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34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插座等电气件用配件,特别是一种与开关插座的面板嵌入配合的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开关插座需要配合底盒使用,底盒具有两种:一种是明装的,即底盒安装在墙体表面;另一种是暗装的,即底盒嵌入到墙体内,墙体表面对应底盒设有开口,开关插座面板与底盒连接后,开关插座面板位于墙体表面。也就是说,明装的方式,底盒及开关插座面板均裸露在墙面上,对墙面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暗装方式是在明装方式上改进的,安装后只有开关插座面板裸露在墙面上,由于一般的开关插座面板的厚度在4mm至12mm以内,所以对墙面的平整度影响较小;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完全地将开关插座面板嵌入到墙体内,需要研发新的产品,实现此功能。而且,上述两种安装方式,均会导致开关插座面板使用时间久了,其上方会积尘,清洁起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嵌入到墙体内、便于施工、可为开关插座等电气提供嵌入式安装空间的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薄盒本体,薄盒本体正面设有嵌入槽,嵌入槽正面设有敞开口,嵌入槽背面设有让位孔,让位孔壁设有承台,嵌入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薄盒本体的厚度。此款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的嵌入槽可以安装开关插座等电气面板,薄盒本体在安装时,嵌入到墙身(墙身由墙体和位于墙体外的装饰层构成)内,薄盒本体正面与墙体的表面装饰层持平或被墙体的表面装饰层略微覆盖,使得开关插座面板凹进墙体内或比传统的安装方式所凸出的体积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薄盒本体呈方框状,嵌入槽的深度为4mm至12mm,薄盒本体的厚度为6mm至30mm。嵌入槽的深度是根据常规的开关插座面板厚度而设。薄盒本体的厚度则根据墙体表面装饰层的厚度而设,一般来说,如果装饰层为水泥砂浆结合腻子粉刷和乳胶漆构成的,其总厚度约为10mm;如果装饰层为铺贴瓷砖,其总厚度约为20mm;如果装饰层为铺贴大理石,其总厚度约为30 mm。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薄盒本体外周设有外延面。薄盒本体安装时,外延面被装饰层覆盖,而且,由于外延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积,有利于其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薄盒本体正面为平面,在墙体表面进行装饰层施工时,可利于薄盒本体正面作为参照,将装饰层的平整度与薄盒本体正面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延面与薄盒本体外周之间通过倾斜面或垂直面或台阶面过渡。通过倾斜面或台阶面过渡,有利于增加薄盒本体中嵌入槽内壁的轻度,避免变形。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薄盒本体正面凸出于所述倾斜面外,使得薄盒本体正面与倾斜面之间有一过渡转折位,如果进行装饰层施工时,水泥砂浆层的厚度可以做到过渡转折位处,腻子粉刷层位于水泥砂浆层之上、并与薄盒本体正面持平。如果还需要在腻子粉刷层外涂上乳胶层,即可以同时将薄盒本体正面覆盖,使得薄盒本体嵌入墙身。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让位孔内壁左右两侧设有连接耳,连接耳表面设有通孔。由于薄盒本体安装使用需要结合暗装底盒,连接耳可通过螺丝与暗装底盒连接,螺丝是穿过通孔的。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耳边缘处背面设有定位围板。定位围板可以卡设在暗装底盒内,实现薄盒本体与暗装底盒的定位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为长圆孔,当采用螺丝穿过通孔与安装底盒连接时,薄盒本体可以沿长圆孔做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包括暗装底盒,暗装底盒正面设有凹腔,凹腔侧壁设有穿线孔,凹腔左右两侧设有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装底盒的正面一体设有薄盒本体,薄盒本体正面设有嵌入槽,嵌入槽正面设有敞开口,嵌入槽背面设有让位孔、并通过让位孔与凹腔相通,让位孔壁设有承台,嵌入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薄盒本体的厚度。由于安装薄盒的使用离不开暗装底盒,而且,其位置也要与暗装底盒相适应,所以,将暗装底盒与安装薄盒预先连成一体,或者两者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也可实现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是开关插座电气件的配件,需要与暗装底盒配合使用,其安装时嵌入到墙身表面的装饰层内,使得与之配合的开关插座面板也嵌入到墙身表面的装饰层内,可提升该墙身的平整度。

