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600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具有防水垫的防水连接器已知日本特开2002-252056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上述防水垫形成有多个电线插通孔。防水垫从后方嵌装到壳体的后部,利用安装于壳体的后端部的后支座防脱。

后支座能在临时卡定位置与正式卡定位置之间向前后方向移动。在后支座上设有将防水垫的外周包围的环状部,当使后支座从临时卡定位置向正式卡定位置移动时,环状部从外侧朝向内侧压缩防水垫,从而电线和防水垫的密接力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52056号公报

但是,根据上述的防水连接器,因为从外侧压缩防水垫,所以后支座的环状部比防水垫大型化,导致防水连接器大型化。另外,在电线插通孔多层化而在上下左右形成有多个插通孔的情况下,若仅仅从外侧压缩防水垫,则不能将配置于中央部分的插通孔压缩,防水垫对配置于中央部分的电线的密封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防止防水连接器大型化并且提高对各电线的密封性的技术。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其与电线的终端连接;壳体,其并列地形成有多个腔,所述腔从后方将所述电线与所述端子配件一起收纳;端子收纳部,其沿着多个所述端子配件的排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收纳使多个所述端子配件短路的短路端子;密封构件,其从后方嵌装到所述壳体内,供所述电线插通的多个贯通孔与所述腔对应地并列设置;后支座,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密封构件的后方,防止所述密封构件脱落;多个凹部,其沿着所述贯通孔的排列设置于所述密封构件上,在所述壳体中配置于形成有多个所述端子收纳部的横长的端子收纳区域的后方;以及多个压缩突部,其突出设置于所述后支座,通过从后方被压入到所述凹部,从而向使所述贯通孔减径的方向按压所述密封构件。

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在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部的横长的端子收纳区域的后方设置凹部和压缩突部,从而有效利用在端子收纳部的后方产生的死空间,并且能在沿着贯通孔的位置上向使贯通孔减径的方向按压密封构件。由此,能防止后支座、进而防水连接器大型化,并且能提高各电线与密封构件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方式,优选以下构成。

所述凹部也可以设为遍及所述多个贯通孔的范围而形成的构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利用1个压缩突部总括地使多个贯通孔减径。因此,能简化密封构件和后支座的结构,能降低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所述腔在与排列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遍及多层而形成,所述凹部形成于在高度方向相邻的所述贯通孔之间。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利用1个压缩突部压缩在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贯通孔。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防止防水连接器大型化,并且能提高相对于各电线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上的主视图;

图3是防水连接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A-A线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总括橡胶栓的后视图;

图6是后支座的主视图;

图7是短路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阴端子和电线插入到阴壳体前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截面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将阴端子和电线插入到阴壳体中的过程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截面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阴端子和电线插入到阴壳体中、后支座配置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截面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阴端子和电线插入到阴壳体中、后支座配置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截面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保持器移位到正式卡定状态的状态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4的截面的纵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4是总括橡胶栓的后视图;

图15是后支座的立体图;以及

图16是同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12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例示了一种防水连接器10,防水连接器10具有通过转动操作来帮助与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嵌合和脱离的杆L。如图10至图12所示,防水连接器10构成为具备:阴端子(“端子配件”的一例)20,其与电线W的终端连接;合成树脂制的阴壳体(“壳体”的一例)30,其并列地形成有多个腔31,腔31从后方收纳阴端子20和电线W;短路端子50,其使多个阴端子20为短路状态;总括橡胶栓(“密封构件”的一例)60,其嵌装于阴壳体30的后部;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后支座70,其通过安装于阴壳体30的后端部,从而防止总括橡胶栓60向后方脱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上下方向相当于高度方向,以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另外,所谓前后方向是以图8的左方为前方、以右方为后方进行说明。

阴端子20是通过对导电性优良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如图8所示,阴端子20设为在呈方筒状的端子连接部21的后方设有电线连接部23的形态,通过将电线连接部23凿紧压接于电线W的终端,从而在电线W的终端连接有阴端子20。

通过设于对方连接器上的未图示的阳端子从前方插入到端子连接部21中,从而端子连接部21和阳端子电连接。

短路端子50是通过对导电性优良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如图7所示,短路端子50具有一对弹性片52,一对弹性片52从底板51的后缘以在宽度方向分成2个的形态朝向前方折回,各弹性片52能以折回部分为支点上下弹性移位。

