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592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使电路、线束等中的电噪声降低的噪声滤波器。噪声滤波器作为这样的降低噪声的元件,至少具有1个电容器等噪声降低元件。例如,这种噪声滤波器被公开于下述专利文献1-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5496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53715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许第5173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许第4850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0/137492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噪声滤波器,根据作为降低对象的噪声的特性(频带等),决定噪声降低元件的种类、数量等规格。因此,在噪声滤波器中,如上述专利文献4和5所示地,作为噪声降低元件,除了电容器之外,也存在设置有电感器的噪声滤波器。电感器具有金属制的铁芯和缠绕在该铁芯上的线圈,因此,在噪声滤波器中,相对地较重。因此,在收容电容器的框体和收容电感器的框体是分开的情况下,在这种噪声滤波器中,在提高耐久性方面,需要确保框体间的接合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耐久性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容器侧收容体,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连接部电连接的接地导体、以及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电连接部电连接的电容器侧导体;

电感器侧收容体,具有至少一个电感器、以及与该电感器电连接的电感器侧导体;

收容体连接构造,具有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的第1卡合部和设置在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的第2卡合部,并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使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和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连接;

至少一个端子连接构造,使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一个端子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电容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且使所述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另一个端子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电感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从而使所述电容器和所述电感器电连接,并且使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和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连接。

此处,优选地,所述电容器侧导体的所述端子连接部和所述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一个所述端子连接部之中的一个是公垂片端子,且另一个是母模的箱端子,所述电感器侧导体的所述端子连接部和所述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另一个所述端子连接部之中的一个是公垂片端子,且另一个是母模的箱端子。

另外,优选地,所述端子连接构造对所述电容器的每个数量设置。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束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具备:噪声滤波器、以及从所述噪声滤波器拉出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各个电线。而且,所述噪声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容器侧收容体,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连接部电连接的接地导体、以及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电连接部电连接的电容器侧导体;电感器侧收容体,具有至少一个电感器和与该电感器电连接的电感器侧导体;收容体连接构造,具有设置在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的第1卡合部和设置在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的第2卡合部,并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使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和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连接;至少一个端子连接构造,使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一个端子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电容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且使所述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另一个端子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电感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从而使所述电容器和所述电感器电连接,并且使所述电容器侧收容体和所述电感器侧收容体连接。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中,通过收容体连接构造和至少一个端子连接构造,能够将电容器侧收容体和电感器侧收容体牢固地连接。因此,该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能够使其连接部分的耐久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和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与线束的部件展开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与线束中去掉盖部后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电容器侧收容体中去掉盖部后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容器侧收容体中的接地导体、第1导体和第2导体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电容器侧收容体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电感器侧收容体中去掉盖部后的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感器侧收容体中的第1导体、第2导体、第3导体和放热板的正视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电感器侧收容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电感器和高导热率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针对有无高导热率部件时的线圈表面温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示出lclc电路构成的图。

图13是示出每频率的通过特性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噪声滤波器

10、电容器

11、第1电容器

11a、11b、电连接部

12、第2电容器

12a、12b、电连接部

13、第3电容器

13a、13b、电连接部

20、电感器

21、第1电感器

22、第2电感器

31、第1电线

32、第2电线

40、电容器侧收容体

41g、保持槽(第1卡合部)

50、电感器侧收容体

61、接地导体

62、第1导体(电容器侧导体)

62b、端子连接部

63、第2导体(电容器侧导体)

63b、端子连接部

71、第1导体(电感器侧导体)

71b、端子连接部

72、第2导体(电感器侧导体)

72b、端子连接部

73、第3导体

74、放热板

74b、突出部(第2卡合部)

81、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

81a、81b、端子连接部

82、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

82a、82b、端子连接部

wh、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噪声滤波器以及线束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的标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另外,其各图的标号wh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束。该噪声滤波器1具备至少一个电容器10和至少一个电感器20。该噪声滤波器1被连接到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除去其中一个输入侧的电线中的噪声,从另一个输出侧的电线输出。

