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的接触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300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触点的接触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带电连接的一对触点间的触点的接触构造,更详细是涉及在接离的一对触点间产生高电能的触点的接触构造。



背景技术:

带电连接传送高电压、高电流的电力的电力线等的电连接器,在插拔所连接的相对侧连接器时,在接近的一对触点间蓄积着高电能,在其间会发生电弧放电。这样的电弧放电也会由于在将连接于感应式负载的一方连接器从连接于电力线另一方的连接器拔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而产生。

电弧放电会熔损电连接器的触点等,成为加速劣化的原因,因而使蓄积在一对触点间的电能本身降低以使得电弧放电不会发生。蓄积在一对触点间的电能与一对触点间的电压及电流成比例,因此日本专利特开昭63-8628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与实公平6-4137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使一对触点接离的瞬间之触点间的电压降低来防止电弧放电的发生。

其中,专利文献1记载的触点的接触构造是在一方的触点沿着相对侧触点移动的进退移动路径连设有电阻率ρ高的电阻体,将相对侧触点从进退移动路径拔出分离时,在电阻值高的电阻体的前端使相对侧触点分离,使两者间的电压成为不致到达电弧放电的电压从而防止电弧放电的发生。

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00如图9图9所示,与呈直线状进退移动的一方触点101带电连接的另一方的触点102由细长带状的两个接触片102a、102b构成。接触片102a是以较接触片102b高的电阻率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两个接触片102a、102b夹着相对侧的触点101的进退移动路径成上下平行地配置,将接触片102a的前端紧固于接触片102以形成一体的触点102。

从上方接触于相对侧的触点101的接触片102a的第1接点103位于比从下方接触的接触片102b的第2接点104更靠近沿着进退移动路径的后方(图中右上方)。

藉此,相对侧触点101与触点102接离的接离位置的附近以电阻率高的导电金属材料形成,且电阻值高的接触片102a的第1接点103接近于相对侧的触点101,因此两者间的电压不致达到电弧放电的电压从而不易发生电弧放电。

触点101在接离位置与其前方的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接触片102a始终与触点101接触,因此不会发生因瞬间中断引起的电弧放电,在带电连接位置与接触片102b的第2接点104接触,因此在触点101除接触片102a外并排连接有电阻值低的接触片102b,低电阻值的触点102与触点101带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86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6-413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示出的触点的接触构造虽是在一方的触点沿着相对侧触点移动的进退移动路径连设有电阻率ρ高的电阻体,但电阻体的长度短时,在其前端不能使电位充分地下降,为了可靠地防止电弧放电的发生,需要延长电阻体的沿进退移动路径的长度,以致触点的接触构造整体的大型化。

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00需要分别地制造由不同导电金属材料构成的两个接触片102a、102b,将各前端紧固而进行一体化的步骤。

此外,由于接触片102a仅将前端紧固于接触片102b,以单悬臂支撑整体,所以不能将自由端侧的第1接点103可靠地定位,与相对侧的触点101进退的进退移动路径的间隔不固定,使得与触点101的接离或接离的时机变得不稳定。

另外,该触点的接触构造100即使藉由形成接触片102a的导电金属材料,也不能使第1接点103与触点101间的电位充分地降低,为了增大接触片102a的电阻值,需要使沿进退移动路径的长度伸长,有导致触点的接机触构造100整体变得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所研创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往不致使整体大型化的情况下,可以简单构成,可靠地抑制电弧放电的触点的接触构造。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是第1触点与第2触点的一方的插头触点相对于另一方的插座触点沿着进退移动路径朝前后方向进退移动,插头触点在与插座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及与其前方的插座触点带电连接的带电连接位置之间,一边与插座触点接触一边进退移动的触点的接触构造,其特征为:

