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48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属于电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插座,尤其是壁式插座,一般均包括取电用的金属插片,电器的插头插接到金属插片上实现取电,而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插座领域也在日益更新,插座的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其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插座内部会加装一些电子功能,比如wifi模块、USB输出模块等,这种电子元件的加入对插座的内部空间提出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插座内部结构、导线排布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而且现在的插座,功能基本是固定不变的,一旦组装完成后,无法在其上面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如果想要新增加功能模块,只能重新设计产品,研发投入较大,尤其是模具之类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结构紧凑,也方便后续功能扩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金属插片用于连接取电的电器,输出为交流电,为了合理布局智能插座的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插座的内部结构采用层叠结构,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金属插片三个层次堆叠,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且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是插接连接,首先插接方便,快速插拔,另外插接的结构省去了导线,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

而且,金属插片与第一电路板也是通过接触导电,也省去了导线,同样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整个智能插座内部基本没有导线,组装基本利用插接完成,实现了模块化组装,这种设计方便将这些独立零件组装到其他型号的产品上,而不用重新开模,节约成本,而且内部结构紧凑,安全度较高。

最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本实施例中的扩展模块泛指市面上一些即插式的功能性模块,例如wifi模块、音频模块、插座模块等,扩展接口为用户或厂家提供后续扩展的便利,例如原有的插座上没有wifi模块,而厂家在根据市场或客户需要时需要加入该模块,此时无需重新开模设计产品,只需要将单独的wifi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即可,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而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可以单买到wifi模块,则可以自行将该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上就可实现新的功能,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设有衬板。

作为优选,所述衬板上设有用于容置扩展模块用的扩展槽,扩展槽与所述扩展接口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扩展槽位置对应的插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电路板上,所述衬板夹装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衬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衬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触针插槽,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插入所述触针插槽的电触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片,所述金属插片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二导电触片,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二导电触片接触;或,所述第一电路板和金属插片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导电触片,另一个上设有供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插入用的第二导电插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用于与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触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插座,本实施例主要安装在墙体上,包括底壳与面板,底壳与面板在图中未示出,底壳内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1、USB接口21,电器插装到金属插片1用于取电,金属插片输出为交流电,金属插片1一般为三脚插片或者USB接口,USB接口一般连接的普通的电子设备,为弱电,USB接口21与市电之间设有稳压元件22,稳压元件22将市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稳压元件在电器领域是较为常用的电子元件,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本实施例中,底壳内部还包括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以图1为例,第一电路板4位于最下方,所述第一电路板4与市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底部包括第三导电触片41,第三导电触片41与市电直接连接,所述USB接口21设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所述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通过插接连接,首先插接方便,快速插拔,另外插接的结构省去了导线,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插接结构: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电插槽42,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底部设有插入所述第一导电插槽42用的插接部23,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23为电触针,所述第一导电插槽42为触针插槽,利用电触针与触针插槽的插接结构,插装较为稳定,不容易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插片1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4电接触,即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2、金属插片1三个层次堆叠,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电触片43,所述金属插片1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4设有第二导电触片11,第二导电触片11设在金属插片1的底部,且往下方延伸有一定距离,以方便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2上设有供第二导电触片11穿过的穿孔,也可以用避让缺口替代,所述第二导电触片11穿过第二电路板2后与第一导电触片43接触,两者为接触导电,同样没有导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扩展接口优选设置在第一电路板4上,为用户或厂家提供后续扩展的便利,例如原有的插座上没有wifi模块,而厂家在根据市场或客户需要时需要加入该模块,此时无需重新开模设计产品,只需要将单独的wifi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即可,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而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可以单买到wifi模块,则可以自行将该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上就可实现新的功能,非常方便。

为了插座整体结构更稳定,所述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设有衬板3,衬板3设在两个电路板之间,起到分隔作用,能避免两个电路板之间发生短路现象,同时,衬板3也一定程度上能对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安装较为稳定,发生晃动等几率变小。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衬板3,所述衬板3上设有用于容置扩展模块用的扩展槽31,扩展槽31内可插接其他功能类型的模块,例如照明模块、新增插脚模块、wifi模块等,第一电路板4上的扩展接口在扩展槽31的对应下方,扩展接口的结构优选与第一导电插槽42类似,以实现即插即用,扩展接口在图1中未示出,同时,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扩展槽31位置对应的插口,以备不时之需,需要时直接将扩展模块从插口插入即可,非常方便,整体上而言,整个插座基本不存在导线,全部是插接方式,能减少导线引起的线路问题,安心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元件22设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对接入第二电路板2上的电压进行稳压,空间利用更合理,因为金属插片1自身结构的原因,金属插片1那一层预留有较多的内部空间,将USB接口21、稳压元件22等设置在该空间内,使得插座的整体体积变小,在其他实施例中,稳压元件22也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4上,靠近第一导电插槽42并与第一导电插槽42电连,使得第一导电插槽42输出为弱电。

本实施例在固定时,第二电路板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电路板4上,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优选为螺钉,螺钉依次穿过第二电路板2、衬板3,最终固定在第一电路板4上,所述衬板3夹装在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安装方便,紧固件也较少,减少了成本。

本实施例的智能插座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第一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壳上;

第二步,将衬板置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然后将第二电路板置于衬板上方,第二电路板部分穿过衬板并与第一电路板插接,衬板被夹装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

第三步,将金属插片置于第二电路板上方,并依次穿过第二电路板、衬板后,与第一电路板接触连接;

第四步,将面板安装到底壳上实现覆盖;

第五步,当需要安装扩展模块时,扩展模块通过设置在面板上的插口,将扩展模块插装到第二电路板上;或穿过衬板上的扩展槽,插装到第一电路板上。

这种组装方法,组装步骤简单,整个步骤中没有导线连接,全部是通过插接过直接接触连接,而且必要时还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安装扩展模块,安装扩展模块时同样不需要连接导线,直接插接即可,非常方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金属插片与第一电路板之间是通过插接以实现电连接,即在所述第一电路板和金属插片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导电触片,另一个上供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插入用的第二导电插槽,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金属插片与第一电路板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电接触,连接稳定性更好,而且插装较为方便。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衬板上,即第一电路板通过紧固件与衬板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板通过紧固件与衬板固定连接,衬板再与插座的底壳或面板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卡扣,这种连接方式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