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203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负极之分。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工作原理是: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在电池的电极发生反应时,为了使电极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需要额外增加一个电压来克服反应的活化能。而且在电极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粒子在电极表面不断消耗,而生成物的粒子又不断在电极表面聚集,导致电极附近与电解质溶液内产生浓度差,使电极产生浓差极化,缩短化合物的半衰期,所以,现有的电池寿命短、化学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该蓄电池在传统蓄电池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各依敷一层金属膜,并用导线与相应的正极板和负极板连接,构成电容的两个极板,为电极反应提供额外电压,克服电极反应活化能,激活参与反应的粒子,消除浓差极化,提高蓄电池转化效率,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包括位于外壳中的正极板、负极板、介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板以及电解液,正极板远离隔板的一面敷有正极金属膜,负极板远离隔板的一面敷有负极金属膜,正极金属膜与负极板导线连接,负极金属膜与正极板导线连接,所述的正极金属膜和负极金属膜都由金属片和绝缘膜组成,金属片包裹在绝缘膜中,所述的导线与金属片连接。

所述金属片是铝箔或铜箔;绝缘膜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树脂等可塑性强的防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正极金属膜的金属片与负极板相接,负极金属膜的金属片与正极板相接,从而构成电容器,在电池内部始终形成开路状态,根据电容工作原理,处于工作中的电容不断充放电,其电压超前90°,电流落后90°,在电池内部始终存在两个电压:一个是蓄电池电压,另一个是电容电压,从而激活参与反应的粒子,缩小电极表面与电解液内部的浓度差,使电极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从而提高化学能的利用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电池具有化学能利用率高、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

双依敷异级同压蓄电池,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外壳9中的正极板3、负极板5、介于正极板3和负极板5之间的隔板4以及电解液7,正极板3远离隔板4的一面敷有正极金属膜2,负极板5远离隔板4的一面敷有负极金属膜6,正极金属膜2与负极板5通过导线8连接,负极金属膜6与正极板3通过导线8连接,正极金属膜2外侧还有一层吸水膜1,负极金属膜6外侧也有一层吸水膜1。

所述的正极金属膜2和负极金属膜6均由金属片21和绝缘膜22组成,金属片21可以是铝箔,也可以是铜箔,绝缘膜22的材料是漆包线,金属片21密闭包裹在绝缘膜22中,所述的导线8与金属片21连接。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例如绝缘膜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树脂等可塑性强的防水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