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座、卡托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26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座、卡托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座、卡托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实现通讯存储等功能,在移动终端中可能使用到SIM卡,存储卡等。以SIM卡为例,可电连接于移动终端的卡座中,实现通话等功能。

而现有的卡座一般分为直插式和托盘式,对于直插式的卡座,SIM卡能够直接插入,而托盘式卡座,SIM卡需要承载于托盘上,随托盘插入卡座。现有的托盘式卡座在承载多张卡时,一般是在平面上并排设置卡空间,该结构的平面上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电路板上其他元件的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卡座、卡托以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托盘式卡座占据横向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卡座,卡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壳、至少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外壳与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卡托空间,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卡托空间,第一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一张卡,第二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二张卡。

其中,卡座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主体上的第一卡端子和设置在第二主体上的第二卡端子,第一卡端子与第一张卡电连接,第二卡端子与第二张卡电连接。

其中,第一卡端子为SIM卡端子,Micro-SIM卡端子,Nano-SIM卡端子以及存储卡端子中的一种,第二卡端子为SIM卡端子,Micro-SIM卡端子,Nano-SIM卡端子以及存储卡端子中的一种。

其中,第一卡端子为Nano-SIM卡端子,第二卡端子为存储卡端子。

其中,第一卡端子设置在第一主体面向外壳的一侧,第二卡端子设置在第二主体面向第一主体的一侧。

其中,外壳上设置有检测孔,通过该检测孔检测第一主体上的第一卡端子。

其中,卡座进一步包括推杆和旋转片,推杆设置于第二主体与开口边相邻的一侧边,开口边为卡座中供卡托插入的边,旋转片转动设置于第二主体与开口边相对的内边,旋转片的一端连接推杆的一端,旋转片另一端触靠插入卡座的卡托,推杆带动旋转片的一端朝内边运动,使旋转片转动,继而旋转片的另一端朝开口边运动,带动卡托退出开口边。

其中,卡座进一步包括卡托,卡托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卡托由卡座的开口边插入卡座,第一卡托置于第一卡托空间,并且第二卡托置于第二卡托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卡托,卡托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第一卡托用于放置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以及存储卡中的一种,第二卡托用于放置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以及存储卡中的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卡座。

本发明的卡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壳、至少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外壳与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卡托空间,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卡托空间,第一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一张卡,第二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二张卡,上下结构的多层卡座能够减少其平面的横向尺寸,相应的减少其所占用的横向空间,使得电路板上其他元件的设置空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卡座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卡座组装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第二主体和推杆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的旋转片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第一主体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外壳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卡托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卡座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卡座1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壳11、第一主体12以及第二主体13。

本实施方式为双层卡座,可连接两张卡,若需要连接三张卡,卡座中还可设置第三主体。下面主要以双层卡座为例进行描述,三层卡座可依此类推。

具体来说,外壳11与第一主体12之间形成第一卡托空间16,用于设置第一张卡。且第一主体12上设置有第一卡端子121,第一张卡与第一卡端子121电连接,以通过第一卡端子121对第一张卡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第一张卡的通讯或存储等功能,一般来说,将第一卡端子121设置在第一主体12面向外壳11的一侧。

第一主体12与第二主体13之间形成第二卡托空间17,用于设置第二张卡。且第二主体13上设置有的第二卡端子131,第二张卡与第二卡端子131电连接,以通过第二卡端子131对第二张卡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第二张卡的通讯或存储等功能,一般来说,将第二卡端子131设置在第二主体13面向第一主体12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双层卡座可针对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以及存储卡中的任意两种,其中存储卡可以为Micro-SD卡,TF卡等。相应的根据卡的不同组合,第一卡端子121可以为SIM卡端子,Micro-SIM卡端子,Nano-SIM卡端子以及存储卡端子中的一种,第二卡端子131也可以为SIM卡端子,Micro-SIM卡端子,Nano-SIM卡端子以及存储卡端子中的一种。对应的第一主体12和第二主体13也分别设置为相应的尺寸。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张卡为Nano-SIM卡,第二张卡为Micro-SD卡,相应的第一卡端子为Nano-SIM卡端子,第二卡端子为Micro-SD卡端子。

外壳11上还设置有检测孔111,通过该检测孔111可检测第一主体12上的第一卡端子121。

卡座100进一步包括推杆14和旋转片15。

推杆14设置于第二主体13与开口边132相邻的一侧边133,开口边132为卡座100中供卡托插入的边,侧边133有一凹槽供推杆14活动设置于凹槽中,推杆14可在侧边133的延伸方向X上来回运动。

旋转片15转动设置于第二主体13与开口边132相对的内边134,旋转片15的中间设置有转动柱或转动孔,相应的在第二主体13的内边134也设置转动孔或转动柱,使旋转片15转动设置在内边134。

旋转片15的一端151连接推杆14的一端141,该连接为活动连接,即并不是固定连接于某一点,一般采取触靠的方式。旋转片15另一端152触靠插入卡座100的卡托,推杆14带动旋转片15的一端151朝内边134即朝方向x1运动,旋转片15发生转动,继而旋转片15的另一端152朝开口边132即方向x2运动,带动卡托退出开口边132。

为更具体的了解本实施方式卡座100的结构,请继续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卡座组装工艺的流程示意图。该卡座100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201:将推杆14安装在第二主体13的侧边133。请同时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组装第二主体和推杆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S202:将旋转片15安装于第二主体13的内边134,且旋转片15的一端15连接于推杆14的一端141。请参阅图4,图4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的旋转片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S203:将第一主体12安装于第二主体13上。请参阅图5,图5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第一主体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S204:将外壳11安装于第二主体13上,且外壳11位于第一主体12上方。请参阅图6,图6是图2所示卡座组装工艺中组装外壳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完成上述组装工艺,最终制得本实施方式的卡座100。

本实施方式卡座100为托盘式卡座,卡需要通过卡托插入卡座100中,卡托与卡座100有两种关系。一是卡托与卡座100两者独立,即卡托可从卡座100中完全取出;二是卡托为卡座100的一部分,卡托从卡座100的开口边132退出时并不能完全取出,卡止于开口边13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座100还包括卡托,卡托由卡座100的开口边132插入卡座100,对应于卡座100的第一卡托空间16和第二卡托空间17,卡托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卡托和第二卡托,第一卡托置于第一卡托空间16,并且第二卡托置于第二卡托空间17。

本实施方式卡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外壳、至少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外壳与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卡托空间,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卡托空间,第一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一张卡,第二卡托空间用于设置第二张卡,上下结构的多层卡座能够减少其平面的横向尺寸,相应的减少其所占用的横向空间,使得电路板上其他元件的设置空间更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卡托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卡托700包括相互连接第一卡托71和第二卡托72。

第一卡托71用于放置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以及存储卡中的一种,第二卡托72用于放置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以及存储卡中的一种。

本实施方式上下结构的卡托作为多个卡的连接器,能够减少该卡托在移动终端中所占的横向空间,使得移动终端中电路板上其他元件的设置空间更大。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移动终端800包括卡座81,卡座81与上述卡座100结构相同,具体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移动终端中的卡座为上下结构,减少了卡座所占用的横向空间,相应的移动终端中电路板上其他元件的设置空间更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