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951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增加连接器强度且提供扩充卡良好固定效果的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主机内的扩充装置的效能不断攀升。以内存模块为例,其在高效能运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为了提升散热的效果,目前,高阶的内存模块可能会在其中一侧配置风扇,以将内存模块上的芯片所产生的热量以对流的方式快速地带走。然而,由于此类的内存模块较重,当内存模块插置于主板上的连接器时,可能会使得连接器的壳体裂开。

此外,现有技术的连接器通常是在塑料射出位在左右两端上用来扣住扩充卡两端的两凸座时,一并在各凸座上射出相对的两塑料扣点,当扩充卡插入连接器时,两塑料扣点可位在扩充卡的其中一端的内凹轮廓中,以提供固定内存模块的效果。或者,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也可藉由额外的金属片去插入连接器左右两端的凸座内以成为两组的金属扣点来扣住内存模块的左右两侧。然而,塑料扣点存在不耐插拔易磨损及射出尺寸不易控制等问题。金属扣点属于下料式断面,过紧恐造成内存模块侧边刮伤,过松则无扣合功能,且制作金属扣点还需额外一道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能够增加连接器强度且提供扩充卡良好固定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其具有上述的连接器外壳。

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外壳,适于罩设于一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及两凸座。连接器本体包括一连接器顶面及四连接器侧面,连接器顶面包括一连接器插槽。两凸座分别位在连接器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连接器顶面, 两凸座分别包括朝向彼此的两凸座内壁以及分别凹陷于两凸座内壁的两凹沟,两凹沟连通于连接器插槽。连接器外壳包括一外壳本体及至少一外壳凸件。外壳本体包括一外壳顶面及四外壳侧面。外壳顶面适于罩覆于连接器顶面,且包括对应于连接器插槽的一开槽。四外壳侧面适于罩覆于四连接器侧面,且其中相对的两外壳侧面连接于外壳顶面。至少一外壳凸件位在外壳本体的至少一端且凸出于外壳顶面,各外壳凸件包括两个外壳凸件侧面及至少一包覆部。此两个外壳凸件侧面适于罩覆相对的两个连接器侧面。各包覆部延伸自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且适于沿着凸座内壁的轮廓转折而包覆凸座内壁的至少一部分,各包覆部包括一外凸悬臂,外凸悬臂适于伸入凹沟。

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模块,包括一连接器及一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及两凸座。连接器本体包括一连接器顶面及四连接器侧面,连接器顶面包括一连接器插槽。两凸座分别位在连接器本体的两端且凸出于连接器顶面,两凸座分别包括朝向彼此的两凸座内壁以及分别凹陷于两凸座内壁的两凹沟,两凹沟连通于连接器插槽。连接器外壳包括一外壳本体及至少一外壳凸件。外壳本体包括一外壳顶面及四外壳侧面。外壳顶面罩覆于连接器顶面,且包括对应于连接器插槽的一开槽。四外壳侧面罩覆于四连接器侧面,且其中相对的两外壳侧面连接于外壳顶面。至少一外壳凸件位在外壳本体的至少一端且凸出于外壳顶面,各外壳凸件包括两个外壳凸件侧面及至少一包覆部。此两个外壳凸件侧面罩覆相对的两个连接器侧面。各包覆部延伸自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且沿着凸座内壁的轮廓转折而包覆凸座内壁的至少一部分,各包覆部包括一外凸悬臂,外凸悬臂伸入凹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外壳凸件包括两个包覆部,分别自相对的两个外壳凸件侧面延伸并转折,而适于覆盖凸座内壁的两相对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外壳凸件包括一个包覆部,从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延伸并适于沿着凸座内壁的轮廓转折至少两次,而覆盖至凹沟的一底面,且外凸悬臂位于包覆部在覆盖于凹沟的底面的部位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包覆部贴合于整个凸座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器顶面包括一无针脚孔洞区以及凹陷于无针脚孔洞区的一凹陷部,外壳顶面包括一扣合部,扣合部伸入凹陷部,凹陷部位在连接器顶面的边缘,凹陷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扣合部 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的连接器顶面包括一无针脚孔洞区以及凹陷于无针脚孔洞区的一凹陷部,外壳顶面包括一扣合部,凹陷部不位在连接器顶面的边缘,扣合部弯折而使末端伸入凹陷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外壳更包括至少一连接脚,延伸自其中一个外壳侧面,其中连接器外壳适于藉由至少一连接脚连接至一主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脚为接地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连接脚具有一粗糙面、一弯折部或一破孔,粗糙面包括一喷砂面或包括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条纹或凸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凸座包括位在相对的两外表面的两定位凹槽,相对的两个这些外壳凸件侧面分别包括朝向彼此倾斜的两定位悬臂,两定位悬臂的顶端适于抵靠于两定位凹槽的壁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除了包覆连接器而使连接器模块具有较佳的强度之外,连接器外壳还有外壳凸件的包覆部从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延伸,沿着凸座内壁的轮廓转折而包覆凸座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且包覆部的外凸悬臂伸入连接器的凸座的凹沟的设计,而使外凸悬臂可用来作为固定例如是内存模块的扩充卡的侧面的扣点。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的材质可为金属,相较于现有技术与连接器一起射出的塑料扣点更为耐用。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额外插入连接器内的金属扣点,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只要组装于连接器,外凸悬臂即就定位,不须额外的元件与工序,设置的位置上也较能控制,而可避免松紧不容易控制的状况。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与图3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外壳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外壳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连接器模块

