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622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端子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子设备间用于传输信号的重要部件,目前对电连接器的传输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减小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以提高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品质,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1045742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导电 端子包括传输信号端子对、接收信号端子对及位于传输信号端子对和接收信号端子对同侧的接地端子,所述传输信号端子对、接收信号端子对及接地端子均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主体部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排布于对接部同一侧的接触部以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出主体部的焊接部,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相邻排列,如此设置各导电端子之间会产生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信号传输品质的导电端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一对第二端子及位于第一、第二端子两对之间的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及接地端子分别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主体部内的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设有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上下隔开的水平延伸的板状部。所述第一焊接部排成一排,第二焊接部排成另一排,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该两排之间。所述第三焊接部的板状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能够覆盖到第一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自第一固持部后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向后垂直延伸,所述第一焊接部平行于第一固持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自第二固持部后端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向后垂直延伸,所述第二焊接部平行于第二固持部。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前端设有向下凹陷并向前贯穿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设有沿插接部延伸方向并行排列的若干收容槽,所述收容向后延伸贯穿所述对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及接地端子分别包括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入对接部的第一、第二、第三延伸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第三延伸部继续向前延伸收容于收容槽内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0014]所述第一焊接部较第一固持部宽,所述第二焊接部较所述第二固持部宽,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宽度相同,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包括焊接于第一焊接部的第一导线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的第一接地导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包括焊接于第二焊接部的第二导线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的第二接地导线。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后延伸的第一、第二肋板及前后贯穿所述基部的第一、第二、第三通道槽,所述第一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槽并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槽并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三通道槽并向下抵靠在第一肋板的上表面。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包覆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顶壁、自顶壁两侧向下延伸的 第一侧壁、底壁及连接第一侧壁与底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及底壁之间分别倾斜连接形成大致为45度的夹角,所述底壁中央设有向上凸伸的凹陷槽。所述主体部直接成型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肋板及第二肋板,所述第一焊接部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上,所述第二焊接部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上,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第一、第二肋板之间且抵靠在第一肋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第三焊接部设有将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上下隔开的板状部,如此设置,减小了各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了导电端子信号传输的品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图6与图5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图9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图11与图10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Micro DiiVA(Micro Digital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Audio),其包括绝缘本体I、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I后端的定位座3、固持在绝缘本体I中的卡扣件4、包覆绝缘本体I的金属壳体5、电性连接导电端子2的线缆7以及包覆成型于金属壳体5外的塑胶外壳9。参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1。所述主体部10大致呈长方体,包括前端壁101及与前端壁101相对的后端壁102,所述后端壁102中部设有向前贯穿的若干固持槽103及位于固持槽103两侧的安装槽104 (参图4)。所述对接部11前端设有自顶面向下凹陷并向前贯穿对接部的凹陷槽111,所述凹陷槽111内设有并行排列的若干收容槽112,所述收容槽112沿对接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后贯穿对接部11与主体部10的固持槽103相连通,所述对接部11两侧开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用以容置卡扣件4的通槽113,所述通槽113向后延伸贯穿所述对接部11与主体部10的安装槽104相连通。参阅图4至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并列设置的一对第一端子21、一对第二端子22及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两对之间的接地端子23,所述第一端子21用于传输混合信号,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用于传输视频信号,而所述接地端子23位于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之间以实现抗电磁干扰的目的。所述第一端子21位于所述第二端子22的右侧,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固持于所述主体部10固持槽103内的第一固持部213、自第 一固持部213前端延伸入所述对接部11的第一延伸部212、自第一延伸部212继续向前延伸入所述凹陷槽111并排布于所述收容槽112内的弧形第一接触部211、自第一固持部213后端向下垂直延伸出主体部10的第一连接部214及自第一连接部214向后垂直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15,所述第一焊接部215与第一固持部213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焊接部215较第一固持部213宽;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固持于所述主体部10固持槽103内的第二固持部223、自第二固持部223前端延伸入所述对接部11的第二延伸部222、自第二延伸部222继续向前延伸入所述凹陷槽111并排布于所述收容槽112内的弧形第二接触部221、自第二固持部223后端向上垂直延伸出主体部10的第二连接部224及自第二连接部224向后垂直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25,所述第二焊接部225与第二固持部22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焊接部225较第二固持部223宽,所述第二焊接部225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15宽度相同;所述接地端子23包括固持于所述主体部10固持槽103内的第三固持部233、自第三固持部233前端延伸入所述对接部11的第三延伸部232、自第三延伸部232继续向前延伸入所述凹陷槽111并排布于所述收容槽112内的弧形第三接触部231、自第三固持部233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三焊接部235,所述第三焊接235部设有向两侧水平延伸的板状部2351,所述板状部2351将第一焊接部215与第二焊接部225上下隔开,所述第一焊接部215位于第二焊接部225的下方,所述板状部2351的尺寸较大,板状部2351在左、右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可覆盖到第一及第二焊接部215、225,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的效果,提高导电端子2的信号传输品质,板状部2351中心处设有一圆形通孔2352。