第1触点具备:基端部;第1分叉片,该第1分叉片一体地连接于基端部,在插头触点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第1接点与第2触点接触;及第2分叉片,该第2分叉片一体地连接于基端部,第2接点在带电连接位置与第2触点接触,在接离位置相对的第1触点的第1接点与第2接点的接触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接触面被氧化皮膜包覆。

在插头触点与插座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相对的第1触点的第1接点及第2触点的接触部之间隔着高接触电阻的氧化皮膜,不易蓄积可发生电弧放电的程度的电能。

在插头触点在接离位置与其前方的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第1分叉片的第1接点与第2触点接触,第1触点与第2触点连续而形成电连接。

在带电连接位置中,未被氧化皮膜包覆的第2分叉片的第2接点与第2触点接触,所以第1触点与第2触点间以低接触电阻带电连接。

隔着氧化皮膜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间的高接触电阻不依赖于第1分叉片的大小或长度,因此可使第1分叉片短小化,且第1分叉片的第1接点与第2分叉片的第2接点独立并与第2触点接触,因此可平行配置使第1触点的整体小型化。

本申请的第二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在第1触点的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接触面上固定由阀金属构成的金属薄板,接触面被形成于阀金属的表面上的钝化覆膜包覆。

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在其接触面隔着高接触电阻的钝化皮膜,不易蓄积可发生电弧放电的程度的电能。

由阀金属构成的金属薄板与空气接触自然地在其表面会形成钝化覆膜,因此仅在第1接点或第2接点的接触部的至少其中一方固定金属薄板,在接触面形成作为氧化皮膜的钝化覆膜,且在钝化覆膜上产生的热能会热传导至固定的第1分叉片或第2触点后释放。

本申请的第三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是以从基端部悬臂支撑于后方的同一剖面形状的板簧片形成,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接触而弯曲的第1接点的弯曲量比在带电连接位置与第2触点接触而弯曲的第2接点的弯曲量更短。

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以相同材料相同剖面形状形成,因此两者的弯曲强度ei相等,第1接点与第2接点分别与第2触点接触并弯曲时的接触压p与弯曲量δ成比例,与自基端部的距离l的三次方成反比。第1接点的弯曲量比第2接点的弯曲量短,因此必须考虑第1接点与第2接点的自基端部的距离,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以较低的接触压弹性接触,第2接点与第2触点以高的接触压弹性接触。

本申请的第四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第1接点沿着进退移动路径形成于第2接点的后方。

第1接点的自基端部的距离比第2接点的自基端部的距离长,因此第1接点与第2接点相比,以低的接触压弹性接触于第2触点。

本申请的第五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第1接点与第2接点在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且面向进退移动路径,第2触点的接触部以从周围朝前方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

第1接点与第2接点即使沿着进退移动路径位于前后方向的同一位置,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仍在接离位置接离。

本申请的第六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分别由在基端部悬臂支撑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板簧片形成。

相对于第1触点的长轴方向以公差的方向使第2触点朝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本申请的第七技术方案的触点的接触构造的特征为:在不受外力的自由状态下,第1接点沿着进退移动路径形成在第2接点的后方。

第1接点沿着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进退移动路径形成在第2接点的后方,因此在后方接触位置与第2触点接离瞬间的第1接点的弯曲量为极小,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以低的接触压弹性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间隔有不依赖于第1分叉片的电阻率的高接触电阻的氧化覆膜,因此不会使第1触点大型化,可降低第2触点与第1分叉片间的电压,抑制电弧放电的发生。

并且,仅以用氧化皮膜包覆在接离位置相对的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的简单构成,即可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离的瞬间隔着高接触电阻。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发明,由阀金属构成的金属薄板与空气接触自然地在其表面形成钝化覆膜,因此仅以在第1接点或第2触点的接触部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面固定金属薄板的简单加工即可形成钝化覆膜。

