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10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它包含至少两个网状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导电线编织构成,上、下两相邻导电面极性相反,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的正、负导出线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省去了线路板的制造成本,同时获得了所述面导电结构的正反两面互相通透的效果,并且在其被裁切分割和/或扭曲时,面导电结构上的电子元器件仍可以正常的、相对独立的继续工作,拓展了应用领域。
【专利说明】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情况下,不论是插件式电子元器件还是贴片式电子元器件,都是以线路板为载体和支撑,并通过锡焊固定并电性连接。这种需要线路板的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成本高,因为线路板的材料和制造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二是不透明,因为线路板一般是不透光的;三是不能任意裁切和扭曲,因为如果被裁切分割或发生扭曲,线路板上的导线要么发生断路,要么发生短路,使整个线路板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省去了线路板的制造成本,同时获得了所述面导电结构的正反两面互相通透的效果,并且在其被裁切分割和/或扭曲时,面导电结构上的电子元器件仍可以正常的、相对独立的继续工作,拓展了应用领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它包含至少两个网状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导电线编织构成,上、下两相邻导电面极性相反,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的正、负导出线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
[0006]所述导电线包覆有绝缘层。
[0007]所述导电线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
[0008]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交汇连接构成。
[0009]—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包括一个网状的导电面,该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交错编织构成,对于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对于多条所述第二方向的导电线,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同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电连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反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之间连接有电器元件,各相邻的极性不同的两电导线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器元件的正、负导出线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
[0010]所述导电线包覆有绝缘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面导电结构,它包含至少两个网状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导电线编织构成,上、下两相邻导电面极性相反,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的正、负导出线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这种结构,各电器元件的接入点至少拥有两个方向上的导线提供连接,这就决定了当进行面裁切分割时,未被裁切的每个电器元件的回路仍能保持完好,除非电器元件本身遭遇裁切破坏;在发生导电面扭曲时,由于省去了线路板,不仅节省了线路板的制造成本、获得了所述导电面的正反两面互相通透的效果,而且构成导电面的导电线其自身就具有可弯折变形性和可延展性(如弹簧结构的导电线),因此不会发生扭断、断路或短路等现象,具有可扭曲、可延展的特性。各相邻的极性不同的两电导线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器元件的正、负导出线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可以获得一个固定的距离以保持其互相绝缘,并维持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0012]另一种技术方案,除了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外,由于导电线交互编织在一起,因而,构成了一个更加稳定的单一导电面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看图1和2,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它包含至少两个网状的导电面,每个导电面由多条导电线编织构成,上、下两相邻导电面极性相反,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4,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4的正、负导出线5、6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线包覆有绝缘层,以提高相邻导电面之间的绝缘性能,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电线也可以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以使导电面具有更好的弯折变形性和延展性。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包含有两个结构相同且上下分布的导电面(当然,也可以多于两个导电面,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就以两个导电面为例),上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I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交汇连接构成,每个交汇处均构成电连接的电节点3,下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I’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交汇连接构成,每个交汇处均构成电连接的电节点3’,两导电面上的电节点3和3’极性相反,相邻两导电面上对应的上电节点3、下电节点3’之间连接有一个电器元件4。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电器元件4与相应的两电节点的连接导线取最短距离,上下两导电面之间通过空间间隔或者绝缘体实现互相间的电绝缘。导电面的网状结构其网格空目可大可小,网格空目较大时具有较好的面通透性。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上导电面的电节点3和下导电面的电节点3’不是上下对齐的,而是错开了一个位置,这样一来,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4,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4的正、负导出线5、6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
[0019]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它只包括一个网状的导电面,该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I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交错编织构成,对于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1,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对于多条所述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同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电连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反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之间连接有电器元件4,各相邻的极性不同的两电导线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器元件4的正、负导出线5、6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为了加强绝缘,所述导电线可以包覆绝缘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两个网状的导电面,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导电线编织构成,上、下两相邻导电面极性相反,上导电面的各导电线与下导电面的各导电线在空间上有许多交汇处,在每个空间的交汇处沿各自相应的投影线方向均连接有电器元件(4),上、下两相邻的导电面之间由各个所述的电器元件(4)的正、负导出线(5、6)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包覆有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种所述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交汇连接构成。
5.—种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网状的导电面,该导电面由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1)与多条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交错编织构成,对于多条第一方向的导电线(1),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对于多条所述第二方向的导电线(2),相邻的两条极性相反,间隔的两条极性相同,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同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电连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极性相反的电导线在每个交汇处之间连接有电器元件(4),各相邻的极性不同的两电导线之间通过相应的电器元件(4)的正、负导出线(5、6)支撑,以构成绝缘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任意裁切分割和扭曲的面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包覆有绝缘层。
【文档编号】H01B5/12GK204229861SQ20142057117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郁焱 申请人:浙江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