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96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电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端子、尤其地串联端子,其带有端子壳体、至少两个导电的接触元件、至少两个用于联接电导体的导体联接元件和至少一个可动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的断开元件。在断开元件的第一位置中,两个接触元件相互连接,而在断开元件的第二位置中,接触元件相互分离。



背景技术:

几十年来,电端子是已知的并且在电设施和设备布线的情况中百万次地使用。端子大多被卡在承载轨道上,承载轨道自身常常多数布置在开关箱中。由于其并排布置在承载轨道上、确切地说由于其串联性,端子大多被称为串联端子。作为导体联接元件,在串联端子中常常使用螺栓端子、切夹式联接端子(schneidanschlussklemme)或弹簧端子,尤其地拉力弹簧端子,或者越来越多地也使用螺旋扭力弹簧端子。

串联端子的基本类型是连接端子,其具有至少两个经由导电的汇流排导电地相互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除了常常也被称为直通端子(durchgangsklemme)的这种基本类型,还存在多种不同的串联端子类型,其特殊地匹配于相应的应用情况。尤其落在其中的是所谓的断开端子,其借助于机械的断开元件有意地中断信号回路,以便于例如实现现场的线路测量。在测量欧姆电阻或在绝缘测量的情况中,测量信号以及控制和调节信号可能不利地影响测量。

由现有技术已知这样的断开端子,在其中,可借助于所谓的断开闸刀中断信号回路。

在此,断开闸刀可在端子壳体中摆动成,使得在断开闸刀的第一位置中,两个固定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的接触元件经由断开闸刀相互连接,而在断开元件的第二位置中,接触元件不再导电地相互连接。

文件de102008014176a1公开了一种串联端子,在其壳体中布置有可摆动地支承的断开闸刀。为了实现断开闸刀在端子壳体之内的可摆动性,断开闸刀布置在绝缘壳体中,在其中,在一侧壁处模制有旋转销,该旋转销支承在端子壳体的侧壁的孔中。在此,断开闸刀在第一位置中接触汇流排的两个部分件的面向彼此的端部,而在断开闸刀的摆动的第二位置中,汇流排的两个部分件不再相互连接。由于汇流排的部分件的背对断开闸刀的端部与导体联接元件相连接,在断开闸刀的第二位置中,导体联接元件也不再相互电连接。

此外,由实践已知一种串联端子,其具有在串联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的断开滑块。该串联端子也具有由两个部分件组成的汇流排,其彼此背对的端部分别与导体联接元件相连接。在断开滑块的第一位置中,部分件的在纵向上彼此相对地布置的两个端部导电地经由滑块相互连接,而滑块在第二位置中仅仅与一个部分件相连接,从而汇流排的两个部分件不导电地相互连接。在具有在串联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布置的断开滑块的串联端子中,必须相应大地选择在汇流排的两个部分件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可靠的信号分离。这导致,在串联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用于断开机构所需的结构空间相对大。

在现代的电子设施中,空间需求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同时具有高功能性的单个构件的结构空间的减小越来越是重要的要求。然而,在断开端子的情况中减小尺寸的可能性由此被限制,即其必须具有高的抗压强度。此外,还必须保证足够大的空气间隙和电气间隙,由此能可靠地实现信号分离。在上述已知的断开端子的情况中,由于断开闸刀的摆动或移动,需要相对大的结构空间,以保证断开闸刀在第二位置中相对于接触元件、也就是说汇流排部分件的端部具有足够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开头说明的电端子以供使用,在其中,减小了用于在接触元件与断开元件之间的断开部位的空间需求,其中,尽管如此,应能够可靠地且用户便利地实现断开元件的操纵。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以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端子实现。在开头说明的端子的情况中,为此设置成,接触元件相继布置在断开元件的纵轴线的方向上,并且断开元件在其纵轴线的方向上可运动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在此,断开元件的运动方向与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不同。断开元件的直线平移的、然而与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不一致的运动导致端子可更小地来设计,因为用于断开元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所需的结构空间比例如其在断开元件摆动的情况中更小。