该噪声滤波器1被大致划分为:收容了电容器10的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收容了电感器20的电感器侧收容体50。在该示例的噪声滤波器1中,第1和第2电容器11、12被收容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第1和第2电感器21、22被收容在电感器侧收容体50。第1电感器21具有:环状的轴心(铁芯)21a、和缠绕于该轴心21a的线圈21b。第2电感器22具有:环状的轴心22a和缠绕于该轴心22a的线圈22b。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感器侧收容体50中,也收容第3电容器13。

电容器侧收容体40具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的第1框体41。第1框体41由收容部42和盖部43构成。

收容部42被成型为一面开口的箱状。该示例的收容部42被成型为长方体状。在该收容部42中,设置有:电容器收容室42a,重叠地收容第1和第2电容器11、12;第1端子收容室42b,将后述的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一个端子连接部81a与第1电线31一并地收容;以及第2端子收容室42c,将后述的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一个端子连接部82a与第2电线32一并地收容(图4)。电容器收容室42a、第1端子收容室42b和第2端子收容室42c依次被并排配置在收容部42的长边方向。

在第1框体41(收容部42)形成有将第1电线31从第1端子收容室42b向外部拉出的插通孔41a、将第2电线32从第2端子收容室42c向外部拉出的插通孔41b(图2和图4)。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该示例中未利用,但是,在第1框体41(收容部42)中,在收容部42的短边方向与插通孔41a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将电线(省略图示)从第1端子收容室42b向外部拉出的插通孔41c、以及在其短边方向与插通孔41b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将电线(省略图示)从第2端子收容室42c向外部拉出的插通孔41d。

作为盖部43,设置有:第1盖部43a,堵塞电容器收容室42a的开口;第2盖部43b,堵塞第1端子收容室42b的开口;以及第3盖部43c,堵塞第2端子收容室42c的开口(图1)。

进一步地,收容部42具备:接地导体61、第1导体62和第2导体63(图5)。该接地导体61、第1导体62和第2导体63分别成型为板状的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等)的成型体即汇流条。收容部42与该接地导体61、第1导体62和第2导体63一并被嵌入成型。

接地导体61具有与车身等导电性部件(省略图示)电连接的接触部61a,经由该接触部61a接地。在该电容器侧收容体40,使该接触部61a在第1框体41的外侧露出。形成在该接触部61a的贯通孔61a1是插通外螺钉部(省略图示)的孔。电容器侧收容体40(噪声滤波器1)经由该贯通孔61a1而被螺合于导电性部件。

进一步地,该接地导体61具有: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能够与第1电容器11的一个电连接部11a电连接;以及第2接地侧连接部61c,能够与第2电容器12的一个电连接部12a电连接。该示例的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第2接地侧连接部61c在电容器收容室42a露出,空出预定间隔地并排配置在收容部42的短边方向。在接地导体61中,相对于第1和第2接地侧连接部61b、61c,接触部61a被空出间隔地配置在收容部42的长边方向。

电连接部11a与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电连接部11a与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通过焊接、熔接被电连接。电连接部12a与第2接地侧连接部61c之间也同样。该示例的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和第2接地侧连接部61c分别具有贯通孔61b1、61c1。电连接部11a和电连接部12a分别插通于贯通孔61b1、61c1,通过焊接等被电连接。

第1导体62具有能够与第1电容器11的另一电连接部11b电连接的电容器连接部62a。另外,第2导体63具有能够与第2电容器12的另一电连接部12b电连接的电容器连接部63a。该电容器连接部62a和电容器连接部63a在电容器收容室42a露出,并在收容部42的短边方向空出预定间隔地并排配置。进一步地,在该第1导体62中,电容器连接部62a相对于第1接地侧连接部61b,被并排配置在收容部42的长边方向。另外,在第2导体63中,电容器连接部63a相对于第2接地侧连接部61c,被并排配置在收容部42的长边方向。因此,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中,第1电容器11先被连接到接地导体61和第1导体62,然后,第2电容器12以与第1电容器11重叠的状态被连接到接地导体61和第2导体63。

