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961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包括安全插座和一对电源转换器,电源转换器设置一对规则形状导电外壳和壳内弹性导电片,安全插座的绝缘转芯上面设置供多标插头电极接插的规则形状接插孔,在其中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供电源转换器上下滑动的滑道,一对导电外壳通过壳内弹性导电片与传统多标各国插头紧密接触,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分别对称设置卡槽与电源卡凸紧密吻合,电源转换器通过内壳设置的导电片与现世界上人们在用的传统国标两极、三极插头,德标、美标、意标、英标、南非标、瑞士标等所有插头紧密接触,接通电源,形成电路,科学地达到了安全性、实用性、兼容性的理想效果,避免了旅行带电源转换插头的麻烦。
【专利说明】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0002]插座、插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活工具,现世界上各国在使用的传统插座、插头存在诸多标准、规格,无法兼容,旅行时需带电源转换插头。
[0003]中国发明专利安全插座(专利号为201010182074.3)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它是在底座的上端设有左右两个静触片,静触片的后侧装有与其相对应的两个动触片,动触片的后侧设有插黃片,动触片如端的动触点位于静触片的正上方,左右两个插黃片的中部底座上设有下销孔,下销孔内装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右端设有横压杆,横压杆安装在动触片的正上方,下销孔的后端设有接地线插簧片,底座的上端设有插座盖,插座盖上设有电源插头插接孔,使用时,将插头插入插座盖上的插接孔内,插头上的压杆推动驱动杆向下移动,驱动杆带动横压杆向下压,使两侧的动触片与静触片接合,导通电源。该安全插座存在与各国在使用的传统插座不兼容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工艺简单、使用简捷,安装在安全插座内,在封闭状态下与现世界上人们在用的传统国标两极、三极插头,德标、美标、意标、英标、南非标、瑞士标所有插头兼容使用的电源转换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包括安全插座和一对电源转换器,所述的安全插座设置绝缘外壳、绝缘转芯、活动卡销、弹簧、电源卡凸,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设置一对规则形状导电外壳和壳内弹性导电片。
[0006]所述的安全插座包括所述的绝缘外壳与所述的绝缘转芯活动套接,所述的活动卡销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外壳内与所述的绝缘转芯底部活动插接,所述的弹簧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销的底部与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底面之间,所述的电源卡凸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外壳两边内壁对称位置,与所述的绝缘转芯外壁紧密接触,可与所述的导电外壳下端外侧对称位置设置的卡槽紧密吻合。
[0007]所述的安全插座所述的绝缘转芯上面设置供多标插头电极接插的规则形状接插孔,在其中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供所述的电源转换器上下滑动的滑道。
[0008]所述的电源转换器设置规则形状导电外壳和壳内弹性导电片,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分别在所述的绝缘转芯所述的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的所述的一对滑道内上下滑动。
[0009]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通过所述的壳内弹性导电片与传统多标各国插头紧密接触,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分别对称设置卡槽与所述的电源卡凸紧密吻合。
[0010]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分别对称位置设置的所述的卡槽可设置为平面凹槽或勾状凹槽。
[0011]所述的传统插头拔出所述的安全插座时,所述的安全插座内所述的弹簧将所述的活动卡销弹上,两个圆头销栓卡入所述的绝缘转芯的所述的一对正负电极插孔中,并将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滑动顶升,使所述的绝缘转芯下沿卡凸上升与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壁卡槽吻合固定,所述的活动卡销与所述的绝缘转芯双重固定,使所述的绝缘转芯无法转动。
[0012]所述的传统插头插入所述的安全插座时,所述的传统插头的正负电极插入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将所述的活动卡销压下,所述的弹簧收缩,所述的活动卡销两个圆头销栓被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顶出所述的绝缘转芯下端一对所述的滑道,所述的传统插头绝缘体将所述的绝缘转芯整体压下,所述的绝缘转芯下沿卡凸下降脱离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壁的卡槽,此时顺时针90度转动所述的传统插头,带动所述的绝缘转芯顺时针90度转动,所述的绝缘转芯的底部弧形滑动压在所述的活动卡销两个圆头销栓顶端,所述的传统插头压力消失后,所述的弹簧反弹,所述的活动卡销两个圆头销栓将所述的绝缘转芯整体滑动顶升,所述的绝缘转芯下沿卡凸上升卡入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壁的卡槽内固定,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对称位置设置的所述的卡槽与所述的电源卡凸紧密吻合,接通电源,形成电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通过绝缘转芯的转动将插座、插头分离时插座内的电源封闭隐藏起来,避免儿童用手指或导体插入发生触电事故,插座、插头接插工作时也完全封闭避免电弧现象,绝缘外壳上端凸沿与绝缘转芯上端盖沿上下套接,防止液体淋入发生短路或漏电事故,电源转换器通过内壳设置的导电片与现世界上人们在用的传统国标两极、三极插头,德标、美标、意标、英标、南非标、瑞士标等所有插头紧密接触,接通电源,形成电路。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科学地达到了安全性、实用性、兼容性的理想效果,避免了旅行带电源转换插头的麻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拔出纵向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拔出横向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插入纵向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插入横向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插入90度旋转闭合形成工作电路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内部结合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内部结合纵剖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内部结合横剖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壳内导电片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各标插头双排组装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各标插头单排组装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的各标插头墙体插座、开关综合组装示意图;