以钝化覆膜包覆的第1接点或第2触点的接触部具有抗蚀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发明,仅调节与第2触点接触而弯曲的第1接点的弯曲量与第2接点的弯曲量,即可使插头触点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电阻成为高电阻值,而使得接触电阻在稳定带电连接的带电连接位置成为低电阻值。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发明,仅将第1接点的位置设于第2接点后方的位置,即可使插头触点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电阻成为高电阻值,而使得接触电阻在稳定带电连接的带电连接位置成为低电阻值。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技术方案的发明,设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为相同长度,即使缩短第1触点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仍可以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使至少一方被氧化皮膜包覆的第1接点与第2触点的接触部相对。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技术方案的发明,相对于第2触点的相对移动方向,配置在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交叉的方向,因此可使第1触点相对于相对移动方向变得薄型化。

根据本申请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发明,仅将第1分叉片的第1接点配置在第2分叉片的第2接点的后方,可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接离的接离位置形成为高接触电阻值。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具有的插头触点2的插头20与具有插座触点3的插座30省略绝缘壳体21、32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插头触点2相对于插座触点3在前后方向上进退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插头触点2的接离位置,插座触点3的第1分叉片5与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接离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插头触点2的带电连接位置,插座触点3的第2分叉片6与插头触点2带电连接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a)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40与图2表示第1实施方式对比表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b)为同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a)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50与图2表示第1实施方式对比表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b)为同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a)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60与图2表示第1实施方式对比表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b)为同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触点的接触构造60的插头触点61的接离位置,插头触点61与插座触点62接离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00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50、60:触点的接触构造

2、51、61:插头触点(第2触点)

8、55、66:接触部

3、41、52、62:插座触点(第1触点)

5、43、54、63:第1分叉片

5a、43a、54a、63a:第1接点

6、44、64:第2分叉片

6a、44a、64a:第2接点

7a:钝化覆膜

9a:氧化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触点的接触构造1是使作为第2触点的插头触点2与作为第1触点的插座触点3接触而带电连接的构造,本说明书中,将插头触点2朝插座触点3接触的移动方向作为前方,将与插座触点3的接触位置背离的移动方向作为后方,并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说明各部。

插头触点2与直流电源电力线10的高压侧电力线10+的末端连接,并以与连接于接地侧电力线10-的末端的接地侧插头触点2-彼此绝缘且平行的方式安装于插头20。此外,插座触点3与接受来自直流电源电力线10的供电而动作的负载的高压侧连接,与连接于负载的接地侧的接地侧插座触点3-彼此绝缘且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母插座30。在插座30的绝缘壳体32在后面开口形成有插头插入孔31、31,该插头插入孔31、31引导一对插头触点2与接地侧插头触点2-分别在前后方向上自由进退,通过使一对插头触点2与接地侧插头触点2-分别接触于和插头插入孔31+、31-邻接的插座触点3与接地侧插座触点3-,藉此将例如48v、2a的96w的电力从直流电源电力线10供应至负载。在一对插头触点2与接地侧插头触点2-间施加直流电源,由于在接地侧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施加高压侧的电压,因而在此针对带电连接的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的接触构造1进行说明。

将冲压加工磷青铜、黄铜等铜合金的金属板所形成的接地侧插座触点3-与插座触点3彼此绝缘且沿着前后方向安装于插座30的绝缘壳体32。插座触点3如图2所示,在前方的基端部4朝后方一体连设有分别为细长带状的板簧片的第1分叉片5与第2分叉片6。

第1分叉片5是在插头插入孔31的开口附近的后端朝斜向上方呈u字型回折,将回折后的自由端侧的端部设成邻接于插头插入孔31内的第1接点5a。此外,第2分叉片6是沿着插头插入孔31平行配置在第1分叉片5的侧方,在第1接点5a的附近的后端朝斜向上方呈u字型回折所形成,将回折后的自由端侧的端部设成邻接于插头插入孔31的第2接点6a。因此,第2分叉片6的第2接点6a是在第1分叉片5的第1接点5a的前方邻接于插头插入孔31内。

