绕于一第二连接端子的外缘;以及一连接件,具有可挠性,其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嵌合件。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3219611SQ20121001936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陈昭蓉 申请人:圆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