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90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变压器骨架结构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用来绕制线圈和固定铁芯。变压器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使用,对应的主体也必不可少,所以骨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现在的变压器骨架结构结构设计为一体式,为了满足电源模块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的要求,直接通过增大导电零部件的距离来增加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直接导致变压器骨架过大,不仅影响骨架与磁芯匹配,并且骨架过大的变压器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在越来越小的电子产品中。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确认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绝缘性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结构紧凑简单,有限地防止极群错位,整齐度较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采用可拆装的筒式结构,包括内筒骨架和连接在内筒骨架表面的外筒骨架,所述内筒骨架包括内骨架一和内骨架二,所述外筒骨架包括外骨架一和外骨架二,线圈绕制在内筒骨架上和外筒骨架上,结构设计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骨架一以任意一点旋转180度后与所述内骨架二对称,便于加工生产,所述内骨架一的上下两端的外围设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的两端设有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骨架一以任意一点旋转180度后与所述外骨架二对称,便于加工生产,所述外骨架一的上下两端的外围分别设有挡板二和外过线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骨架一两端内侧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贴合在所述上过线板与所述下过线板,形成过线缝隙,便于走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上端的所述挡板一的内侧设有上过线板,下端的所述挡板一的内侧设有下过线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过线板的中间部分设有固定槽,所述下过线板的中间部分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线槽一,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过线板的中间部分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线槽二,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设置为八字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装的筒式结构,线圈绕制在内筒骨架上和外筒骨架上,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内筒骨架和外筒骨架均由两个部分卡扣式连接,便于组装以及绕置线圈,通过内筒骨架上和外筒骨架上的走线结构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绝缘性能好,无需加大变压器骨架的尺寸,设计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的内骨架一的结构图;

其中:1.内筒骨架 11.内骨架一 12.内骨架二 2.外筒骨架 21.外骨架一 22.外骨架二 3.连接结构 31.卡扣 32.卡槽 4.挡板一 5.挡板二 6.外过线板 61.过线槽二 8.上过线板 81.固定槽 9.下过线板 91.过线槽一。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装的筒式结构,包括内筒骨架1和连接在内筒骨架1表面的外筒骨架2,所述内筒骨架1包括内骨架一11和内骨架二12,所述外筒骨架2包括外骨架一21和外骨架二22,线圈绕制在内筒骨架1上和外筒骨架2上,结构设计简单紧凑。

所述内骨架一11以任意一点旋转180度后与所述内骨架二12对称,所述内骨架一11的上下两端的外围设有挡板一4,所述挡板一4的两端设有连接结构3。

所述外骨架一21以任意一点旋转180度后与所述外骨架二22对称,所述外骨架一21的上下两端的外围分别设有挡板二5和外过线板6。

所述外骨架一21两端内侧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贴合在所述上过线板8与所述下过线板9,形成过线缝隙,便于走线。

上端的所述挡板一4的内侧设有上过线板8,下端的所述挡板一4的内侧设有下过线板9。

所述上过线板8的中间部分设有固定槽81,所述下过线板9的中间部分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线槽一91,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所述外过线板6的中间部分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线槽二61,便于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能。

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卡扣31和卡槽32,所述卡槽31的开口设置为八字形,便于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