在第1接点5a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由作为阀金属的不锈钢形成的金属薄板7。不锈钢一旦与空气接触时使不锈钢含有的铬氧化,在其表面形成由三氧化铬(cr2o3)构成的作为氧化皮膜的一种的钝化覆膜,因此在由金属薄板7构成的第1接点5a的表面形成有数nm厚度的钝化覆膜7a,上述金属薄板由不锈钢形成。三氧化铬(cr2o3)为绝缘物,因此每1mm2的接触面积在厚度方向成为数百mω的电阻。其结果,仅在滑动接触的第1接点5a与插头触点2之间形成数nm厚度的钝化覆膜7a,在其间即可产生数ω以至数十ω的接触电阻。

安装于插头20的绝缘壳体21的插头触点2是将磷青铜、黄铜等铜合金的金属板冲压加工,如图2表示,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横宽形成为宽幅的平刀型,以使其皆与第1分叉片5的第1接点5a及第2分叉片6的第2接点6a均进行滑动接触。将此插头触点2在插头插入孔31内朝着前后方向移动时,在图3示出的接离位置,表面被钝化覆膜7a包覆的第1接点5a与插头触点2接离。

本实施方式中,在接离位置与第1接点5a相对的插头触点2的下面的接触部8,还通过软焊、焊接等固定有阳极氧化的金属薄板9,以氧化皮膜9a包覆接触部8的接触面。阳极氧化是对铝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其表面形成氧化铝的氧化皮膜,氧化铝的氧化皮膜本身为薄壁的绝缘物,因此与第1接点5a的接触电阻达到数ω以至数十ω。

插头20与插座30的连接过程与拔出过程中,在插头触点2的接离位置有产生一定电位差v的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与插座触点3的第1接点5a间接离的瞬间,设背离瞬间的两者的接触面间的电位差为v,并设流动于两者的电流为i,蓄积在两者之间的电能e(e=∫v·idt)超过一定的边界值时,在其间发生电弧放电。本实施方式的插头20与插座30的连接中,在电位差v超过25v、电流i超过2a时发生电弧放电,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分别在第1接点5a的表面形成有钝化覆膜7a,在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的表面形成有氧化皮膜9a,由于氧化皮膜7a、9a的数ω以至数十ω的电阻,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间的电位降低。其结果,接离瞬间的两者之间的电位v降低,可有效抑制电弧放电。

插头触点2在插座插入孔31内的接离位置与图4所示的带电连接位置之间移动的期间,第1接点5a与插头触点2的下表面滑动接触,由于钝化覆膜7a与氧化皮膜9a的高接触电阻可使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不瞬间中断地连接。

将插头触点2向前方插入至插头插入孔31内的图4所示的带电连接位置为止时,第2分叉片6的第2接点6a以低接触电阻与插头触点2的下表面弹性接触,插座触点3的第1分叉片5与第2分叉片6并排连接于插头触点2。其结果,在插头触点2的带电连接位置,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间的电压降低与电力损失少,且彼此带电连接。

在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与插座触点3的第1接点5a接触的期间,钝化覆膜7a与氧化皮膜9a的部分的以高电阻值接触的部分虽发热,但因为皆为薄壁且形成在微小的金属薄板7、9的表面,因此可藉热传导散热至插头触点2或插座触点3的第1分叉片5侧。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4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将插头触点2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的两者的接触电阻设得比带电连接位置的接触电阻更高。触点的接触构造40是除了插座触点41的形状以外皆与第1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1相同,因此在图5中,针对相同或同样作用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插座触点41如同图所示,由冲压加工磷青铜板所形成的基端部42,及从基端部42朝后方呈双叉分支的横剖面形状为相同的细长带状的第1分叉片43与第2分叉片44所构成,分别以从下方突出于插头插入孔31内的方式从基端部42朝后方斜向上方倾斜成悬臂支撑前端侧的上表面的第1接点43a与第2接点44a。此外,在第1接点43a的上表面,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由三氧化铬(cr2o3)构成的钝化覆膜7a。