弹性片52的前端部形成为向上方突出的山形,顶点部分设为与阴端子20中的端子连接部21的下表面接触的触点部53。

如图1至图4所示,阴壳体30形成大致方形的块状,在阴壳体30的内部,在前后方向贯通地形成有多个腔31,在多个腔31中收纳阴端子20和电线W。

如图2所示,多个腔31设为如下构成:宽度方向并列地配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而成的一组在上下方向配置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层)。

如图4和图8至图12所示,在各腔31的前端部分形成有矛状部(lance)32,矛状部32将阴端子20的端子连接部21从后方卡定。该矛状部32从腔31的上表面朝向前方形成为悬臂状,当阴端子20到达腔31的正规位置时,矛状部32将设于端子连接部21的上表面的卡定部22从后方卡定,从而阴端子20在腔31内可防脱。

在阴壳体30的矛状部32的后方,向上方开口地形成有保持器安装孔34,在保持器安装孔34中安装有保持器35,该保持器安装孔34与各腔31连通。

保持器35形成为板状的保持器主体37从将保持器安装孔34的上端开口封闭的盖部36向下方延伸出的形态,在保持器主体37中前后贯通地形成有与各腔31对应的通孔38。在各通孔38的上表面形成有防脱部39,防脱部39与阴端子20中的端子连接部21的后端部卡定,当使保持器35从图11所示的临时卡定状态移位到保持器主体37相对于保持器安装孔34完全插入的正式卡定状态(参照图12)时,端子连接部21利用防脱部39从后方被卡定,阴端子20成为被双重卡定的状态。

在阴壳体30的前端部设有多个端子收纳部40,端子收纳部40从前方收纳短路端子50。如图8所示,多个端子收纳部40设于在宽度方向横长的端子收纳区域33,端子收纳区域33形成于在上下方向相邻的腔31之间,各端子收纳部40相对于成为并列的2个腔31以1对1的比例形成。另外,各端子收纳部40与配置于上方的2个腔31上下连通,当在短路端子50收纳于端子收纳部40内的状态下阴端子20收纳于腔31时,短路端子50与收纳于上方的2个腔31中的阴端子20的端子连接部21接触,相邻的2个阴端子20将变成短路。

另外,如图4和图8至图12所示,在阴壳体30的前部安装有罩状的前支座42,前支座42从前方覆盖阴壳体30的前部。当前支座42安装于阴壳体30上时,外嵌于阴壳体30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密封环43利用前支座42的后端部防脱,短路端子50利用前支座42的前壁防脱。

在阴壳体30的后部,从阴壳体30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地形成有在后方开口的收纳凹部45。如图3、图4和图8至图12所示,在该收纳凹部45内,能从后方嵌合总括橡胶栓60和后支座70。

总括橡胶栓60以含油硅树脂等为原材料,如图5所示,形成为后视呈大致矩形。总括橡胶栓60形成为前后方向厚的板状,在总括橡胶栓60的外周,在前后方向排列地形成有2条外周唇61,外周唇61相对于收纳凹部45的内周面弹性地贴紧而将总括橡胶栓60与收纳凹部45的内周面之间密封。

另外,在总括橡胶栓60中,在前后方向贯通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62,电线W单个地插通贯通孔62。多个贯通孔62与各腔31对应地形成,各贯通孔62中的前后开口的上下尺寸设定得比阴端子20的端子连接部21的上下尺寸大。另外,在各贯通孔62的内周面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在前后方向排列地环设有2条内周唇63,内周唇63与电线W的外周面弹性地贴紧。这些内周唇63形成为越相互接近越朝向贯通孔62的轴心突出的壁厚的形态,通过内周唇63贴紧于电线W的外周面,从而将总括橡胶栓60与电线W之间密封。

后支座70形成为主视呈大致矩形的在前后方向厚的板状,设为与收纳凹部45内适合地嵌合的大小。在后支座70中,在前后方向贯通地形成有多个插通孔71,从总括橡胶栓60的贯通孔62向后方引出的电线W单个地插通于插通孔71。多个插通孔71与总括橡胶栓60的多个贯通孔62对应地形成,各插通孔71设为与在收纳凹部45处开口的腔31的后端开口大致相同的大小。

在后支座70的外周面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一对卡定突部73,在后支座70的外周面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一对弹性卡定片74。

