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触发开关以及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30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自复位触发开关以及警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发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自复位触发开关以及警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类似的元器件,都是采用按的方式来工作的,应用于个人报警类产品存在有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复位触发开关,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触发开关部分领域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复位触发开关,包括具有腔室的绝缘外壳以及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连接端子,每一所述连接端子均具有位于所述腔室内的电接触片,还包括由外侧滑动伸入所述腔室内的拉杆,且所述拉杆具有于滑出过程中与两个所述电接触片均接触的导电部,所述拉杆沿其滑动方向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拉杆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腔室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凸出所述拉杆的外圆面,且两个所述电接触片均具有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导电部的滑动轨迹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接触片为金属弹片,每一所述电接触片均具有向所述拉杆靠近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顶点沿所述拉杆滑动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导电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位于所述拉杆伸入所述腔室内的端部处,所述导电部贴靠于所述腔室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部抵接于所述导电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的其中一端具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导孔,所述拉杆部分结构沿所述导孔伸出,且所述导孔内壁与所述拉杆的外表面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远离所述导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两个卡槽,两个所述连接端子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伸出所述绝缘外壳的部分具有拉孔,所述拉孔垂直于所述拉杆的滑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警铃,包括闹铃以及控制电路,还包括上述的自复位触发开关,所述自复位触发开关串联于所述控制电路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开关中,拉杆的一端位于绝缘外壳的外侧,可以通过拉动拉杆以使其向外侧滑动,且在该滑动的过程中,拉杆的导电部与两个电接触片均电性接触,进而使得两个连接端子之间通电,此时其内的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而当对拉杆的施力效果解除后,弹性件恢复原状态,其推动拉杆向腔室内滑动,导电部与两个电接触片分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电性断开。这种结构的触发开关,通过拉动的方式导通控制电路,且可以自行复位,将其应用某些场合下,控制比较方便,比如当将其应用于警铃中,通过拉动触发开关使得控制电路导通,闹铃发出警报声,相比传统的按动方式操作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触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自复位触发开关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复位触发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以及两个连接端子2,绝缘外壳1具有腔室11,两个连接端子2均为电连接头,类似于插头结构,其伸出绝缘外壳1的外侧,每一连接端子2均具有电接触片21,该电接触片21位于腔室11内,触发开关还包括有拉杆3,拉杆3由外侧滑动伸入腔室11内,即拉杆3一部分结构位于腔室11内,另一部分结构伸至绝缘外壳1的外侧,且其可以相对绝缘外壳1滑动,拉杆3位于腔室11内的部分具有导电部31,在拉杆3向外侧滑动时,该导电部31与两个电接触片21均接触,导电部31电性导通两个电接触片21,拉杆3沿其滑动方向套设有一弹性件32,该弹性件32一端抵接于拉杆3上,而另一端抵接于腔室1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向外侧拉动拉杆3,使得拉杆3部分结构滑出腔室11内侧,且在该滑动过程中导电部31与两个电接触片21接触导通,进而使得两个连接端子2导通,而当拉力解除后,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驱使拉杆3反向滑动,导电部31与两个电接触片21脱离,两个连接端子2之间电性断开,即触发开关通过拉力的作用可以实现通断功能,将其应用于警铃等上时,相比传统的按压方式,操作控制比较方便,另外这种结构的触发开关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还可以实现自复位功能,拉力解除,触发开关自动断开。对于弹性件32一般选用弹簧,且可以采用两种形式,其中一种在拉杆3的滑出过程中,弹性件32拉伸,此时弹性件32为拉簧,反之在拉杆3滑出的过程中,弹性件32压缩时,则弹性件32为压簧,其均可以实现触发开关的自动复位功能。

参见图2,优化上述实施例,导电部31凸出拉杆3的外圆面,且两个电接触片21均具有部分结构位于导电部31的滑动轨迹上。本实施例细化了导电部31与两个电接触片21之间的接触方式,在拉杆3拉出的过程中,拉杆3的外圆面不与导电部31接触,从而可以避免两者之间产生摩擦,避免出现磨损,另外由于两个电接触片21均位于导电部31的滑动轨迹上,在拉杆3活动过程中,导电部31能够与两个电接触片21同时接触,两个连接端子2之间导通,当然初始状态下导电部31与电接触片21沿滑动方向的距离应在弹性件32的形变范围内,避免在两连接端子2导通时,弹性件32变形失效。继续优化上述实施例,电接触片21为金属弹片,每一电接触片21均具有向拉杆3靠近的弯折部211,弯折部211的顶点沿拉杆3滑动方向的投影位于导电部31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弯折部211顶点的投影位于导电部31上,对此在拉杆3滑动后,导电部31可与两个电接触片21的弯折部211的顶点接触,且由于电接触片21为金属弹片,导电部31可挤压弯折部211形变,拉杆3滑动过程中阻力逐渐增大,能够缓冲外侧拉力,提高外界施力的舒适度。对于弯折部211可以为圆弧形结构,减小弯折部211与导电部31之间磨损。

进一步地,导电部31位于拉杆3伸入腔室11内的端部处,正常情况下导电部31贴靠于腔室1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拉杆3的其中一端部为导电部31,导电部31的其中一表面抵接有上述的弹性件32,而与其相对应的背面则与腔室11的内壁贴合,针对这种结构,弹性件32为压簧,在拉杆3滑出的过程中,弹性件32压缩变形。

参见图2以及图3,进一步地,绝缘外壳1的其中一端具有导孔12,导孔12与腔室11连通,拉杆3部分结构由该导孔12伸至绝缘外壳1的外侧,且导孔12内壁与拉杆3的外表面间隙配合。这种结构中,导孔12供拉杆3滑出滑进,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等进入腔室11内。一般,拉杆3伸出绝缘外壳1的部分具有拉孔33,拉孔33垂直于拉杆3的滑动方向设置,对此在人工操作时,可以将手指伸入该拉孔33内,进而可以方便拉动拉杆3以使触发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另外,绝缘外壳1远离导孔12的一端具有与腔室11连通的两个卡槽13,两个连接端子2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13内。通过卡槽13不但可以将连接端子2固定于绝缘外壳1上,同时方便位于腔室11内的电接触片21与对应的连接端子2电性导通。

参见图1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警铃,包括闹铃(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闹铃发出警报声,警铃还包括有上述的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串联于控制电路上。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的触发开关应用于警铃中,对此当拉动拉杆3后,闹铃发出警报声,且在松动后,拉杆3自动复位,警报声停止,控制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