第1分叉片43比第2分叉片43长,因此第1接点43a是在第2接点44a的后方朝插头插入孔31内突出,因此在沿着插头插入孔31朝前后方向移动的插头触点2的接离位置,第1接点43a与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相对。

此外,在不受外力的自由状态下,悬臂支撑在基端部42的第1分叉片43的倾斜比第2分叉片44的倾斜微缓,因此突出于插头插入孔31内的第1接点43a为比第2接点44a更靠下方的位置。其结果,在带电连接位置第2接点44a与插头触点2弹性接触而弯曲的弯曲量δ2比第1接点43a与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插头触点2弹性接触而弯曲的弯曲量δ1更大。

在此,设悬臂支撑片的材料的纵弹性系数为e,设针对悬臂的中立轴的剖面二次矩为i,并设从固定端到自由端为止的距离为l,自由端受到加重p时的弯曲量δ以δ=p·l3/3·e·i表示,将其关于加重p而变形时,以p=3·δ·e·i/l3表示。加重p表示悬臂支撑的分叉片的接点与插头触点2之间的接触压,因此,上式表示分叉片的接点的接触压与弹性接触的弯曲量δ成比例,而与从接点的基端部42的距离l的三次方成反比。

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接触于插头触点2的第1分叉片43的第1接点43a的接触压p1与在带电连接位置弹性接触于插头触点2的第2分叉片44的第2接点44a的接触压p2比较时,第1分叉片43与第2分叉片44以相同材料且相同剖面形状形成,因此两者的弯曲强度ei相等,第2接点44a的弯曲量δ2比第1接点43a的弯曲量δ1大,从基端部42到第1接点43a为止的距离比到第2接点44a为止的距离长,因此第1接点43a的接触压p1比第2接点44a的接触压p2低。已知接触压p降低时,接触电阻值增大,因此不论第1接点43a与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之间有无氧化皮膜7a、9a,插头触点2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的第1接点43a与插头触点2的接触部8之间的接触电阻值比在带电连接位置接触的第2接点44a与插头触点2之间的接触电阻值更高。藉此,插头触点2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即使与插座触点3之间瞬间中断,在其间也不会产生能发生电弧放电的大的电能,另一方面,在带电连接位置,由于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间的接触电阻值降低,因此仍可降低连接所造成的电力损失。

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插头触点2的接离位置与插座触点3的第1分叉片5的第1接点5a接离,沿着插头触点2前后方向的移动方向使第1接点5a在第2分叉片6的第2接点6a的后方露出,但是也可以如图6表示的触点的接触构造50所示,改变插头触点51侧的接触部55的形状,使得第1接点5a在接离位置接离。图6中,也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作用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6表示的触点的接触构造50中,在悬臂支撑于插座触点52的基端部53的一对分叉片之中,将以钝化覆膜7a包覆第1接点54a的第1分叉片54在第2分叉片6的侧方形成与第2分叉片6相同的长度,使第1接点54a与第2接点6a面向插头插入孔31内的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

另一方面,在插头插入孔31内插头触点51于前后方向进退移动时,第1接点54a滑动接触的插头触点51的一侧比第2接点6a滑动接触的另一侧更朝向前方突出,在其突出部的下表面形成有以氧化皮膜9a包覆的接触部55。其结果,第1接点54a在插头触点51的接离位置与接触部55相对,在插头插入孔31内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之间进退移动的期间,第1接点54a是与接触部55滑动接触,而第2接点6a则在带电连接位置与插头触点51的下表面弹性接触。

