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引线结构和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6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低压引线结构和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引线结构,以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接线原理如图3所示。参见图1至图3可知,A相低压绕组11首端出头a和尾端出头x分别从该相绕组的上端和下端引出,B相低压绕组12首端出头b和尾端出头y分别从该相绕组的上端和下端引出,C相低压绕组13首端出头c和尾端出头z分别从该相绕组的上端和下端引出,即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和尾端出头分别从该相绕组的上端和下端引出,其中A相低压绕组11首端出头a需要与C相低压绕组13尾端出头z电连接,B相低压绕组12首端出头b需要与A相低压绕组11尾端出头x电连接,C相低压绕组13首端出头c需要与B相低压绕组12尾端出头y电连接。

然而,由于A相低压绕组11首端出头a与C相低压绕组13尾端出头z位于不同侧,因此需要借助铜排和铜管才能实现二者的电连接,具体地,A相低压绕组11首端出头a依次经过上侧铜排21、铜管3、下侧铜排22与C相低压绕组13尾端出头z电连接。同样地,B相低压绕组12首端出头b依次经过上侧铜排21、铜管3、下侧铜排22与A相低压绕组11尾端出头x电连接;C相低压绕组13首端出头c依次经过上侧铜排21、铜管3、下侧铜排22与B相低压绕组12尾端出头y电连接。其中,上侧铜排21和下侧铜排22均水平设置,铜管3竖直设置。

现有的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采用的上述接线方式可称为d11接线方式。在该接线方式中,各相低压绕组采用单层螺旋结构,且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a、b、c和尾端出头x、y、z采用上侧铜排21+铜管3+下侧铜排22实现混合交叉连接。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中,由于各相低压绕组采用单层螺旋结构,并采用铜排与铜管连接,导致铜材消耗多,引线附加损耗大,特别对大容量变压器而言,电流大导致占用的引线空间大。此外,各相低压绕组的下侧引线交叉连接,结构复杂,导致引线电气绝缘距离及低压直阻平衡率难以控制,工人引线操作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铜材消耗、降低引线附加损耗、有效控制引线电气绝缘距离和低压直阻平衡率、降低工人引线操作的劳动强度的低压引线结构,以及采用该低压引线结构的变压器。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低压绕组、B相低压绕组和C相低压绕组,其中,A相低压绕组包括套设的A相外层低压绕组和A相内层低压绕组,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B相低压绕组包括套设的B相外层低压绕组和B相内层低压绕组,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C相低压绕组包括套设的C相外层低压绕组和C相内层低压绕组,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

可选地,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尾端出头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且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一铜排与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二铜排与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三铜排与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

可选地,在各相低压绕组的俯视方向上,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和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两侧且对称设置。

可选地,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及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使得上侧第一铜排至上侧第三铜排彼此无交叉,且上侧第一铜排与上侧第二铜排对称布置。

或者,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尾端出头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且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一铜排与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二铜排与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三铜排与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

可选地,在各相低压绕组的俯视方向上,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和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两侧且对称设置。

可选地,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及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使得上侧第一铜排至上侧第三铜排彼此无交叉,且上侧第一铜排与上侧第二铜排对称布置。

可选地,A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三铜排,B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一铜排,C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二铜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包括上述低压引线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引线结构由现有的铜排+铜管的混合型结构变成仅采用铜排的结构,车间操作简单,减少了引线的铜材用量,相应减少了引线附加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可靠,既能有效控制引线电气绝缘距离和低压直阻平衡率,解决引线漏磁引起的涡流损耗,又能提高工人引线装配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改善了工人引线操作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低压引线结构的装配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的低压引线结构的接线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低压引线结构的装配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低压引线结构的接线原理图。

图中:11-A相低压绕组;111-A相内层低压绕组;112-A相外层低压绕组;12-B相低压绕组;121-B相内层低压绕组;122-B相外层低压绕组;13-C相低压绕组;131-C相内层低压绕组;132-C相外层低压绕组;21-上侧铜排;211-上侧第一铜排;212-上侧第二铜排;213-上侧第三铜排;22-下侧铜排;3-铜管;a-A相低压绕组首端出头;x-A相低压绕组尾端出头;a1-A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b-B相低压绕组首端出头;y-B相低压绕组尾端出头;b1-B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c-C相低压绕组首端出头;z-C相低压绕组尾端出头;c1-C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变压器中的低压引线结构,包括A相低压绕组11、B相低压绕组12和C相低压绕组13,其中,A相低压绕组11包括套设的A相外层低压绕组112和A相内层低压绕组111(即,A相外层低压绕组112套装在A相内层低压绕组111上),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B相低压绕组12包括套设的B相外层低压绕组122和B相内层低压绕组121(即,B相外层低压绕组122套装在B相内层低压绕组121上),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C相低压绕组13包括套设的C相外层低压绕组132和C相内层低压绕组131(即,C相外层低压绕组132套装在C相内层低压绕组131上),且二者的下端电连接,从而使得各相低压绕组均为双层螺旋结构。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相低压绕组由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单层螺旋结构变成双层螺旋结构,相当于各相低压绕组的轴向长度减少一半;与此同时,由于各相低压绕组中内层低压绕组和外层低压绕组的下端电连接,故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和尾端出头只能从上端引出。

