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229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控制设备的电流切换用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柜面板所使用的电流切换用接线端子是安装在机柜面板上的各自独立的接线端子的组合,这些各自独立的接线端子是结合塑料绝缘座安装在机柜面板上的金属接线柱,采用螺母锁紧预先做线的冷压接头,并用金属片跨接导通,金属片上设有绝缘手柄,各接线柱正面亦设有带绝缘手柄的锁紧螺母以用于压紧或松脱跨接金属片。上述接线端子,在接通或断开电连接器时需要闭合或分离各相跨接金属片,并松紧锁紧螺母,在使用上需双手操作,费时费力,极不方便,而且易因衣袖牵扯产生误动作;正面接驳检测仪器时,也需松紧锁紧螺母,易引起掉电现象;电接触不稳定、欠可靠;接入时接触电阻较大;防护等级低,不安全,不能满足配屏要求;整体布局凌乱外观欠佳,另置标记框占据宝贵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路切换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电接触稳定,接触电阻小,具备正面检测试验接口,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观整齐,机构巧妙,杜绝误动作,标识与整体捆绑,节省空间的接线端子。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外壳、装配于所述塑料外壳的连接组件以及跨接部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通过接线螺钉锁紧所连设备预压冷压接头;所述接线柱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仪器电气连接插孔;所述跨接部件设有锁紧螺钉和跨接片,并设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接线柱的中部铆合用于定位和电气跨的连接片,尾部与所连设备内外线电气连接并装配于后部塑件的安装孔内,所述跨接片串装于锁紧螺钉上,骑跨在连接组件的连接片前后两侧,正面覆盖有塑料绝缘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正面设有一透明盖板,背面设有四只塑料螺柱,所述四只塑料螺柱以四只塑料螺母与之配合将所述接线端子压装于机柜面板。上述接线端子,电接触稳定可靠,通断状态精准,巧妙定位机构杜绝误动作,轻松实现现场检测仪器的接驳,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观整齐,标识与整体捆绑,一目了然,单手操作,轻松省力,安全防护等级高。

图1为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路切换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电接触稳定,接触电阻小,具备正面检测试验接口,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观整齐,机构巧妙,杜绝误动作,标识与整体捆绑,节省空间的接线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外壳、装配于塑料外壳的连接组件4以及跨接部件5。连接组件4设置有接线柱10,接线柱10通过接线螺钉锁紧所连设备预压冷压接头。接线柱10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仪器电气连接插孔。跨接部件5设有锁紧螺钉15和跨接片14,并设于连接组件4。接线柱10的中部铆合用于定位和电气跨的连接片,尾部与所连设备内外线电气连接并装配于后部塑件的安装孔内。跨接片14串装于锁紧螺钉15上,骑跨在连接组件4的连接片前后两侧,正面覆盖有塑料绝缘件。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正面设有一透明盖板7,背面设有四只塑料螺柱,四只塑料螺柱以四只塑料螺母8与之配合将接线端子压装于机柜面板I。上述接线端子,电接触稳定可靠,通断状态精准,巧妙定位机构杜绝误动作,轻松 实现现场检测仪器的接驳,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观整齐,标识与整体捆绑,一目了然,单手操作,轻松省力,安全防护等级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外壳、装配于所述塑料外壳的连接组件以及跨接部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通过接线螺钉锁紧所连设备预压冷压接头;所述接线柱的一端设有与检测仪器电气连接插孔;所述跨接部件设有锁紧螺钉和跨接片,并设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接线柱的中部铆合用于定位和电气跨的连接片,尾部与所连设备内外线电气连接并装配于后部塑件的安装孔内,所述跨接片串装于锁紧螺钉上,骑跨在连接组件的连接片前后两侧,正面覆盖有塑料绝缘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正面设有一透明盖板, 背面设有四只塑料螺柱,所述四只塑料螺柱以四只塑料螺母与之配合将所述接线端子压装于机柜面板。
专利摘要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塑料外壳、装配于所述塑料外壳的连接组件以及跨接部件,连接组件设置有接线柱,接线柱通过接线螺钉锁紧所连设备预压冷压接头。通过位于连接组件上的接线柱末端的接线螺钉,把预压冷压接头压紧,确保内外电气连接;同时有电气连接孔设在接线柱前端;外部卡扣装置设有连接片,通过接线柱拉动连接片左右或上下移动,并用紧固件固定。本装置可保证供电稳定,通断精确;避免误动作;非常容易的在现场连接测量仪器;结构完整、携带轻便;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855963SQ2012204772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石兆磊, 王龙, 郭晓爽 申请人:上海浦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