各卡定突部73能分别与在阴壳体30的上下表面形成的一对临时卡定孔46嵌合,通过各卡定突部73分别与对应的临时卡定孔46嵌合,从而后支座70保持于图8至图10所示的临时卡定位置。

各弹性卡定片74形成为能朝向内侧弹性移位,能与在阴壳体30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的一对正式卡定孔47分别嵌合。通过各弹性卡定片74分别与对应的正式卡定孔47嵌合,从而后支座70保持于图11和图12所示的正式卡定位置。另外,当后支座70保持于正式卡定位置时,后支座70的前表面成为与总括橡胶栓60的后表面接触的状态,总括橡胶栓60在定位在收纳凹部45内的状态下可防脱。

然后,在总括橡胶栓60的后表面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朝向前方凹陷的有底的凹部65,在后支座70的前表面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压缩突部75,压缩突部75从后方压入到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

凹部65形成有4个,4个凹部65以沿着成为宽度方向并列的多个贯通孔62的排列的形态遍及配置有贯通孔62的区域的整个宽度并列地形成,而且,凹部65配置于在上下方向相邻的贯通孔62之间。另外,凹部65形成具有遍及2个贯通孔62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在宽度方向横长的大致矩形,凹部65的下表面形成如下形态:宽度方向两端部和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之间的部分以沿着配置于下方的贯通孔62的上缘的方式呈圆弧状隆起。

即,各凹部65在设有端子收纳部40的端子收纳区域33的后方的空间中形成于贯通孔62的上下中的至少任一方,端子收纳部40收纳有短路端子50。

另外,在凹部65的里部的上下表面突出设置有被后支座70的压缩突部75按压的一对压缩唇66,一对压缩唇66以遍及整个宽度的形态在前后方向排列。这些压缩唇66形成为越相互接近越朝向内侧突出的壁厚的形态,配置于与贯通孔62的内周唇63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

另一方面,各压缩突部75形成为具有遍及2个插通孔71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在宽度方向横长的大致矩形板状,与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同样在宽度方向排列形成4个。压缩突部75设为从后支座70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形态,压缩突部75的突出尺寸设定为与凹部65的深度尺寸大致相同。另外,各压缩突部75的下表面形成为宽度方向两端部与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之间呈圆弧状凹陷的形态。

另外,各压缩突部75设于在上下方向相邻的插通孔71之间且与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对应的位置,压缩突部75的外周形状形成为比凹部65的内周形状稍大。

因此,压缩突部75在使后支座70从临时卡定位置移位到正式卡定位置的过程中对凹部65内的压缩唇66进行上下按压,使凹部65一边在上下方向展开一边进入到凹部65内。然后,当压缩突部75完全插入到凹部65内时,如图11所示,配置于凹部65上下的贯通孔62的内周唇63成为向使各个贯通孔62减径的方向按压的状态。

即,当压缩突部75压入到凹部65内时,通过压缩唇66,内周唇63成为向使贯通孔62从上下减径的方向被按压的状态,内周唇63相对于电线W牢固地贴紧,从而电线W与总括橡胶栓60之间的密封性将会提高。

本实施方式是如上构成,接着,简单地说明将与电线W的终端连接的阴端子20组装到阴壳体30上来组装防水连接器10的顺序的一例,并且对防水连接器1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所示,将与电线W的终端连接的阴端子20配置于阴壳体30的后方,将阴端子20从后方插入到腔31中。

在此,如图9所示,阴端子20从后方插入到后支座70的插通孔71中,端子连接部21朝向前方顺利地进入到插通孔71内。

端子连接部21的顶端通过了插通孔71时,也进入到总括橡胶栓60的贯通孔62。在此,贯通孔62的后端开口比端子连接部21更大地向上下开口,因为贯通孔62是减径前的状态,所以端子连接部21顺利地越过内周唇63进入到贯通孔62中。

然后,当端子连接部21到达腔31的正规位置时,成为端子连接部21的下表面与配置于下方的短路端子50的弹性片52的触点部53接触的状态,端子连接部21的卡定部22利用矛状部32从后方卡定,从而防止阴端子20向后方脱落。另外,此时,总括橡胶栓60的内周唇63弹性地贴紧于电线W的外周面,成为外周唇61遍及全周弹性地贴紧于收纳凹部45的内周面的状态。