20、20b、20c:连接器

21:连接器本体

22、22b、22c:连接器顶面

23:无针脚孔洞区

23b、23c:凹陷部

24:连接器插槽

25:连接器侧面

26:凸座

27:凸座内壁

28:凹沟

28a:底面

29:定位凹槽

100、100a、100b、100c:连接器外壳

110:外壳本体

112:外壳顶面

114:开槽

116b、116c:扣合部

118:外壳侧面

119:肋部

120:外壳凸件

122:外壳凸件侧面

124:定位悬臂

126、126a:包覆部

128、128a:外凸悬臂

130:连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示意图。图2与图3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外壳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外壳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在图1与图5中,特意将连接器外壳100的线条加粗,以清楚地区隔出连接器外壳100与连接器20。

请先参阅图1与图5,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10包括一连接器20及一连接器外壳10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以一内存模块连接器为例,但连接器2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连接器20包括一连接器本体21及分别位在连接器本体21的两端且向上凸出的两凸座26。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器20划分为从左到右高度接近的连接器本体21以及位在连接器本体21的两端的上方的两凸座26,以在位置上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连接器本体21包括一连接器顶面22及四连接器侧面25,连接器顶面22包括一连接器插槽24。连接器插槽24可供一内存模块(未绘示)可拆卸地插置,以使内存模块与一主板(未绘示)电性连接。

两凸座26分别包括朝向彼此的两凸座内壁27以及分别凹陷于两凸座内壁27的两凹沟28,两凹沟28连通于连接器插槽24。扩充卡(例如是内存模块)在插入连接器20时会沿着两凸座26的两凹沟28滑入连接器本体21的连接器插槽24。

若扩充卡以内存模块为例,内存模块在左右两侧会有局部内凹的轮廓,一般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左端或是右端会在凹沟两侧的壳体设有相对的两扣点,两扣点的位置会对应到内存模块插入时其中一端的内凹处。也就是说,在内存模块插入的过程中,由于电路板存在一定的厚度,电路板会稍微推开两扣点,直到内存模块插到定位时,两扣点会位于内存模块的内凹处而略微抵靠于内存模块,以使内存模块不会轻易地脱离于连接器。然而,扣点若是与连接器一起以塑料射出的方式制作,存在不耐插拔易磨损及射出尺寸不易控制等问题。若是藉由额外的金属片去插入连接器左右两端的凸座内以成为金属扣点,需要有额外的元件与工序,也可能有位置不容易控制的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10除了通过连接器外壳100来保护连接器20 之外,连接器外壳100还有特殊设计可以直接作为扩充卡的扣点,而提供扩充卡能够稳固定插在连接器20内的功效。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5,连接器外壳100包括一外壳本体110及位在外壳本体110的至少一端的至少一外壳凸件120。与连接器20同样的划分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器外壳100划分为从左到右高度接近的外壳本体110以及位在连接器本体110的至少一端的上方的外壳凸件120。

