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494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插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信设备维护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拔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构件和可相向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靠拢和分开的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且于第一夹持构件上设置凸起部,可以快速、可靠地夹持连接器并将连接器自插座中快速拔出或将连接器插入插座,在生产、调试交换机、高密服务器等相关设备时,利于提升连接器的插拔效率,使连接器的插拔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便于相关设备的现场维护、生产调试、研发测试等。
【专利说明】连接器插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插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大型的数据中心中,客户对交换机和服务器的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单位面积的中布局的网口数也越来越多,人手能够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网口插座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操作人员用手难以将网线端部的连接器插入插座中。例如,水晶头作为一种常用的连接器(水晶头是网络连接中重要的接口设备,是一种能沿固定方向插入并自动防止脱落的塑料接头,用于网络通讯等,因其外观像水晶一样晶莹透亮而得名为“水晶头”。主要用于连接网卡端口、集线器,交换机、电话等,英文名称为Registered Jack)从网口上拔下或插上,在高密度服务器调试时,大批量的插拔网线也十分费时费力。这就造成网线的插拔越来越困难,同时也造成客户现场维护困难、生产调试困难、研发测试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拔装置,其可以快速、高效地插拔网线水晶头等连接器,操作过程省时省力。
[0004]作为第一种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拔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构件和可相向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靠拢和分开的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方向凸起的凸起部。
[0005]在第一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二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呈钳状,其中,所述连接器插拔装置于所述转动结构的一侧为钳头部,另一侧为手柄部。
[0006]在第二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三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07]在第三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四种实施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位于所述手柄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位于所述手柄部的一侧。
[0008]在第一至四中任一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五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相向的第一夹持平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凸起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
[0009]在第五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六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用于按压网线水晶头上弹性卡扣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相向的第二夹持平面。
[0010]在第六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七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宽度为6毫米至11毫米,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长度为13毫米至18毫米。[0011]在第五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八种实施方案,所述凸起部高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的距离为0.5毫米至1.1毫米;所述凸起部呈块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12]在第六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九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的转动夹角为30度至70度,所述第一夹持平面与第二夹持平面张开的最大距离大于15毫米。
[0013]在第六种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第十种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平面或/和第二夹持平面上设置有弹性垫。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构件和第二夹持构件且于第一夹持构件上设置凸起部,可以快速、可靠地夹持连接器并将连接器自插座中快速拔出或将连接器插入插座,在生产、调试交换机、高密服务器等相关设备时,利于提升连接器的插拔效率,使连接器的插拔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便于相关设备的现场维护、生产调试、研发测试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与水晶头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可以用于插拔网线、电话线等线缆上的连接器等。连接器可以为光纤连接器、水晶头连接器等类型的连接器。本实施例中,以网线端部的水晶头连接器(Registered Jack)为例,水晶头连接器简称水晶头,常见的水晶头型号有RJ-1URJ-45等。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连接器插拔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可以相互靠拢和分开,以卡夹或松开水晶头。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可分别夹持于水晶头9的下端面和上端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端面、下端面等方位用语,只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或正常放置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第一夹持构件I可以作为主要的施力部件,其可压紧于水晶头9的下端面,第一夹持构件I上设置有向第二夹持构件2方向凸起的凸起部121,凸起部121用于卡住网线水晶头9等连接器下端面的凸台91,以避免水晶头9从连接器插拔装置上松脱,而第二夹持构件2则可用于压紧水晶头9上端面的弹性卡扣92,以便水晶头9可以顺利被从插座中拔出。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且于第一夹持构件I上设置用于卡住水晶头9上的凸台91的凸起部121,可以快速、可靠、稳固地夹持水晶头9并将水晶头9自插座中快速拔出或将水晶头9插入插座,可以适用于具有高密度网口的场合及需要大批量插拔水晶头9的场合等,例如交换机、服务器等等,使网线插拔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便于相关通讯设备的现场维护、生产调试、研发测试等。
[002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构件I与第二夹持构件2之间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呈钳状,转动结构可以为转轴3、活动穿过于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的转动销等,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交叉呈钳状。其中,连接器插拔装置于转动结构的一侧为钳头部(图中未标识),另一侧为手柄部(图中未标识)。钳头部用于夹持水晶头9,手柄部用于供操作人员手握,手柄部上可以设置有防滑胶套(图中未示出),防滑胶套的外周壁可设置有防滑纹(图中未示出),以便于手握。本实施例中,手柄部的长度可以长于钳头部的长度,巧妙地利用了杠杆原理,操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便可以稳固夹紧水晶头9。使用时,只需一握一拔便可以将网线的水晶头9从插座中拔出;只需一握一插便可以将网线的水晶头9插至插座中,操作十分简单易行,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面对高密度的插座不易下手的技术问题。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通过其它合适的方式驱动第一夹持构件I和第二夹持构件2相互靠近或离开,例如采用镊子式的结构,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的末端相互连接,前端张开,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之间在不受外力时前端保持张开,当操作人员用力捏紧时,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的前端便可以夹持于水晶头9的上下两端。