优选地,断开元件的运动方向几乎垂直于端子的纵向延伸。那么,接触元件也几乎垂直于端子的纵向延伸并且不是(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通常地)先后布置在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如果电端子取向成使得端子的纵向延伸水平伸延,则这意味着,断开元件优选地可稍微垂直运动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其中,接触元件也几乎垂直地相叠布置,而导体联接元件相继布置在端子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

断开元件越陡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端子壳体的纵向延伸可越小地呈现。即使当断开元件的运动方向且由此同样接触元件的布置方案优选地几乎垂直于端子的纵向延伸伸延时,其也并非强制所需。然而,为了用于在两个接触元件之间的断开部位所需的空间需求尽可能小,断开元件的运动方向应相对于端子的纵向延伸优选地具有至少45°、尤其地至少75°或者更大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端子壳体中构造有用于容纳断开元件的孔,其中,断开元件在第一位置中布置在孔之内。在第二位置中,断开元件部分地在端子壳体的上侧处从孔中出来,从而使断开元件具有视觉指示器的功能。以这种方式,装配工可在现场简单地看出,信号回路是断开还是闭合。在此,断开元件优选地具有与端子壳体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从而简化了视觉指示器的目视化。在断开元件的第一位置中,其优选地如此程度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或孔中,即断开元件利用其上端部与端子壳体的上侧一同结束。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的优选的设计方案设置成,在断开元件处设置有止挡部并且在端子壳体中设置有对应的配合止挡部,例如台阶或棱边。由此防止了断开元件无意地、完全地从端子壳体中运动出来。在此,止挡部例如可构造成带有在端子壳体中对应的突出部的卡锁鼻部。还可设想断开元件的外直径的局部增大,从而断开元件的外直径在一部位处大于在端子壳体中的孔,由此,防止了断开元件从端子壳体中运动出来。对于第一位置,还可在断开元件处或壳体中构造触觉的或声学的标记,从而当断开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中时,装配工刚好同时知道在断开元件从第二位置被带入第一位置中。例如,可通过卡锁实现该标记。

具体地,存在如何具体构造断开元件的不同的可能性。按照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成,断开元件构造成螺栓元件。在此,螺栓元件具有第一区段和带有外螺纹的螺栓形的第二区段。在端子壳体中的孔中,在此构造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通过断开元件作为螺栓元件的设计方案,通过螺栓元件的旋转操纵引起断开元件的平移运动。以这种方式,可利用合适的工具使螺栓元件直接在端子壳体的上侧处从第一位置被带入第二位置中且反之亦然。即使断开元件在第一位置中完全位于端子壳体中,也可借助于螺丝刀从端子壳体中拧出断开元件并且将其带入第二位置中。由此不需要断开元件在第一位置中从端子壳体中伸出,由此避免了对象、例如导线保持悬挂在断开元件处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断开元件的第一区段由可导电的材料制成并且接触元件在第一位置导电地相互连接。设计成螺栓元件的第二区段可由绝缘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由此,也简化了断开元件的加工,因为其可通过注塑方法或相似方法制成。那么,在断开元件的第二位置中,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还可接触接触元件,只要另一接触元件不再被螺栓元件的导电的第一区段接触,从而两个接触元件不再经由断开元件导电地相互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构造成螺栓元件的断开元件的端子中,进一步有利地设置成,螺栓形的第二区段的外螺纹和孔的对应的内螺纹分别构造成粗螺纹。由此实现,断开元件可以很小的消耗、优选地以螺栓元件最多两圈旋转从第一位置中被带入第二位置中,且反之亦然。尤其优选地,两个螺纹构造成如此粗,使得旋转半圈就足够。以这种方式,可通过螺栓元件的最小化的旋拧或旋转运动实现断开元件的所需进给。与传统的螺栓的情况不同,螺栓元件不用于固定另一构件,而是用于断开元件的运动,从而不需要更细的螺纹。

优选地,在断开元件与接触元件之间的导电连接可由此简单地来实现,即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设计成销形的并且接触元件构造成郁金香形触头(kontakttulpen)。该简单的结构形式实现了,断开元件的销形的导电的区段可通过螺栓元件的旋转运动的进给被引入郁金香形触头中。在此,断开元件相对于接触元件的布置方案可实施成,使得上部的第一郁金香形触头在第二位置中已经通过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被接触。那么,该第一郁金香形触头附加地用作螺栓元件的引导部,从而在被带入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中,可更简单地实现在郁金香形触头与螺栓元件的销形的可导电的第一区段之间的连接。销形的第一区段的另一优点在于,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由于销的对称的圆柱形的形状可固定地与螺栓元件的第二区段相连接。那么,销形的区段在被带入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中与螺栓元件的旋转运动一起旋转。

