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261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式触点接触结构,特别是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继电器和接触器应用于大功率负载电源的开断和切换,为了降低产品接触点的温升、压降和安全可靠断弧并保证达到使用寿命,不管是单相还是多相的产品多采用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目前大部分产品的桥式结构为水平接触方式。在功率要求越来越大的需求下,为增大桥式结构的载流能力,触点和桥式结构体积会越来越大,体积增大带来的重量使得整个产品的可动部分重量会越来越大,这会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环境参数,不能满足更高的环境参数(冲击、振动、方向敏感性等)要求,目前的桥式触点接触结构主要是通过增大触点的压力来增大桥式结构的稳定性,但需要更大的磁路功率来驱动和保持,这与线圈控制端需要小功率节能的需求是相背的。因此,现有桥式触点接触结构存在体积较大,桥式结构稳定性较差,线圈控制端功率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桥式结构稳定性较高,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较强,触点接触稳定,并且动簧片在v型凹槽结构中具有自找中和自擦清洁效果,应用范围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包括动簧片,动簧片下方设有动触点面,动触点面两侧下方设有一组静簧片,静簧片上设有静触点面,静簧片之间通过静触点面形成v型凹槽结构。前述的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中,所述动簧片中设有传动槽,传动槽中设有传动杆,动簧片上方的设有超程压簧,所述超程压簧设在传动杆外围。前述的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中,所述静触点面的倾斜角度α为30°。前述的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面与静触点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静簧片上设置静触点面,使静簧片之间的静触点面形成v型凹槽结构,使桥式结构中动簧片部分受到除了触点压力和摩擦力之外,还受到静触点面上的分力共同的作用,并且在动簧片下方设置与静触点面角度相同的动触点面,使动簧片被限制在静簧片之间的静触点面形成的v型凹槽之中,增加动簧片部分的稳定性,不仅提升了产品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动簧片在和静簧片接触的过程中具有自找中和自擦清洁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桥式结构稳定性较高,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较强,触点接触稳定,并且接触电阻和压降较低,具有自找中和自擦清洁效果,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受力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动簧片,2-动触点面,3-静簧片,4-静触点面,5-传动槽,6-传动杆,7-超程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v型高可靠性双间隙桥式触点接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动簧片1,动簧片1下方设有动触点面2,动触点面2两侧下方设有一组静簧片3,静簧片3上设有静触点面4,静簧片3之间通过静触点面4形成v型凹槽结构。所述动簧片1中设有传动槽5,传动槽5中设有传动杆6,动簧片1上方的设有超程压簧7,所述超程压簧7设在传动杆6外围;所述静触点面4的倾斜角度α为30°;所述动触点面2与静触点面4的倾斜角度相同。本发明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动触点面在角度为α的静触点面上产生的力有:f超=超程压簧7压力;f1和f2分别为f超在平行于触点平面方向和垂直于触点平面方向上的分力,f和f1为触点受到的摩擦力。图中c为设置在传动杆6下方的衔铁行程l行程,a为产品触点间隙x和超程l超程的和,v型结构凹槽中f2为触点压力,f1分力远大于触点自身的摩擦力,在设计中f2触点压力越大越好。假设产品的触点间隙设计为x=2mm,超行程l超程=1mm,f超=10n;α角度与分力大小的关系和衔铁行程l行程与α角度的关系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表中提供了特殊α角度上的值,可以通过特殊角度值计算来得出α角度对于触点压力分力和行程的影响(α为0°时是水平桥式的结构),从而选择适合的角度,综合角度力分析和对行程的影响,α一般选择30°左右最为合适。表1α角度与分力大小的关系表2衔铁行程l行程与α角度的关系角度0°30°45°60°90°cosα10.870.710.50l行程(单位mm)33.464.2460x(单位mm)22222l超程(单位mm)11111分析优良差差na工作原理:在静簧片3上设置静触点面4,静簧片3之间通过静触点面4形成v型凹槽结构,同时在动簧片1下方设置与静触点面4角度相同的动触点面2,桥式结构中动簧片1除了受到摩擦力f和f1之外,还受到f超在平行于触点平面方向的分力f1和垂直于触点平面方向上的分力f2的共同作用,同时因v型结构凹槽的限制,是桥式结构中动簧片1被限制在v型结构凹槽中,增加动簧片1部分的稳定性,提升产品抗振动和冲击的性能;动簧片1在和静簧片3接触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动簧片1在v型结构凹槽便于定位,具有自找中对齐的效果,并且动簧片1在克服摩擦力f1向下滑动时,具有自擦清洁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