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31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汽车上普遍使用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市面上售卖的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但这些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虽然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设计都不算巧妙,其体积大,结构复杂,构件较多,而且壳体上无导向定位卡扣结构,给组装工序带来麻烦,导致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快速定位组装,给装配工序带来方便的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其包括按壳、翘架、底座、上壳和触发开关组件,该触发开关组件设置在底座内,所述上壳的两侧壁上对称各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垂直杆,该垂直杆的下端两侧对称凸起形成水平钩部,所述垂直杆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导向条,并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与该导向条相适配的导向槽,对应导向槽的两侧位置于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水平钩部相适配的倒钩,所述翘架的中部两侧壁上设有轴孔,并在所述上壳上设有与该轴孔相适配的枢转轴,该翘架通过轴孔与枢转轴相适配设置在上壳上,且该翘架的中部底面设有能入底座与所述触发开关组件相连接的触发杆,所述按壳盖合在所述翘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垂直杆上的导向条的宽度不一致,其中宽度较宽的导向条下端略凸水平钩部的底面,具有防呆效果,进一步提升装配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垂直杆的两侧边上设有翻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触发开关组件包括有LED灯,并在所述按壳上设有与该LED灯相对应的透光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枢转轴的外端上部设有倾斜面,能翘架的安装带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按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翘架上的轴孔相适配的卡凸,给按壳的安装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简化整体结构,各个部件能快速组装完成,且连接牢固,稳定性好;而且在装配时,在导向条和导向槽的配合下,实现上壳和底座的快速精确对位,然后通过水平钩部与倒钩相卡扣,即完成装配工序,给装配工序带来方便,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还设有LED灯,在接通回路时,LED灯发光,让操作者一目了然得知开关的工作状态,给使用带来便利。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翘板式控制开关,其包括按壳1、底座2、上壳3、触发开关组件4和翘架5,该触发开关组件4设置在底座2内,所述上壳3的两侧壁上对称各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垂直杆31,该垂直杆31的下端两侧对称凸起形成水平钩部311,所述垂直杆31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导向条312,并在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该导向条312相适配的导向槽21,对应导向槽21的两侧位置于底座2上设有与所述水平钩部311相适配的倒钩22,

所述翘架5的中部两侧壁上设有轴孔51,并在所述上壳3上设有与该轴孔51相适配的枢转轴32,该翘架5通过轴孔51与枢转轴32相适配设置在上壳3上,且该翘架5的中部底面设有能入底座2与所述触发开关组件4相连接的触发杆52,所述按壳1盖合在所述翘架5上。

为具有防呆效果,提高装配效率,两垂直杆31上的导向条的宽度不一致,如其中一导向条的宽度为1毫米,另一导向条的宽度的2.4毫米。其中宽度较宽的导向条下端略凸水平钩部的底面形成凸点314,具有显目性,利于快速分辩。

为方便操作,在所述垂直杆31的两侧边上设有翻边313,进一步方便组装。

在所述枢转轴32的外端上部设有倾斜面,能翘架5的安装带来方便。在所述按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翘架5上的轴孔51相适配的卡凸11,给按壳1的安装带来方便。

较佳的,所述触发开关组件4包括有LED灯41,并在所述按壳1上设有与该LED灯41相对应的透光窗口。在接通回路时,LED灯发光,让操作者一目了然得知开关的工作状态,给使用带来便利。

装配时,在导向条312和导向槽21的配合下,实现上壳3和底座2的快速精确对位,然后垂直杆31持续下行,水平钩部311自动与倒钩22相卡扣,即实现上壳3通过垂直杆31能快速与底座2相适配安装,且连接牢固,稳定性好,给装配工序带来方便,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开关,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