[00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如图1、图2、图5所示,包括安全插座和一对电源转换器,所述的安全插座设置绝缘外壳6、绝缘转芯3、活动卡销4、弹簧5、电源卡凸11,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设置一对规则形状导电外壳7和壳内弹性导电片9。
[003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的安全插座包括所述的绝缘外壳6与所述的绝缘转芯3活动套接,所述的活动卡销4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外壳6内与所述的绝缘转芯3底部活动插接,所述的弹簧5设置在所述的活动卡销4的底部与所述的绝缘外壳6内底面之间,所述的电源卡凸11设置在所述的绝缘外壳6两边内壁对称位置,与所述的绝缘转芯3外壁紧密接触,可与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7下端外侧对称位置设置的卡槽8紧密吻合。
[003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安全插座所述的绝缘转芯3上面设置供多标插头电极接插的规则形状接插孔,在其中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供所述的电源转换器上下滑动的滑道10。
[003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电源转换器设置规则形状导电外壳7和壳内弹性导电片9,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分别在所述的绝缘转芯3所述的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的所述的一对滑道10内上下滑动。
[0034]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所不,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7通过所述的壳内弹性导电片9与传统多标各国插头紧密接触,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7外侧分别对称设置卡槽8与所述的电源卡凸11紧密吻合。
[003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7外侧分别对称位置设置的所述的卡槽8可设置为平面凹槽或勾状凹槽。
[003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传统插头I拔出所述的安全插座时,所述的安全插座内所述的弹簧5将所述的活动卡销4弹上,两个圆头销栓卡入所述的绝缘转芯3的所述的一对正负电极插孔中,并将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滑动顶升,使所述的绝缘转芯3下沿卡凸上升与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壁卡槽吻合固定,所述的活动卡销4与所述的绝缘转芯3双重固定,使所述的绝缘转芯3无法转动。
[0037]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的传统插头I插入所述的安全插座时,所述的传统插头I的正负电极插入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将所述的活动卡销4压下,所述的弹簧5收缩,所述的活动卡销4两个圆头销栓被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顶出所述的绝缘转芯3下端一对所述的滑道10,所述的传统插头I绝缘体将所述的绝缘转芯3整体压下,所述的绝缘转芯3下沿卡凸下降脱离所述的绝缘外壳6内壁的卡槽,此时顺时针90度转动所述的传统插头I,带动所述的绝缘转芯3顺时针90度转动,所述的绝缘转芯3的底部弧形滑动压在所述的活动卡销4两个圆头销栓顶端,所述的传统插头I压力消失后,所述的弹簧5反弹,所述的活动卡销4两个圆头销栓将所述的绝缘转芯3整体滑动顶升,所述的绝缘转芯3下沿卡凸上升卡入所述的绝缘外壳6内壁的卡槽内固定,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7外侧对称位置设置的所述的卡槽8与所述的电源卡凸11紧密吻合,接通电源,形成电路。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39]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通过绝缘转芯3的转动将插座、插头分离时插座内的电源封闭隐藏起来,避免儿童用手指或导体插入发生触电事故,插座、插头接插工作时也完全封闭避免电弧现象,绝缘外壳上端凸沿与绝缘转芯上端盖沿上下套接,防止液体淋入发生短路或漏电事故,电源转换器通过内壳设置的导电片9与现世界上人们在用的传统国标两极14、三极插头,德标13、美标18、意标12、英标16、南非标17、瑞士15标等所有插头紧密接触,接通电源,形成电路。
[00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科学地达到了安全性、实用性、兼容性的理想效果,避免了旅行带电源转换插头的麻烦。
【权利要求】
1.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插座和一对电源转换器,所述的安全插座设置绝缘外壳、绝缘转芯、活动卡销、弹簧、电源卡凸,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设置一对规则形状导电外壳和壳内弹性导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插座所述的绝缘转芯上面设置供多标插头电极接插的规则形状接插孔,在其中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供所述的电源转换器上下滑动的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转换器设置规则形状导电外壳和壳内弹性导电片,所述的一对电源转换器分别在所述的绝缘转芯正负电极接插孔下端设置的所述的一对滑道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通过所述的壳内弹性导电片与传统多标各国插头紧密接触,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分别对称设置卡槽与所述的电源卡凸紧密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插座与传统插头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导电外壳外侧分别对称位置设置的卡槽可设置为平面凹槽或勾状凹槽。
【文档编号】H01R13/703GK203967333SQ20142008651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戴维峰 申请人:戴维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