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及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5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传动机构用于将开关触头闭合或者分离;所述电机传动机构包括蜗杆、第一双联斜齿轮、第二双联齿轮、第三双联齿轮和不完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双联斜齿轮与设置在电机驱动轴上的蜗杆啮合,所述第一双联斜齿轮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与所述第三双联齿轮啮合,第三双联齿轮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第一双联斜齿轮的传动比为419.3。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状态检测模块;

所述状态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开关触头状态、脱扣装置状态并反馈给所述传动机构控制模块;

所述传动机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关触头状态以及所述脱扣装置状态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机传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输出预设转矩以控制电机传动机构动作以将开关触头驱动到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待机电源模块,所述待机电源模块用于在储能完成时通过短时间放电驱动所述电源模块工作,以使所述断路器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源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V1、第二二极管V2、第三二极管V3、稳压二极管V4、第一晶体管V5、第二晶体管V6、第四二极管V7、第五二极管V8、第三晶体管V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F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 阻R11、第十电阻R12;其中

第一电阻R1与第六电阻R6构成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地,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线L1;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十电阻R12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接线端子J4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板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连接5V电源,发射极连接地;

所述接线端子J4的第二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二极管V1、第二二极管V2、第三二极管V3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后连接第六晶体管V6的集电极、第六电容C6的第一极、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一晶体管V5的基极;

所述第一二极管V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1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稳压二极管V4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稳压二极管V4的阳极同时连接至所述第五二极管V8的阳极;所述第五二极管V8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六晶体管V6的基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4的阳极,同时经过第二电容C2后接地,其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C6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V5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V7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V7的阳极连接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