对于电连接部11b与电容器连接部62a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使用在该技术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电连接部11b和电容器连接部62a通过焊接、熔敷进行电连接。在电连接部12b与电容器连接部63a之间也同样。该示例的电容器连接部62a、63a分别具有贯通孔62a1、63a1。电连接部11b和电连接部12b分别被插通到贯通孔62a1、63a1,通过焊接等被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1导体62具有在第1端子收容室42b露出的端子连接部62b。该端子连接部62b向与第1导体62的主体部的板状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相对于后述的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端子连接部81a电连接。各个端子连接部62b、81a中,一个被形成为公模的垂片状,另一个被形成为母模的箱状。该示例中,将端子连接部62b作为公垂片端子,将端子连接部81a作为母模的箱端子。

另外,第2导体63具有在第2端子收容室42c露出的端子连接部63b。该端子连接部63b向相对于第2导体63的主体部的板状面的正交方向突出,相对于后述的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端子连接部82a电连接。各个端子连接部63b、82a中,一方被形成为公模的垂片状,另一方被形成为母模的箱状。该示例中,将端子连接部63b作为公垂片端子,将端子连接部82a作为母模的箱端子。

此处,噪声滤波器1仅是经由接地导体61的贯通孔61a1进行螺合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相对于以该贯通孔61a1为中心的导电性部件(车身)向旋转方向的位置偏移。因此,在第1框体41中,设置锁定部41e,用于停止相对于导电性部件的旋转(图2和图6)。该锁定部41e是被插通到导电性部件的贯通孔(省略图示)、且被保持在该贯通孔的夹子。该示例的锁定部41e被沿形成在收容部42背面的保持槽41f插入到预定位置,被保持在该保持槽41f。

接着,针对电感器侧收容体50进行说明。该电感器侧收容体50具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的第2框体51。第2框体51由收容部52和盖部53构成(图2)。

收容部52被成型为一面开口的箱状。该示例的收容部52被成型为长方体状。该收容部52中设置有: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收容第1电感器21;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收容第2电感器22;以及电容器收容室52c,收容第3电容器13(图3和图7)。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和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与圆环状的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形状一致地被形成为圆柱状。盖部53被成型为堵塞该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和电容器收容室52c各自的开口。

进一步地,在该收容部52中设置有:第1端子收容室52d,收容后述的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另一个端子连接部81b;以及第2端子收容室52e,收容后述的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另一个端子连接部82b。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已被连接时,第1端子收容室42b和第1端子收容室52d相邻,并且第2端子收容室42c和第2端子收容室52e相邻,以这样的方式配置这些端子收容室(图3)。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第2盖部43b也堵塞第1端子收容室52d的开口,第3盖部43c也堵塞第2端子收容室52e的开口。

在该收容部52中设置有第1导体71、第2导体72、第3导体73和放热板74(图8)。该第1导体71、第2导体72和第3导体73被成型为板状的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等)的成型体即汇流条。另外,放热板74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等)成型。在该放热板74中,使用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材料(铜板等)。这些第1导体71、第2导体72、第3导体73和放热板74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收容部52被与该第1导体71、第2导体72、第3导体73和放热板74一并地嵌入成型。

第1导体71具有能够与第1电感器21中的线圈21b的一端电连接的电感器连接部71a。第2导体72具有能够与第2电感器22中的线圈22b的一端电连接的电感器连接部72a。第3导体73具有:能够与第1电感器21中的线圈21b的另一端电连接的电感器连接部73a、以及能够与第2电感器22中的线圈22b的另一端电连接的电感器连接部73b。这些的电连接与电容器10同样地,经由贯通孔71a1、72a1、73a1、73b1,利用例如焊接等进行。与第1电感器21相关的电感器连接部71a、73a在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和收容部52的外部露出(图7和图9)。与第2电感器22相关的电感器连接部72a、73b在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和收容部52的外部露出。

另外,第1导体71具有在第1端子收容室52d露出的端子连接部71b。该端子连接部71b向相对于第1导体71的主体部中的板状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相对于后述的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端子连接部81b电连接。各个端子连接部71b、81b中,一方被形成为公模的垂片状,另一方被形成为母模的箱状。在该示例中,将端子连接部71b作为公垂片端子、将端子连接部81b作为母模的箱端子。

