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38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电气化铁路所用的绞线主要是铜及铜合金绞线及其相关产品。这种承力索绞线本身存在自重大,不宜大跨度架空;环境腐蚀、铜及铜合金间腐蚀难以避免;对铜及铜合金需求大等缺点。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芯铜及铜合金承力索绞线,即碳纤维棒芯铜及铜合金绞线。这种新型绞线与常规绞线相比,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线膨胀系数小、节约铜及铜合金材料等优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现有碳纤维棒芯存在耐疲劳性能差,易发生某处缺陷而导致导线断裂的现象;二是圆形铜及铜合金绞线结构松散,载流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该绞线的耐疲劳能力强,并且载流量较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柔性碳纤维复合芯、铜及铜合金层和铜及铜合金绞线层;所述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由若干根碳纤维棒胶合而成;所述铜及铜合金层由绕包于柔性碳纤维复合芯外侧的多个铜及铜合金线构成,所述的铜及铜合金绞线层由绕包于铜及铜合金层外侧的多个铜及铜合金线构成。

所述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由七根碳纤维棒绞合而成。

所述七根碳纤维棒由一根位于中心位置的碳纤维棒以及围绕于中心位置的碳纤维棒周围的六根碳纤维棒组成。

所述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绞合节距为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直径的14-20倍。

所述铜及铜合金线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靠近柔性碳纤维复合芯设置。

所述铜及铜合金层和铜及铜合金绞线层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承力索包括柔性碳纤维复合芯、梯形铜及铜合金层及铜及铜合金绞线层,其中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由若干根碳纤维棒组成,因此该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耐疲劳性能较单根碳纤维棒好,从而有效解决单芯结构任意位置缺陷而导致导线断裂的限量。

进一步,新型的承力索采用柔性碳纤维复合芯,同截面较铜及铜合金承力索重量减少10%~50%,抗拉强度提高30%~150%。

进一步,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外周设有梯形铜及铜合金层,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载流量。

进一步,所述梯形铜及铜合金层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使得架空输电电缆的表面光滑,有效提高了抗冰雪性能,且表面不易附着尘土,可有效降低电晕放电产生的噪音和线路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碳纤维棒、2为柔性碳纤维复合芯、3为铜及铜合金层、4为铜及铜合金绞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包括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铜及铜合金层3和铜及铜合金绞线层4,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铜及铜合金层3及铜及铜合金绞线层4由内到外依次分布。

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由若干根碳纤维棒1胶合而成;所述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的绞合节距为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直径的14-20倍;梯形的铜及铜合金层3绕包于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的外侧;铜及铜合金层3由若干根梯形铜及铜合金组成,且所述铜及铜合金层3和铜及铜合金绞线层4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柔性碳纤维复合芯2由7根碳纤维棒1绞合而成;7根碳纤维棒1由一根位于中心位置的碳纤维棒1以及围绕于所述中心位置的碳纤维棒1周围的6根碳纤维棒1组成。

该柔性碳纤维复合芯的耐疲劳性能较单根碳纤维棒好,从而有效解决单芯结构任意位置缺陷而导致导线断裂的限量。另外梯形铜及铜合金层,载流量较大。梯形铜及铜合金层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使得架空输电电缆的表面光滑,有效提高了抗冰雪性能,且表面不易附着尘土,可有效降低电晕放电产生的噪音和线路损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