具体地,如图6所示,各相低压绕组11、12、13的首端出头a、b、c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112、122、132的上端引出、尾端出头x、y、z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111、121、131的上端引出,且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11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x通过上侧第一铜排211与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12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b电连接,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12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y通过上侧第二铜排212与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13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c电连接,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13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z通过上侧第三铜排213与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11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a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并未示出各相外层低压绕组套装在该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的详细结构,而只是部分示出了各相外层低压绕组和各相内层低压绕组,但这并不影响本实施例所限定的具体结构。

其中,在各相低压绕组11、12、13的俯视方向上,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111、121、13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x、y、z和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112、122、13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a、b、c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两侧且对称设置。例如,如图4和5所示,A相低压绕组的尾端出头x和首端出头a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B相低压绕组的尾端出头y和首端出头b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C相低压绕组的尾端出头z和首端出头c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当然,首端出头a、b、c和对应的尾端出头x、y、z可左右交换位置。

为了使上侧第一铜排211、上侧第二铜排212和上侧第三铜排213彼此无交叉,且上侧第一铜排211与上侧第二铜排212对称布置,优选地,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11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x与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12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b相对设置,以及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121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y与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132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c相对设置。

此外,如图6所示,A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a1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三铜排213,B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b1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一铜排211,C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c1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二铜排212。

本实施例所述低压引线结构采用的上述接线方式可称为d1接线方式。发明人经实际验证发现,本实施例所述采用d1接线方式的低压引线结构在引线附加损耗、铜材消耗和制造工时等方面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采用d11接线方式的低压引线结构,具体参见表1。

表1

现有技术中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和尾端出头分别从该相绕组的上端和下端引出的结构相反,本实施例中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和尾端出头都从上端引出,具体为A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a-尾端出头x、B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b-尾端出头y、C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c-尾端出头z分别从各相低压绕组上端错位引出,因此无需使用铜管,换言之,低压引线的结构由现有的铜排+铜管的混合型结构变成仅采用铜排的结构,车间操作简单,减少了引线的铜材用量(减少约300kg),相应减少了引线附加损耗,从而适当提高绕组电密,更可节约线材用量1%,因此大幅度降低了设计成本,单台变压器的材料成本可节约6万元左右;

而且,本实施例中,不仅各铜排之间彼此无交叉还采用对称布置(上侧第一铜排211与上侧第二铜排212对称布置)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引线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既能有效控制引线电气绝缘距离和低压直阻平衡率,解决引线漏磁引起的涡流损耗,又能提高工人引线装配的工作效率,单台变压器低压引线结构的装配、制作工时可节约16小时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工人引线操作的劳动强度。

因此,本实施例所述低压引线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产品的耗材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均具有实际性的意义,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低压引线结构的变压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和尾端出头的引出位置与实施例1不同。

具体地,各相低压绕组的首端出头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尾端出头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的上端引出,且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一铜排与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二铜排与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从C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通过上侧第三铜排与从A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电连接。

其中,在各相低压绕组的俯视方向上,从各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和从各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分别位于该相低压绕组轴线的两侧且对称设置。

为了使上侧第一铜排211、上侧第二铜排212和上侧第三铜排213彼此无交叉,且上侧第一铜排211与上侧第二铜排212对称布置,优选地,从A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B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及从B相外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尾端出头与从C相内层低压绕组上端引出的首端出头相对设置,以使得上侧第一铜排至上侧第三铜排彼此无交叉,且上侧第一铜排与上侧第二铜排对称布置。

此外,A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三铜排,B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一铜排,C相低压绕组引出端子通过软铜带接入上侧第二铜排。

本实施例所述低压引线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低压引线结构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

本实施例所述低压引线结构由现有的铜排+铜管的混合型结构变成仅采用铜排的结构,车间操作简单,减少了引线的铜材用量,相应减少了引线附加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可靠,既能有效控制引线电气绝缘距离和低压直阻平衡率,解决引线漏磁引起的涡流损耗,又能提高工人引线装配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改善了工人引线操作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低压引线结构的变压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