另外,第2导体72具有在第2端子收容室52e露出的端子连接部72b。该端子连接部72b向相对于第2导体72的主体部中的板状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相对于后述的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端子连接部82b被电连接。各个端子连接部72b、82b中,一方被形成为公模的垂片状,另一方被形成为母模的箱状。在该示例中,将端子连接部72b作为公垂片端子,将端子连接部82b作为母模的箱端子。

另外,第3导体73具有能够与第3电容器13的一个电连接部13a电连接的电容器连接部73c。该第3电容器13的另一个电连接部13b与放热板74的后述的电容器连接部74c电连接。这些的电连接与第1电容器11等同样地,经由贯通孔73c1、74c1通过例如焊接等进行。该电容器连接部73c、74c在电容器收容室52c和收容部52的外部露出(图7和图9)。

放热板74具有:板状的主体部74a,存在于收容部52的壁部52f(图9)的整个面;和板状的突出部74b,在与该主体部74a同一平面上从收容部52突出(图7-图9)。在该示例中,将主体部74a和突出部74b分别形成为矩形。另外,在该示例中,突出部74b的突出方向是电感器侧收容体50的相对于电容器侧收容体40的连接方向。

在主体部74a中形成有贯通孔74a1(图8)。在该贯通孔74a1中,彼此空出间隔地配置有第1导体71、第2导体72和第3导体73。主体部74a具有:第1露出部74a2,在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露出;以及第2露出部74a3,在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露出(图7)。第1露出部74a2和第2露出部74a3被与圆环状的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形状一致地形成为圆形。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从该第1露出部74a2和第2露出部74a3空出间隔地配置。第1露出部74a2能够夺走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的空气的热。第2露出部74a3能够夺走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的空气的热。

在主体部74a中,形成有能够与第3电容器13的另一个电连接部13b电连接的电容器连接部74c。

突出部74b被作为用于将电感器侧收容体50连接到电容器侧收容体40的连接部加以利用。在第1框体41(收容部42),形成有将该突出部74b向突出方向插入并保持的保持槽41g(图2和图6)。该保持槽41g是分别嵌合突出部74b中对置的2个边部的保持槽。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通过该突出部74b和保持槽41g而被连接。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将突出部74b和保持槽41g之间的嵌合力(保持力)设定为在安装到车身之后,接合状态不会由于振动、来自车身的输入而被解除。

进一步地,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确保放热板74(至少突出部74b)的强度为在安装到车身之后,放热板74(具体为突出部74b)不会由于振动、来自车身的输入而发生变形。例如,放热板74(至少突出部74b)的板厚被设定为不发生这样的变形。

另外,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通过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和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被连结(图2和图3)。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和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是对板状的导电性材料(金属材料等)进行弯折加工等来成型的金属零件。

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具有:端子连接部81a,能够与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中的第1导体62的端子连接部62b电连接;以及端子连接部81b,能够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中的第1导体71的端子连接部71b电连接。第1电线31通过压接加工等而被电连接到该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该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是不仅使第1电容器11和第1电感器21电连接,也使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接合的构造物。

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具有:端子连接部82a,能够与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中的第2导体63的端子连接部63b电连接;以及端子连接部82b,能够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中的第2导体72的端子连接部72b电连接。在该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中,第2电线32通过压接加工等而被电连接。该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是不仅使第2电容器12和第2电感器22电连接,也使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接合的构造物。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以及线束wh具有:基于电容器侧收容体40的保持槽41g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的突出部74b的收容体连接构造;经由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的第1导体62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的第1导体71之间的第1端子连接构造;以及经由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的第2导体63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的第2导体72之间的第2端子连接构造。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以及线束wh中,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被牢固地连接,即使在例如向车辆组装工厂输送中、安装在车身之后的行使中施加振动等输入,也能够抑制该连接的解除,该连接部分的耐久性提高。基于此,能够向车辆安装可靠性高的噪声滤波器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以及线束wh能够得到在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之间牢固的接合强度,因此,即使仅利用接地导体61的贯通孔61a1的1处将噪声滤波器1向车身固定,也能够抑制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之间的连接的解除。也就是说,对于该噪声滤波器1以及线束wh,即使不增加向车身的安装时间,也能够将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与电感器侧收容体50之间牢固地连接。