还可设想的是,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例如具有剑的形状或者相似的角形的形状。在扁平的剑形的情况中,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可旋转地固定在螺栓元件的螺栓形的第二区段处。如果螺栓元件的剑形的、第一区段已经被插入第一郁金香形触点中并且通过其被引导,第一区段在被带入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中保持在该取向上。那么,螺栓元件的旋转运动仅仅引起断开元件的进给,直至断开元件被带入第二位置中,在该第二位置中,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也接触第二郁金香形触头。

在带有构造成螺栓元件的断开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的变型方案中设置成,螺栓元件的第一区段由电绝缘的材料制成。在此,第一区段构造成叶片形或角形的。此外,设置弹簧元件,接触元件在螺栓元件的第一位置中经由该弹簧元件导电地相互连接。在螺栓元件的第二位置中,相反地螺栓元件的第一绝缘的区段布置在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弹簧元件之间。在该设计方案中,接触元件之间的电连接由此断开,即螺栓元件的绝缘的区段在第二位置中被带入至少一个接触元件与弹簧元件之间,为此使弹簧元件偏转。在此,接触元件也可持续地与弹簧元件相连接。接触元件自身例如作为接触面布置在电路板上并且经由弹簧元件导电地相互连接,只要断开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中。那么,在将断开元件从第一位置中带入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中,断开元件的绝缘的叶片形的第一区段移动到电路板与弹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备选的设计方案,断开元件设计成插接元件。断开元件在这种情况中不通过螺栓元件的旋转运动、而是通过插接元件的直线运动从第一位置中被带入第二位置中。在断开元件实现成插接元件的情况中,也存在多种如何能具体地构造断开元件的可行性方案。

那么,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插接元件由绝缘的材料制成。接触元件在插接元件的第一位置中通过弹簧元件导电地相互连接。该连接在插接元件的第二位置中断开,由此,插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位置中布置在至少一个接触元件与弹簧元件之间。接触元件例如可作为接触面布置在电路板上并且经由弹簧元件相互连接,只要断开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中。在第二位置中,断开元件布置在电路板与弹簧元件之间,从而使得接触元件不再经由弹簧元件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设置成,构造成插接元件的断开元件具有绝缘的第一区段和可导电的第二区段。在插接元件的第一位置中,可导电的区段使两个接触元件相互连接,而在插接元件的第二位置中断开该连接。在此,可导电的区段可不同地来设计。重要的是,其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两个接触元件的接触点。插接元件到第二位置中的移动导致,至少一个接触元件不再被可导电的区段或接触点接触,从而两个接触元件不再经由可导电的区段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成,在构造成插接元件的断开元件中,在插接元件与端子壳体之间在第一位置中构造有可松开的卡锁连接。该卡锁连接可设计成,使得为了从第一位置中带入第二位置中,首先必须使断开元件与运动方向相反地从第一位置中运动到第二位置中,由此松开卡锁连接。紧接着,可使断开元件运动到第二位置中。

优选地,在此可设置弹簧元件,利用力通过该弹簧元件将断开元件加载成,使得在卡锁连接松开之后使断开元件自动地运动到第二位置中。首先,使断开元件克服弹簧力地运动,以便于松开卡锁连接,随后,通过弹簧力将断开元件从第一位置中压入第二位置中。在此,该操纵可比拟圆珠笔的操纵。

附图说明

如以上详细阐述的那样,存在不同的设计和改进根据本发明的电端子的可能性,该电端子尤其地可以是串联端子。为此,参考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带有构造成螺栓元件的断开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串联端子的实施例,

