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88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布为一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金属屏蔽片、金属壳体以及电路板,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一接触部、一焊接部以及连接接触部和焊接部的一固持部,接触部和焊接部通常均排布为上下两排,上下两排焊接部“夹板式”焊接在电路板上、下表面上,无法一次性焊接成型,这会抬升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排布为一排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部、底部、连接顶部与底部的两侧部以及形成于顶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的一插接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的一焊接部,所述接触部左右排列为上下两排,一部分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向左侧或右侧弯折延伸至焊接部,另一部分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向后水平延伸至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左右排列为一排。

所述一部分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上端或下端向外侧延伸有一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向下弯折延伸至焊接部的一直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中仅包括一对电源端子,该对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分别位于接触部排列的上排和下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为下料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分别嵌于绝缘本体顶部和底部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两金属屏蔽片,每一屏蔽片设有延伸入插接孔的至少一弹片及弯曲嵌入绝缘本体中固定的至少一折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中隔片,所述中隔片包括居于导电端子左右两侧的两锁扣部以及连接两锁扣部的一连接部,所述锁扣部包括自前向后延伸的前段、中段和尾段,所述前段具有凸伸入插接孔的锁扣部,所述中段固定于绝缘块上,所述电路板包括上下贯穿的两通孔,所述尾段向下弯曲以插入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顶部和/或底部向外凸伸出若干固定扣,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一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金属壳体顶壁和/或底壁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扣凸伸入固定孔中锁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左右延伸,所述绝缘块成型包覆在连接部上且将导电端子与中隔片间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段与金属壳体通过超声波焊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2.0 Type-C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导电端子的固持部设计为弯折结构,使得焊接部左右排列为一排,便于一次性焊接在电路板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四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USB 2.0 Type-C插头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容置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金属屏蔽片3、包覆绝缘本体1的一金属壳体4、一电路板5、一中隔片6以及一绝缘块7。

如图2-5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一顶部11、一底部12、连接顶部11与底部12的两侧部13及形成于顶部11、底部12与两侧部13之间的一插接孔14,顶部11、底部12上分别凸出至少一个固定扣15。

导电端子2采用下料式结构,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一固持部23、自固持部23向前延伸入插接孔内的至少一接触部21及自固持部23向后延伸的一焊接部22,接触部21凸伸入插接孔14内,所有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左右排布为上下两排,一部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向左侧或右侧弯折,该部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上端或下端向外侧延伸一水平部231及自水平部231向下弯折延伸至焊接部22的一直立部232,而另一部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向后水平延伸至焊接部22,所有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左右排布为一排向后焊接在电路板5上,弯折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所有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2能够左右排列为一排,便于一次性焊接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请参阅图6所示,导电端子2中仅包括一对电源端子24,该对电源端子24的接触部21分别位于接触部21排列的上排和下排,因流经导电端子2的电流较小,无论是在正插还是反插情况下,一个电源端子24已经能够满足该电连接器100的电流传输需求。

两金属屏蔽片3分别嵌于绝缘本体1的顶部11和底部12且上下相对设置,每一屏蔽片3设有延伸入插接孔14的至少一弹片31及弯曲嵌入绝缘本体1中固定的至少一折片32,弹片31延伸入插接孔14用于抵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

金属壳体4包括顶壁41、底壁42及连接顶壁41和底壁42的两侧壁43,顶壁41和顶壁42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44,固定扣15凸伸入固定孔44内锁扣。

电路板5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两通孔51,焊接部23向后焊接在电路板5上的焊接片52上。

中隔片6包括分别居于导电端子2左右两侧的两锁扣部61以及连接两锁扣部的一连接部62,锁扣部61包括自前向后延伸的前段611、中段612和尾段613,前段611具有凸伸入插接孔14的锁扣部614,中段612嵌入绝缘本体1侧部13中,且在装配完成后与金属壳体3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尾段613向下弯曲插入通孔51内。

绝缘块7左右延伸,绝缘块7成型包覆在连接部62上将导电端子2与中隔片6间隔开,绝缘块7成为导电端子2与中隔片6之间的绝缘屏障。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将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3设计为弯折结构,使得焊接部22左右排列为一排,便于一次性焊接在电路板5上,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