然而,上述的保持槽41g被形成为将突出部74b的一个板状面露出在第1框体41(收容部42)的外部。因此,放热板74能够从该突出部74b向外部空气放热。该突出部74b的一个板状面是存在于接地导体61的接触部61a中的与车身的接地面同侧。在该示例中,在已将接触部61a安装到车身时,该突出部74b的板状面相对于车身,空出间隔地面对面。

此处,在该突出部74b中形成有贯通孔74b1(图8)。在该贯通孔74b1中设置有悬臂的板簧部74d。该板簧部74d从贯通孔74b1中的主体部74a侧的端部向突出部74b的突出方向、且与突出部74b的一个板状面对置的车身突出(图6和图9)。因此,该板簧部74d比突出部74b的一个板状面更向车身侧突出。该板簧部74d在接触部61a已被安装到车身时,从车身移动施压,并以根侧为支点地倾倒,通过此时产生的复原力保持与车身的接触状态。因此,放热板74能够经由该板簧部74d将突出部74b的热释放到车身。

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伴随着通电,在第1电感器21中产生的热被传递给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的空气,同时在第2电感器22中产生的热被传递给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的空气。而且,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的空气的热主要传递到放热板74的第1露出部74a2,同时,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的空气的热主要传递到放热板74的第2露出部74a3。该第1和第2露出部74a2、74a3的热主要由于均热效果而在放热板74的主体部74a中扩散,同时被传递到突出部74b和板簧部74d。从该突出部74b和板簧部74d向周围的空气放热。进一步地,从板簧部74d也向车身放热。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能够抑制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放热板74的主体部74a存在于收容部52的壁部52f的整个面,因此,该主体部74a的热向对于与该主体部74a接触的壁部52f传递,比主体部74a更需要热的扩散时间,但是,在该壁部52f中热发生扩散,向收容部52的外部放热。而且,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从第1电感器21的线圈21b的两端向第1导体71和第3导体73放热,并且,从第2电感器22的线圈22b的两端向第2导体72和第3导体73放热。该第1至第3导体71、72、73的热向分别接触的壁部52f传递,比主体部74a更需要热的扩散时间,在该壁部52f中热发生扩散,向收容部52的外部放热。因此,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通过在这些热传递路径传递热,能够抑制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温度上升。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滤波器1不仅经过现有的线圈来发散电感器的热,而且能够通过在收容部52的壁中所有大比例的放热板74发散多半的热。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能够适当地抑制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温度上升。而且,基于此,该噪声滤波器1能够抑制伴随着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温度上升而导致的耐久性的降低。另外,该噪声滤波器1由于不需要使用耐热温度过高的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因此,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而且,在具有该噪声滤波器1的线束wh中,能够得到与通过该噪声滤波器1得到的作用效果同等的效果。

因此,在第1电感器收容室52a和第2电感器收容室52b中,存在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已分别接触各个室内空气的状态。因此,从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放热受到该空气的热传导率的影响。换言之,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所接触的物质的热传导率越高,越容易放热。

因此,优选将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除了线圈21b、22b的接点部(两端)之外,埋入热传导率比空气高且具有绝缘性的高导热率部件25中,使除了该接点部以外的全部外壁面与高导热率部件25接触,从而提高放热效果(图10)。该高导热率部件25通过将第1电感器21或第2电感器22配置在例如被分成2部分的内部空间为圆柱的树脂模具,并在其内部空间填充高导热率且具备绝缘性和耐热性的注封材料来成型。作为该注封材料,例如可以考虑聚氨酯树脂、添加有各种填充物的塑料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沥青、混凝土等。注封材料可以根据第1电感器21、第2电感器22的自身情况、放热量等适当选择。

在图11中,示出对第1电感器21或第2电感器22的通电时间与线圈21b、22b的表面温度的关系。在本图中,实线表示具有高导热率部件25的情况,虚线表示不具有高导热率部件25的情况(也就是,第1电感器21或第2电感器22与空气接触的情况)。根据本图可以判定,通过设置高导热率部件25,与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直接接触空气的情况相比,抑制线圈21b、22b的温度上升。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通过设置高导热率部件25,从而能够得到进一步抑制第1电感器21和第2电感器22的温度上升的效果。

