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外壳以及与该其配合使用的控制器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469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外壳以及与该其配合使用的控制器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接线端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呈一体设置的外壳头部和外壳尾部,所述外壳头部与外壳尾部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所述防水凸缘设有朝向外壳头部一侧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外壳头部之间形成防水槽,旨在提供一种防水的接线端子外壳。
【专利说明】接线端子外壳以及与该其配合使用的控制器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外壳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控制器面板。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多个电子单元组成电子系统时,每个电子单元均需要与特定的接线端子组合连接。因此,对于整个电子系统来说,电线和接线端子的数量往往会很多,排列十分杂乱,对电子单元进行维护或更换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辨认相对应的电线和接线端子,给电子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带来许多不便。因此通常在接线端子外部套接接线端子外壳使多个接线端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布,并将电子单元安装于控制器面板方便与接线端子外壳相配合。接线端子外壳包括用于与电子单元配合的外壳头部和用于插入接线端子的外壳尾部,外壳头部包括多个四棱柱形接线柱,每个四棱柱形接线柱与一个接线端子相配合,现有的接线端子外壳为了方便拆卸并固定接线端子通常需要在外壳尾部一侧设置一个弹性扣合件,通过弹性扣合件将接线端子外壳固定于带有电子单元的控制器面板上实现接线端子与电子单元的连接。但在接线端子外壳和控制器面板相接触的位置常常会留有一定的间隙,雨水等液体容易通过其间的间隙进入到接线端子和电子单元之间造成电子系统失效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的接线端子外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呈一体设置的外壳头部和外壳尾部,所述外壳头部包括多排接线柱,所述外壳头部与外壳尾部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所述防水凸缘设有朝向外壳头部一侧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外壳头部之间形成防水槽。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端子外壳与控制器面板连接时外壳头部朝向下方插入控制器面板,由于外壳头部与外壳尾部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并且防水凸缘设置了朝向外壳头部一侧弯折的弯折段从而在防水凸缘和外壳头部之间形成了防水槽,因此当雨水或其他液体洒落时,液体沿外壳尾部滑落至防水凸缘,之后将不会逆流至接线端子外壳和控制器面板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控制器面板的内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接线端子外壳的防水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柱包括六棱柱形接线柱和四棱柱形接线柱,所述外壳尾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扣合件,所述弹性扣合件呈带状,弹性扣合件依次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扣合件通过连接部与外壳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宽度大于夹持部宽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六棱柱形接线柱这种不同形状的接线柱防止在安装时出现误装,连接更加稳固,并且按压部的宽度大于夹持部宽度提升拆卸安装时使用者的手感,使得产品与控制器面板的拆卸更加方便。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为拱形结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按压部在受到按压时其应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分散,提升连接部的应力性能,进而提升弹性扣合件的使用寿命。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柱个数总数为4至39个。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产品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控制器面板,方便配合,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0012]控制器面板,包括底座以及插接座,插接座设有与多排接线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座的两端设有扣合凸肩。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座包括六柱插接座、八柱插接座和二十柱插接座,所述六柱插接座、八柱插接座和二十柱插接座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扣合凸肩。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控制器面板中,可以用插接座与接线端子外壳插接配合,用扣合凸肩对接线端子外壳进行定位,使得控制器面板与接线端子外壳定位牢固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外壳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外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面板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外壳实施例与控制器面板的装配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本体;11、外壳头部;12、外壳尾部;15、防水凸缘;151、弯折段;152、防水槽;14、接线柱;141、六棱柱形接线柱;142、四棱柱形接线柱;121、弹性扣合件;1211、夹持部;1212、连接部;1213、按压部;2、控制器面板;21、底座;22、插接座;221、六柱插接座;222、八柱插接座;223、二十柱插接座;23、插接孔;24、扣合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外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种接线端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I,所述外壳本体I包括呈一体设置的外壳头部11和外壳尾部12,所述外壳头部11包括多排接线柱14,所述外壳头部11与外壳尾部12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15,所述防水凸缘15设有朝向外壳头部11 一侧弯折的弯折段151,所述弯折段151与外壳头部11之间形成防水槽152。在接线端子外壳与控制器面板2连接时外壳头部11朝向下方插入控制器面板2,由于外壳头部11与外壳尾部12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15,并且防水凸缘15设置了朝向外壳头部11 一侧的弯折段151从而在防水凸缘15和外壳头部11之间形成了防水槽152,因此当雨水或其他液体洒落时,液体沿外壳尾部12滑落至防水凸缘15,之后将不会逆流至接线端子外壳和控制器面板2之间的缝隙而进入控制器面板2的内部,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接线端子外壳的防水性能。
[0022]所述弯折段151与防水凸缘15之间可以设置为直角、锐角或钝角的夹角也可以为弧形弯曲,使得防水凸缘15可以形成类似屋檐的结构。
[0023]所述接线柱14包括六棱柱形接线柱141和四棱柱形接线柱142,所述外壳尾部12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扣合件121,所述弹性扣合件121呈带状,弹性扣合件121依次包括夹持部1211、连接部1212和按压部1213,所述弹性扣合件121通过连接部1212与外壳尾部12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1213宽度大于夹持部1211宽度。通过增加六棱柱形接线柱141这种不同形状的接线柱14防止在安装时出现误装,连接更加稳固,并且按压部1213的宽度大于夹持部1211宽度提升拆卸安装时使用者的手感,使得产品与控制器面板2的拆卸更加方便。
[0024]所述连接部1212为拱形结构。使按压部1213在受到按压时其应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分散,提升连接部1212的应力性能,进而提升弹性扣合件121的使用寿命。
[0025]所述接线柱14个数总数为4至39个(优选的有2行2列4个接线柱14 ;2行4列8个接线柱14 ;2行10列20个接线柱14 ;3行13列39个接线柱14)。使产品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控制器面板2,方便配合,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0026]控制器面板2,包括底座21以及插接座22,插接座22设有与多排接线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孔23,所述插接座22的两端设有扣合凸肩24。
[0027]所述插接座22包括六柱插接座221、八柱插接座222和二十柱插接座223,所述六柱插接座221、八柱插接座222和二十柱插接座22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扣合凸肩24。设计的控制器面板2中,可以用插接座22与接线端子外壳插接配合,用扣合凸肩24对接线端子外壳进行定位,使得控制器面板2与接线端子外壳定位牢固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接线端子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包括呈一体设置的外壳头部和外壳尾部,所述外壳头部包括多排接线柱,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头部与外壳尾部连接处设有防水凸缘,所述防水凸缘设有朝向外壳头部一侧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外壳头部之间形成防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外壳,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柱包括六棱柱形接线柱和四棱柱形接线柱,所述外壳尾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扣合件,所述弹性扣合件呈带状,弹性扣合件依次包括夹持部、连接部和按压部,所述弹性扣合件通过连接部与外壳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宽度大于夹持部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外壳,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为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外壳,其特征是:所述接线柱个数总数为4至39个。
5.一种控制器面板,与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种接线端子外壳配合使用,其特征是:包括底座以及插接座,插接座设有与多排接线柱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座的两端设有扣合凸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面板,其特征是:所述插接座包括六柱插接座、八柱插接座和二十柱插接座,所述六柱插接座、八柱插接座和二十柱插接座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扣合凸肩。
【文档编号】H01R9/22GK203733955SQ20132086283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景特 申请人:乐清市振特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