外壳本体110包括一外壳顶面112及四外壳侧面118。外壳顶面112罩覆于连接器顶面22,且包括对应于连接器插槽24的一开槽114。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顶面112只有覆盖到连接器顶面22上靠近长度较大的两连接器侧面25的局部区域,因此,外壳顶面112的开槽114的宽度会大于连接器顶面22的连接器插槽24的宽度,而使得一部分的连接器顶面22仍会外露于外壳顶面1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顶面112也可以覆盖到整个连接器顶面22,而仅露出连接器插槽24,外壳顶面112的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制。

四外壳侧面118罩覆于四连接器侧面25,这四个外壳侧面118相连而形成封闭的长方形,其中相对的两外壳侧面118连接于外壳顶面11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100包括两个外壳凸件120,两外壳凸件120位在外壳本体110的左右两端且凸出于外壳顶面112,而使得连接器外壳100在左右两端处具有较大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两外壳凸件120可包覆到连接器20靠近于两端的凸座26。更明确地说,各外壳凸件120至少包括两个外壳凸件侧面122,此两个外壳凸件侧面122罩覆相对的两个连接器侧面25。由图1可以看到,连接器外壳100大致上对应于连接器20的外形,而提供连接器20较完整的保护。因此,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10可降低因扩充卡较重而使得连接器20裂开的机率。

如图3、图4与图5所示,各外壳凸件120还包括至少一包覆部126。各包覆部126延伸自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122且沿着凸座内壁27的轮廓转折而包覆凸座内壁27的至少一部分。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各外壳凸件120包括两个包覆部126,分别自相对的两个外壳凸件侧面122延伸并转折,而覆盖凸座内壁27的两相对表面。各包覆部126包括一外凸悬臂128,外凸悬臂128伸入凹沟28。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的两外凸悬臂128伸入凹沟28而可作为用来固定扩充卡的扣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与连接器一起射出的塑料扣点,由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的材质可为金属,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的两外凸悬臂128作为用来固定扩充卡的扣点会更为耐用。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额外插入连接器内的金属扣点,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只要组装于连接器20,外凸悬臂128即就定位,不须额外的元件与工序,设置的位置上也较能控制,而可避免松紧不容易控制的状况。

此外,各凸座26包括位在相对的两外表面的两定位凹槽29,相对的两个这些外壳凸件侧面122分别包括朝向彼此倾斜的两定位悬臂124,两定位悬臂124的顶端适于抵靠于两定位凹槽29的上壁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器外壳100装设于连接器20上时,四个外壳侧面118抵靠四个连接器侧面25可以使连接器外壳100与连接器20之间不会有前后左右的移动。外壳顶面112抵靠连接器顶面22可使连接器外壳100不会轻易地相对于连接器20向下移动。两定位悬臂124的顶端抵靠于两定位凹槽29的上壁面,而使连接器外壳100不会轻易地向上脱离于连接器10。