然后,如图10所示,当所有的阴端子20的插入作业完成时,相邻的2个阴端子20分别成为短路的状态。

接着,将保持于临时卡定位置的后支座70压入到收纳凹部45并使其移位到正式卡定位置(参照图11)。在此,当后支座70被朝向前方按压时,后支座70的压缩突部75进入到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内,上下按压压缩唇66。于是,配置于凹部65上下的贯通孔62的内周唇63成为以使贯通孔62从上下减径的方式被按压的状态。由此,内周唇63相对于电线W牢固地贴紧,并且外周唇61成为牢固地贴紧于收纳凹部45的内周面的状态,确保为电线W与阴壳体30之间的密封性高的状态。

最后,将临时卡定状态的保持器35插入到保持器安装孔34中,形成为图12所示的正式卡定状态,利用保持器主体37的防脱部39将端子连接部21从后方卡定。由此,阴端子20利用矛状部32和保持器35被双重卡定,防水连接器10完成。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效利用在设有收纳短路端子50的端子收纳部40的端子收纳区域33的后方产生的死空间,在总括橡胶栓60上形成凹部65,将后支座70的压缩突部75压入该凹部65,从而能向使贯通孔62减径的方向按压内周唇63。

即,不必如以往那样从外侧压缩防水垫等橡胶栓,所以能防止后支座70比总括橡胶栓60大型化

另外,因为设于死空间的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形成于所有的贯通孔62的上下中的至少任一方,所以能利用后支座70的压缩突部75向使所有的贯通孔62减径的方向按压内周唇63。由此,能提高各电线W和总括橡胶栓60的密封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总括橡胶栓60的凹部65和后支座70的压缩突部75相对于在宽度方向成为并列的2个贯通孔62和插通孔71各形成1个,并且形成于上下相邻的贯通孔62和插通孔71之间,所以与例如相对于1个贯通孔各形成1个凹部和压缩突部的情况相比,能简化总括橡胶栓60和后支座70的结构。由此,能降低总括橡胶栓60和后支座70的制造成本,进而降低防水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6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防水连接器110变更了实施方式1中的阴壳体30的腔31的数量、总括橡胶栓60的贯通孔62的数量以及凹部65的宽度尺寸、后支座70的插通孔71的数量以及压缩突部75的宽度尺寸,关于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是重复的,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3所示,实施方式2的阴壳体130中的腔31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得比实施方式1中的阴壳体30的腔31多1个,伴随于此,如图14至图16所示,总括橡胶栓160的贯通孔62和后支座170的插通孔71也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得多1个。

另外,如图14所示,总括橡胶栓160的凹部165形成为具有遍及3个贯通孔62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在宽度方向横长的大致矩形,如图15和图16所示,后支座170的压缩突部175也与凹部165同样,形成为具有遍及3个插通孔71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在宽度方向横长的大致矩形。另外,压缩突部175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同样,成为以与插通孔71对应的方式呈圆弧状凹陷的状态,从而形成上下对称的形态。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总括橡胶栓160的凹部165和后支座170的压缩突部175在宽度方向上排列各3个,与例如针对1个贯通孔各形成1个凹部和1个压缩突部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简化总括橡胶栓160和后支座170的结构,能降低防水连接器110的制造成本。

另外,因为压缩突部175以与插通孔71对应的方式呈圆弧状凹陷地形成,所以在将压缩突部175压入到凹部165时,能对内周唇63以使其追随电线W的外周面的方式进行按压。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收纳短路端子50的端子收纳部40构成为与腔31的下方连通。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端子收纳部构成为与腔的上方连通。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构成:形成具有2个贯通孔62程度或者3个贯通孔62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凹部65、165,并且形成具有2个插通孔71程度或者3个插通孔71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压缩突部75、175。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形成具有1个贯通孔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凹部,并且形成具有1个插通孔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压缩突部;还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形成具有4个以上贯通孔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凹部,并且形成具有4个以上插通孔程度的宽度尺寸的压缩突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具有收纳阴端子20的阴壳体30的防水连接器作为一例示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具有收纳阳端子的阳壳体的防水连接器适用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杆L的防水连接器10作为一例示出。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对未设置杆的防水连接器适用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水连接器

20:阴端子(端子配件)

30:阴壳体(壳体)

31:腔

40:端子收纳部

50:短路端子

60:总括橡胶栓(密封构件)

62:贯通孔

65:凹部

70:后支座

75:压缩突部

W:电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