(2)此款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装潢施工的需要,安装简单方便,不对施工人员造成明显影响(由于现有一般最薄的墙厚100mm,一般使用的暗装底盒40-50mm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相比现有不会造成太多工作量)。

(3)此款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使开关插座面板完全藏进墙面,与墙面融为一体,更加美观,不需过多清洁,从装修效果来看,彻底改变现有开关插座的装墙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安装底盒、开关插座面板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墙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包括薄盒本体1,薄盒本体正面19设有嵌入槽11,嵌入槽11正面设有敞开口,嵌入槽11背面设有让位孔12,让位孔12壁设有承台13,嵌入槽11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薄盒本体1的厚度。

所述薄盒本体1呈方框状,嵌入槽11的深度h1为4mm至12mm,薄盒本体1的厚度h0为6mm至30mm。本实施例中,嵌入槽11的深度h1约为8 mm,薄盒本体1的厚度h0约为9.5mm。嵌入槽11的宽度L2约为86.1mm,高度H2约为90.1mm。

所述薄盒本体1外周设有外延面17。所述外延面17背面延伸至薄盒本体1的背面处。本实施例中,外延面17宽度L1约为110mm,高度H1约为114mm。

所述薄盒本体正面19为平面。

所述外延面17与薄盒本体1外周之间通过倾斜面18过渡。所述薄盒本体正面19凸出于所述倾斜面18外。薄盒本体正面19凸出的高度h2约为1mm。

所述让位孔12内壁左右两侧设有连接耳15,连接耳15表面设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为长圆孔。左右两个通孔16的中心距约为60.3 mm。

所述连接耳15边缘处背面设有定位围板14。

其安装原理是:参见图6至图9所示,按照常规方式将暗装底盒2嵌入设置在墙体61上,然后,将薄盒本体1设置在墙体61外,并使薄盒本体1的定位围板14卡进暗装底盒2的螺丝连接位处,实现定位。然后,在墙体61外设置装饰层62将暗装底盒2外表面封闭,墙体61与装饰层62共同构成墙身6,薄盒本体1和暗装底盒2位于墙身6内。本实施例中装饰层62从内至外依次包括水泥砂浆层621、腻子粉刷层622和乳胶漆层623,水泥砂浆层621覆盖至倾斜面18与薄盒本体正面19过渡处,腻子粉刷层622覆盖在水泥砂浆层621表面并与薄盒本体正面19持平,乳胶漆层623涂刷在腻子粉刷层622表面和薄盒本体正面19,见图8和图9所示。接着,将开关插座面板3设置在薄盒本体1的嵌入槽11,用螺丝4依次穿过开关插座面板3、薄盒本体1的通孔16后伸入暗装底盒2与暗装底盒2两侧的螺丝孔连接。最后,在开关插座面板3外盖上面框5即可,见图7所示,开关插座与墙身6表面近乎纯平。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0所示,一种暗装式电气安装薄盒,包括暗装底盒2,暗装底盒2正面设有凹腔21,凹腔21侧壁设有穿线孔23,凹腔21左右两侧设有螺纹孔22,所述暗装底盒2的正面一体设有薄盒本体1,薄盒本体正面19设有嵌入槽11,嵌入槽11正面设有敞开口,嵌入槽11背面设有让位孔12、并通过让位孔12与凹腔21相通,让位孔12壁设有承台13,嵌入槽11的深度h1小于或等于薄盒本体1的厚度h0。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1所示,所述薄盒本体1的外延面17与薄盒本体正面19之间通过倾斜面18过渡,倾斜面18两端分别延伸至薄盒本体1和薄盒本体正面19的边缘处。本实施例中,薄盒本体1的厚度约为15mm,可以适用于大理石外墙上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