[应用例]

以上示出的构成是噪声滤波器1的一例,该噪声滤波器1被构成作为使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10的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具有至少一个电感器20的电感器侧收容体50相互接合后的接合体。该电容器侧收容体40还具有:接地导体61,与电容器10的一个电连接部(第1电容器11的电连接部11a、第2电容器12的电连接部12a)电连接;以及电容器侧导体(第1导体62、第2导体63),与电容器10的另一个电连接部(第1电容器11的电连接部11b、第2电容器12的电连接部12b)电连接。在该电容器侧导体(第1导体62、第2导体63)中,也电连接有电线(第1电线31、第2电线32)。另外,电感器侧收容体50还具有与电感器20(第1电感器21、第2电感器22)电连接的电感器侧导体(第1导体71、第2导体72)。

而且,该噪声滤波器1中,为了接合而具有收容体连接构造和至少一个端子连接构造。收容体连接构造通过使电容器侧收容体40中的第1卡合部(例如之前已说明的保持槽41g)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中的第2卡合部(例如之前已说明的突出部74b)相互卡合,从而使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连接。端子连接构造优选对电容器10的每个数量设置。该端子连接构造中,使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一个端子连接部(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端子连接部81a、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端子连接部82a)连接到电容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第1导体62的端子连接部62b、第2导体63的端子连接部63b),且使连接端子金属零件的另一个端子连接部(第1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1的端子连接部81b、第2连接端子金属零件82的端子连接部82b)连接到电感器侧导体的端子连接部(第1导体71的端子连接部71b、第2导体72的端子连接部72b),从而使该电容器10和电感器20电连接,并且使电容器侧收容体40和电感器侧收容体50连接。

该噪声滤波器1例如也能够被连接到车辆的除雾器的地线(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并用于去除无线电信号中的杂音(伴随车载设备的电波的)。此时的噪声滤波器1需要在无线电的预定区域以预定衰减量衰减。然而,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的至少一部分并行,在该并行距离的范围,寄生电感增加,共振点偏离,因此,导致在预定区域的衰减量下降。

因此,该噪声滤波器1通过第1和第2电容器11、12和第1和第2电感器21、22构筑图12所示的电路构成(lclc电路构成),如下地设定该电路构成,从而即使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并行,也可得到能够在预定区域以预定衰减量衰减的衰减特性。

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使用电容c1、c2不同的第1和第2电容器11、12。第1电容器11的电容c1和第2电容器12的电容c2可以是其中任何一个较大。例如,此处,使第1电容器11的电容c1小于第2电容器12的电容c2(c1<c2)。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通过这样地改变第1和第2电容器11、12各自的电容c1、c2,从而能够得到在使用了相同电容c1、c2的第1和第2电容器11、12的情况下不能够实现的衰减特性。因此,该第1电容器11的电容c1和第2电容器12的电容c2根据输入侧的第1电线31和输出侧的第2电线32之间的期望的衰减特性来决定。

进一步地,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使用电感l1、l2比伴随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并行的寄生电感lp大的第1和第2电感器21、22(l1>lp、l2>lp)。例如,此处,使第1电感器21的电感l1大于第2电感器22的电感l2(l1>l2)。在该噪声滤波器1中,通过这样地使第1和第2电感器21、22的电感l1、l2大于寄生电感lp,从而能够消除伴随与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的并行距离相对应的寄生电感lp的增加的、对衰减特性的影响。因此,对于该第1和第2电感器21、22的电感l1、l2,即使寄生电感lp因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的并行而增加,为了得到期望的衰减特性,在求出相对于寄生电感lp的最小差分之后确定。

该噪声滤波器1通过如上地设定,能够得到期望的衰减特性,即能够在预定区域以预定衰减量衰减(图13)。图13中示出无线电的每频率的通过特性。在本图中,表示第1电线31和第2电线32未并行的情况(虚线)、和该并行持续了预定距离的情况(实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