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的触点的接触构造50,即使缩短沿着具有双叉的分叉片6、54之插座触点5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使插座30小型化,仍可在插头触点51的接离位置使得以钝化覆膜7a包覆的第1接点54a相对。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是沿着插头触点2、51前后方向的进退移动方向来悬臂支撑插座触点3、41、52的双叉的第1分叉片5、43、54与第2分叉片6、44,但是也可以如图7、图8表示的触点的接触构造60那样,在与插头触点61的进退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悬臂支撑插座触点62的第1分叉片63与第2分叉片64。

这些图中,插头触点61的进退移动的前后方向为上下方向,插座触点62的第1分叉片63以呈斜向下方的方式被悬臂支撑于基端部65,第2分叉片64以呈水平的方式被悬臂支撑于基端部65。因此,形成在以钝化覆膜7a包覆的第1分叉片63的自由端侧下表面的第1接点63a比形成在第2分叉片64的自由端侧下表面的第2接点64a,更朝着沿插头触点61的进退移动路径的下方突出。

此外,插头触点61是以在自由状态下第1接点63a与第2接点64a突出的位置为进退移动路径,并使得第1接点63a投影在垂直方向(上下方向)的插头触点61的上表面位置成为被氧化皮膜9a包覆的接触部66。其结果,第1接点63a在插头触点61的接离位置与接触部66接离,由于第1接点63a与接触部66是隔着氧化皮膜7a、9a接离,因此在其瞬间不会发生电弧放电。此外,在此瞬间,由于第1接点63a的弯曲量为0或极微小,因此第1接点63a与接触部66间的接触压极低,两者以更高的接触电阻值接离。

插头触点61在接离位置与带电连接位置进退移动的期间,第1接点63a经常弹性接触于接触部66,因此不会发生插头触点61与插座触点62间的瞬间中断。在插头触点61的带电连接位置,第2接点64a弹性接触于插头触点61的上表面,插头触点61与插座触点62以低连接损失带电连接。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以一体具备在插座触点侧分支成双叉的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插头插入孔内进退移动的插头触点侧一体地具备基端部与悬臂支撑于基端部的第1分叉片及第2分叉片。

此外,第1分叉片与第2分叉片只要可一体地被支撑于基端部,则不一定必须悬臂支撑,并且,也可在基端部一体地支撑三片以上的分叉片。

此外,在接离位置相对的第1接点与接触部的其中之一的接触面以氧化皮膜7a、9a包覆,但只要能使接离的插头触点2与插座触点3间的电压充分地降低,也可仅在其中一方的接触面上形成氧化皮膜7a、9a。

另一方面,在需要进一步增加氧化皮膜7a、9a的接触电阻值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抗腐蚀处理来增加氧化皮膜7a、9a的膜厚。

此外,钝化覆膜7a虽是以作为阀金属的不锈钢形成金属薄板7,在其表面形成钝化覆膜7a,但是金属薄板7也可以由形成钝化覆膜的ni、co、cr、nb、ta、al、mo的其中之一或其合金形成,氧化皮膜则不限于上述的钝化覆膜,也可以是施以使用稀硫酸等的电解的阳极氧化处理而在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的氧化覆膜。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是将作为第1分叉片的金属薄板5连接于与插座触点3背离的插头触点2的前端位置的插座触点3滑动接触的接触面侧,但也可以沿着滑动方向连接于插头触点2的前端。

此外,金属薄板7、9的板厚,只要不损及插头触点的进退移动则可以是任意厚度,例如,可以由金属箔形成,金属薄板7、9的固定只要可以电气式及机械式连接于第1分叉片或触点的接触部的表面,则除了软焊连接之外,也可以是焊接等其他的连接方法。

并且,对于在带电连接位置接触的第2接点与相对侧的触点的表面,可以由用于防腐蚀、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值的镀金等的电镀来包覆。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虽是带电连接直流电的插头20的插头触点2与插座30的插座触点3的接触构造,但是带电连接的一组触点除了可应用于由插头与插座构成的电连接器以外,也可以应用于继电器、开关中使用之触点的连接构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可应用于将有可能发生电弧放电的触点间带电连接的触点的接触构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