图2a显示了在接触了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根据图1的断开元件的放大图,

图2b显示了在未接触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根据图2a的断开元件,

图3a显示了在已连接的状态中的带有断开元件和两个接触元件的串联端子的截段,

图3b以侧视图显示了根据图3a的带有断开元件和两个接触元件的串联端子的截段,

图3c显示了在断开的状态中的根据图3a的带有断开元件和两个接触元件的串联端子的截段,

图4a显示了在接触了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构造成插接元件的断开元件的实施例,

图4b以侧视图显示了根据图4a的断开元件,

图4c显示了在未接触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根据图4a的断开元件,

图5a显示了在接触了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构造成插接元件的断开元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5b显示了在未接触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根据图5a的断开元件,

图5c以侧视图显示了根据图5b的断开元件,

图6a显示了在接触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构造成插接元件的断开元件的另一实施例,

图6b显示了在未接触接触元件的状态中的根据图6a的断开元件,以及

图6c以侧视图显示了根据图6b的断开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带有端子壳体2的串联端子1。在端子壳体2之内布置多个接触元件3,4,其分别成对地彼此相关联,其中,在两个彼此相关联的接触元件3,4之间分别构造有断开部位。串联端子1在两侧上分别具有三个用于联接电导体的导体联接元件5。为了使两个相关联的接触元件3,4相互联接,设置断开元件6,其中,在图1中示出的串联端子1中设置有两个断开部位并且由此也设置有两个断开元件6。

在图1中显示的串联端子1中,一断开元件6位于第一位置中,在第一位置中断开元件6完全被拧入端子壳体2中,而另一断开元件6位于第二位置中,在第二位置中断开元件6部分地从在端子壳体2的上侧8处的孔7中伸出。如果断开元件6位于第二位置中,则两个接触元件3,4不相互连接。那么,经由两个导体联接到相应的导体联接元件5处的电流或信号回路被中断。由于断开元件6的上端部在此从端子壳体2中伸出,装配工可简单地识别出是否中断了已联接的电流或信号回路。

如可从图1中看出的那样,断开元件6的运动方向b垂直于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e。相应地,接触元件3,4也垂直于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e相叠布置并且不是(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那样)相继布置在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e的方向上。相反地,彼此相关联的导体联接元件5相继布置在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e的方向上(在端子壳体2的左或右端侧处)。通过接触元件3,4以及断开元件6的这种布置和设计方案,为断开元件6而从第一位置中到第二位置中的运动仅仅需要非常小的结构空间,从而串联端子1可紧凑地构造,确切地说在串联端子1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为在串联端子1之内的其它结构元件提供了更多空间。如此,例如用于容纳过压保护元件的凹口9(在串联端子1的其它尺寸相同时)可构造的明显更大。

为了不能无意地将断开元件6完全从端子壳体2中拧出,在断开元件6处设置止挡部并且在端子壳体2中设置对应的配合止挡部,从而断开元件6仅仅能从端子壳体2中被拧出直至最大高度。

图2a显示了由构造成螺栓元件10的断开元件6和两个接触元件3,4形成的断开部位。螺栓元件10具有可导电的第一区段11和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在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处设置有构造成粗螺纹的外螺纹13,从而螺栓元件10旋转一至两圈就足够,由此断开或建立在螺栓元件10的纵轴线l的方向上相继布置的接触元件3,4之间的连接。可传导的第一区段11在此构造成销15的形式,其中,接触元件3,4构造成郁金香形触头16。由此,销形的第一区段11首先可接合到上部的第一接触元件3中。在平行于运动方向b伸延的断开元件6的纵轴线l的方向拧入螺栓元件10的情况中,通过接触元件3引导销15,从而使销形的第一区段11可准确配合地接合到第二接触元件4中。

图2b显示了在断开连接的情况中根据图2a的螺栓元件10。销形的第一区段11不再接合到接触元件3,4中,那么接触元件3,4不是导电地相互连接。螺栓元件10的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在该第二位置中在上侧8处从端子壳体2中被拧出,如可在图1中右侧的断开元件6中看出的那样。由此,可从视觉上简单地识别出,断开了在两个接触元件3,4之间的电连接并且由此也断开了在串联端子1的相关联的导体联接元件5之间的电连接。

图3显示了带有同样由构造成螺栓元件10的断开元件6和两个接触元件3,4形成的断开部位的串联端子1的截段。在此,图3a和3b显示了在闭合状态中的断开部位,在该状态中,两个接触元件3,4经由断开元件6导电地相互连接,而在图3c中示出了在断开状态中的断开部位。

