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497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散热装置。所述线圈散热装置,包括:一灌封槽,灌封槽的内侧设置有放置线圈的容置腔;灌封槽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灌封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多个固定片;其中,固定片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位置截面为L形;固定片通过固定装置与散热片固定连接。上述方案,通过将线圈固定在线圈散热装置中,然后将此线圈散热装置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上,此种方式,保证了电磁器件的正常散热,延长了电磁器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线圈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证电磁器件工作的可靠性,一般电磁器件的安装需要满足IP54类防护等级,即在工业中的应用为防止粉尘堆积和防水来保护内部电磁器件不受损害;而电磁器件在IP54防护等级工作时,由于空间密闭,内部环境温度较高,电磁器件散热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在PCB板(PCB即Printed Circuit Board,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的应用环境中,使用者通常将电磁器件通过插脚直接安装于PCB板,当电磁器件发热功率比较大的情况下,电磁器件在密封的环境中热量很难散出去,从而产生产品损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圈散热装置,保证电磁器件的正常散热,延长电磁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所述线圈散热装置,包括:
[0006]一灌封槽,所述灌封槽的内侧设置有放置线圈的容置腔;
[0007]所述灌封槽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0008]所述灌封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0009]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0]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多个固定片;其中,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位置截面为L形;
[0011]所述固定片通过固定装置与散热片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灌封槽为圆拱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为凸台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包含四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底端的外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中心设置有一固定孔,所述固定片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螺栓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上述方案,通过将线圈固定在线圈散热装置中,然后将此线圈散热装置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上,此种方式,保证了电磁器件的正常散热,延长了电磁器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顶视图;
[0021]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安装主视图;
[0023]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安装正视图;
[0024]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安装顶视图;
[0025]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安装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磁器件在IP54防护等级工作时,由于空间密闭,内部环境温度较高,电磁器件散热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在PCB板的应用环境中,使用者通常将电磁器件通过插脚直接安装于PCB板,当电磁器件发热功率比较大的情况下,电磁器件在密封的环境中热量很难散出去,影响电磁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线圈散热装置。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线圈散热装置,包括:一灌封槽10,所述灌封槽10的内侧(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线圈散热装置不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一侧称之为内侧)设置有放置线圈的容置腔;所述灌封槽1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20,所述第一支撑柱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 ;所述灌封槽1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0,所述第二支撑柱3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1 ;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1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柱20和所述第二支撑柱30的底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多个固定片40 ;其中,所述固定片40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0和所述第二支撑柱30的位置截面为L形;所述固定片40通过固定装置与散热片固定连接。
[0029]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灌封槽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对称设置的两端。
[0030]应当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线圈的安装固定,所述灌封槽10—般设置为圆拱形结构。
[0031]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1的作用为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固定在灌封槽中的线圈起到支撑作用,为了制作的方便,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1 —般设置为凸台结构,即在第一支撑柱20的内侧设置具有不同厚度的两部分(第二支撑柱30与第一支撑柱20进行相同的设置),并将支撑板搭接在两部分的交接处,通过两部分的厚度差结构实现对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1也可以通过凹槽的方式实现,即第一支撑柱20整体具有相同的厚度,在适当的位置开设一凹槽,同样,第二支撑柱30也在相同的位置设置一尺寸相同的凹槽,通过将支撑板卡接在凹槽中,实现对支撑板的固定。
[0032]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稳固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40以矩形结构设置,包含四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0和所述第二支撑柱30底端的外侧的两端边缘处。
[0033]为了方便线圈散热装置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固定片40中心设置有一固定孔41,所述固定片40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孔41中的螺栓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
[0034]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线圈散热装置为一体结构设计,并且为了保证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的导热性,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制作。
[0035]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线圈散热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线圈放置在所述灌封槽10中,并通过导热环氧树脂胶或导热硅胶、聚氨脂灌封胶等进行封装,然后将支撑板200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为保证线圈工作不受干扰,所述支撑板200—般采用塑料材质)设置在凸台结构上,并将支撑板200与线圈固定连接在一起(此种连接可以采用与灌封线圈相同的方式实现),封装完成后,线圈上的引线穿过支撑板200上的开孔露在外面,然后将所述线圈散热装置通过固定片40与螺栓300连接固定到散热片500的横梁上,接下来,将PCB板100通过自身的开孔穿插在所述线圈散热装置上,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散热片500的横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PCB板100的支柱(图中未示出),然后将线圈的引线与所述PCB板100的插脚101进行连接,最后将线圈散热装置和PCB板100外围设置上防护箱400,以达到密封的要求。
[0036]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所述线圈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通过将线圈灌封在所述线圈散热装置中,并且在保证连接PCB板的同时,又能与散热片接触,把自身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保证了电磁器件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了电磁器件的使用寿命。
[0037]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灌封槽,所述灌封槽的内侧设置有放置线圈的容置腔; 所述灌封槽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灌封槽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多个固定片;其中,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位置截面为L形; 所述固定片通过固定装置与散热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槽为圆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为凸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包含四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底端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中心设置有一固定孔,所述固定片通过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螺栓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H01F27/08GK204168702SQ20142068301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李晖, 王铁柱 申请人:特富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