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断路器操作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87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低压断路器操作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操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压断路器操作棒。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支路的主开关,塑壳式低压断路器更是低压输配电网中最重要的基础原件之一,这种断路器的所有零部件都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没有裸露的带电部分,使用比较安全,主要由绝缘外壳、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脱扣器四部分组成。电流较大的塑壳断路器在开关合闸、分闸、锁扣时都需要大力气来扳动,目前没有操作工具,只能徒手操作,作业人员每天要操作很多诸如此类的开关,劳动强度大,有时还需要双手大力气靠身体力量合闸,如遇故障时易引起面部及手部灼伤,较为危险。传统的操作方法徒手操作,无操作工具,不但耗费大量力气,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易被电弧灼伤。目前未有与本发明相近似的实施方案。

目前,塑壳式低压断路器的所有零部件都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没有裸露的带电部分,使用比较安全,主要由绝缘外壳、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脱扣器四部分组成。塑壳式断路器多为非选择型,而且容量较小,一般在800A以下,采用非储能闭合、手动操作。电流较大的塑壳断路器在开关合闸、分闸、锁扣时都需要大力气来扳动,目前没有操作工具,只能徒手操作,作业人员每天要操作很多诸如此类的开关,劳动强度大,有时还需要双手大力气靠身体力量合闸,如遇故障时易引起面部及手部灼伤,较为危险。传统的操作方法徒手操作,无操作工具,不但耗费大量力气,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易被电弧灼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压断路器操作棒,省时省力,安全可靠,避免电弧灼伤。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柄、隔离罩、启口头、启口,在本体的左侧设有手柄,在本体的右侧设有启口头,在启口头上开设有启口,在手柄与启口头之间设有隔离罩,所述手柄的左端设有弹力绳,在手柄的外侧设有圆筒状的手部防护罩,手柄贯穿手部防护罩,手部防护罩通过堵帽固定,手部防护罩左端为开口。

上述启口开设在启口头的前端,且所述的启口为倾斜的“n”字形结构。

上述的手柄为橡胶手柄,在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纹。

上述手部防护罩的外侧设有石棉保护层。

启口头采用高碳钢制成,其表面设有镀硬铬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设有隔离罩和手部防护罩,实现二次保护,避免电弧灼伤,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且在手部防护罩的外侧设有石棉保护层,降低由于操作不当装置滑落时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在手柄上设有波浪形防滑纹,人的手能够紧紧将操作柄控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从手中脱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且设置有弹力绳,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时工具繁多,能够使操作人员挂在手腕上便于使用或在不使用时挂起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手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弹力绳2、手柄3、防滑纹4、手部防护罩5、堵帽6、隔离罩7、启口头8、启口9、石棉保护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3、隔离罩7、启口头8、启口9,在本体1的左侧设有手柄3,在本体1的右侧设有启口头8,在启口头8上开设有启口9,在手柄3与启口头8之间设有隔离罩7,所述手柄3的左端设有弹力绳2,在手柄3的外侧设有圆筒状的手部防护罩5,手柄3贯穿手部防护罩5,手部防护罩5通过堵帽6固定,手部防护罩5左端为开口。

其中,所述启口9开设在启口头8的前端,启口9的宽度是24mm,深28mm,高为14mm,所述的启口9为倾斜的“n”字形结构。

另外,所述的手柄3为橡胶手柄,在所述手柄3上设有防滑纹4,防滑纹采用波浪形结构,其防滑效果更好,在所述手部防护罩5的外侧设有石棉保护层10,防护效果更佳。

隔离罩主材选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加入气相白炭黑以提高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强度,加入氢氧化铝以提高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耐电腐蚀性能,最大限度发挥绝缘性能。

启口头8采用高碳钢制成,其表面设有镀硬铬层,其中,启口头8的高碳钢的含碳量为1%,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使用时带上绝缘手套,手放入实用新型的手部防护罩内,手持手柄末端,将身体与塑壳式断路器保持安全距离,将启口卡在塑壳式断路器的操作柄上,上下扳动手柄,进行分合闸操作。隔离罩将操作人员的手与塑壳式断路器的操作柄隔离,手部防护罩防护对操作人员的手二次防护,避免了因故障电流过大引发灼伤手的伤害。

该实用新型设有隔离罩和手部防护罩,实现二次保护,避免电弧灼伤,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且在手部防护罩的外侧设有石棉保护层,降低由于操作不当装置滑落时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在手柄上设有波浪形防滑纹,人的手能够紧紧将操作柄控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从手中脱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且设置有弹力绳,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时工具繁多,能够使操作人员挂在手腕上便于使用或在不使用时挂起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