所述卡扣件4包括卡持于所述主体部10安装槽104内的卡持臂41及自卡持臂41向前延伸并收容于对接部11的通槽113的锁扣臂42,所述锁扣臂42前端设有向上延伸出所述通槽113的倒勾421。所述定位座3自后向前安装于绝缘本体I后端上,所述定位座3包括大致呈矩形的基部30及自基部30向后交错延伸的第一肋板31和第二肋板32,所述第一肋板31位于第二肋板32的右下方,所述第一肋板31的下方设有前后贯穿定位座3基部30的若干第一通道槽301,所述第二肋板32的上方设有前后贯穿定位座3基部30的若干第二通道槽302,所述第一肋板31与第二肋板32之间设有前后贯穿定位座3基部30的第三通道槽303,所述第一通道槽301与第二通道槽302宽度相同,所述第三通道槽303较第一通道槽301宽。结合图6所示,所述第一焊接部215自前向后穿过第一通道槽301并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3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焊接部225自前向后穿过第二通道槽302并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32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焊接部235自前向后穿过第三通道槽303并向下抵靠在第一肋板31的上表面。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6所示,所述线缆7包括第一接线端71及第二接线端72,所述第一接线端71包括焊接于第一焊接部215的第一导线711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235的第一接地导线712,所述第二接线端72包括焊接于第二焊接部225的第二导线721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235的第二接地导线722。参阅图3至图4所不,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所述上壳体51包括位于前端的收容部511及自收容部511的末端向后延伸的配合部512,所述收容部511包括顶壁5110、自顶壁5110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5112、底壁5114及连接第一侧壁5112与底壁5114的第二侧壁5113,所述第二侧壁5113与所述第一侧壁5110及底壁 5114之间分别倾斜连接形成大致为45度的夹角,所述底壁5114中央设有向上凸伸的凹陷槽5115。所述收绝缘本体I主体部10收容于所述配合部511内,所述对接部11向前延伸收容于所述收容部511内,所述收容部511顶端两侧设有开孔5111,所述卡扣件4的倒勾421自开孔5111向上延伸出所述收容部511,所述下壳体52自下而上安装于上壳体51的配合部512,将绝缘本体I主体部10夹持于上壳体51的配合部512与下壳体52之间,定位座3后端与金属壳体5之间的空间用塑胶进行填充,以防止绝缘本体I在金属壳体5内随意移动,金属壳体5安装完成后使用塑胶包覆金属壳体5形成一整体的塑胶外壳9,所述线缆7向后延伸出所述塑胶外壳9。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的接地端子23位于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之间,所述接地端子23的第三焊接部235设有将第一端子21的第一焊接部215及第二端子22的第二焊接部225上下隔开的板状部2351,减小了各导电端子2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了导电端子2信号传输的品质。参阅图9至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电连接器200,该电连接器200的结构与前述电连接器100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绝缘本体8的主体部80支接成型肋板,具体的讲,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绝缘本体8的主体部80后端壁801设有向后延伸的两个排列在上排的第一肋板1021及两个排列在下排且与第一肋板1021错开设置的第二肋板1022,参图10所示,接地端子63的第三焊接部635水平延伸位于第一、第二肋板1021、1022之间并向下抵靠在第一肋板1021上,两第一端子61的第一焊接部615位于两第一肋板1021的下方且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1021上,两第二端子62的第二焊接部625分别位于两第二肋板1022的上方且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1022上。如此设置,节省前一实施方式中安装至绝缘本体I主体部10上的定位座3,减少连接器的制造工序,节约成本。另一区别点为第三焊接部635设有两个尺寸较小的通孔635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第一端子、一对第二端子及位于第一、第二端子两对之间的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及接地端子分别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主体部内的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焊接部设有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上下隔开的水平延伸的板状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排成一排,第二焊接部排成另一排,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该两排之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焊接部的板状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能够覆盖到第一及第二焊接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焊接部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自第一固持部后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向后垂直延伸,所述第一焊接部平行于第一固持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自第二固持部后端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向后垂直延伸,所述第二焊接部平行于第二固持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前端设有向下凹陷并向前贯穿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设有沿插接部延伸方向并行排列的若干收容槽,所述收容向后延伸贯穿所述对接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及接地端子分别包括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入对接部的第一、第二、第三延伸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第三延伸部继续向前延伸收容于收容槽内的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较第一固持部宽,所述第二焊接部较所述第二固持部宽,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宽度相同,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包括焊接于第一焊接部的第一导线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的第一接地导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包括焊接于第二焊接部的第二导线及焊接于第三焊接部的第二接地导线。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后延伸的第一、第二肋板及前后贯穿所述基部的第一、第二、第三通道槽,所述第一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槽并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槽并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焊接部自前向后穿过所述第三通道槽并向下抵靠在第一肋板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包覆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顶壁、自顶壁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底壁及连接第一侧壁与底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及底壁之间分别倾斜连接形成大致为45度的夹角,所述底壁中央设有向上凸伸的凹陷槽。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直接成型有向后延伸的第一肋板及第二肋板,所述第一焊接部向上抵靠在第一肋板上,所述第二焊接部向下抵靠在第二肋板上,所述第三焊接部位于第一、第二肋板之间且抵靠在第一肋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容置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若干第二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及接地端子分别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及分别自第一、第二、第三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设有将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焊接部上下隔开的板状部。如此设置,减小了各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了导电端子信号传输的品质。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797488SQ2012203668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韩洪强, 李长茂, 张国华, 徐小波, 杜安·梵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