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329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涉及蓄电池。目前,蓄电池的搬运一般是通过蓄电池提手或是提绳来实现的,但在搬运较大型号电池时很容易与蓄电池上盖脱离,造成蓄电池摔伤或是人体伤害,为了尽量避免此情况,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1.提高提手及提绳的材质及牢固程度,但是成本较高;2.改良提手及提绳与蓄电池上盖的结合方式,但是结合效果不理想。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其特征是:提手左、右两侧上有相互对称的矩形力臂、圆柱形扣柱和不规则状挡板,蓄电池上盖的两侧壁上有与挡板配合且形状一致的两对扣孔。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操作灵活、价格低廉和配合牢固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小型蓄电池的搬运一般是通过蓄电池提手或是提绳来实现的,但在搬运较大型号电池时很容易与蓄电池上盖脱离,造成蓄电池摔伤或是人体伤害,为了尽量避免此情况,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1.提高提手及提绳的材质及牢固程度,但是成本较高;
2.改良提手及提绳与蓄电池上盖的结合方式,但是结合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可以克服成本高和结合效果不理想的不足,具有操作灵活、价格低廉和配合牢固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其特征是:提手左、右两侧上有相互对称的矩形力臂、圆柱形扣柱和不规则状挡板,蓄电池上盖的两侧壁上有与挡板配合且形状一致的两对扣孔。
[0005]在安装时,微微分开两个力臂,将两对称的挡板与扣孔相对应,然后松开两个力臂,将挡板用力嵌入到扣孔中,直至扣柱与扣孔所在的蓄电池侧壁相接触。提起力臂到垂直方向后,移动蓄电池,扣柱(2)与扣孔之间会产生作用力,而挡板由于形状上的不规则难以轻易从扣孔中脱离,从而达到不摔伤蓄电池外观和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具有操作灵活、价格低廉和配合牢固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蓄电池提手结构图。
[0009]图2是蓄电池提手局部放大图。
[0010]图3是蓄电池上盖结构图。
[0011]图4是蓄电池提手与上盖配合安装实施例示意图。
[0012]图5是蓄电池搬运实施例示意图。
[0013]图中,L力臂,2.扣柱,3.挡板,4.扣孔,5.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向外侧微微分开图1中的两个力臂(1),将图2中对称的挡板(3)与图3中扣孔(4)相对应,然后松开两个力臂(1),将挡板(3)用力嵌入到扣孔(4)中,直至扣柱(2)与扣孔(4)所在的侧壁(5)相接触。
[0015]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提起力臂(I)到垂直方向,移动过程中,扣柱(2)与扣孔(4)之间产生作用力,而挡板(3)由于形状上的不规则难以轻易从扣孔(4)中脱离,从而达到不摔伤蓄电池外观和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防脱提手及其上盖,其特征是:提手左、右两侧上有相互对称的矩形力臂、圆柱形扣柱和不规则状挡板,蓄电池上盖的两侧壁上有与挡板配合且形状一致的两对扣孔。
【文档编号】H01M2/10GK203481296SQ20132055146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孔凡明, 高海洋, 马建平, 王涛 申请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