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94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



背景技术:

电缆连接管是线路中连接相邻两根导体的导电金具,其能保证电流通过,且具有一定的拉力。

电缆发生接地故障时会产生对地电弧,且温度较高,造成绝缘层烧蚀熔化、铜质线芯破损、线芯长度减少等不良后果,进而无法完成原位对接。由于高压电缆的运行电压很高(通常为35kV-10kV),且电场复杂,因此对于故障的一般修复方法为锯除故障电缆段,然后重新加入一段电缆,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做两次连接,浪费较大,修复时间也较长;三芯电缆的单相故障是电缆运行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解决其修复的问题就能解决大部分的电缆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包括:压接管主体和修补结构;

其中,压接管主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

修补结构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组成,两块板的宽度与压接管主体的内径相等;两块板穿过彼此宽度方向的中线,形成十字形结构;修补结构固定在压接管主体的内壁中部,使十字形结构沿压接管主体的径向分布。

优选地,修补结构的两块板的长度为10-20mm,厚度为2-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解决了铜质线芯经常破损熔化而造成的线芯长度减少,无法原位对接的问题;压接管主体内部的十字形修补结构能保证在接触电阻的情况下,避免电流产生集肤效应,从而既符合接压要求又节省材料的消耗。

另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能在去除破损线芯后进行原位修复,大大减少修复的时间,节约修复材料,修复后的机械性能满足运行需求,电阻率与普通接管无明显差异,安装简单,无需作业人员具有专业水平,推广前景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该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包括:压接管主体1和修补结构2;

其中,压接管主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选取退火后硬度HB小于65的铜接管,且表面光滑,无毛刺、裂纹和锐边;经表面镀锡处理后得到压接管主体1的材料;根据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芯的截面面积,可将压接管主体1制作成不同的尺寸以适应使用。

修补结构2由两块相互垂直的板组成,两块板的宽度与压接管主体1的内径相等;两块板穿过彼此宽度方向的中线,形成十字形结构;修补结构2固定在压接管主体1的内壁中部,使十字形结构沿压接管主体1的径向分布。

修补结构2的两块板的长度为10-20mm,厚度为2-3mm。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的使用方法阐述如下:

首先,工作人员从中间去除中压三芯电缆的故障相,保留两端没有损伤的单相部分;然后剥切铜屏蔽层、半导电层和绝缘层,露出导体部分;用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连接导体部分,具体为将两段导体部分分别从压接管主体1的内腔插入,直至接触修补结构2的十字形结构,从而保证导体连接的电阻率与机械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解决了铜质线芯经常破损熔化而造成的线芯长度减少,无法原位对接的问题;压接管主体内部的十字形修补结构能保证在接触电阻的情况下,避免电流产生集肤效应,从而既符合接压要求又节省材料的消耗。

另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三芯电缆单相故障修复连接管能在去除破损线芯后进行原位修复,大大减少修复的时间,节约修复材料,修复后的机械性能满足运行需求,电阻率与普通接管无明显差异,安装简单,无需作业人员具有专业水平,推广前景可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