另外,连接器外壳100包括至少一连接脚130,延伸自其中一个外壳侧面118。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100包括了六个连接脚130,这六个连接脚130两两成对,分别自相对的两个外壳侧面118往远离于外壳顶面112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藉由这些连接脚130连接且固定至主板。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通过连接脚130能够与连接器20的针脚一起固定至主板(例如是通过将连接脚130与连接器20的针脚插入主板上对应的孔洞,再填入焊料的方式),而使连接器外壳100能够更稳固地套设在连接器20上。当然,连接脚130的数量与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脚130具有一粗糙面,其可增加焊料的附着性。在本实施例中,粗糙面上具有多个菱形凸起,使得表面不平整而形成粗糙,此粗糙面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连接脚130上刮出规则或是不规则的条纹来形成粗糙面。或者,也可以通过在连接脚130上喷砂的方式来形成粗糙面。连接脚130上的粗糙面的样式以及形成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增加连接脚130固定于主 板上的连接强度。举例而言,连接脚130上可通过冲压等方式形成未冲断的弯折部或是冲断的破孔。当连接脚130要固定于主板时,部分的焊料会位在弯折部凹入的位置或是破孔内,而增加连接脚130固定于主板上的连接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这些连接脚10为接地脚,也就是说,当连接脚130固定至主板时,连接脚130会接触到主板的接地线,而达到接地的功能。也就是说,连接器外壳100的连接脚130除了有固定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对连接器20提供防护电磁干扰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连接器20上设置连接器外壳100而造成主板上空间减少,连接器外壳100的厚度会受到限制。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100的厚度约为0.15公厘。然而,如此薄的金属板通常具有较差的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100的外壳侧面118存在特别的设计,以使厚度较小的连接器外壳100仍然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来保护连接器20。

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在长度较大的这两个外壳侧面118中,各外壳侧面118包括凸出的一肋部119。由于金属在经过弯折冲压之后会提升其刚性,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100藉由弯折的肋部119能够更进一步地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肋部119也可以是凹陷的。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长度较大的外壳侧面118各具有一个较长的肋部119,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外壳侧面118上也可以具有多个不连续的肋部119,肋部119的形式、数量、位置均不以图面为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器外壳100的形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下面将举出数个其他形式的连接器外壳100,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编号表示,不再另外赘述。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外壳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6,图6的连接器外壳100a与图4的连接器外壳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100a只有一个包覆部126a,这个包覆部126a从外壳凸件侧面122延伸并沿着凸座内壁27(标示于图1)的轮廓转折至少两次,而覆盖至凹沟28的一底面28a(标示于图5)。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包覆部126a沿着凸座内壁27的轮廓转折了四次,且包覆部126a贴合于整个凸座内壁2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凸悬臂128a位于包覆部126a在覆盖于 凹沟28的底面28a的部位上。本实施例的外凸悬臂128a的所在位置会对应于扩充卡在左右两侧的内凹处,且外凸悬臂128a的轮廓可以对应于扩充卡在左右两侧内凹的轮廓,而适于抵靠在扩充卡内凹处的壁面,以达到固定扩充卡的效果。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包覆部126a连接于两外壳凸件侧面12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覆部126a也可以仅连接于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122,包覆部126a覆盖于凸座内壁27的范围以及与外壳凸件侧面122的连接关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7与图8,连接器20b的连接器顶面22b包括一无针脚孔洞区23以及凹陷于无针脚孔洞区23的一凹陷部23b。在本实施例中,无针脚孔洞区23位在连接器顶面22b靠近中央的位置。连接器外壳100b的外壳顶面112包括一扣合部116b。如图8所示,凹陷部23b不位在连接器顶面22b的边缘,扣合部116b可弯折而使末端伸入凹陷部23b,以使连接器外壳100b更稳固地固定于连接器20b。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c的凹陷部23c位在连接器顶面22c的边缘,因此,扣合部116c以及与扣合部116c相连的外壳顶面112会一起伸入凹陷部23c。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23c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扣合部116c的厚度,而使得扣合部116c与外壳顶面112在伸入凹陷部23c之后也不会高于连接器顶面22c。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除了包覆连接器而使连接器模块具有较佳的强度之外,连接器外壳还有外壳凸件的包覆部从其中一个外壳凸件侧面延伸,沿着凸座内壁的轮廓转折而包覆凸座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且包覆部的外凸悬臂伸入凹沟的设计,而使外凸悬臂可用来作为固定例如是内存模块的扩充卡的侧面的扣点。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的材质可为金属,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与连接器一起射出的塑料扣点更为耐用。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连接器需要额外插入连接器内的金属扣点,本发明的连接器外壳只要组装于连接器,外凸悬臂即就定位,不须额外的元件与工序,设置的位置上也较能控制,而可避免松紧不容易控制的状况。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本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但这些更动与润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