[002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构件I与第二夹持构件2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4,以便于使第一夹持构件I与第二夹持构件2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合适的张开角度,无需调整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钳头部可以直接伸至水晶头9的上下两端面处,且使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靠近于水晶头9的上下两端面,操作人员稍加握紧第一夹持构件1、第二夹持构件2便可以直接夹紧水晶头9,简化了操作。
[0024]具体地,如图1所示,弹性件4可为弹簧、橡胶等。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弹簧,其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构件I位于手柄部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构件2位于手柄部的一侧。当然,弹性件4也可以设置于其它合适位置,例如设置于钳头部的一侧。
[002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构件I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一夹持部12,第一杆体11可呈杆状,第一夹持部12可呈薄板状。第一夹持部12具有与第二夹持构件2相向的第一夹持平面120 ;第一夹持部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体11,凸起部121固定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2的另一端且凸出于第一夹持平面120。第一杆体11和第一夹持部12之间可一体成型,或者第一杆体11和第一夹持部12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002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部12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杆体11的厚度,第一夹持部12呈板状,其可很方便地伸入狭窄空间内,操作方式灵活。
[0027]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夹持构件2包括第二杆体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二杆体21可呈杆状,第二夹持部22可呈薄板状。第二夹持部22连接于第二杆体21,第二夹持部22具有用于按压网线水晶头9上弹性卡扣92且与第一夹持平面120相向的第二夹持平面220。第二杆体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可一体成型,或者第二杆体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12与第一杆体1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第二夹持部22与第二杆体21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当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距离等于水晶头9的厚度时,第一夹持平面120可以与第二夹持平面220平行,第一夹持平面120、第二夹持平面220与水晶头9上下端面的接触面积大,以更好地卡夹水晶头9。
[002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夹持部22呈板状,且第二夹持部22的厚度小于第二杆体21的厚度,其可很方便地伸入狭窄空间内,操作方式灵活。
[002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22的宽度可为6毫米至11毫米,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22的长度LI可为13毫米至18毫米,在方便卡住网线水晶头9的前提下,使连接器插拔装置具有较佳的操作空间。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22的结构和尺寸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03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22的长度LI可为15毫米。
[0031]具体地,如图3所示,凸起部121高于第一夹持平面120的距离Hl可为0.5毫米至1.1毫米之间;凸起部121呈块状且与第一夹持平面120之间的夹角A为90度,以更可靠地卡住水晶头9的台阶部件。当然,可以理解地凸起部121的结构和尺寸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032]具体地,第一夹持构件I与第二夹持构件2之间的转动夹角为30度至70度,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重复插拔水晶头9。当然,第一夹持构件I与第二夹持构件2之间的转动夹角也可以为其它合适的数值范围。
[0033]具体地,第一夹持平面120与第二夹持平面220张开的最大距离大于15毫米,以便于卡住水晶头9,若第一夹持平面120与第二夹持平面220最大距离过小,则难以对准水晶头9,给操作带来不方便。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平面120与第二夹持平面220张开的最大距离也可以设定为其它合适数值。
[0034]具体地,第一夹持平面120或/和第二夹持平面220上设置有弹性垫(图中未示出),弹性垫可为胶垫,以避免水晶头9受力过大而破损,弹性垫还可以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便钳头部可以更稳固地卡夹水晶头9具体应用中,弹性垫可以粘于第一夹持平面120或/和第二夹持平面220上。或者第一夹持平面120或/和第二夹持平面220上设置有防滑纹路,也可以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弹性垫、防滑纹路。
[003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可用于网线、电话线、光纤等具有类型连接器的线缆插拔中,特别适用于具有高密度插座、大批量线缆、插座处具有深槽结构等不便于手工插拔线缆的设备中,在设备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快速便捷地插拔连接器,而且在批量插拔连接器时,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在生产、调试交换机、高密服务器时,利于提升网线插拔效率,使网线插拔省时省力,操作效率高,便于相关通讯设备的现场维护、生产调试、研发测试等。
[00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构件和可相向所述第一夹持构件靠拢和分开的第二夹持构件,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夹持构件方向凸起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通过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呈钳状,其中,所述连接器插拔装置于所述转动结构的一侧为钳头部,另一侧为手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位于所述手柄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位于所述手柄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相向的第一夹持平面;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凸起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用于按压网线水晶头上弹性卡扣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相向的第二夹持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宽度为6毫米至11毫米,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长度为13毫米至18毫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高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的距离为0.5毫米至1.1毫米;所述凸起部呈块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构件之间的转动夹角为30度至70度,所述第一夹持平面与第二夹持平面张开的最大距离大于15毫米。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或/和第二夹持平面上设置有弹性垫。
【文档编号】H01R43/26GK203481612SQ20132059061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程龙飞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