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82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型断路器、开关的分闸、合闸动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急需能够可靠实现自动分合闸的小型断路器、开关产品。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与小型断路器、开关配合使用的能够驱动小型断路器、开关分闸、合闸动作的电动操作装置。通过向此电动操作装置发指令,可实现驱动小型断路器、开关自动分闸、合闸,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应用日益广泛。现有市场常见的电动操作机构有的采用离心式离合机构,有的采用螺杆螺母传动机构,有的采用换向拨叉式离合机构等等,结构上都比较复杂,造成体积大,零件多,制造及组装工艺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201521139292.3公开了一种电动操作装置,它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啮合方式与齿轮组连接,所述齿轮组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断路器手柄实现开合闸操作,所述外壳内还装有挂板滑锁,当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挂板滑锁能够锁死传动机构防止其误合闸,同时挂板滑锁还能够对安装在外壳内的电子线路板进行电子锁定。该种电动操作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可靠性高,当电路出现故障需要停电检修时,可拔出挂锁滑板挂锁,实现机械、电子双重锁定,防止意外合闸对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用电设备造成损害。但是该种电动操作装置利用多级齿轮传动,传动过程中扭矩过大,导致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电动操作装置传动扭矩过大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对现有传动机构改良,减小传动扭矩,提高了电动操作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有蜗杆,蜗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上装有传动轴和电动操作装置手柄,齿轮能够带动传动轴和电动操作装置手柄运动。

进一步,所述齿轮端面上设有安装孔,传动轴装在安装孔内能够伸入断路器内部与断路器手柄联动。

进一步,所述齿轮端面设有凹槽,电动操作装置手柄端面伸出凸台装入齿轮的凹槽内,电动操作装置手柄上能够与断路器手柄联动。

进一步,所述齿轮上设有安装轴,安装轴装在外壳上的轴孔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对现有传动机构改良,减小传动扭矩,提高了电动操作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缩小了电动操作装置占用的体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改良结构,它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电机2,其中,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减速箱3相连接,减速箱3的输出轴上设有蜗杆4,蜗杆4与齿轮5相啮合,所述齿轮5上装有传动轴6和电动操作装置手柄7,齿轮5能够带动传动轴6和电动操作装置手柄7运动。

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齿轮5端面上设有安装孔501,传动轴6装在安装孔501内能够伸入断路器内部与断路器手柄8联动。

所述齿轮5端面设有凹槽502,电动操作装置手柄7端面伸出凸台701装入齿轮5的凹槽502内,电动操作装置手柄7上能够与断路器手柄8联动。

所述齿轮5上设有安装轴503,安装轴503装在外壳1上的轴孔101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轴6和动操作装置手柄7与断路器手柄8的联动实现了对断路器的电动控制。

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