与在图2中示出的螺栓元件10相似地,螺栓元件10具有带有外螺纹13的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然而,可传导的第一区段11不是销形的(例如在根据图2的螺栓元件的情况中),而是相反地设计成剑形的。在此,扁平的剑形的第一区段11在断开部位的闭合状态中接合到接触元件3,4中,接触元件3,4同样构造成郁金香形触头16,从而使接触元件3,4经由断开元件6的第一区段11导电地相互连接。

在图3b中可以侧视图看出剑形的第一区段11的设计方案。剑形的第一区段11可旋转地固定在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处,从而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的旋转不导致第一剑形的区段11的旋转。相反地,两个区段11,12在将断开元件6从第一位置中带入第二位置中的情况中彼此相对地旋转,确切地说,扁平的剑形的第一区段11通过上部的郁金香形触头16保持在其位置中,而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实施旋转运动。

图3c显示了在断开状态中的断开部位,在该状态中,断开元件的第一区段11仅仅与上部的第一接触元件3相连接。那么电流或信号循环被中断,其导体联接到与两个接触元件3,4相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5处。螺栓元件10的扁平的剑形地设计的第一区段11在断开部位的断开状态中也布置在第一接触元件3中,从而区段11在将断开元件6带入第二位置中时通过上部的郁金香形触点16被引导并且保持在其取向中。

图4显示了同样由构造成螺栓元件10的断开元件6和两个接触元件3,4形成的断开部位。在此,图4a和4b显示了在闭合状态中的断开部位,在该状态中,两个接触元件3,4经由断开元件6导电地相互连接,而在图4c中示出了在断开状态中的断开部位。

不同于前述根据图2和3的两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区段11不是构造成导电的,而是构造成绝缘的。在此,绝缘的第一区段11具有叶片形状,其也可被称为长形的沟槽形状。在根据图4a和4b的断开部位的闭合状态中,接触元件3,4通过导电的弹簧元件17导电地相互连接。弹簧元件17与下部的第二接触元件4固定地相连接,从而在第二接触元件4与弹簧元件17之间持续地给出导电连接。在断开部位的闭合状态中,也就是说,当螺栓元件10处于根据图4a和图4b的第一位置中时,弹簧元件17的上部区段通过弹簧元件17的弹簧力压靠上部的第一接触元件3。那么,断开元件6的叶片形的第一区段11不是布置在接触元件3与弹簧元件17之间而是布置在弹簧元件17的背对接触元件3,4的侧上。断开元件6的区段11在此如覆盖部那样布置在弹簧元件17上,由此,弹簧元件17和接触元件3,4被绝缘的第一区段11保护。

如果螺栓元件10根据图4c位于第二位置中,则通过螺栓元件10的绝缘的第一区段11中断经由弹簧元件17建立的在两个接触元件3,4之间的电连接。在螺栓元件10旋转时,与螺栓形的第二区段12固定地相连接的叶片形的第一区段11也旋转。在此,第一区段11如此作用在弹簧元件17处,即使得未固定地与接触元件4相连接的弹簧元件17的上部分远离第一接触元件3运动。使弹簧元件17的上部分对着弹簧力偏转,其中,螺栓元件10的叶片形的第一区段11移动到第一接触元件3与弹簧元件17之间。由于螺栓元件10的第一区段11由绝缘的材料制成,由此断开在两个接触元件3,4之间的导电连接。

如果螺栓元件10从第二位置被带回到第一位置中,则同时使叶片形的第一区段11旋转并且使其在断开元件6的纵轴线l的方向上向下移动,从而叶片形的区段11不再布置在弹簧元件17与第一接触元件3之间。由于弹簧元件17的弹簧力,弹簧元件17弹回其原始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弹簧元件17的上部分接触接触元件3,从而两个接触元件3,4再次经由弹簧元件17导电地相互连接。

图5显示了带有断开元件6和两个接触元件3,4的断开部位,其中,断开元件6在该实施例中不是构造成螺栓元件10而是构造成插接元件18。在此,图5a显示了在闭合状态中的断开部位,在该状态中,两个接触元件3,4经由弹簧元件19导电地相互连接,而在图5b和5c中示出了在断开的状态中的断开部位。

由于断开元件6构造成插接元件18,断开元件16不是通过旋转运动,而是通过简单的线性运动从第一位置中被带入第二位置中,其中,运动方向b平行于断开元件6的纵轴线l的方向伸延。插接元件18由绝缘材料、尤其地塑料制成。

与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相似地,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当插接元件18位于在图5a中示出的第一下部的位置中时,两个接触元件3,4也通过可传导的弹簧元件19导电地相互连接。在此,弹簧元件19利用其下部分20固定地与第二接触元件4相连接,而弹簧元件19的上部分21通过弹簧元件19的弹簧力压靠上部的第一接触元件3。为此,插接元件18具有凹口22,构造成弹簧臂的弹簧元件19的上部分21伸过凹口22并且由此接触接触元件3。

图5b显示了在第二位置中的插接元件18,在该位置中,断开在两个接触元件3,4之间的电连接,也就是说断开部位处于断开状态中。在插接元件18的上部的第二位置中,不再是凹口22而是布置在凹口22之下的插接元件18的区段23位于第一接触元件3与弹簧元件19的上部分21之间。由于插接元件18由绝缘的材料制成,因此在接触元件3与弹簧元件19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并且由此也断开了在两个接触元件3,4之间的电连接。那么同样断开经由两个导体联接到相应的与接触元件3,4相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5处的电流或信号回路。

此外,在图5c中可看出,插接元件18相应地使在第二位置中的弹簧元件19偏转,从而可将插接元件18带入第一接触元件3与弹簧元件19的上部分21之间。在断开元件6的第二位置中,插接元件18也在端子壳体2的上侧8处从孔7中伸出,从而装配工可简单地看出,是否断开了已联接的电流或信号回路。

图6显示了带有断开元件6和两个接触元件3,4的断开部位,在其中,断开元件6同样构造成插接元件18。在此,图6a显示了在闭合状态中的断开部位,在该状态中,插接元件18处于第一位置中并且两个接触元件3,4经由插接元件18导电地相互连接,而在图6b和6c中示出了在第二位置中的插接元件18,在该位置中断开部位处于断开状态中。

在该设计方案中,插接元件18具有第一绝缘的区段24和可导电的第二区段25。在此,可导电的区段25固定地与绝缘的区段24相连接,从而在插接元件18移动的情况中两个区段同样移动。可导电的区段25由长形的扁平的弹簧材料制成,该弹簧材料在端部处弯曲,从而存在两个弹性的区段26,27。这两个弹性的区段26,27以其彼此的距离匹配成,即其与两个接触元件3,4的位置对应。在第一位置中,两个弹性的区段26,27在此与接触元件3,4相连接,从而使两个接触元件3,4经由插接元件18的区段25导电地相互连接。

从图6b和6c中可看出,在插接元件18的第二位置中,下部的接触元件4不再被可导电的区段25接触。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插接元件18的第二位置中,下部的弹性的区段27仅仅还接触上部的接触元件3,而上部的弹性的区段26布置在上部的接触元件3之上且不接触接触元件3。在此,两个接触元件3,4不再经由插接元件18的可导电的区段25相互连接。

在根据图4至6的实施例中,接触元件3,4分别构造成接触面,其布置在电路板28上。在此经由尤其地在图1中示出的电路板28的导体电路还实现在导体联接元件5与相应相关联的接触元件3,4之间的电连接,而不取决于接触元件3,4构造成郁金香形触头16还是接触面。在此,电路板28还可用于容纳并联接其它结构元件、例如保险装置29。

所有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共有的是,通过接触元件3,4和断开元件6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和设计方案,显著减小了在端子壳体2之内用于断开部位所需的空间需求。在根据本发明的串联端子1中,用于在图1中示出的两个断开部位的空间需求小于在由实践已知的串联端子1的情况中用于两个断开部位所需的空间需求的1/3,现有技术中的断开部位分别具有可摆动地支承在端子壳体中的断开闸刀。在此,空间需求的减小主要由此来得到,即相应地减小在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上用于两个断开部位的空间需求,而垂直于串联端子1的纵向延伸的(以及在高度和宽度方面的)空间需求几乎不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